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3285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简史指出,明朝“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制度的建立C.八股取士的实施D.三司制度的推行解析“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是由于宰相制度的废除,所以皇帝不得不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A项符合题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宰相制度的废除而非内阁制度的建立,B项不符合题意;这一现象和八股取士、三司制度无关联,所以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2.纵观古代中国的历史,明朝是太监乱政较为严重的朝代,其根源在于()A.明代皇帝大多昏庸

2、无能B.明代皇权过于集中C.明代封建制度趋于衰落D.明代政治异常腐败解析太监乱政,根源于专制制度本身。明朝太监乱政比任何朝代都严重,其因在废丞相,皇权过于集中。答案B3.从汉代至明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相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从总体上看,这些调整都()A.立足于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B.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基本出发点C.服从和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D.使中央机构的功能越来越健全解析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征。封建统治者对相权的每一步调整,都紧紧围绕着加强皇权的需要。答案C4.康熙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康熙帝为此

3、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军机处。由此可见,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政令统一的需要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解析康熙帝的话明确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要求,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5.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解析历史上把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流”指流官,是由朝廷任命的不世袭、有品级、有一定任期的官员

4、。“归流”即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前)图2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后)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参考答案(1)明太祖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2)清朝雍正帝时。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

5、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明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这实质上是明朝()A.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C.废除了丞相制度D.废除了中书省制度解析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宰相,实质上是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故B项正确;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不是明朝,故A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不属于实质,故C项错误;废除中书省制度也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答案B2

6、.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丞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丞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废丞相的理解。材料的大意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原因是明太祖废丞相。这说明黄宗羲认识到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作用。故选C项。答案C3.“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解析题干材料反映

7、的实质是皇权至上的后果,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能反映材料实质。答案A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的统治术中写道:“在这新的统治机构下,六部府院直接隶属于皇帝,皇帝不但是帝国的首领,而且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的执行人,历史上的君权和相权到此合一了,皇帝兼理宰相职务,皇权由之达于极峰。”从中得出的信息是()A.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B.解决了皇权的后顾之忧C.加重了皇帝的政务负担D.皇帝拥有过人的能力解析材料表明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一人负责处理全国政事,导致皇帝的政务负担加重,C项正确;A项是指清代军机处的设置;B项与材料无关;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答案C5.“(明)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

8、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材料反映了内阁()A.地位提升权力扩大B.获得统领六部的权力C.大学士拥有决策权D.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解析从“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扩大,地位提升,故A项正确。答案A6.“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D.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析题干中“大臣惟尚书、侍郎被

9、宠眷尤异者,始得入”反映了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人组成,也就是皇帝的亲信等,故选A项。军机大臣并没有实权,只是跪受笔录,排除C项。B、D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答案A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下列最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B.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C.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程式化D.废宰相,设立军机处解析“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说明了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宰相,清朝设立军机处体现了这一信息,故D项正确。答案D8.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

10、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解析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9.枢垣记略载:“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一定牵制C.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D.内阁决策国家政务解析材料中内阁掌握票拟权,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

11、确定,可见清初皇权受到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牵制,故B项正确。答案B10.军机处每日承旨书渝,须经皇帝审阅同意,方可发出,议奏军政大计须合圣意,督察政务、审讯案件也须秉承皇帝的旨意,就连军机处的印信也收藏在“大内”,用时由军机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由此可见,军机处()A.完全体现了皇帝的意志B.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提高了中央机构的效率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故A项正确。军机处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军机处完全体现了皇帝

12、的意志,没有涉及军机处的办事效率,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与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1.清朝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乾隆年间最终完成了大清律例的编订,它规定内外大臣的条奏成为“定例”后,司法“则用例不用律”。该规定()A.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司法活动B.起着增补、严密法律的重要作用C.反映了清朝政府的政治腐败D.体现出了封建道德对法律的影响解析内外大臣的条奏,实际上是对完善法律提出的建议,相当于当今的司法解释。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12.我国元代和清朝都曾经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其主要相似之处是()A.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B.委派宣政院进行管理C.

13、创设和推行土司制度D.设置理藩院进行统辖解析元代由中央机构宣政院管辖西藏,清朝由中央机构理藩院管理西藏,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汉代)皇帝只有一个笼统的尚书处,只有一个书房。最先的尚书也仅有四人,而宰相府下就有十三个机关。可见,汉代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室。(唐代与宋代)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

14、面各机关所承认。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百官也可以经常通过谏诤、反复上“封事”、一层层政务程序等制度化的合理手段,抑制皇帝的独断专行国家行政权力体系对于皇帝专权的这种抑制,当然必定要引起皇权的反抑制。但是从根本上说,皇权的反抑制不能靠皇帝个人的无法无天、滥施淫威等制度化手段来实现,因为这不仅效力有限,而且不具备制度上的合法性。摘编自王毅中国主权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汉唐诸代不能说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的合理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皇帝通过什么方式实行“反抑制”。(3)根据上述材料,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程度如何?带来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说明:汉代事权在丞

15、相;唐代皇帝直接发布的命令需要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合法。(2)方式:唐代实行三省制,相权一分为三;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程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

16、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3)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参考答案(1)说明丞相位高权重。明代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皇权专制的阻碍。(2)明朝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朝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反映的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顶峰。(3)消极影响: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