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概念: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2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1认真阅读教材P23 的图片,观察四个地点的景观特点,填写下表。地点景观特点热带沙漠热带雨林热带
2、草原高山地区答案地点景观特点热带沙漠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少,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热带草原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干季一派衰败景象高山地区水热条件随海拔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2.观察图15、16、17,分别说出它们的区域特征。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个区域有哪些差别?答案三幅图片分别表示了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的景观。这三个区域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如下表所示:区域景观特征人口分布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小,以平房为主,周围农田环绕,一派田园
3、风光人口较少,分布较稀疏以农业活动为主小工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大,厂房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人口规模大,分布密集以工业活动为主大城市区域建筑物高大密集,人流和车流不息,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很大以商业和服务活动为主大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答案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解析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把
4、握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和海岸线三个方面。地形类型及分布和地势特征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特征可以直接读出,而对海岸线特征的描述属于本题的特殊之处,从图中看出,南北海岸线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归纳提升1区域的主要特征及作用(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作用: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作用:区域发展方向确定的依据。(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作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正确
5、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2地区与区域的区别区域是一个具有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大到地球,小到某一个特定的地域。既可以是自然地理意义的区域,也可以是具有人文地理意义的区域。地区的概念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局限于“大洲、地区、国家”的框架之中;二是局限于“国家和地区”的框架之中;三是局限于特定的地域之中,如可以说“上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不能说“上海区域经济发达”。二、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3区域划分分类乡村地域城镇地域范围大较小生产活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6、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二者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4.空间分布形式: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5思考教材P45活动提出的问题。1读教材P4图18 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答案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区域发展加速期,交通运输线路更加密集;区域发展成熟期,交通线路形成网络并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总之,交通运输线路由简单到复杂,由线状发展成网络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区域发展加
7、速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变少;区域发展成熟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2读教材图19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变化,回答以下问题。(1)湖南省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特点?(2)湖南省人口结构有何变化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3)湖南省城市和交通有何变化特点?(4)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1980年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2000年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到2020年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2)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说明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3)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交通运输线路由线
8、状发展为网络状。(4)生产力发展是促进这一进程的主要动力。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了三次产业的进步,引起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交通、信息网络的发展,增强了中心城市(或城镇)对广大乡村地域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读“某区域的发展阶段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交通状况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2)从该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A B C
9、 D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第(2)题,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从图中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来看,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归纳提升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举例自然地理条件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呈条带状或组团式,平原地区多集中式社会经济活动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人口状况人口稠密区域形成城市群,表现为岛状,人口稀少区域城市表现为点状城市化水平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表现为岛
10、状的城市群区域开放程度东南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工业区呈岛状对外联系交通发达区域交通线呈网络状三、区域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1)主要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2)主要差异:农业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3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1)趋势: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由
11、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结果: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3)过程: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某中学地理奥赛小组为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针对我国某一省区进行学习和研究。该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可判断,该省区的名称是_。(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区域的优势与不足。(3)试判断该区域的产业
12、结构演变特征。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石油、天然气、太阳能、草场资源丰富等。不足:水资源匮乏,沙漠化严重。(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读下图,回答(1)(2)题。(1)关于第一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C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较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2)关于第三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日、韩两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
13、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D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答案(1)D(2)C解析第(1)题,日、韩两国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低,不代表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第(2)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来源十分广泛,不仅限于第一产业。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答案1.D2.D
14、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西部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第2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失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3下列关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乡村功能
15、多样,城市功能单一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A B C D答案C解析乡村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一;城市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纵横交错,甚至连地下也利用了起来。乡村功能单一,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功能多样,以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鲜鱼、牛奶、家禽家畜、水果等基本生活资料;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包括教育、娱乐、医疗、通信、金融和保险等。城市还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向乡村扩散文化。4读“乌鲁木齐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下列
16、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D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在下降,但并非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不断上升。40分钟课时作业有人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基础,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七大经济区。据此回答12题。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B C D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性。()A相似差异 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答案1
17、.A2.A解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特征表现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34题。3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4关
18、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答案3.D4.C解析第3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第4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5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A区域核心 B网络系统C外围空间 D人口状况答案D解析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6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
19、总值的比重A BC D答案A解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读“甲、乙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78题。7甲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A巴西 B墨西哥C美国 D英国8乙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A日本 B印度C法国 D阿根廷答案7.C8.B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的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的比例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因而应属于发达国家。题干要求为西半球某国,故选C。第8题,乙国三次产业的构成,其比例大致相当,各占1/3左右,应为发展中国家。题干要求为东半球国家,故选B。下图为“我国某区
20、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区域()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10该区域()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C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D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答案9.B10.D解析第9题,根据经纬度及武夷山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武夷山海拔相对较低,故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大,A错;小兴安岭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图示
21、区域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生物种类更丰富,B正确;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降水变率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因受东南风影响,沿海降水多,如果区域地形平坦,则降水逐渐减少,但受到山地影响,山地两侧降水量差别明显,D错。第10题,该区域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丘陵区相对高度小,且植被覆盖率较好,滑坡、泥石流不是最大灾害,A错;因是丘陵地形,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C错;该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但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水电站可缓解能源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选D项。读下图,回答1112题。1
22、1我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最,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地的辣文化与当地气候多阴湿寒冷有关B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磷含量多有关Cc地的辣文化与当地地处盆地,气候湿热有关Dd地的甜文化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12我国的民居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关下图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a地门窗很大,坐北朝南Bb地开凿窑洞,冬暖夏凉Cc地平顶瓦房,通风排水Dd地斜顶瓦房,通风排水答案11.B12.C解析第11题,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钙含量多有关。第12题,c地(重庆)山多,土地紧张,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吊脚楼为山城
23、特色的巴渝民居。1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2)从总体上看,区域和区域有何区别和联系?(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该变化的原动力是什么?答案(1)(2)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区别:乡村地域的范围远大于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主要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但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3)天津市发展早期为乡村
24、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在思考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时,可借助下图进行:第(1)题,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表现为点状。第(2)题,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二者的区别主要从地域范围和主要产业活动两个方面归纳;二者的联系主要从二者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思考。第(3)题,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7月1日特区扩容正式
25、实施,宝安区、龙岗区等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由395平方公里扩容至1 948平方公里,深圳由此进入“大特区”时代。材料二2010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分布状况表。指标2010年(单位:亿元)比上年增长(%)深圳国民生产总值8 201.2310.7第一产业增加值6.4718.6第二产业增加值3 831.649.3第三产业增加值4 363.1212.5(1)深圳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能正确描述那时的区域特征的是()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C区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2)深圳扩容表明其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试分析深圳设立特区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答案(1)D(2)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外联系日益密切。(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成为经济的主体。解析第(1)题,3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渔村,说明其区域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第(2)题,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以后,在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优惠政策支持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逐渐密集,都对特区扩容提出了要求。第(3)题,结合第(1)题及材料二分析即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诚招驻站老师,联系QQ235539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