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89KB ,
资源ID:133510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351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2021年武冈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共19分)材料一: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由无数平凡和渺小组成的。把“我”跟所有观众连接起来,释放每一位观众心里的情感,是这部电影的努力方向。正如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所说“我们就是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有情感,有伟大。从为了新中国第一面电动国旗“万无一失”的林治远,到为了第一颗原子弹惊世一爆不敢与爱人相认的高远;从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一秒不差”的升旗手朱涛,到把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地震孤儿的张北京电影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击中了每一个“我”

2、内心最深处的柔软。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女排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15年九三阅兵,电影中人物的经历,见证了祖国每一次向前的坚实脚步,唤起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不管是身处繁华的首都,还是身处荒凉的草原;无论是生于建国初期的70岁古稀老人,还是成长于新世纪的青春少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与祖国最深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和我的祖国带领我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激发了我们内心最朴素的爱

3、国情怀。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中,在共和国的星河里,正是无数个“我”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用忠诚、执着、朴实的赤子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对事业坚守,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撑起了共和国的铮铮脊梁,筑起了共和国的雄伟大厦,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摘编自人民网评:, 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材料二: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的关系,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

4、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最小社会单位、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是同一回事。左传桓公二年晋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家”

5、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此等等表明,儒学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

6、春秋谕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正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孔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依此而论,要想“天下归仁焉”,则要从做人的最根本处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等做起。可以说,为仁的基础在血缘亲情之中,而治国安民则是对血缘亲情的放大。大学里“八条目”对此说得最清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里一方面强调一个人

7、要想立德于天下,就要为国效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又指出,要想报效和治理国家,必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而整顿好家庭和家族,则应从修养自身做起,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上下功夫。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万明德有为之士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家国情怀的产生和弘扬,正是在这条人生道路上开拓前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激励人们为国为家拼搏奋斗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和我的祖国所引发的观众的感动,既来自于见证祖国重要历史时刻而产生的自豪

8、感,又来自于“那就是我”的强烈代入感。B. 影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与祖国的血脉相连,意在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一如既往地努力拼搏,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C. “家国同构”理念将治家与理国相提并论,体现了家、国间的关系:家是国的基础,无家则无国;国是家的保障,决定家的兴亡。D. 家与国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家国同构”认知,一旦成为一个民族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人们的家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强调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同时又跟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相挂靠,展现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辉煌时刻。B. 在家国同构观念影响下,

9、父权与君权在传承方式上如出一辙,对父母之孝与对国君之忠相交相融,治家与治国也可互相融通借鉴。C. 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和国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情感基础,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D. 材料一立足于现实热点,材料二着眼于学术探究,但都围绕家国情怀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揭示了家庭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的主题。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符合大学“八条目”理念的一项是( )(3分)A.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庄子人间世)B. 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

10、经第十三章)C. 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D. 人无法,则任化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街子修身)4. 请结合材料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4分)5. 我和我的祖国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有什么好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双琴祭 梁晓声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

11、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世人对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我有个夙愿,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儿子啊,我想做的事我是做不到了,你可一定要替我做到”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

12、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

13、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水平一样,琴还没有差别吗?没有优劣的差别,还没有好和更好的差别吗?即使两把琴没有差别,他们的演奏风度也没有差别吗?人心一旦发现了美中不足,其实和最初欣赏美时是一样快意的。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好比饥犬叼住了一块腔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

14、泪痕一样。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结果事情变得这样子了倘如他们中谁到某城市演出,那座城市的许多人包括一切媒体,不仅用热情洋溢的方式和报导欢迎他的到来;而且还充满恶意地贬低另一个,以证明所欢迎之人备受欢迎;同时证明他们,只有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才是一流的不消说,同样的情形几乎同时出现在另一座城市。再后来事情变得这样子了他们中谁到了某座城市,所受的已不是欢迎而是拒绝,而是嘲笑和耍弄。因为按照运算的定理,他们的第二轮巡回演出必定会是那样的局面。终于,他们中的一个

15、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再后来,店主干脆把琴丢进了堆放破旧杂物的仓房。等到琴师的儿子找上门来,想要买回那把琴时,耗子已在琴膛里安了家

16、,一窝小耗子刚刚出生,那琴也被咬得面目全非。在秋季午后祥和而温暖的阳光里,这个男人不禁泪流满面(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6.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B.两位演奏家后来“各自独奏”,还“相互生出嫉恨来”,与他们当初买琴、合奏时的默契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叹惋,也令人深思。C.老琴师希望能够借助这两把琴来点化、教育人们,小提琴的“面目全非”和他儿子的“泪流满面”,表明他的夙愿未能实现。D.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

