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3443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细胞器功能的比喻错误的是()A. 线粒体养料制造车间B. 溶酶体消化车间C. 高尔基体分类和包装车间D.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答案】A【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

2、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

3、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A错误;B、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是消化车间,B正确;C、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C正确;D、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D正确。故选A。2.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神经细胞,需要调整神经细胞和其所支配的细胞数量相适应,以保证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这种调整是( )A. 通过细胞衰老过程实现的B. 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 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实现的D. 不受基因控制的【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

4、干扰,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详解】据题意可知,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所以需要调整神经细胞数量,使之与受神经支配的细胞数量相适应,这种神经细胞的死亡是受机体控制的细胞自动死亡,故属于细胞凋亡。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3. 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bXa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 BbbXa,Y,YB. Xa,BY,YC. Xa,BY,BYD. BXa,Y,Y【答案】D【解析】【分析】精子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5、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解】该精子中含有等位基因B、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和b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因此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BbXa、Y;该基因中还含有相同基因b和b,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因此基因型为BbXa的

6、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BbbXa、BXa;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Y、Y。综合以上可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BXa、Y、Y。故选D。【点睛】4. DNA 模板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 5-TACAGACGA-3,正好决定一个三肽,与此对应的信使 RNA 的碱基顺序为( )A. 5-UCGUCUGUA-3B. 5-AUGUCUGCU-3C. 5-UACAGACGA-3D. 5-ATGGCTTCT-3【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过程是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其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

7、与U、T与A、G与C【详解】在转录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A只能与U配对,T只能与A配对,C和G配对,因此模板链为:5-TACAGACGA-3,则经转录后得到的mRNA的特定碱基排列顺序为5-AUGUCUGCU-3,故选B。5. 香豌豆中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 15: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白花植株自交,后代都是白花植株B. 子代紫花植株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占1/5C. 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D. 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能是紫花:白花=3: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8、: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5:1,说明显性基因A或B存在时,植株开紫花。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为aabb,其余的为紫花植株。【详解】A、白花植株为aabb,自交后代都是白花植株,A正确;B、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为1AABB、1AAbb、1aaBB、2AABb、2AaBB,占7/15,B错误;C、亲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其后代紫花:白花为15:1,所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C正确;D、亲代紫花植株(AaBb)测交后代紫花(AaBb、Aabb、aaBb):白花(aabb)=3:1,D正确。故选B。6. 当内环境遭

9、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 渗透压下降B. 细胞代谢紊乱C.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 糖尿病【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C、内

10、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糖尿病,D错误。故选B。7.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 血浆具有运输激素的作用C. 淋巴液中存在免疫细胞D. Cl-和Na+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A错误。血浆具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正确。淋巴液中存在免疫细胞,C正确。Cl-和Na+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正确。8.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A.

11、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动作电位转为静息电位的过程是:。故选A。9.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 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

12、节:(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13、,中枢在脊髓,此时并没有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这是高级中枢的作用,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B错误;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这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与低级中枢无关,因此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C错误;D、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而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D正确。故选D。10. 人体的呼吸中枢、身体平衡中枢、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分别是( )A. 脑干、小脑、脊髓B. 下丘脑、小脑、大脑C. 小脑、脑干、脊髓D. 大脑、脑干、下丘脑【答案】A

14、【解析】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1.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B. 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C. 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D. 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视网膜为感受器,视网膜感受暗信号后,作用于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为松果体;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

15、,属于反馈调节。【详解】A、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本题中下丘脑直接控制松果体,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暗信号会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而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B正确;C、据图可知,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后,经体液运输到下丘脑,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褪黑素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对促进睡眠不利,D错误。故选D。12. 下列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不能作为调节因子B. 激素都通过体液进行运输C. 激素在

16、机体内的含量很少D. 激素能作用于靶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激素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二氧化碳能作为调节因子可刺激呼吸中枢,进行体液调节,A错误;B、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通过体液进行运输,B正确;C、激素具有高效性,在体内的含量很少,C正确;D、激素能作用于靶细胞,D正确。故选A。13. 在寒冷环境条件下机体通常不会A. 汗腺分泌减少B. 毛细血管舒张C. 骨骼肌战栗D. 肝脏产热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考查对体温调节机制的理解。在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详解】在

