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的憧憬其欲将各种社会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2.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写道:“西汉经商为富的人,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也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材料主要反映出A.西汉商
2、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西汉文化教育的普及 D.汉武帝后儒学地位提高3.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D.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4.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 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 D.儒学的主流地
3、位提高5.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C“人是万物的尺度”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
4、知7.在唐代长安,茶已经成为僧人自己和待客的主要饮品。茶性苦,而佛教认为“苦”乃人生“四谛”之首,佛家从茶的苦后回甘联想到其可以帮助修习佛法之人悟透人性,达到“茶禅一味”的精神高度。这表明唐代()A.民众生活深受佛教文化影响B.外来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C.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D.品茶成为道德教化主要形式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9.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
5、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10.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11.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
6、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12.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罗伯兹认为,西方思想界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长期存在着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这一观点揭示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A.不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念 B.受到众多思想家的批评攻击C.孕育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D.使雅典受到世界的长期关注13.11世纪始,意大利城市普通信徒中兴起布道传教浪潮。到13世纪前期,自发产生
7、的布道团体得到罗马教皇的承认和支持。此间,慈母般的圣母、英雄般的圣徒等取代了难以领会的传统经院神学概念,成为信徒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这表明,此时的意大利A.教皇接受了宗教改革成果B.禁欲主义神学统治加强C.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新思想D.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4.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15
8、.中世纪晚期,十字军在宗教狂热的驱使下去拯救圣墓,当他们终于攻占了耶路撒冷之后,便试图打开圣墓,期望证明上帝在世间的存在,证明永恒而神圣的东西与有限的东西的结合。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圣墓中空空如也。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A.上帝“先定”的合理性B.文艺复兴影响巨大C.信仰不在身外在内心D.启蒙运动势在必行16.匈牙利文艺评论家卢卡契曾说:“莎士比亚是在对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的现实表演做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反观基督教文化的。因而,他是从现实中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出发接纳与观照基督教文化的,并把中世纪的旧人与文艺复兴的新人融为一体。”据此可知,卢卡契认为莎士比亚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B.受到了教会
9、的压迫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17.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18.亚里士多德强调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体育场馆是城邦公民的主要社交场所,在这里培养了古代雅典人的民族认同感、公民意识、公平竞争和自由精神等。材料表明,体育在古代雅典A.推动民主体制建立B.是城邦
10、政治的基石C.对城邦具有塑造力D.是男性公民的特权19.某同学研究下列时间轴,对1617世纪中外历史发展趋势做出概括。其中概括正确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西方国家殖民争夺日益激烈天主教势力在西欧不断加强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A.B.C.D.20.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旨在增强宗教信仰的纯洁性21.据统计,“三言”“二拍”
11、描写明代社会的69篇作品中有35篇是表现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共描写了63位商人形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描写了海神下嫁徽商程幸并助他经商发财的故事。作者对商人及时抓住商机、贱买高卖的行为表示认可。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减弱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D.政策调整打破等级界限22.王国维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学者,他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作比较,以甲骨文的记载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这说明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有利于甄别真伪B.史记等二手史料不能作为探究历史真相的证据C.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D.史记的
12、记载是司马迁伪造的历史材料2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姓名生卒年代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天工开场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当时中国科技吸取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A B C D24.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肌理粗糙的山石,若隐若现的山泉、瀑布、寺庙、骡匹和行人等细节都极其精微:而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占画面大部分的山坡、石块和树木都是逸笔简洁,呈现出与前者截然
13、不同的灵气,这种变化体现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需求C.“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取向 D.时代变迁背景下画风世俗化的倾向25.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市民阶层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C.文学作品真实再现历史D.世俗文化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26.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14、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7.下表1881-1953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数量变化表(单位:人)皇家学会作为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吸纳了各行业的人才。据表可知,当时英国来源时间杰出的门外汉船员应用科学家非实用的科学家牧师其他1881年541362134142011914年386792894571953年82134348055A.科学研究的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B.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控制C.业余爱好者的科研兴趣持续降低D.科学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
15、8.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旨在说明,科技成果的普及A.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B.提升了文化教育的水平C.开启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D.推动了“新自由主义”流行29.“这一转变还造成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附帶作用。高速公路的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55英里以下,这不仅节省了每天15万多桶的石油,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全国交通事故的数量。美国设计师开始设计可以使能源再利用的建筑物。这还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分水岭。”材料主要反映A.能源危机
16、引发科技革命B.能源危机促使社会变革C.科技引导石油高效利用D.节约成为人们时尚追求30.“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在自然科学法则的支配下不可避免的结果。”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该理论为西方资产阶级对外殖民侵略与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B. 该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C. 该理论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D. 该理论挑战了封建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31.“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动物,它的任何一个器官经常利用的次数越多,就
17、会促使这个器官逐渐地巩固、发展并增大起来,而且其能力的进步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材料中的观点实际上是A. 鼓励社会竞争 B. 批评达尔文理论C. 发展细胞学说 D. 生物进化观点32.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 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B. 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C. 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 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8分,第2题
18、18分,共3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
19、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0分)34.个人主义的成长是人性的体现,应该辩证的看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
20、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请
21、问答:(1)据材料一概括“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核心内涵,并分析“个人充分发展”的意义。(9分)(2)据材料二分析极端“个人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期间康德为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提出的主张。(9分)历史答案1-5ADCCD 6-10 ACADD 11-15ACCDC16-20 AACDA 21-25 BAACD 26-30CAABA 31-32 DB33.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8分)(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10分)34.(1)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知识等。意义: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推动近代科学诞生。(9分)(2)危害: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引发社会问题。主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要自律,个人自由不能妨碍他人自由;自由是在法律范围之内的。(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