17、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双琴为线索贯穿始终,从希望到绝望,从美到丑,双琴见证了两位“少年”的悲剧,标题中的“祭”字,祭琴,也祭人。B.第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则引领下文。C.第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D.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穿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的过程,也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8.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18、。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简述。(4分)9.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文段一 (贞观)十七年,(魏征)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及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拊之流涕。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征不能谢。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

19、、鼓吹、班剑四十人,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蟾帷,无涂车、刍灵。帝登苑西楼,望哭尽哀。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征状貌不逾中人,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霁威。始,丧乱后,典章湮散,征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尝以小戴礼综汇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数年而成。帝美其书,录寘内府。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媚之,毁短百为。征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孅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征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辽东之役,高

20、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文段二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自,亏无为之大道哉!(节选自统编版教材必修下谏太宗十思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拊之流涕B.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

21、/拊之流涕C.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拊之流涕D.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之流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亮,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唐朝三品以上者死也称薨。B.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楼阁。诗人李贺有“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诗句。C.“牢”,古代供祭祀或宴飨用的牛、羊、豕(sh,猪)。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只用羊、豕二牲为“少牢”。D.豫游,出游,游乐。帝王春天出巡为“豫”,秋天出巡为“游”。这

22、里的“巡”指视察,如“天子巡狩”,是指天子视察各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直言进谏,忠心可鉴。皇帝营造正寝时,魏征痛恨奢侈的行为,向皇帝进谏。皇帝便命令停工,改成修建小殿,并赐给他布被等作奖赏。B.魏征相貌普通,胆略过人。魏征没有特异出众的外形,但他敢于犯颜进谏,即使遇上皇帝愤怒,他也能从容不迫,最终天子也为之收敛神威。C.魏征才华出众,学识渊博。魏征上奏引荐诸儒收集校正重要图书,使得国家图籍文献粲然完备,还用数年时间整理编写了类礼二十篇。D.魏征竭诚辅佐,备受器重。魏征竭诚辅佐皇帝,生前深得皇帝的赏识。他去世后,皇帝非常悲痛,亲自为他写了碑

23、文,并且将他陪葬于昭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4分)(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4分)1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要“戒奢以俭”,文段一中能印证魏征崇尚“俭”的事情有哪些?(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出塞戚继光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鱼未惊钩闻鼓出,鸟因幽谷傍人飞。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干总未归。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注】本诗是作者出任蓟镇总兵,奉调到北方守边时作。“并郡”即并州,今河北一带;“桑干”治所在今山西一带,

24、两地离作者家乡山东不远。“底事”,何事。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诗人描绘了前往塞北途中绿树葱茏、水清谷幽的生机莲勃的优美景象。B. 颔联刻画了鱼闻鼓而出、鸟傍人而飞的形象,一“出”一“飞”妙趣横生。C. 诗人眼里塞北和江南风光非常相似,透露出对塞北的喜爱和流连忘返之意。D. 诗歌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自然贴切,格调深沉,意蕴深远。16.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木长”与“流远”类比出“_,_”,

25、强调国家要长治久安,须厚积德行和道义。(2)谏逐客书中,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 , ”两句才是本意。(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任何题材与类型的戏剧都是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为目的,( )。将英模的真人真事改编为戏剧,看似容易其实非也。过度虚构或刻意拔高有与真人真事不符之嫌,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方法均有可能导致英模形象的失真,使戏剧的主题表达大打折扣。话剧谷文昌因为塑造了一个接地气的英模

26、形象而从同类题材中 ,话剧谷文昌,没有走常规路线,而是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人间烟火气的英模形象,他拿出工资接济百姓而与妻子周旋,被妻子识破之后的窘态令人 。该剧虽写了英模人物的家庭生活,但丝毫没有损伤英模人物的精神高度,反而令观众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英模形象。我们知道,之所以英模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原因。让英模形象从舞台回归生活,在现实中做人民的精神引路人,主动将戏剧里的“那一个”被艺术激活的形象送回到百姓身边,是当代戏剧人 的责任,不可否认,当前,戏剧艺术的观众人数减少,在人民生活中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戏剧舞台上不太可能再出现那种 的作品,但是,这些并不意味

27、着人民不再需要戏剧,不再期待精品力作的出现。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英模形象亦是如此,有真实的情感反应,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B. 英模形象亦是如此,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有真实的情感反应C. 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有真实的情感反应,英模形象亦是如此D. 有真实的情感反应。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英模形象亦是如此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崭露头角 喜不自胜 义不容辞 路人皆知B. 脱颖而出 忍俊不禁 义不容辞 家喻户晓C. 脱颖而出 喜不自胜 当仁不让 路人皆知D.

