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鉴赏散文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对应学生用书p291一、鉴赏表达技巧散文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手法,主要有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而服务的。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综合性较强,有时考题可能同时涉及多种表达技巧,同时还与品味语言结合在一起。因此,考生需要建立一个表达技巧知识库(见本节附录)。1常见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色彩鲜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借代以简代繁,以实
2、代虚,以奇代凡,以点代面。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制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反问用疑问句表确定意思,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引用引用神话故事,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体现浪漫主义色彩;引用历史故事,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情趣,提高文章趣味性;引用诗词名句,增添文句意蕴和表达效果,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说服力。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作用叙
3、事手法记叙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便于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较为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方式顺叙可以使叙述事件有头有尾,文章条理清楚,读起来顺畅。倒叙可以造成悬念,抓住读者,突出主题,使故事波澜起伏。插叙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叙述曲折有致,可使内容衔接更紧密,照应更周严。平叙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描写手法直接描写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
4、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白描形象逼真,简洁传神,突出人物性格(事物特征)。细节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及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间接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作者或人物形象在文章、作品中直接抒发情感,不用借托,无需遮掩,显得直率质朴,诚挚笃实。 间接抒情即事抒情寓情于事,叙事中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是饱含情感的叙述,这种写法多用于叙事类作品。寓情于景 作者将主观情感融
5、入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使描写对象渗透了浓郁的主观情调。即物抒情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寓情于理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这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议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议论记叙中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 夹叙夹议记叙、议论交叉运用,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作用类比 以浅寓深,以近比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引申事理,形象鲜明,激发联想,感染力强。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重点,强调语意,抒发
6、感情,行文跌宕,曲折含蓄。对比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具有强烈的反差效果。渲染设置铺垫,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鲜明,主次分明。以小见大从平凡细微的事物中反映重大主题,可以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联想、想象 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托物言志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荷塘月色一课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答案本句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里漏出来的“没精打
7、采”的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 囚绿记一文中为什么要插叙乡间草屋的往事?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表现“绿色”的生命无处不在,何其顽强;印证前文“生的欢喜”,作者恋绿、亲绿情感由来已久;铺垫下文对绿的“囚系”,作者不忍剪除草屋内的野草,也不会轻易放走绿枝。 在描写“故都的秋”时,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予以分析。答:_答案排比:文中运用了许多排比句,例如“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句式工整,有雅致之美,抒情味浓厚。对比: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和特点,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衬托:
8、驯鸽的声音,秋蝉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缓慢悠闲的人声。用细小的声音衬托环境的幽静。细节描写:对小院秋晨和秋槐落蕊的描写都是工笔细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牡丹的拒绝张抗抗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
9、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
10、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
11、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你也许在梦中曾亲
12、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
13、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甘愿自己冷落自己。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
