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程标准1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2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1)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突出成就影响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推算,北宋末年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是中国古代人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2)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
2、、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宋代的土地政策推动农民的职业流动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直接导致的是农民身份的变化和职业的流动,或者因职业需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地区流动。这主要表现在: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他地区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转而从事手工业、商业或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成为佃农。2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制瓷业(1)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2)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1)煤的开采量很大(2)燃料的改
3、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广受海外欢迎的原因(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享誉海外,广受欢迎。(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3.商业(1)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
4、,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3)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4)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以四大商业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4城市兴盛(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
5、因(1)政治:两宋时期经济政策开明,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民族政权并立,但政权间经济有互补性;元朝国家空前统一。(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商品;纸币的出现和流通,也为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3)交通:交通发达,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并且开辟了南北海运航线。(4)文化:科技发展,造船技术进步。(5)其他: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5经济重心南移阶段时期原因概况江南初步开发六朝(吴、东晋、南朝)(1)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3)六朝均定都建康,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经济(1)
6、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2)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南移开始中唐以后(1)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2)江南农具(如曲辕犁)改进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南移及完成两宋(1)唐末五代,北民继续南迁(2)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3)东南地区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1)北宋时,对南方经济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2)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从两汉到宋元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1)交通:先以陆路贸易
7、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陆路;唐海陆并举;宋元海路。(2)目的: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眼于加强友好往来。(3)内容:海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西方商人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四大发明等科技也相继西传。(东学西传)(4)影响:海外贸易促进了民族交融如:回族的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经济格局: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2)文化重心:教育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3)交通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运输的发展。(4)人口分布: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5)民族关系:使各民族更好地交融,
8、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6)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二、社会的变化角度宋朝以前宋朝背景(原因)表现门第观念的变化隋唐时期,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1)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2)科举制度更加完善门第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社会上长期存在贱民阶层(2)家内服役大都由世袭奴婢承担(3)汉至唐,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相对较严(1)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发展和城市兴盛)(2)土地、赋役制度的变化(3)宋朝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4)阶级斗争的推动(1)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2)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
9、佣(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租佃农民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1)官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需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2)官府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的限制比前代更为松弛【图解史实】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有利于社会流动;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人民赋税负担趋于合理,促进社会公正。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宋代社会的变化(1)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发展,世家大族已经无法再像唐代以前一样垄断仕途,而布衣入仕的途径则宽广了很多,
10、他们只要能在科举考试中表现才能,就有机会进入仕途,甚至擢升高官,宋代统治阶层的流动性,比唐代高了很多。(2)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从依附关系逐渐解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儒学的复兴1儒学复兴运动(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2)概况: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宋明理学2.理学概况(1)概念:理学比较注重抽
11、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2)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程朱理学”。(3)内容角度主要观点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宋代理学的特点注重抽象思维,形成理论体系;宇宙观与人生观相结合;以儒家礼法、伦理道德为核心;兼收并蓄(批判吸收佛道思想),与时俱进(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引导人
12、们关注现实,追求道德完善和人格建树。(4)儒学教育: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5)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全面评价宋明理学(1)积极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
13、用。(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郭巨埋儿、三寸金莲、贞节牌坊等)。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概念或特点代表作家或成就繁荣背景文学宋词(1)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2)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成就最为突出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就,代表作家有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1)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
14、生活(2)元曲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艺术杂剧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戏曲艺术形式话本话本就是宋元时期说书的底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1)宋元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文化需要增加(2)宋元科举和教育的发展(3)宋代社会的变化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特点)(1)北宋苏轼、元朝赵孟等人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2)宋徽宗赵佶在书法、绘画方面均有很高造诣绘画(1)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特点)(2)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宋代的山水画和风俗画特点(1)重文轻武,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
15、种。(2)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三、科技领域时期成就意义三大发明宋朝(1)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3)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百科全书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天文历法元朝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如简仪),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郭守敬测定
