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数学单元验收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解析几何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A2 B C3 D2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3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y轴的距离是4,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A4 B6 C8 D124已知双曲线的一条准线为,则该
2、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5当是第四象限时,两直线和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重合6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A直线 B椭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7直线与圆相交于M, N两点,若,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设直线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若与椭圆的交点为A、B、,点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的面积为的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9直线与曲线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A1B2C3 D410已知x,y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A0 B C D2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
3、12x5y+c=0的距离为1,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 )(,)13,13,(13,13)12椭圆的右焦点为F,其右准线与轴的交点为在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F,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0,) B(0,) C,1 D,1第卷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将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方程是 。14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xy+1=0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x+y+3=0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 。15已知M:Q是轴上的动点,QA,QB分别切M于A,B两点,求动弦AB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为 。16如图把椭圆的长轴AB分成8分,
4、过每个分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七个点,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6分)。17(12分)设直线与圆交于两点,且关于直线对称,求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18(12分)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M(1,0)、N(1,0)距离的比为,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19(12分)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常数(0)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20(12分)为了考察冰川的融化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山上相距8Km的A、B两点各建一个考察基地
5、,视冰川面为平面形,以过A、B两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4)。考察范围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10Km的区域。()求考察区域边界曲线的方程:()如图4所示,设线段 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他边界),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第一年移动02km,以后每年移动的距离为前一年的2倍。问:经过多长时间,点A恰好在冰川边界线上?21(12分)已知动圆过定点P(1,0),且与定直线l:x=1相切,点C在l上()求动圆圆心的轨迹M的方程;()设过点P,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曲线M相交于A、B两点(i)问:ABC能否为正三角形?若能,求点
6、C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ii)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求这种点C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2(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其中m0,。(1)设动点P满足,求点P的轨迹;(2)设,求点T的坐标;(3)设,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A;5B;6D;7A;8B;9C;10B;11D;12D;二、填空题13;14;15;1635。三、解答题17解:由题意直线与圆交于两点,且关于直线对称,则与两直线垂直,可求出,又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应用线
7、性规划去求,易得面积为。18解:设点P的坐标为(x,y),由题设有,即整理得 x2+y26x+1=0因为点N到PM的距离为1,|M|2,所以PMN30,直线PM的斜率为,直线PM的方程为y=(x1)将式代入式整理得x24x10解得x2,x2代入式得点P的坐标为(2,1)或(2,1);(2,1)或(2,1)直线PN的方程为y=x1或y=x+119设直线MN切圆于N,则动点M组成的集合是:P=M|MN|=|MQ|,(0为常数)因为圆的半径|ON|=1,所以|MN|2=|MO|2|ON|2=|MO|21设点M的坐标为(x,y),则整理得(21)(x2+y2)42x+(1+42)=0当=1时,方程化为
8、x=,它表示一条直线,该直线与x轴垂直,交x轴于点(,0);当1时,方程化为(x)2+y2=它表示圆心在(,0),半径为的圆2021()解法一,依题意,曲线M是以点P为焦点,直线l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曲线M的方程为y2=4x图712解法二:设M(x,y),依题意有|MP|=|MN|,所以|x+1|=化简得:y2=4x()(i)由题意得,直线AB的方程为y=(x1)由消y得3x210x+3=0,解得x1=,x2=3所以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3,2),|AB|=x1+x2+2=假设存在点C(1,y),使ABC为正三角形,则|BC|=|AB|且|AC|=|AB|,即由得42+(y+2)2=()
9、2+(y)2,解得y=但y=不符合,所以由,组成的方程组无解因此,直线l上不存在点C,使得ABC是正三角形(ii)解法一:设C(1,y)使ABC成钝角三角形,由得y=2,即当点C的坐标为(1,2)时,A、B、C三点共线,故y2又|AC|2=(1)2+(y)2=+y2,|BC|2=(3+1)2+(y+2)2=28+4y+y2,|AB|2=()2=当CAB为钝角时,cosA=|AC|2+|AB|2,即,即y时,CAB为钝角当|AC|2|BC|2+|AB|2,即,即y|AC|2+|BC|2,即,即该不等式无解,所以ACB不可能为钝角因此,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点C的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是解法二:以A
10、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y+)2=()2圆心()到直线l:x=1的距离为,所以,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相切于点G(1,)当直线l上的C点与G重合时,ACB为直角,当C与G点不重合,且A、B、C三点不共线时,ACB为锐角,即ABC中,ACB不可能是钝角因此,要使ABC为钝角三角形,只可能是CAB或CBA为钝角过点A且与AB垂直的直线方程为令x=1得y=过点B且与AB垂直的直线方程为y+2(x3)令x=1得y=又由解得y=2,所以,当点C的坐标为(1,2)时,A、B、C三点共线,不构成三角形因此,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点C的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是y(y2)22解:(1)设点P(x,y),
11、则:F(2,0)、B(3,0)、A(-3,0)。由,得 化简得。故所求点P的轨迹为直线。(2)将分别代入椭圆方程,以及得:M(2,)、N(,)直线MTA方程为:,即,直线NTB 方程为:,即。联立方程组,解得:,所以点T的坐标为。(3)点T的坐标为直线MTA方程为: ,即,直线NTB 方程为:,即。分别与椭圆联立方程组,同时考虑到,解得:、。(方法一)当时,直线MN方程为: 令,解得:。此时必过点D(1,0);当时,直线MN方程为:,与x轴交点为D(1,0)。所以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D(1,0)。(方法二)若,则由及,得,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过点D(1,0)。若,则,直线MD的斜率,直线ND的斜率,得,所以直线MN过D点。因此,直线MN必过轴上的点(1,0)。.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