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762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专题六A卷基础练(2021浙江嘉兴高三二模)青海湖区及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农业活动以游牧业为主。下图是1961年至2018年青海湖水位统计图。完成12题。11961年至2005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A气候长期暖干化B流域面积在变小C入湖河水被截留D引湖水灌溉农田22005年以来,青海湖区(D)A湖水盐度趋于变大B出湖泊径流量增加C荒漠化趋于严重D鸟类栖息环境改善【解析】第1题,1961年2005年,青海湖水位逐渐下降,是因为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导致湖泊水位面积越来越低,A正确;流域面积是区域内有多少面积内的水最终会流到这条河流或湖泊内的面积,只有区域内的地形状况发生改变,流

2、域面积的大小才会发生改变,B错误;青海湖区及周边地区人口稀少,且并不发展种植业,入湖河水被截留的可能性小,C错误;青海湖是咸水湖,不可能引湖水灌溉农田,D错误。故选A。第2题,图中2005年以来青海湖的湖水水位有所上升,即湖水量增加,湖水的盐度会减小,且周边荒漠化程度会减轻,鸟类的栖息环境也会得到改善,A、C错误,D正确;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其湖水主要的排出方式为蒸发,湖水水量的增加对出湖泊径流量的影响不大,故B错误,选D。(2021四川内江市高三三模)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地榆,野外考察发现该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雪斑最大积雪厚度可达4米。

3、气候变暖背景下,雪斑地块的积雪期明显缩短。下图为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35题。3据图推测,大白花地榆(C)A喜阳光B耐贫瘠C不耐寒D耐干旱4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雪斑地块中,主要是因为雪斑(A)A提高了土壤温度B增加了土壤水分C改善了土壤养分D改变了土壤结构5气候变暖背景下,大白花地榆(D)A植株花期延迟B分布高度下降C群落密度升高D种群数量减少【解析】第3题,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在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中显示,冬季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土壤日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0 左右,利于大白花地榆越冬,说明其耐寒性不高,C正确。所以本题选项为C。

4、第4题,在冬季有雪斑地块中,由于雪的导热性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使土壤温度不至于持续降低,在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中显示,冬季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土壤日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0 左右,所以地表有雪斑的土壤温度相对于没有雪斑地区要高,A正确。故本题选项为A。第5题,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山苔原带的冬季积雪量减少,有雪斑覆盖的地块减少和积雪期缩短,都不利于大白花地榆安全越冬,可能导致其群落密度下降,种群数量减少,D正确,C错误;气候变暖,大白花地榆花期提前,分布的高度上升,A、B错误。故选D。(2021湖南高三模拟)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

5、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统称)为原材料,制成可再生物质能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缺油少气,但人均能源消费量高,能源长期依赖进口。目前,瑞典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利用的先锋国家。据此完成67题。6瑞典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C)A重工业发达B交通运输业发达C供暖对能源消耗大D能源资源丰富7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优势条件是(A)A森林资源丰富B太阳辐射较强C对外交通便利D邻近海外市场【解析】第6题,瑞典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且漫长,需要长时间供暖,因此人均能源消费量高,主要是需求量大,故选C。第7

6、题,瑞典有丰富的亚寒带针叶林资源,A正确。瑞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B错误。瑞典地势起伏大,对外交通不便,C错误。能源主要是自用,不是用来出口的,D错误。故选A。(2021浙江宁波高三二模)随着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各地区对太阳能的开发日益重视。下图为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完成89题。8与水力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C)A可再生B能量集中C分布广D稳定性好9相对于其他地区,甲区域太阳能资源较贫乏,主要原因是(B)A纬度较低B降水较多C距海较近D海拔较高【解析】第8题,水力发电只能分布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峡谷地区,而太阳能发电分布就更为广泛,C正确;水能和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A错误;与水

