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哈六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248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六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哈六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哈六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小题2分,共计60分。1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明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本质思想

2、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是因为他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C主张仁爱 D主张实行仁政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5下列关于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

3、美情趣C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楷书步入盛世是在盛唐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B C D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8.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

4、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9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1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

5、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11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2下列关于141

6、6世纪的欧洲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文学相同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带有反封建色彩 B追求个性解放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宣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13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A救亡图存 B政治的民主化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14“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15.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

7、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16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7.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

8、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字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18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19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C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D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20读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有明显的地域性

9、专业生产分工 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A B C D21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一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A租佃关系的出现B世俗文化的兴起C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夏B商C周D秦23据统计

10、,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争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商业市镇 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C已开始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出现24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l件。这说明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25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甚至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

11、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A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C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D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26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C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 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27.“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 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 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

12、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 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28.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A科技落后的制约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官僚资本的垄断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29.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年份记 事1918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1937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香港版出刊。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申报

13、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 B C D 30.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组织)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有误的是A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B民主共和观念传播C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D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其中31题15分,32题25分。31“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14、: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

15、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3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4分)(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4分)(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

16、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4分)32.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材抖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逆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送来,吊兄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 读图1、图2两幅图片信息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19世纪前期经营洋布的商铺材料三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

17、,但在中国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材料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中提到的威胁小农及小农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8分)(2)读材料二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什么基本特征? 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

18、济结构有何影响? (7分)(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 (2分)中日甲午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工业“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6分)历史期末考试答案历史期末考试答案一、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BADADACBCBDAC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CBDBABABDBDBBD二、非选择题:30. (15分)(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3分)(2)主张: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2分)从文化的角度看,指

19、固守传统文化。(2分)(3)角度:材料二: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或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2分)材料三:从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2分)(4)启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将世界先进文化(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采取妄自菲薄的态度,也不可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中国当代的改革,既要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答对两点即得4分)31.25分【答案】(1)因素:赋税过重、徭役频繁、疾病重大、人情往来、水旱灾害、高利贷盘剥。(答出其中四项即可得全分,8分)(2)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分)影响: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分)(3)原因: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2分)(如答“交通便利”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给1分)。原因: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的限制工商业。(2分)(4)说明: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经济、阶级基础;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社会基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和统治地位,全面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最好能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各答出一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