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加法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例3。【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45+56=56+ (145+52)+48=145+( + ) 75+28= +64+(36+125)=( + )+125 69+34= +69 75+49+151= +( + )2.引入课题。教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加法时,运用
2、这些定律,有时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自主探究1.出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李叔叔每天从哪里到哪里,要骑多少千米。(1)指名汇报。第四天,从城市A到城市B,要骑115km;第五天,从城市B到城市C,要骑132km;第六天,从城市C到城市D,要骑118km;第七天,从城市C到城市E,要骑85km。(2)根据上面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示,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投影出示例3。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15+132+118+85)(
3、2)请你想一想,算一算,怎样算比较简便呢?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3)指名说一说,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不会是最简便的算法,可以允许其他学生补充、纠正。教师根据学生的一致意见板书:115+132+118+85=85+115+132+118 加法交换律=(85+11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km)教师: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哪些步骤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4)教师小结: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板书)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加法简
4、便计算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85+115+132+118 加法交换律=(85+11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km)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教学反思】通过口算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从中引出定律,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口算也叫心算,它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学生进行口算需要观察数字的特征,然后在心里以灵活简便的方式,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来。这样心口合一,又快又准,日积月累,学生计算的能力就不断提高了。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自学。具体做法:让学生先尝试探索,教师引导。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中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大胆抛弃教科书中枯燥无味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利用旧知进行迁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