28、崭露头角 忍俊不禁 当仁不让 家喻户晓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我们知道,英模之所以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B. 我们知道,之所以英模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C. 我们知道,英模之所以令人敬仰,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D. 我们知道,之所以英模令人敬仰,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21.“红学”爱好者李明同学买了一套红楼梦的对联,结果不小心将其中一些的顺序打乱了,请你根据“不同的题写处所”和对联的有关常识,帮他进行整理。(3分)幽窗

29、棋罢指犹凉赤子苍头同感戴吟成豆蔻才犹艳(1)第17回,贾宝玉拟蘅芜院的景联:_,睡足荼蘼梦亦香。(2)第17回,贾宝玉题潇湘馆的景联:宝鼎茶闲烟尚绿,_。(3)第18回,元妃题大观园正殿的门联:天地启宏慈,_;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上面五副对联空缺部分的序号分别为:(1)_ (2)_ (3)_ 22. 下面是一则留言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留言条同学:您好!今天,我光临你所在的班级致谢,不巧你不在班上,实属遗憾。上周四我不慎丢失了饭卡,十分焦急,幸亏你拾金不昧,让我的饭卡得以璧还。为表示感谢,今日令堂命我略备薄礼,请你笑纳。祝:学业进步高一(1)班(1)

30、_改为 _(2)_ 改为_ (3)_改为_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从景区泡脚、乱刻乱画到因飞机延误而大闹机场,从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高铁紧急制动阀,从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到高空抛物致人死亡近年来,关于国人文明素质的讨论也一直都没有停过。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文明,是一个迫切需要厘清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有人认为文明素质的高低取决于道德素养的高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升国人文明素质,当下应该德育先行;也有人认为文明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提升国人文明素质,当下应该管理先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两种立场中选择一种,写一篇文章,

31、说服持另一立场的人。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年武冈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共19分)材料一: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由无数平凡和渺小组成的。把“我”跟所有观众连接起来,释放每一位观众心里的情感,是这部电影的努力方向。正如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所说“我们就是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有情感,有伟大。从为了新中国第一面电动国旗“万无一失”的林治远,到为了第一颗原子弹惊世一爆不敢与爱人相认的高远;从香港回归交

32、接仪式上“一秒不差”的升旗手朱涛,到把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地震孤儿的张北京电影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击中了每一个“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女排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15年九三阅兵,电影中人物的经历,见证了祖国每一次向前的坚实脚步,唤起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不管是身处繁华的首都,还是身处荒凉的草原;无论是生于建国初期的70岁古稀老人,还是成长于新世纪的青春少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与祖国最深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

33、证者,更是参与者。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和我的祖国带领我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激发了我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中,在共和国的星河里,正是无数个“我”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用忠诚、执着、朴实的赤子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对事业坚守,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撑起了共和国的铮铮脊梁,筑起了共和国的雄伟大厦,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摘编自人民网评:, 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材料二: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

34、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的关系,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最小社会单位、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是同一回事。左传桓公二年晋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

35、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此等等表明,儒学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

36、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正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孔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依此而论,要想“天下归仁焉”,则要从做人的最根本处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等做起。可以说,为仁的基础在血缘亲情之中,而治国安民则是对血缘亲情的放大。大学里“八条目”对此说得最清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37、,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里一方面强调一个人要想立德于天下,就要为国效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又指出,要想报效和治理国家,必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而整顿好家庭和家族,则应从修养自身做起,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上下功夫。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万明德有为之士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家国情怀的产生和弘扬,正是在这条人生道路上开拓前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激励人们为国为家拼搏奋斗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38、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和我的祖国所引发的观众的感动,既来自于见证祖国重要历史时刻而产生的自豪感,又来自于“那就是我”的强烈代入感。B. 影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与祖国的血脉相连,意在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一如既往地努力拼搏,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C. “家国同构”理念将治家与理国相提并论,体现了家、国间的关系:家是国的基础,无家则无国;国是家的保障,决定家的兴亡。D. 家与国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家国同构”认知,一旦成为一个民族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人们的家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人们的家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错

39、。原文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正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可见“家国同构”的认知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只是为家国情怀提供萌生滋长的条件和环境。故选D。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强调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同时又跟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相挂靠,展现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辉煌时刻。B. 在家国同构观念影响下,父权与君权在传承方式上如出一辙,对父母之孝与对国君之忠相交相融,治家与治国也可互相融通借鉴。C. 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和国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情感基础,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

40、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D. 材料一立足于现实热点,材料二着眼于学术探究,但都围绕家国情怀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揭示了家庭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的主题。【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和信息的辨析能力。D.“揭示了家庭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主题”错。材料一通过对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剖析,表达了“我”与祖国的紧密关系;而材料二则从“家国同构”的角度对家国情怀溯源。因此选项对主题的判断和阐述错误。故选D。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符合大学“八条目”理念的一项是( )(3分)A.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庄子人间世)B.