16、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农学元朝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第一次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原因(1)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2)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3)印刷技术不断提高。(4)社会识字率提高,文化逐渐普及。(5)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等。四、少数民族文字1辽夏金文字(1)特点: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2)内容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金也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17、。2蒙古文字(1)畏兀体蒙古文:成吉思汗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2)八思巴文:忽必烈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古代科技在宋代取得突破的原因(1)北宋时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2)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于航海。(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促进了火器的发展。宋元科技
18、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1)高度繁荣。宋元文化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如三大发明、宋词、元曲、世俗文学、史学、绘画等。(2)科技领先。这一时期是我国科技成就的辉煌时期,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3)全面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宋元文化丰富多彩。(4)市民气息浓厚,城市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市民阶层得以发展壮大。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这就要求文学艺术领域出现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新作品。【图解史实】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考点一宋元经济的繁荣考向1| 宋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材料开封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
19、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冯天瑜等主编中华文化史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解读:三则材料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第一则材料说明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第二则材料说明北宋时期开封成为特大城市;第三则材料说明开封商业繁荣,出现了生活娱乐场所。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概括东京
20、(开封)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提示:城市布局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商业活动突破经营时间的限制;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出现特大城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商户增多,商品种类增加,商业贸易空前繁荣;出现商业资本集中趋势;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考向2| 宋代的海外贸易材料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
21、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解读:抓主题唐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分层次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的发展;贸易范围和贸易路线;贸易品种;外贸管理提素养通过材料提炼概括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史料实证)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提示: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或官方朝贡贸易带动民间贸易发展,或以官方贡赐贸易为主);海外贸易地域范围广;外贸
22、路线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贸易商品以丝绸、瓷器为主;设置专门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外贸税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两宋商业繁荣的原因1北宋建立以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坊市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3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官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印制和发行交子。南宋时,纸币使用的地区广,发行量也大大增加。纸币的发
23、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4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考点二两宋文化的新变化新气象考向1| 宋代理学思想材料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朱熹四书或问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熹朱子语类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熹朱子语类解
24、读:四则材料反映了朱熹的认识论、宇宙观和伦理观,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基础,“存天理,灭人欲”,这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南宋朱熹的思想主张,并说明其“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质。提示: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遵循的客观规律或普遍法则;天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人伦道德秩序(“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认为“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克制自己的私欲,复尽(或顺乎)天理。实质:把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秩序。实质(本质)与性质历史事物的本质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不易
25、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是历史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实质,是指被表面现象掩盖着的本质。实质(本质)往往具有隐蔽性,要透过现象去分析、把握。性质则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一个历史事物的性质,必须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征和实质,挖掘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考向2| 科技成就材料梦溪笔谈是宋代一本记录科学现象的著作,1086年至1093年由沈括完成。他对知识的追求引发了一场以儒学为基础的宋代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宙整体中的理。沈括记载的最有名的科学成就是11世纪40年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领先于德国谷登堡同样的发明400年),以及对地图绘制技术的记载和对化石遗
26、迹的解释。在书中的其他条目里,沈括记述了月亮的盈亏方式,并得出了可以从中看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结论。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解读:抓核心沈括的科学追求与宋代理学运动的关系找关键“他对知识的追求引发了一场以儒学为基础的宋代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宙整体中的理”提素养从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两个维度探索沈括梦溪笔谈的创作背景(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沈括创作梦溪笔谈的时代背景。提示:背景:宋代重文轻武,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文人地位较高;北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宋代理学兴起,格物穷理思想的推动。一、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27、1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2影响(1)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
28、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宋元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2)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3)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使其更加丰富多彩。(4)隋唐文化的繁荣为其奠定基础。(5)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6)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2特点(1)科技:科学技术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2)文学: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3)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又各具特色。【真题展示】(2019全国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
29、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命题人揭秘】找准题眼:抓题干的核心信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隐含信息: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 明确答案: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B项正确。【阅卷人点评】失分1对“宋明理学”概念的误读。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材料
30、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不明确这一区别就会误选A项。失分2对道家、道教与理学思想的异同不清楚。如“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不明确这一区别就会误选D项。失分3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欠缺。未能准确解读程颢的诗作中所蕴含的理学思想内涵,并未对道教、道家的思想进行准确的甄别。1(2020全国卷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A解析:材料显
31、示宋代占城稻由南方推广到北方,大麦、小麦也由北方推广到南方,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种植粮食作物,有利于稻麦轮作推广,说明宋代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故A项正确。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并且翻车的发明对材料中农作物推广的现象影响甚小,故B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故C项错误。当时民众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2(2018全国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北宋前中期时,若工匠在受雇期间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辄另谋高就,且这些工匠多来自“他州别县”,说明当时随着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匠供不应求的局面,故 A 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和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盐业专卖制度长期存在,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