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0189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检测(三)(专题十三至十六)(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0苏州模拟)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比较问题的能力。儒家注重等级和名分,倡导“为政以德”,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法家主张用法制来维护社会秩序,B是儒家和法家的共通之处。重农抑商是商鞅提出的,A只符合法家;厚古薄今是道家和儒家的主张,法家主张变革,C错误;D只符合儒家。2.(2020扬州模拟)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

2、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他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材料中的“他”是指()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解析】选B。从“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将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思想中含有“存天理,去人欲”的内容,故选B。A董仲舒没有这样的思想理论;C是陆王心学的代表,没有这样的思想;D顾炎武的思想中也没有涉及这一概念。3.(2020淮安模拟)考据学在清代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其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考据学以其求实

3、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考据学的兴起体现了()A.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反思B.对孔孟儒学的否定C.市民工商阶层的经济诉求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解析】选A。根据材料“考据学以其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可知当时儒学思想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注重伦理教化,不注重实学,因而学者提出考据学,答案为A;考据学是考证古代经书古义,而不是对孔孟儒学的否定,B错误;考据学与市民工商阶层的经济诉求没有关系,C错误;考据学没有批判君主专制,D错误。4.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

4、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解析】选D。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利、养殖、备荒等技术,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故选D;农政全书是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总结,中国古代科技不注重理论和规律总结,排除A;农政全书是农书而不是百科全书,排除B;材料只是农政全书的书目介绍,看不出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问题,排除C。5.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

5、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解析】选D。根据材料“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唐代与开放包容的理念和注重艺术的规矩法度有关,宋代与以文治国,理学兴起相关,故选D;君主的喜好不能整体上影响文学的走向,排除A;中枢权力主要目的是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文学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B;战国以来,我国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C。6.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征服自

6、然的顽强意志B.崇尚武力并热衷殖民扩张C.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解析】选D。据材料“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说明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故选D;材料“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说明不是征服自然,排除A;材料“集体力量和智慧”说明不是崇尚武力,排除B;材料“半神半人的英雄”说明是个人而不是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排除 C。7.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7、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教会势力的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C符合题意。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人性的肯定,城市建设与人文精神无关,A排除;宗教改革的时间是在16世纪,B排除;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西方国家相继迈入民主政治体制是在17世纪之后,D排除。8.(2016江苏高考)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

8、的倡导者【解析】选C。材料中“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人对宗教的态度,即反对教权主义,倡导理性主义,因此这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故C正确。9.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看作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解析】选B。材料中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而伏尔泰则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这是因为二者均出于不

9、同角度来批判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启蒙运动发展,故选B;材料仅体现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体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伏尔泰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很显然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C;材料仅体现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涉及中国是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问题,排除D。10.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这表明他()A.提倡自由平等B.推崇三权分立C.主张社会契约D.反对代议制度【解析】选D。根据材料“英国议会无非

10、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可知他反对代议制度间接民主,认为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故选D;材料未涉及平等的民主权利,排除A;材料未涉及司法、立法、行政之间分权,排除B;社会契约用以解释个人和政府之间的适当关系,排除C。11.(2020南京模拟)“他”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新命题,强调“民主并非西方之体,而是用,自由才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材料中的“他”()A.编撰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B.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C.介绍进化论思想,倡导救亡图存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11、,培养新青年【解析】选C。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严复,他介绍进化论思想,故选C;编撰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的是魏源,排除A;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的是康有为,排除B;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培养新青年的是陈独秀,排除D。【补偿训练】19世纪后期,欧洲各国民族主义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上、中层阶级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和成功,因为他们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殖民者也以之为帝国主义辩护。这主要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A.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B.其“优胜劣汰”观点与时代需要吻合C.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为研究对象D.是导致欧洲政治经济变化的根本原因【解析】选B。依据材

12、料信息可知,进化论被欧洲民族主义者、资产阶级和殖民者用以解释当时欧洲政治革命、经济发展和殖民活动,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观点适应了当时欧洲的时代需要,因此B正确。依据材料可知,进化论被用来解释欧洲的政治革命、经济发展和殖民活动,A表述过于片面;C错误,进化论以自然界生物为研究对象;D错误,导致欧洲政治经济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故正确答案为B。12.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之为“非工业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非工业化”()A.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C.

13、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D.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解析】选C。据材料“现代工业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图片比较可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工业比重急剧减少,从而说明实体经济相对削弱,故选C;依上图可知,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协调,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各产业之间的比重,而未涉及政府干预经济,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的经济结构变化,而未涉及世界经济调整,排除D。13.熊月之曾专门研究过徐家汇公学的办学传统。他认为,早在19世纪中叶学校草创时期,创始人就构建了体育、智育、德育并重的体系。当时学校既讲授西学、法文,也讲授经史子集。这反映该校()A.深受经世致用传统的影响B.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C.