41、 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C. 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D. 人无法,则任化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街子修身)【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八条目”强调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在治家理国中的重要作用。不符合“八条目”理念。A. 认为修身蓄德就是贪求名声,会招致杀身之祸。不符合“八条目”理念。C. 论述的是君主的用人之术、为君之道。不符合“八条目”理念。D. 倡导人们遵循礼法。不符合“八条目”理念。 故

42、选B。4. 请结合材料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4分)4. 大量引用孝经大学吕氏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论证,极具权威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增强论证说服力的方法无非论据典型,采用多种论证方法等。分析材料二第三自然段,可以看出文章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句子,如“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

43、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这样的引证极具权威性;另外,此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5. 我和我的祖国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有什么好处?(6

44、分) 5. 可以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感,更温暖人,更打动人;更容易引发观众身份上的自我认同感、成就感、自豪感,让人感同身受,大家都是祖国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更容易激发观众朴素的爱国情怀,激起他们事业上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勉励所有人用平凡的行为去铸就祖国的伟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运用文本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问:我和我的祖国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有什么好处?借用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的话,“我们就是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有情感,有伟大”,可以得出,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可以使电影

45、中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感,更温暖人,更打动人;材料一第三段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与祖国最深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可见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更容易引发观众身份上的自我认同感、成就感、自豪感,让人感同身受,大家都是祖国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材料一第四段通过观影人的感慨可以看出拍好“我”的价值,“激发了我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正是无数个我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用忠诚、

46、执着、朴实的赤子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对事业坚守,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撑起了共和国的铮铮脊梁,筑起了共和国的雄伟大厦,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可见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更容易激发观众朴素的爱国情怀,激起他们事业上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勉励所有人用平凡的行为去铸就祖国的伟大。(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双琴祭 梁晓声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

47、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世人对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我有个夙愿,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儿子啊,我想做的事我是做不到了,你可一定要替我做到”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

48、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水平一样,琴还

49、没有差别吗?没有优劣的差别,还没有好和更好的差别吗?即使两把琴没有差别,他们的演奏风度也没有差别吗?人心一旦发现了美中不足,其实和最初欣赏美时是一样快意的。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好比饥犬叼住了一块腔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

50、。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结果事情变得这样子了倘如他们中谁到某城市演出,那座城市的许多人包括一切媒体,不仅用热情洋溢的方式和报导欢迎他的到来;而且还充满恶意地贬低另一个,以证明所欢迎之人备受欢迎;同时证明他们,只有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才是一流的不消说,同样的情形几乎同时出现在另一座城市。再后来事情变得这样子了他们中谁到了某座城市,所受的已不是欢迎而是拒绝,而是嘲笑和耍弄。因为按照运算的定理,他们的第二轮巡回演出必定会是那样的局面。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那时,另一

51、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再后来,店主干脆把琴丢进了堆放破旧杂物的仓房。等到琴师的儿子找上门来,想要买回那把琴时,耗子已在琴膛里安了家,一窝小耗子刚刚出生,那琴也被咬得面目全非。在秋季午后祥和而温暖的

52、阳光里,这个男人不禁泪流满面(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6.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B.两位演奏家后来“各自独奏”,还“相互生出嫉恨来”,与他们当初买琴、合奏时的默契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叹惋,也令人深思。C.老琴师希望能够借助这两把琴来点化、教育人们,小提琴的“面目全非”和他儿子的“泪流满面”,表明他的夙愿未能实现。D.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6.A(原

53、文的意思不是把琴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而是送给认为“它们是同样好的琴”的人。)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双琴为线索贯穿始终,从希望到绝望,从美到丑,双琴见证了两位“少年”的悲剧,标题中的“祭”字,祭琴,也祭人。B.第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则引领下文。C.第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D.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穿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的过程,也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54、7.C(第段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8.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简述。(4分)8.“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每点1分)9.惋惜双琴一毁一废;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意对即可)9.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9.惋惜双琴一毁一废;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每点2分,

55、任答三点即可,意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文段一 (贞观)十七年,(魏征)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及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拊之流涕。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征不能谢。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

56、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蟾帷,无涂车、刍灵。帝登苑西楼,望哭尽哀。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征状貌不逾中人,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霁威。始,丧乱后,典章湮散,征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尝以小戴礼综汇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数年而成。帝美其书,录寘内府。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媚之,毁短百为。征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孅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征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

57、!”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参考译文】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后来又与皇太子一道来到魏征家里,太宗悲痛忧闷,抚摸着他流下眼泪。太宗准备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当时公主也随同来至其家,太宗对魏征说,“您看一下新娘吧!”魏征已说不出话。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征还像平日一样,天亮时,魏征逝世。太宗亲临哭吊,极为悲痛,为之

