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2021安徽安庆高一期末)二战后,西欧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以法、德为核心的西欧六国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需要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这揭示了欧共体成立的()A.经济根源B.政治背景C.文化动因D.国际环境2.1948年,法国外交部提出要想避免德国再次走上最终危及欧洲大陆安全的单独发展道路的话,那么把这个国家与一个上述概念所表述的国家集团牢牢地拴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判断,法
2、国对德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A.促进法德和解B.压制和避免德国崛起C.实现欧洲一体化D.消除美苏“冷战”的威胁3.(2021湖南株洲高三一模)20世纪50年代末,戴高乐总统要求法国在北约中与美、英平起平坐,同时还要拥有核武器。如果没有原子弹,法国“将不再是一个欧洲的强国而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这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B.法国企图领导共同体组织C.民族意识推动政治多极化D.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题组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4.(2020山西运城高一期末)据统计,1960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
3、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战后日本经济可以用“奇迹”这个词描述。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得益于战后美国对日本一贯的扶植B.日本政府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日本崛起导致世界格局出现根本变化D.日本借此完全摆脱了美国的外交控制5.(2021江苏常熟中学高二学业考试)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战后形成的美日同盟关系破裂B.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6.(202
4、1重庆高二期末)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此后,福田内阁又提出“全方位和平外交”。这说明日本()A.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意图挑战现存的两极格局D.政治大国地位得到国际上承认7.(2020河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一期末)1987年,日本竹下内阁成立后,即宣称“我们必须发挥与国际地位相称的作用,日本不要辜负世界的期望”。日本提出这一愿望主要是因为当时()A.经济实力的增强B.多极化格局形成C.美苏“冷战”的结束D.民众的积极推动题组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8.(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1961年第一次
5、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宣布根除殖民主义,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发展经济并进行经贸合作,呼吁美苏两国首脑举行谈判,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这表明()A.亚非拉国家开始反抗殖民统治B.不结盟运动冲击美苏两极格局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不结盟运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9.(2021山西晋中高一期末)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宣言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反对任何外来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
6、国家()A.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C.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D.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能力提升练题组一欧洲联合的影响1.(2021山西怀仁高一期末,)对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国家签订的罗马条约,美国政府是支持的,195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称:“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历史上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比赢得战争的胜利都更加美好。”他甚至还表示: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欧洲合众国的诞生。这表明()A.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剧变B.西欧国家通过罗马条约实现了政治联盟C.美国视联合的西欧为对抗苏联的战略基点D.欧洲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美国经济霸
7、权的巩固2.(2020湖南郴州高一期末,)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共体的成立增强了欧洲实力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3.()葡萄牙前总理苏亚雷斯谈及加入欧共体时说:“如果九国拒绝葡萄牙的请求,其后果将是严重的。我们只能依靠美国;要么就沦为某种形式的欧洲古巴。”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共体。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欧盟有强大的吸引力C.“冷战”推动了西欧联合D.葡萄牙
8、希望保持中立题组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2021河南十所名校第二次联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战前水平。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经济的发展()A.固化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团结B.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C.改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格局D.实现了日本政治大国的目标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得到了美苏两国的支持B.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题组三综合题组6.(2021河南郑州高一期末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亚非会议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苏两极争夺“中间地带”活动的加剧,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激发了日益强烈的非集团化倾向。一些具有全球影响的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运动领袖相互联络,共同努力,以求建立自己的组织。1961年,不结盟运动成立,它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上对超级大国予以指导,这是一个有力的信号,昭示了第三世界时代的来临。材料二不结盟运动的实质是第三世界国家力求通过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方式和手段,实现独立、安全、发展的目标。到199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新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
10、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第三次不结盟首脑会议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摘编自王助民等著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成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特点,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的影响。答案全解全析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基础过关练1.A2.C3.C4.B5.C6.A7.A8.B9.D1.A根据材料中“以法、德为核心的