14、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1)文章全篇未写牡丹的盛开,却铺写了牡丹的一次坠落场景,请分析这个场景描写。答:_答案交代了作者喜欢牡丹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欣赏与赞美之情。渲染悲壮、唯美的气氛,凸显了牡丹落花时惊心动魄的美高贵之美、个性之美、品位之美。与上文想象中的牡丹盛开的场景相呼应,写出牡丹或盛开、或坠落,生命都极其壮丽而热烈的风姿。为下文作者对牡丹生命品格的感悟和议论做铺垫。(2)此文的视角和人称有些特别:全篇无“我”,处处是“你”。这样的视角和人称的
15、选择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_答案全篇化“我”为“你”,“你”成为观察与描写议论的视角和主体,作者既可以观赏牡丹,又可以自我审视。全篇处处有“你”,“你”中有“我”,蕴含着作者观赏牡丹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作为第二人称,“你”可以将读者带入文本情境,与作者一同观赏、感悟牡丹之美,产生共鸣。表达技巧题答题要领:(1)从修辞角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有什么表达效果。(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什么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
16、、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等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4)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二、鉴赏语言特色鉴赏语言特色,侧重从欣赏的角度来品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命题者一般会选择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或段落),往往一题三考,即含义、作用、赏析。这类题目又分两种,一是侧重语言特点的局部赏析,一是侧重语言风格的整体赏析。鉴赏语言艺术的常见角度:鉴赏角度特点或作用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17、,等等。叠字叠词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词语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成语化用选用文言词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句式之美长短句式结合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整散句式结合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风格之美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冲淡、柔婉、含蓄、
18、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幽默等。手法之美修辞之美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描写之美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 赏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色。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答:_答案此句运用了视觉、触觉描写。花铺满地,是视觉描写;脚踏花地,是触觉描写,运用这两种描写给读者
19、以逼真的感受,流露出作者欣喜而又落寞的心情。 荷塘月色中用了不少叠音词,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等,这样用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可以使散文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声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啸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魂?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神垕,你将我
20、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逸,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抔泥土。又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来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节选自神垕)选文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加以赏析。答:_答案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运用排比
21、,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鉴赏语言主要考查的角度为: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格及手法的选用;整体的语言风格。做题时应注意:第一步,审清题干,看题干有没有提出具体的鉴赏角度,如“示例2”中的题干就指定了鉴赏叠音词这一角度。第二步,从语言艺术的常见角度指出其语言特点,如“示例1”中的句子就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再细分则为视觉、触觉描写。“示例3”中“做瓷”和“作词”谐音双关;运用了排比、反问、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步,结合文本(词语、句、段
22、)具体分析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第四步,点明该语言特点收到的效果。对应学生用书p29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杨家大院周亚鹰廿八都古镇,浔里街。缓缓前行,不到百米,朝小弄一拐,便见杨家大院,大门门楼的气派超出了我们的意料。跨过门槛,走进院中,院子里出奇地阴暗,我们定了好一会儿神,才看清院子的布局。院落中央有一约三十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四面各有一个厅堂,形成四合院的格局,房檐上的雨水全部落入天井,寓意四水归一肥水不流外人田。大院角落里停着一辆几欲绝迹的手推独轮车,看车架的破损与陈旧程度,该有些年头了。房主杨展三老人说,百十年前,有一推独轮车的江西广丰人在廿八都做生意亏了本,欠了杨家不少钱,承诺回
23、乡后筹钱还债。一年后,这个广丰人的儿子却推着独轮车来到廿八都找到杨家,说其父临终前交代:“有钱还债,没钱就拿独轮车抵债,做人做事可千万不能失了信用。”这独轮车在杨家一放就是上百年,成了杨家教育子孙后代诚信做人的活教材。廿八都地处深山,少受战乱,因此镇上古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杨家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移民到此,兴建了这座院落,当时规模比这还大得多。先祖经商出身,但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原则,希望后世子孙位列朝班,光宗耀祖。单看各处木雕,都是有寓意的。门顶窗的花纹似石击冰裂,看上去有寒肤冷骨之意,是教育后人要发奋读书,要经得住十年寒窗之苦以取得功名。四合院八根柱子上的“牛腿”都雕刻着人物图案,雕