58、罢朝五天。太子在西华堂为魏征举哀。天子下诏内外百官朝集使全都前去送葬,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赐给他羽葆、鼓吹、剑班等仪仗队伍四十人,将他陪葬于昭陵。将下葬时,他的妻子裴氏推辞说:“魏征平日节俭,现以一品官的礼节安葬,仪仗器物太多,不合他的本意。”太宗答应其请,便用素车载棺,白布做帷幔,不用涂车及草人草马等物。太宗登上禁苑西楼,遥望灵车而痛哭尽哀。太宗亲作碑文,并书写出来刻在石上。魏征的身材容貌与普通人没多少不同,但有志气胆略,每次犯颜进谏,虽遇太宗暴怒,而神色不变,最终天子也为之收敛神威。起初,天下丧乱之后,典章图籍散亡,魏征上奏引荐诸儒士收集校正秘书,使得国家图籍文献粲然完备

59、。还曾因小戴礼综合汇录不合伦次,重新编写类礼二十篇,数年之后方才完成。太宗赞美其书,下令誉录后藏于内府。魏征逝世后,太宗思念不已,登上凌烟阁观看功臣画像时,赋诗痛悼魏征。有人闻知此事妒心大发,百般诋毁魏征。魏征曾经推荐杜正伦、侯君集有才干能任宰相,到杜正伦因罪罢官、侯君集坐谋反罪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征曾阿附恶党;又说魏征曾记下前后谏诤之言给史官褚遂良观看。太宗(因此)滋生不满(情绪),便停止叔玉的婚事,而且推倒自己所写的墓碑,魏征家就此衰败了。辽东会战时,高丽、鞋羁兵马进犯唐军阵地,李勋等人尽力死战方才破敌。大军返还后,太宗神情怅然地说:“魏征如健在的话,我能有这次行动吗?”立即征召其家属前往

60、行在处所,赏赐慰劳其妻子儿女,用少牢祠祭魏征之墓,重新树立石碑,恩礼更为崇敬。文段二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自,亏无为之大道哉!(节选自统编版教材必修下谏太宗十思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拊之流涕B.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拊之流涕C.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

61、拊之流涕D.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帝悲懑/之流涕10.B(依据文意。)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亮,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唐朝三品以上者死也称薨。B.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楼阁。诗人李贺有“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诗句。C.“牢”,古代供祭祀或宴飨用的牛、羊、豕(sh,猪)。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只用羊、豕二牲为“少牢”。D.豫游,出游,游乐。帝王春天出巡为“豫”,秋天出巡为“游”。这里的“巡”指视察,如“天子巡狩”,是指天子视察各

62、地。11.D(应为:帝王春天出巡为“游”,秋天出巡为“豫”。)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直言进谏,忠心可鉴。皇帝营造正寝时,魏征痛恨奢侈的行为,向皇帝进谏。皇帝便命令停工,改成修建小殿,并赐给他布被等作奖赏。B.魏征相貌普通,胆略过人。魏征没有特异出众的外形,但他敢于犯颜进谏,即使遇上皇帝愤怒,他也能从容不迫,最终天子也为之收敛神威。C.魏征才华出众,学识渊博。魏征上奏引荐诸儒收集校正重要图书,使得国家图籍文献粲然完备,还用数年时间整理编写了类礼二十篇。D.魏征竭诚辅佐,备受器重。魏征竭诚辅佐皇帝,生前深得皇帝的赏识。他去世后,皇帝非常悲痛,亲自

63、为他写了碑文,并且将他陪葬于昭陵。12.A(无中生有,文中是说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并赐给魏征素褥布被。)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4分)(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4分)13.(1)太宗(因此)滋生不满(情绪),便停止叔玉的婚事,而且推倒自己所写的墓碑,魏征家就此衰败了。(滋;生出,产生。昏;同“婚”。仆:同“扑”。每字1分,句意1分)(2)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光大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弘;光大,弘扬。兹;这。简:挑

64、选。每字1分,句意1分)1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要“戒奢以俭”,文段一中能印证魏征崇尚“俭”的事情有哪些?(3分)14.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为其建构以后,赐给了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魏征的意愿。皇帝要厚葬魏征,他的妻子认为仪仗器物太多,不合魏征的本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出塞戚继光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鱼未惊钩闻鼓出,鸟因幽谷傍人飞。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干总未归。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注】本诗是作者出任蓟镇总兵,奉调到北方守边时作。“并郡”即并州,今河北一带;“桑干”治所在今山西

