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题抢分练8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一、(2022浙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中国话剧语言常常有水土不服之感。究其原因,是因为话剧语言欧化严重,不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更不利于剧中人物感情的抒发,影响了读者阅读快感,破坏了剧作的整体性。通观茶馆中人物的语言,符合现代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不是西化语言,而是自然随性,生活气息浓烈。老舍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市民的心理挣扎以及人物个性刻画得。老舍对语言有独特执着的美学追求,主张“从生活中学习语言”,因而其语言风格。“京味”语言的艺术特点是重头戏,老舍能采用朴实通俗的语言,鲜活生动地将“京味”表达出来。在创作的过程中,老舍
2、将平凡的故事在方言表达中烧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北京味道”。老舍作为语言大师,为中国20世纪文学语言的创造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45题。(9分)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苏轼谪黄州,居定惠院之东,有海棠一株,人不知其贵,诗人
3、视其为知己。罗与之:南宋诗人,晚年归隐。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棠开头两句正侧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写出了海棠的高洁、柔美,把读者带入一个优美朦胧的境界。B.海棠中诗人点燃高烛,想让海棠振奋精神,一改衰颓状态。诗人运用拟人等手法,重在表达爱花惜花之情。C.看叶正值百花凋零、芳草不香之际,诗人携杖出行,漫步池边,感慨春天逝去,为下文“看叶”做铺垫。D.海棠看叶都撷取自然界时序变化中的实景,借物喻人,写出诗人经历人世风波的心境,含蓄蕴藉,意味深长。5.苏轼独怜海棠,可罗与之却认为“看花应不如看叶”,你认为罗与之这种心理反常吗?请结合看叶简要分析。(6分)三、名
4、篇名句默写。(6分)6.(2022宁夏银川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现状的沉痛之情。(2)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3)琵琶行中诗人千呼万唤后,通过动作神态来表现琵琶女难言之痛的诗句是“”;琵琶女最后一次弹奏时,体现众人被感染的诗句是“”。答案与解析小题抢分练8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1.示例 生搬硬套入木三分自成一家2.参考答案 究其原因,是话剧语言欧化严重,影响了读者阅读快感,破
5、坏了剧作的整体性,不利于剧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更不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解析 画波浪线的语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究其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二是语序不当,应改为“影响了读者阅读快感,破坏了剧作的整体性,不利于剧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更不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3.构成:把平凡故事比作菜,将方言表达喻为菜的做法,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舍用方言表达的故事具有纯正的北京味道,体现了老舍俗白、简洁的方言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上独特的风格。将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4.B解析 “一改衰颓状态”错。“爱花惜花”不是诗人“重在表达”之意,根据注释“视其为知己”可知,海棠其实就是诗人自己,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诗人借物抒怀,大有良辰易逝、盛时不再之感。5.不反常。春天已经逝去,惋惜无济于事;绿叶繁密错落,另有一番情趣。罗与之应举不第,倍感失意,无意赏花,而别有意味的绿叶更契合他的心境。借景说理,写出了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短暂,平凡如叶的生命却更为长久的哲理。6.(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犹抱琵琶半遮面满座重闻皆掩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