11、西欧六国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需要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信息可知,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西欧生产力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结果,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建立的经济根源,B、C、D三项与题干主旨均不符,排除。2.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法国为防止德国再次走上战争道路,威胁法国及欧洲的安全,希望联合德国建立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组织,逐步走上欧洲联合发展的道路。故C项正确。二战后初期,法国为解除德国带来的威胁,采取限制和压制德国发展的外交政策;“冷战”爆发后,法国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改为采取与德国和解,联合发展的外交政策。故A、B两项属于法国对德政策,而非其基本出发
12、点。D项不符合史实。3.C根据“将不再是一个欧洲的强国而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以及法国要求与英美平起平坐的信息,可以看出随着战后法国经济的恢复以及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这有利于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法国并没有反对一体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国要领导共同体的意图,排除B项;此时仍然是两极格局,排除D项。4.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一方面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大力发展外向型的经济,使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故选B项;战后美国并不是一直扶植日本,故A项错误;日本的崛起冲击了两
13、极格局,故C项表述绝对化;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5.C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美国为了减少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对日本经济进行了粗暴干涉,迫使日本减少对美国钢铁出口,这说明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故选C项;此时美日虽然有矛盾和摩擦,但是同盟关系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题干时间与此不符,故排除B项;美国此时已是世界经济霸主,故排除D项。6.A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调整其外交政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故A项正确;此时日本的外交仍然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外交上没有摆脱美国的影响,故B项错误;日本的
14、外交客观上冲击现存的两极格局,但没有主观上的挑战,故C项错误;日本还没有取得政治大国地位,故D项错误。7.A20世纪80年代,正是日本经济实力强大时期,因此其希望提高国际政治地位,故A项正确;当时多极化趋势出现,但并未形成,故B项错误;美苏“冷战”结束时间是1991年,排除C项;民众的力量建立在经济实力提升的基础之上,因此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8.B根据材料“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呼吁美苏两国首脑举行谈判,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信息,可知亚非拉新兴国家的崛起及其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呼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这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B项正确;亚非拉国家
15、的反抗斗争,在此之前已经开始,A项错误;C项表述绝对化,此时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不结盟运动的成员不一定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9.D根据材料“1964年”“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据“1973年”“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综合判断,这体现了不结盟运动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能力提升练1.C2.A3.C4.C5.B1.C由材料“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历史上最美好的日子
16、之一,甚至比赢得战争的胜利都更加美好”,可知艾森豪威尔认为欧洲共同市场的建成,意味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胜利,可以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有利阵地,故选C项;“导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罗马条约实现了经济联盟而非政治联盟,排除B项;欧洲经济一体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权,故排除D项。2.A在两极格局对峙时期,法国冲破美国的阻挠,与中国建交,法国总统访问苏联并发表联合声明,这些现象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出现了分化,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立时间是1967年,题干时间与此不符,故B项错误;此时的多极化趋势,只是刚刚出现,故C项错误;法国改善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出于本国利益的需求,不会因此改变战略
17、目标和价值取向,故D项错误。3.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欧洲的共同安全和发展,欧洲必须联合起来抵抗“冷战”带来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葡萄牙希望加入欧共体,不是保持中立,故D项错误。4.C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战前水平,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改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格局,故选C项;日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故排除A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
18、展,排除B项;日本经济发展为其寻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了条件,但日本尚未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排除D项。5.B根据材料“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并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的主旨和题意不符,故排除。6.答案(1)背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关系紧张,威胁世界和平(或美苏争夺亚非拉中间地带的活动加剧或美苏“冷战”);亚非拉国
19、家面临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2)特点:中立、不结盟;主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斗争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解析第(1)问,根据“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苏两极争夺中间地带活动的加剧”,从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美苏争霸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不结盟运动的实质是第三世界国家力求通过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方式和手段”,可知不结盟运动的特点是中立、不结盟;根据“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得出主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根据“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得出斗争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第二小问,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