65、一带,两地离作者家乡山东不远。“底事”,何事。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诗人描绘了前往塞北途中绿树葱茏、水清谷幽的生机莲勃的优美景象。B. 颔联刻画了鱼闻鼓而出、鸟傍人而飞的形象,一“出”一“飞”妙趣横生。C. 诗人眼里塞北和江南风光非常相似,透露出对塞北的喜爱和流连忘返之意。D. 诗歌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自然贴切,格调深沉,意蕴深远。【答案】15. C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非常相似”“流连忘返”理解错误,作者还没有到达塞北,所以不能说“流连忘返”;由“何相似”可知,塞北、江南都不是家乡,但都是作者守卫

66、的国土,也都是作者热爱的祖国山河,所以不能说“非常相似”。故选C。16.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16. 前四联写前往塞北途中所见之景,郁葱、肥、出、飞等词写出蓬勃生机;“何相似”表示江南、塞北都是要守卫的国土,表到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沉热爱。“总未归”写作者十年在外而久未归乡;“惆怅”“立斜晖”尽显作者心怀,此时爱国与思乡是一体的,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怀和思乡之情。【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前四联重在对景物的描写:绿树葱茏、水清谷幽,透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鱼闻鼓而出、鸟傍人而飞的动人景象,如此秀的美风光寄托了作者对祖国

67、山河的深沉热爱。其次是思乡的惆怅。由“未归”“惆怅十年”“独”等词可以看出,作者十多年在东南沿海抗倭,久未归乡。此时,作者有多么热爱祖国就会有多么思念家乡,这是一种融小我于大我,心怀家国的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木长”与“流远”类比出“_,_”,强调国家要长治久安,须厚积德行和道义。(2)谏逐客书中,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 , ”两句才是本意。(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

68、,而后人哀之; , 。” 17(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任何题材与类型的戏剧都是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为目的,( )。将英模的真人真事改编为戏剧,看似容易其实非也。过度虚构或刻意拔高有与真人真事不符之嫌,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方法均有可能导致英模形象的失真,使戏剧的主题表达大打折扣。话剧谷文昌因为塑造了一个接地气的英模形象而从同类题材中 ,话剧谷文昌,没有走常规路线,而是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人间烟火气的英模形象,他拿出工资接济百姓而与妻子周旋,被

69、妻子识破之后的窘态令人 。该剧虽写了英模人物的家庭生活,但丝毫没有损伤英模人物的精神高度,反而令观众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英模形象。我们知道,之所以英模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原因。让英模形象从舞台回归生活,在现实中做人民的精神引路人,主动将戏剧里的“那一个”被艺术激活的形象送回到百姓身边,是当代戏剧人 的责任,不可否认,当前,戏剧艺术的观众人数减少,在人民生活中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戏剧舞台上不太可能再出现那种 的作品,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人民不再需要戏剧,不再期待精品力作的出现。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英模形象亦是

70、如此,有真实的情感反应,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B. 英模形象亦是如此,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有真实的情感反应C. 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有真实的情感反应,英模形象亦是如此D. 有真实的情感反应。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英模形象亦是如此【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联系前文“任何题材与类型的戏剧都是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为目的”看,选项AB开头的“英模形象亦是如此”紧接上句,“如此”没有明确的指代对象,排除AB。“所谓鲜活”衔接前文的“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宜放在最前;“有真实的情感反应”是解释“鲜活”,要放在“所谓鲜活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

71、丰满”之后;“亦是如此”是指“人物形象要血肉丰满,有真实的情感反应”,所以放在最后,排除D。故选C。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崭露头角 喜不自胜 义不容辞 路人皆知B. 脱颖而出 忍俊不禁 义不容辞 家喻户晓C. 脱颖而出 喜不自胜 当仁不让 路人皆知D. 崭露头角 忍俊不禁 当仁不让 家喻户晓【19题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而与众不同。崭露头角: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第一空突出作品的不同,应填“脱颖而出”。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喜不自胜:

72、指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根据语境,第二空是说“窘态令人”,应填“忍俊不禁”。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当仁不让:强调遇到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根据语境,第三空搭配“责任”,应填“义不容辞”。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野心。根据语境,第四空是想要表达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和“野心”无关,应填“家喻户晓”。综合看,B项合乎题干要求。故选B。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我们知道,英模之所以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B. 我们知道,之所以英模令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

73、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C. 我们知道,英模之所以令人敬仰,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D. 我们知道,之所以英模令人敬仰,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2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之所以”要放在“英模”后。C项,“其原因是由于”语意重复,去掉“其原因”。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之所以”要放在“英模”后;“其原因是因为”语意重复,去掉“其原因”。故选A。21.“红学”爱好者李明同学买了一套红楼梦的对联,结果不小心将其中一些的顺序打乱了,请你根据“不同的题写处所”和对联的有关常识,帮他进行整理。(3分)幽窗棋罢