17、寒冷环境条件下,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生大量热量,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促进产热,A项、C项、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14. 刘明同学高烧不退,妈妈欲采取紧急措施处理,以下方式中不恰当的是( )A. 适当撤减衣被B. 湿毛巾冷敷C. 用酒精擦拭四肢D. 增盖棉被捂汗【答案】D【解析】【分析】人的体温调节有产热和散热双重调节机制。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详解】A、适当撤减衣被有利于散热,可以降低体温,该方法正确,A错误;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有利于散热,会使体温降低,该方法正确,

18、B错误;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酒精蒸发可以带走大量热量,有利于体温降低,该方法正确,C正确;D、高烧不退的病人,体内产热多于散热,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反而会加重病情,该方法不合理,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考生理解机体体温的恒定的机理,即产热和散热的平衡。15. 当人体过多食用较咸食物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B. 血浆渗透压升高C. 产生渴感D.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

19、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BC、人体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B、C正确;D、同时还会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正确;A、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A错误。故选A。【点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值和温度,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水分的流失相当于无机盐与蛋白质相对含量增加。16.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

20、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胰岛素促进、等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即能促进血糖的去路,又能减少血糖的来源;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血糖的来源,而且肌糖原不能分解。过程为消化吸收,不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详解】A、表示糖原的分解,因为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所以不能在肌肉细胞中发生,A错误;B、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可促进过程,抑制过程,B错误;C、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过程使血糖升高,C正确;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

21、促进等过程使血糖含量降低,D错误。故选C。17.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B.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发挥作用,以体液调节为主【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详解】A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如体温

22、调节,A、C正确;B、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作用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作用方式是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B正确;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发挥作用,通常是神经调节占主导,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8.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D

23、【解析】【详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构成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借助于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完成,故A、B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故C正确,D错误。19.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的是()A. 免疫器官B. 免疫细胞C. 疫苗D. 免疫活性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详解】A、免疫器官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B、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B正确;C、疫苗不是免疫系统的成分,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是免疫系统的

24、组成成分之一,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免疫系统组成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0. 甲同学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乙同学吸人某种花的花粉便会打喷嚏、发生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过敏反应消退较快,没有明显遗传倾向B. 甲同学第一次吃这种海鲜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C. 乙同学的发病原理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D. 给甲乙同学的建议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答案】D【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

25、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过敏反应消退较快,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A错误;甲同学第一次吃这种海鲜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B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与乙同学的发病原理不相同,C错误;由于甲乙同学都发生了过敏反应,因此,给甲乙同学的建议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过敏反应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与自身免疫病的区别,再根据题意作答。21. 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A. 吲哚乙酸B. 丙酮酸C. 氨基酸D. 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首先分离出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

26、哚乙酸A正确;故选A【点睛】2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

27、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详解】A、幼嫩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A错误;B、成熟茎韧皮部的筛管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C、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是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因此,在幼嫩的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C正确;D、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受,即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故选A。【点睛】23.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 抑制其开花结果B. 促进侧芽生长C. 抑制向光性D. 促进顶芽生

28、长【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详解】修剪树木是减去顶芽,解除顶端优势,解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产生的抑制,促进侧芽的生长,故选B。24. 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对于生长素来说产生的部位是幼嫩的组织,

29、图示的产生的部位是幼芽,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的作用,所以对于图示的几个植物来说,含有幼芽的就是生长素产生多的枝条,最容易生根的。【详解】A、没有幼芽,不能产生生长素,不易生根成活,A错误;B、幼芽较少,不易生根成活,B错误;C、幼芽较多,产生的生长素较多,插条容易生根成活,C正确;D、由于叶片能够进行蒸腾作用,易导致植物体失水,所以应除去部分成熟叶片,D错误。故选C。25.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 乙烯可诱导产生无子果实【答案】C【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详解】A、乙烯用于

