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古人谈读书第一则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第一步: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朗读视频不耻下问默而知之chzh我会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不耻下问(c ch)诲人
2、不倦(hu hu)易错音知识字读书耻诲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多音字.好hoho(好学)(好看)识zhsh(认识)(博闻强识)读一读:1.小红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得到全班同学的好评。2.今天我认识了清代颜元,他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注意加点字的读音!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整体感知诲耻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u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耻诲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
3、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学法导读自由朗读课文:1.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想一想: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道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朗读指导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这同“智”,智慧理解词句译文
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学习态度求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理解词句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学习态度谦虚zh,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教诲倦怠理解词句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不是喜爱勤勉理解词句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勤奋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像害怕理解词句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曾经思索理解
5、词句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_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积 累:一学习、读书课文图示教导别人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以求之思不如学读书要有方法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主题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