7、力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能量分散,受天气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不稳定,B、D错误。故选C。第9题,纬度因素对太阳能资源的影响是纬度越低,太阳能越丰富,所以纬度较低不是甲区域太阳能资源较贫乏的原因,A错误;甲地区不是全部沿海,太阳能资源较贫乏的主要原因不是距海较近,C错误;海拔对太阳能的影响是海拔高,太阳能丰富,故海拔较高不是甲区域太阳能资源较贫乏的主要原因,D错误;甲区域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太阳能资源较为贫乏,B正确。故选B。(2021湖南衡阳高三一模)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 的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天气变化的判

8、断,正确是(D)A天气晴朗B持续降温C东部区域出现雾霾D冷气团势力后期减弱11影响图示西部区域霜冻线分布的主要因素(B)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河流分布D大气环流【解析】第10题,霜冻线南移表示该区域降温,引起天气变化是冷锋天气系统,天气晴朗的可能性不大,A错;霜冻线先向南移后向北移,说明14日后冷气团势力减弱气温回升导致,所以冷气团势力后期减弱,区域并未持续降温,B错,D正确。冷锋过境带来大风,使东部区域雾霾减弱甚至消失,C错。故选D。第11题,自12日至15日,霜冻线在图示西部地区变化不大,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西部地区为秦岭、大巴山等地,寒冷气流在图示西部地区受秦岭、大巴山等山地

9、阻挡,冷空气难以进一步南下,霜冻线难以南移,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B正确;东西部地区纬度差异不大,纬度不是其影响因素,A错;与河流分布关系不大,C错;该时间段东西部均受北下冷气流的影响,但东西部由于地形地势的差异,受冷空气影响降温的幅度不同,大气环流也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故选B。B卷能力练(2021江苏高三三模)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出现了诸多“天坑”。如图示意为“天坑”景观。据此完成12题。1推测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天坑”的成因是(D)A冻土融化,流水侵蚀B开发资源,形成矿坑C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气体逸出2

10、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B)A破坏地下矿床B加剧全球变暖C地下水溢流损失D生物多样性锐减【解析】第1题,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融化,导致冻土内的气体释放出来,在地面下大量积累最终喷发、发生爆炸所致,D正确。西伯利亚冻土地区气温较低,结冰期长,流水侵蚀较弱,不会形成天坑,A错误。冻土层难以开发资源,B错误。西伯利亚冻土地区人口少,地表水较多,不需要抽取地下水,C错误。故选D。第2题,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对地下矿床的破坏不大,反而有利于地下矿床开采,A错误。由题可知“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

11、碳等温室气体”,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说明冻土融化,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散溢到空气中,会加剧全球变暖,B正确。地下水位低,不会溢流,C错误。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物量小,生物多样性基本不受影响,D错误。故选B。(2021福建安溪县高三模拟)甲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电是该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为应对煤炭资源枯竭与能源需求增加的矛盾,该国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下图为甲国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国西部沿海风电场发电量最丰富的时段为(C)A122月B35月C68月D911月4除风能外,该国最有可能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C)A沼气B潮汐能C太阳能D核能【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位置

12、及轮廓形状,可知甲国为非洲最南端的南非。结合图可知,该地纬度位于30S附近,该国西部(即大陆西岸),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带,气候类型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风;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风。该国处于南半球,南半球冬季即68月之间,故选C项,其他三项错误。第4题,沼气(以甲烷为主),主要是通过各类发酵原料发酵产生甲烷,以此作为使用能源。但是沼气,需要大量发酵原料,一般多兴起在农村,规模较小,未见有以沼气发电来供应城乡工农业发展或居民使用的,故A项错误。潮汐能,即利用海水(潮汐)涨落来制造电能。潮汐发电,除了需要有大幅度的潮水涨落条件外

