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 共60分)1. 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2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
2、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商鞅)B.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C.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D.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4.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 B C D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
3、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6.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7.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
4、,部分投放市场8.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私田制D公田制9.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0.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11 .明朝张瀚称:
5、“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12.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13. 管子权修篇说:“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问,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
6、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人必危”。结合材料,判断一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自耕农已经出现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着C自耕农的生存状况决定着政权的安危存亡 D历代统治者都能落实这一思想14.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15. 与“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与全面的肯定”的历史人物活动相关的是A在秦国改革“废井田,民得买卖” B.在齐国改革实
7、施“相地而衰征”C. 灭六国,统一天下 D.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16. 王安石在关于风俗的论议中谈到:“兼并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造成当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井田制遭到破坏 B.均田制的实施C.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 D.“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的政策17.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较宋代空前提高,成为当时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下列瓷器种类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18. 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
8、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 “千年不坏艺术织品”。所提到的工艺技术最早出现于A. 春秋时期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19.“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20.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B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避免了西方列强的侵略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1. 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
9、零的背景是()A“海禁”政策的保护B棉纺织业相当发达C经济发展水平高D小农经济的抵制22.“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朝贡贸易的弊端B外贸无利可图C倭寇日益猖獗D“海禁”政策的恶果23. 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期,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对此,下列观点最确切的是()A抓紧考古发掘,力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支持战国秦汉说,以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支
10、持明清说,因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吻合D应该首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24.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BCD25. 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可以推断出()A北宋
11、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D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得日益壮大26. 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27. 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28.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制定润格(即收费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
12、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商品经济发展C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文人地位提高29.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30. 某班同学在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讨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B.鸦片战争前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C.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13、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31. 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雇佣“寻金热”地理大发现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C黄金宗教改革人文主义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2.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BCD33.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4、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C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4. 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到:“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被摩尼康谷人称为赤潘哥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A达伽马B麦哲伦C哥伦布D迪亚士35.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
15、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36.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37. 某同学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准备了下列材料。其研究视角是() A生态史观B整体史观C现代化史观
16、D社会史观38.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此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A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B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C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D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39.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一现象导致了()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40. 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声称“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其主要目的是()A积极应对与欧洲大陆强国的海权争
17、端B为航海条例的颁布提供理论基础C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霸权制造借口D致力于与欧洲各国开发海洋实现共赢 第卷 材料解析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40分。41、(21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
18、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五: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清代外交史料 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不许服用貂裘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清王朝认为“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防乱”。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19、6分)(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的经济现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7分)42.(19分)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 别名(部分) 原产地 传入途径 玉米 番麦 御麦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 番薯 金薯 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 洋番薯 荷兰薯 土豆 美洲 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1)据材料一,概括16
20、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7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并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到15、16世纪东西方商贸之路即将发生兴衰转变的经济原因。(6分)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高一历史文科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41、(1) (2) (3) 42、(1) 座位号: (2) (3)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5 BACBD 6-10 CCBAD 11-15 CCCCA 16-20D CCCA
21、 21-25 DDDCB 26-30 AABCA 31-35 ACCCD 36-40 DDCBC41.(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6分)(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8分)(3)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们;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穷购买力低下;商人把钱财投向土地买卖;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7分)42.(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3分)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4分)(2)特点:区域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贸易范围扩大也可以);(2分)欧洲占据主导。(2分)影响: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人类文明的转型与进步。(2分,任答一点即可)(3)原因:中国固守自然经济(2分),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2分),推行重商主义和鼓励海外贸易。(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