74、指犹凉赤子苍头同感戴吟成豆蔻才犹艳(1)第17回,贾宝玉拟蘅芜院的景联:_,睡足荼蘼梦亦香。(2)第17回,贾宝玉题潇湘馆的景联:宝鼎茶闲烟尚绿,_。(3)第18回,元妃题大观园正殿的门联:天地启宏慈,_;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上面五副对联空缺部分的序号分别为:(1)_ (2)_ (3)_ 21 (1)(2) (3)(每空1分)22. 下面是一则留言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留言条同学:您好!今天,我光临你所在的班级致谢,不巧你不在班上,实属遗憾。上周四我不慎丢失了饭卡,十分焦急,幸亏你拾金不昧,让我的饭卡得以璧还。为表示感谢,今日令堂命我略备薄礼,请你笑

75、纳。祝:学业进步高一(1)班(1)_改为 _(2)_ 改为_ (3)_改为_ 【答案】(1)“光临”改为“来到” (2)“璧还”是敬辞,改为“物归原主”; (3)“令堂”改为“家母”;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从景区泡脚、乱刻乱画到因飞机延误而大闹机场,从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高铁紧急制动阀,从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到高空抛物致人死亡近年来,关于国人文明素质的讨论也一直都没有停过。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文明,是一个迫切需要厘清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有人认为文明素质的高低取决于道德素养的高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升国人文明素质,当下应该德育先行;也有人认为文

76、明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提升国人文明素质,当下应该管理先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两种立场中选择一种,写一篇文章,说服持另一立场的人。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作文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背景。第一段借几则社会新闻引出对国人文明素质的思考。第二段先提出: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文明,是一个迫切需要厘清和解决的时代课题。那么该怎么做呢?这一段摆出了争议。有人认为提升国人文明素质,应该德育先行。有人认为应该管理先行。哪一种方法更有效果,没有定论

77、。这为第三段的写作要求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任务要求。要求考生在第二段两种立场中选择一种,写一篇文章,并说服另一立场的人,虽然这篇作文没有要求文体,但从形式上来说接近辩论稿。所以在这里,大家就要注意“驳论”的格式:对方观点+让步(用一两句话说出对方观点合理之处)+转折词+摆出自己态度。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切题立意:1.提升国人文明素质,当管理先行。2.人人讲规则,道德自然回归。3.构建文明社会须管理先行(/德育先行)4.春风化雨,德育先行。5.道德高度决定文明素养。偏题立意:1.文明素质是逐梦路上

78、的金盾。(没有回答提高文明素养是德育先行还是管理现行的问题)2.文明见证时代。(忽略题目“二选一”的任务)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忽略任务,思维跑偏)4.勿以小事论成败。(罔顾任务,自说自话)例文展台:提升文明素养须管理先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而国人的文明素质问题却饱受诟病。君不见,从景区泡脚、乱刻乱画到因飞机延误而大闹机场,从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紧急制动阀,从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到高空抛物致人死亡,从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到任意插队,从随手乱扔垃圾到餐桌浪费,从中国式过马路到共享单车之殇像这样的不文明现象,不胜枚举。 面对种种不文明的社会现象,构

79、建与时代适应的现代文明,选择德育先行还是管理现行?我认为提升文明素质已迫在眉睫,需要明确规矩,落实制度,提升文明须管理先行。 有人说,构建社会文明应“德育”先行,诚然,德育教育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但是,它需要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而目前种种不文明现象充斥在社会中,令人痛心疾首,需要雷厉风行地推行管理制度才能及时遏制这些不文明现象的蔓延,如若不及时治理,社会风气势必继续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文明进程。诸如最近两年影响恶劣、造成重大事故的“重庆坠江事件”、“高空抛物事件”“酒驾醉驾引发的事故”等等,国家仅仅依靠德育感化教育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吗?显然不能。国家立即出台相关法

80、律法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纳入刑法之中,让违规乱纪者受到惩戒,在短时间就收到很好的效果,各项事故大大地减少。 文明素质是一个人道德素养,为人处世的综合体现,对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做法。具体体现在不同情况的价值选择。文明素质有自觉性,并非固定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取向,利益做出选择。因此,树立明确规矩,严格制度进行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立严规则,才能更好维护秩序,提升文明素质。若没有法律,制度,明文规定,总会有人突破文明底线,不可避免做出与文明背道相驰的事。 还有人说,构建社会文明若以“管理”先行,各种命令、规则带有强制性,会让人压抑,感觉不自由,产生抵触情绪,难以接受。诚然,法律