13、,还需要有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海岸线平直,地形平坦,并由沙或淤泥组成,且缺乏较优越的港湾坝址,不利于建潮汐电站。甲国海岸无大的海湾和河口,海岸线较平直,不利于建潮汐电站,故B项错误。该国所处位置,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还有少部分地区分属于热带沙漠及地中海气候,全年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适宜发展太阳能发电,故C项正确。可再生能源不包含化石燃料和核能,故D项错误。故选C。(2021山东枣庄高三一模)2020年7月,淮河流域暴发严重洪涝灾害,然而安徽省淮河支流河畔的寿县城内却安然无恙。寿县的古城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宋朝古城墙,城墙内侧建有蓄水塘,由月坝(与城墙等高)、涵道、护墙石堤构成了对洪涝灾

14、害“最为严密的外部防线”。下图示意寿县古城御洪外部防线结构。据此完成56题。5在非汛期,涵道的主要作用是(D)A御敌B航运C供水D排水6当护城河洪水入侵寿县古城时(C)木塞向城外方向移动木塞向城内方向移动月坝水位较高月坝水位较低ABC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城内涵道的地势高于城墙涵道,高于城外护城河,由此推断,在非汛期,涵道的主要功能是将城内的生活废水排出城外,D正确;涵道不能起到御敌、航运和向城内供水的作用,A、B、C错误。故选D。第6题,读图分析,当护城河出现洪水时,会通过涵道入侵寿县古城,此时木塞向城内方向移动,堵住城内涵道,可以阻挡洪水侵入城内,错误,正确;此时洪水涌入月坝,水位较

15、高,正确,错误。故选C。(2021宁夏吴忠模拟)冰啸,或称冰海啸,是指大量的冰块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现象。2019年2月底,北美寒潮爆发,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下图示意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伊利湖轮廓图。据此,完成79题。7图中四地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是(B)A甲B乙C丙D丁8应对冰海啸的合理措施是(A)加强对天气的预报设置湖岸警戒区加高加固湖岸大堤使用炸药破冰ABCD9湖面完全冻结后,该地(D)A冰海啸增强B湖面温差减小C湖陆风增强D水汽含量更低【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冰海啸需要有:结冰期较长的湖泊或海域,以便形成的冰层厚度较

16、厚,这些厚厚的冰层就是冰海啸的物质来源;推动冰块运动的强劲水流,所以发生冰海啸的区域往往有十分强劲的盛行风。由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伊利湖区盛行西北风,因此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在伊利湖的东南岸,B正确。故选B。第8题,由材料“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可知,冰海啸的危害性极强,因此应对冰海啸应以预防为主,可以加强对天气的预报,设置湖岸警戒区,加高加固湖岸大堤,正确;使用炸药破冰太危险,不宜采取这种措施,错误。因此A正确。故选A。第9题,湖面完全冻结后,盛行风难以将冰块吹向陆地,冰海啸将减弱,A错误。湖面完全冻结后,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强,湖面温

17、差增大,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减小,湖陆风减小,B、C错误。湖面完全冻结,湖水蒸发量减少,该地水汽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D。10(2021山东日照高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为2 0002 500 m),该地植被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下图示意草本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1)分析随着海拔升高,草本植物入侵总体趋势减弱的原因。(2)指出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最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并分析原因。【答案】(1)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或热量减少),不适

18、合草本植物生长;随着海拔升高,距草本植物带渐远,草本植物种子不易到达。(2)入侵区域:海拔较低、坡度陡、土壤贫瘠的地带。原因:较低海拔地带离草本植物带近,最早满足草本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最先遭到入侵;陡坡地带土层薄、土壤贫瘠地带肥力差,因此灌木植被少,容易被草本植物入侵。【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结合地区气温、种子传播的知识来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草本植物的生长条件变差;草本植物从低海拔向上入侵,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的传播距离加大,入侵减少。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读图可知,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在海拔较低处,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坡度在3035处,土壤机质含量在2,土壤较贫瘠。因为草本植物分布在海拔较低处,该处有草本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所以最先被入侵;陡坡地带土层发育程度低,且灌木植被已萎缩退化,土壤肥力低,所以草本植物容易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