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高考全套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三、(12分,每小题3分)(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目。醉书斋记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
2、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
3、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敝帽子。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赚:获取。9. 【答案】:D(
4、赚zun:哄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 B 者C之D与10. 【答案】:C(之:衬字;她)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A. B. C. D.11. 【答案】:B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
5、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12. 【答案】:B【译文参考】: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
6、。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诧,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
7、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
8、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依然靠女人来治愈吗?于是我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于是不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
9、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竹床一,垒以之;木榻一,卧以之。来源:Z.xx.k.Com【答案】: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2)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答案】: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怜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答案】: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刘伶对酒(的痴迷)没什么区别,正当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三、(12分,每小题3分) (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衷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
10、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
11、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以为邴原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
12、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注裒:音pu。佥:皆。邴原:汉末学者。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B裒告求属令 属:联系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步担干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此则京邑之人也 无以,则王乎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某所,而母立于兹12以下
13、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每雷,辆到墓日:“裒在此。” 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辞气雅正,博学多能A B C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末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14、汉语。(6分)(1)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2分)(2)吾德薄不足以荫卿。(2分)(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2分)【答案】:10B 11A12D13C14【答案】: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1处扣1分)15【答案】:(1)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礼物一类的意思给1分。【答案】:(2)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译出大意给1分,“荫”译为“庇护”一类的意思给1分。【答案】:(3)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译出大意给1分,责译作责求一类的意思给1分。三、(12分,每小
15、题3分)(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
16、敢明受命放杀者。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 “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橘林列传)注司,管理四徒的官县,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17、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 匡:辅佐。B代立践南面 践:登上(王位)。来源:高考资源网C乃假固科兵,下圈刺秦 假:给予。D薛人公孙弘亦征 征:(被)征召。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满喜欢相同的一组是A桀、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 于是为长安群约车百乘,质于齐B何者?上下之分也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C景知大后怒而固真言无罪 汝之结束了明而不克藤其泽乎D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且以一壁之哉逆强秦之欢,不可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与黄生争论景帝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此是家人言耳诸谏儒多疾毁
18、固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场、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辨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中,秘马肝不能算不懂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睐。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间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汤、武非受命,乃弑也。(2)是后学
19、者英敢明受命放杀者。(3)景帝以固为谦直,拜为清河王太傅。来源:高考资源网【答案】:9.A 10.C 11.D 12.B13.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此后学者没有敢讲明秉承天命、放逐诛杀一类事情的。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的太傅三、(9分,每小题3分)(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
20、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
21、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蹇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蹇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注 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 环堵之中 堵:院子。C. 月致羊酒 致:送给。 D. 延问得失 延:延请。8【
22、答案】:B“堵”的意思应该是“墙”。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隐于壶山之阳 室西连于中闺B. 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 待以师傅之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 蹇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9【答案】:DA项中两句中“于”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和。B项中两个“乃”分别是:副词,于是;副词,竟,竟然。C项中的两个“以”分别是:介词,用;介词,因为。D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相承关系。注意“蹇怪而问之”中的“怪”为意动用法。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3、,不正确的一项是A. 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B. 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C. 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D. 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10【答案】:A“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有误。樊英“隐于壶山之阳”,不愿授业;“州郡前后礼请不应”,这里的“不应”也是指不愿授业
24、。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2)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解析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第一句应注意这些词:“万钟”(指俸禄,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句子)、“申”(同“伸”,实现)、“虽”(即使)、“富”“贫”(均为使动用法,使富贵、使贫穷)。第二句应注意这些词:“身”(生命)、“怒”(使动用法,使发怒)“及其”(这里是两个词,“等到你”)“进退”(指做官与隐退,初
25、中语文课文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11【答案】:(1)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2)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三、(共四小题 12分)(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26、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怕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
27、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询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愉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
28、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迫洛阳 迫:逼迫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大欢喜 恂乃戮之于市 A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询遣谷崇以状闻B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卿今为吾行也C 吾社之
29、行为士先者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人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A. B. C. D. 1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作河内太守。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30、。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译文: (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译文: (3)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文: 【答案】:11. A 12. B 13. D 14. C 15. (9分)来源:Z_X_X_K(l)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2)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3)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三、(12分,每小题3分)(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
31、4题。蚊对 (明)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撍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
32、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33、。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注 翣(sh):扇子(本文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形受质 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C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生
34、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
35、、“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2分)(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3)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答案】:11A 12B 13C 14D15(8分)(1)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2)它们是异
36、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视察?(3)听到同类之间互相残害却置若罔闻,(这)难道是先人后己的君子之道吗?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
37、,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
38、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完整译文】: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
39、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
40、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 “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
41、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
42、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
43、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8【答案】:C(【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应该说四个加点词均是与中学课本知识有直接联系,出自教材。)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9【答案】:B(【解析】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项均讲为“就”。A.项讲为:前者指示代词“这、那”;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
44、“他的”。C.项,前者讲为副词 “才”;后者讲为转折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来源:Z.xx.k.Com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10【答案】:D(【解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
45、,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
46、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11. 【答案】:B(【解析】考查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4分)(1)【答案】: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解析】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同时要求句子通顺)(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4分)
47、(2)【答案】: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解析】此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其中“伏”“愿”和整句的通顺是关键)(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上海卷)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
48、”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文章冠世 ( ) (2)不跻大位 ( ) (3)盈其箱笥 ( ) (4)为时所排 ( )18下列句子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 B所以不欲观览 C衣冠之士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从刘禹锡、李德裕德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李的态度是_。(2分)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3分)(五) 【答案】:17
49、(4分)(1)居于首位(1分)(2)晋升(1分)(3)装满(1分)(4)排挤(1分)18(2分)B19(6分)(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2分)(大意连贯1分;“不足”1分) (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4分) (大意连贯、省略部分补全,2分;“累”1分;“披”1分)20(2分)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1分)委婉拒绝(1分)21(3分)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上海卷)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
50、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牑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
51、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22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和_。(2分)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3分)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24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25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2分)26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3分)(六) 【答案】:22(2分)半野园的概况(1分)文章写作缘由(1分)23(3分)C24(2分)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25(2分)如: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26(3分)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