30、果实催熟,生长素可促进果实发育,A错误;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C、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茎的伸长,C正确;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是促进果实发育,因此不能用其诱导产生无籽果实,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6. 请结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反应产物中的(1)_ 能用于暗反应过程中(2)_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3)_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下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C点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原因是(4)_ 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其原理是(5)_光合作

31、用的相关实验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6)_【答案】 (1). ATP、H (2). C3的还原 (3). 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 (4). 气温太高,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叶绿体所需的CO2供应不足 (5).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合成都需要无机盐作为原料 (6). 防止色素被破坏,【解析】【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

32、、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1)光反应产物中的还原氢和ATP能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过程,同时生成有机物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起来,而C5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会导致还原氢和ATP供应不足,导致C3还原受阻,而C3的产生过程还在正常进行,因此短时间内C3含量增多,由于C3和C5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因此C5含量下降。(2)下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C点是光照强度高,气温高,植物自我调节性的适应,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进而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这即为光合午休现象。化肥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矿质元素供应,这

33、些矿质元素可以作为叶绿素和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合成原料,因此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能分离得到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的色素带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显然第3条和第4条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研磨叶片时没有加入CaCO3,导致叶绿素被破坏,从而获取的叶绿素变少。【点睛】熟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试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27. 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

34、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2)若刺激图甲中b点,则除b点外图中_ 点可产生兴奋。(3)图乙中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 _部分。(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 (填“单向的”或“双向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单向的”或“双向的”),原因是_。(5)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 _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 (1). 神经中枢 (2). a、c、d、e (3). 树突或胞体 (4). 双向的 (5). 单向的 (6).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7

35、). (特异性)受体【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1)分析示意图,表示感受器、表示传入神经、代表神经中枢、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a、c、d、e。(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部分。(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

36、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5)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28. 2020年初,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为了尽快找到传染源 及治疗方案,科研工作人员、医学工作者对该疫情进行研究,分离毒株。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 _功能不同而导致有的人被感染、有的人不被感染。(2)新型冠

37、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种特异性免疫属于_ (填“细胞”或“体液”)免疫,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岀来,而后会被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所凝集,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当新型冠状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_ 会迅速增殖、分 化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效应,同时原来机体中产生的抗体也特异性与该病毒结合 起到免疫作用。(4)科研人员分离的毒株应用很广,其中有一个目的是生产疫苗,易感人群接种该疫苗后,该疫苗作为_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从而起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

38、答案】 (1). 防卫 (2). 效应T (3). 细胞 (4). 体液 (5). 抗体 (6). 记忆细胞 (7). 抗原 (8).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分析】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详解】(1)人出生都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这种免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不同,而导致有的

39、人被病原体感染、有的人不被感染。(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免疫,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体液免疫。(3)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当新型冠状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效应,同时原来机体中产生的抗体也特异性与该病毒结合起到免疫作用,从而防止再次感染。(4)易感人群接种该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点睛】本题考查

40、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9. 下面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 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低浓度_生长,高浓度_ 生长。(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生长素浓度。a侧 生长速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生长速度,b侧生长

41、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填“促进”或“抑制”)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 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I 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装置內胚芽鞘_生长;装置内胚芽鞘_生长:装置内胚芽鞘_牛长。【答案】 (1). 不同 (2). 促进 (3). 抑制 (4). 大于 (5). 小于 (6). 促进 (7). 直立 (8). 弯向光源(或向左) (9). 弯向光源(或向左)【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生

42、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2、分析乙图: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3、“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A段,阻断B段,不阻断任何部位以做对照。【详解】(1)由甲图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

43、乙图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强,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生长素浓度。a侧生长速度小于b侧生长速度,b侧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A段,阻断B段,不阻断任何部位以做对照。即是实验组:胚芽鞘的尖端有云母片,它阻断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两组是对照组:胚芽鞘的尖端没有云母片,而在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浓度高,所以背光侧生长的比较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