81、制度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们的“自由”,但是,事实上若没有管理、规则制度约束人们的言行,人们的行为会更加自由、肆无忌惮了,而且会逐渐僭越法律制度,违法犯罪也会越来越多 ,若没有国家管理,规则制度的保障,那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何谈“自由”,罔论文明了。在新冠疫情肆虐时期,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国家当机立断,下达命令封闭武汉,使得疫情没有继续扩大,得到有效控制。试问,如果当时只是春风化雨的德育教育宣传,让大家自觉主动地居家不出门,不离开武汉,这能做到吗?!所以,当时的及时管理命令,是非常及时和高效的,保障了更多人生命安全。因此,构建文明社会,必须是管理先行,当管理制度让人们养成一些习惯、规则意识之后,在辅

82、以德育来“春风化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有人说,管理先行,只能“治标”;只有德育教育才能真正“治本”。但是,面对现在社会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已经是迫在眉睫 ,亟待解决!当然,理应选择管理先行。管理制度由约束会让国民遵守、接受、适应,最后形成一种自觉习惯,形成一种文明素养。“中国式过马路”、“酒驾醉驾”,最让国人汗颜和诟病。但是,自从国家出台最严厉的交规之后,这一现象基本得到了根治,交通事故锐减,文明出行成为一种新风尚。因此,构建文明社会应以管理先行,管理先行会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化。那么,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应该怎样实施管理呢?首先,没有强制性,文明即自由。使人趋于凭自己意愿做事“景区泡脚”随心

83、所欲。其次,没有后果,不需要,承担责任“因飞机延误大闹机场”影响公共秩序,机场正常工作,再次,无赖性,任意拉下高铁紧急动闸,危害公共安全。因此文明素质不能只取决于道德素养,更应取决于规则,管理先行,若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知道要发生多少重庆公交坠江的悲剧了。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现状与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树立明确规则加以引导。 严格规则,落实制度是提升文明素养的根本保证。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黄继光,邱少云是军人,便强忍被大火焚身的痛苦,堵抢眼,严守纪律,承担责任,不仅遵守纪律,反而自觉落实行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尊规守矩,安守本分,提高自己的素质。 奖罚分明

84、,公平公正是提升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面对一大批医者仁心,敢医敢言的白衣战士,国家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身患渐冻症仍奋战的张伯礼,研制疫苗的陈薇人民英雄的称号。真正做到“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提升文明素质。公共监督优先管理是提升文明素养的不二法门。前段时间对陈女士拍下违章车辆照片举报,好多人褒贬不一我认为她的做法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我们应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秩序,相互监督,史违章停车无所遁形,优化社会管理。因此,唯有严格规则,奖罚分明,公共监督,优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先行,才能在文明素质的提升中提高国人文明素质。提升文明素养须德育先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了极

85、大地满足,而国人的文明素质问题却饱受诟病。君不见,从景区泡脚、乱刻乱画到因飞机延误而大闹机场,从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紧急制动阀,从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到高空抛物致人死亡,从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到任意插队,从随手乱扔垃圾到餐桌浪费,从中国式过马路到共享单车之殇像这样的不文明现象,不胜枚举。 面对种种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文明?是德育先行还是管理先行?大家争辩不休,莫衷一是。我的观点是提升文明素养,须德育先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我看来,这句古语并不“过期”,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文明与其思想是一致的,首先应该从个人思想去进行改变。提升文明素养须德育

86、先行,若国人道德素养提升了,即使没有规则、命令,文明也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有人说,没有规矩制度,靠什么去制约那些不文明的行为? 规矩固然重要,但仅靠规矩制度去制约不文明行为,属于治标不治本。就像原本水光潋滟的黑虎泉、药王泉甚至西湖,如今却成为了“满满都是洗脚水”的“脚盆”,难道这些景点就没有相关的公告去告诫人们不能有这些行为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规定是不能违背的吗?规则在现实中总面临“无效”的拷问,也正因为此,从内心去进行德育才显得更为关键。有人说,没有规矩,人们怎么知道文明的标准? 诚然,对规矩进行准确衡量是重要的,但当我们谈及文明时,这何尝不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后,

87、不按规定分类的将面临处罚;全国多地实施行人闯红灯罚款政策。上述的规定都非常准确,但好像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那种文明。我们呼吁的文明从来不是掏空大家的钱包,而正是因为道德约束不到位,才不得不采取处罚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处罚,其实就是为了警醒人们,请从内心深处敬畏文明。而所有人的敬畏,换来的就是全民的道德约束,那这时候,冰冷的规则自然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一切的规则约束都是过程,提升内心的道德约束才是目的。所以说,不正说明从内心进行德育更重要吗?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从内心进行德育,从最根本去纠正错误,虽然像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的,“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但是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达到比“管理先行”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深入人心,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将文明写入课本。这些看似最无用的呼告,不断累积就是最为深入人心的德育教育。一段段公益广告,或许温暖,或许警醒,而一张张文明的罚单只会令人胆战心惊。 提升文明素养须德育先行,让道德始终屹立在文明山端,那就让内心的改变来唤醒真正的文明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