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专题过关训练知识网略知识整合专题高效整合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新中国政协制度的发展历程1建立1949 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2转变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和发展,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
2、一轮总复习3发展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曲折19661976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5完善1982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的区别与联系类别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 设立区域港澳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指导原则“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有一定的自治权社会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区别
3、解决问题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联系两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三、中国外交政策的四次调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和主线,是新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大体上经历了四次。1第一次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二次是 20 世纪 70
4、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突出的事件有: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关注邻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动向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第四次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
5、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和谐世界”是国际秩序观,是中国真正从一个国际体系成员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表明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四、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异同中外关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
6、总复习行使权力主体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权力机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相似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专题过关训练 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