24、的是“君子八爱”孔子爱人才,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苏东坡爱砚台,欧阳修爱牡丹,王冕爱荷花,李太白爱酒,林和靖爱白鹤以教育后人不能玩物丧志,而要以八君子为榜样,培养高雅的志趣。老人如数家珍,一口气介绍完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的“君子八爱”图雕,又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了立柱门衣上“松鼠偷葡萄”的连环镂空雕刻、厢房上寓意“多子长寿保平安”和“四平八稳大团圆”的窗雕,并对书房、厢房、跑马楼、后花园甚至柱础等一一做了介绍。我们对杨家大院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以我对古镇老宅的理解和认知,我确定杨家大院两百年风雨中必定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果然,在我们刨根式的追问下,杨老先生断断续续地道出大院的百年沧桑。杨家的祖
25、上是大宋“杨家将”杨继业的后裔,其中一支迁至浙江江山市廿八都镇。杨家在廿八都镇一度成为望族。老人的父亲,抗战期间曾做过国民党云南抗日飞虎队航空总站站长,母亲是中共地下党员。我们在老人的卧室看到一张十分陈旧的照片,男主人潇洒俊朗,女主人美丽端庄,杨老说那就是他的父母亲。这么一段极富传奇色彩且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的往事,老人却讲述得如此平静自若,如此波澜不惊,他似乎在复述一件跟自己丝毫无关的事。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幡然醒悟作为这段往事的亲历者,老人和这古老的杨家大院一起,跟这段历史已经有机相融了。当然这平静只属于他,我却心意难平。老人和妻子终日守着大院,他现在不缺钱用,四个子女中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
26、子在北京中关村开公司,最小的女儿也在厦门工作。他现在就是寂寞,因此,他将杨家大院开放供人参观,门票虽定五元,但给与不给全在客人,最好是有客入住,那样他也就有了伴了。没有客人的时候,老人要么就对着正厅一张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香案发呆,要么就伫立在天井中仰望着“牛腿”上的木雕出神,要么就在卧室里侍弄自己苦心收藏的一大堆“宝贝”。说到“宝贝”,老人的眼睛就发亮。他爱好收藏,什么清代的、明朝的、宋代的,甚至唐朝的、魏晋三国的,什么陶碗、瓷盆、铜器、夜壶、古币、清代的消防水枪、百年前的借据、发黄的官府布告等,数量之多、年月之久,叫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当然这些藏品多是大院留下来的。注目于这些丰富的藏品,我的眼
27、前慢慢地升腾起一幅人声沸于天井、小童嬉于堂前、欢呼响于厢房、宾客揖于中堂、茶香漫于案前的祥和的画面。走出杨家大院,天已擦黑,夜色初起,山风轻袭。待回首,杨家大院幽幽地立在那里,像一个遗落的梦。(选自非鱼居随笔,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家保留广丰人的独轮车做活教材,意在教育子孙,做生意有亏有赚,但做人做事千万不可失了信用。B大院的各处木雕,寄予了先祖对子孙读书出仕光宗耀祖的厚望,但后代因选择了做生意,愧对先祖,纷纷离开大院。C“我”听了老人叙述父母的遭遇,虽是与自己毫不相干,但仍心意难平,为那段充满硝烟和波折的往事感慨不已。D老人和妻子终日守着大院
28、,守护的不仅是一处院落,还有上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祖祖辈辈的精神品格。解析B项,“但后代因选择了做生意,愧对先祖,纷纷离开大院”于文无据。答案B2结合全文,赏析文末画横线的句子“杨家大院幽幽地立在那里,像一个遗落的梦”。答:_答案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杨家大院现在的幽寂、冷落和孤独,仿佛被遗弃在人们的生活之外,原先的热闹、繁华如同梦幻般已经不复返,突出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3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和语言特色。答:_答案文章以“我”的游踪为序,写了大院的总体布局、摆放的物品、各处木雕和主人的日常生活,行文自由,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文章开头写走进杨家大院,结尾写走出大院
29、,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语言简洁典雅又富于变化。首尾多用短句,如“缓缓前行,不到百米”“夜色初起,山风轻袭”等句子简洁明了,用词典雅,中间段落多用长句,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对应学生用书p296一、“鉴赏散文表达技巧”解题要领1表达技巧赏析题的审题要点(1)审题型即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是“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指示。(2)审范围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行话有“整体看
30、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首先”就是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3)审角度即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2表达技巧题答题步骤(1)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表达技巧(若问“哪些”,不可只答出一种)。(2)根据表达技巧的作用,紧扣内容、文句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合起来分析。如果涉及表达方
31、式,比如描写,还要考虑语言的风格。(3)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即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答题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准确使用术语。二、“鉴赏散文语言”解题要领1要建立一个鉴赏散文语言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风格的幽默、辛辣、简明、含蓄、深沉等;长短句式的特点;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音韵、构图和结构之美;多种表达方式。2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和用“生动、形象、强调”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3要分析语句的组合关系所谓组合关系,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着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着受它们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用完整的句子来显示的,就要作结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鉴赏的正确率。4答题模式明技巧析内容说好处(常用术语)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