14、利于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D.是近代西学东渐下的产物【解析】选D。19世纪中叶徐家汇公学既讲授西学、法文,也讲授经史子集,说明该校受西方文化影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故选D;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材料不体现这层意思,排除A;徐家汇公学是天主教会创办的,排除B;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而徐家汇公学是天主教会19世纪中叶创办的,排除C。14.(2020南京模拟)19世纪末,梁启超持“儒学本位”主义立场,认为治天下当以儒学为主、科学为辅;20世纪初,他则坚持“科学万能”主义,以科学评判儒学;20世纪20年代,他又认为儒学以人生问题为旨趣而

15、科学以客观知识为归宿,二者不可相互取代。梁启超思想观念的变化说明()A.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理性认知B.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中西方文化融合C.“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D.民主和科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解析】选A。材料中,晚清思想界领军人物梁启超的思想经历了“儒学本位”“科学万能”再到“二者不可相互取代”的历程,实际上反映了他从推崇儒学到科学,最后转向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反映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反思历程,A正确;材料中梁启超最终强调东西方文化各有侧重,不可相互取代,而不是说明二者融合,排除B;题干中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实际上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观念,排除C;D说法不符合20世纪20年代梁启

16、超的思想主张,排除。15.(2020南通模拟)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解析】选B。“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说明作者认为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再注意这一思想来自旧思想与国体问题,特别要注意涉及“国

17、体”问题即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所以材料的主旨就是解放国人思想以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选B。A、C、D虽有道理,但不是本质意图。16.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解析】选A。由材料中“北方谈话”的内容可知邓小平意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说

18、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故选A;材料中“北方谈话”仅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无关政治上实行拨乱反正,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时确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17.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 836个,1980年增加到3 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 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C.文艺界仍然受“左”

19、倾错误影响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新中国艺术团体的发展布局是相当不平衡的,“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思想依旧在作祟,故选C;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团体虽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但戏曲剧团仍占绝对的优势地位,领域布局失衡情况极其突出,排除A;根据这一时期文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体制改革还尚未深入进行,排除B;根据这种失衡的文化发展状况我们很容易看出,“双百”方针还尚未得到彻底的恢复与执行,排除D。18.(2021年江苏适应性测试) 20世纪50年代,苏联研制的计算机只能进行每秒3 000次的运算,而美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却达到每秒15

20、000次。60年代后期,苏联成功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这表明()A.冷战加剧了高科技竞争B.技术差距加速美苏全面对抗C.信息革命改变世界格局D.美苏关系缓和促进技术进步【解析】选A。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计算机技术明显落后于美国,到60年代,苏联成功缩短了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说明冷战格局下美苏的对抗也反映在科技领域,由此得出冷战也加剧了高科技竞争,故A正确。“全面对抗”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格局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并没有因为信息革命而发生重大改变,故C错误;题干中反映的苏联极力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说明美苏之间的对抗和竞

21、争,无法体现美苏关系缓和,故D错误。19.(2020苏州模拟)法国诗人瓦雷里的著作海滨墓园,表达了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该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解析】选C。根据“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可知该作品体现了反传统的色彩,所以应该属于现代主义,故选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都与“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的描述不符,排除A、B、D。故选C。20.下列四幅世界名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彰显时代进步洪流B.体现理性主义思潮C.绘画风格一脉相承D.艺术再现历史事实【解析】选D。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的是工业

22、革命带来的贫富差距大的局限性,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体现的是法西斯乱杀平民的暴行,不符合彰显时代进步洪流,故A错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不体现理性主义,毕加索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故B错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风格,大卫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风格,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风格,故C错误;四幅绘画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事件,体现艺术具有再现历史事实的特点,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南北朝

23、文化对唐代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外三者,即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其中后两种因素自外族传入,而且是经历数百年的传播而形成的。唐代对这三种文化因素的承袭,也以后两种为主,这造成唐代文化的异彩特色。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从魏晋开始,即受这三种文化因素的压制,日渐衰微;直到唐代后期,儒学开启复兴的机运,但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影响。北宋时,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 摘编自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材料二近代中国“两极相逢”,

24、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戊戌维新前,形成了“中体西用”这一应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命题。戊戌维新后,“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已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融合的意识。1912年,有人撰文指出:“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这种调和中西、融合新旧的意识在“五四”前后很快蔓延,成为一种广有市场的社会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原因。(6分)

25、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差异,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得出唐:多元、开放;宋:单一(或“各派思想主流趋于融合”)、内敛(或“文化精神趋于单纯与收敛”)。第二问原因,唐: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得出承袭魏晋南北朝文化;受宗教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趋于衰微;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宋: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得出儒、佛、道融合产生理学,并逐步确立起主流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第(2)题特点根据材料二可以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中西文化冲突加剧,论争逐步深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

26、化的冲击;文化领域出现中西调和、新旧融合的意识。意义结合所学可以从新思想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转型、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等方面分析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答案:(1)差异:唐:多元、开放;宋:单一(或“各派思想主流趋于融合”)、内敛(或“文化精神趋于单纯与收敛”)。(建议从内容、特点两个维度思考作答)原因:唐:承袭魏晋南北朝文化;受宗教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趋于衰微;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宋:儒、佛、道融合产生理学,并逐步确立起主流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2)特点: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西文化冲突加剧,论争逐步深入;文化领域出现中西调和、新旧融合的意识

27、。意义: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唤起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新陈代谢。(建议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思考作答)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材料二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

28、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简要评价。(8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价。(6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

29、非牛非马,一样不成”等信息可概括得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彻底批判旧文化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等方面评价陈独秀的思想观点。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等信息可归纳得出胡适的观点。结合第一问作答对比二者的思想观点可知,胡适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对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答案:(1)思想观点:陈独秀认为新旧思想文化完全不相容;提倡学习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评价:对旧有的君主专制思想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对待传统文化有偏激的

30、一面。(2)观点:胡适主张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评价:胡适主张用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这对于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间名称国家主张 1415世纪文艺复兴意大利西欧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核心,肯定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作用,打破教会神学束缚和禁欲观念 16世纪宗教改革德意志、瑞士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直接阅读圣经,同上帝沟通;王权高于教权;简化繁琐宗教仪式;教随国定;加尔文:先定论 1718世纪启蒙运动 英国、法国

31、霍布斯:君权人授,反对君权神授;授权不悔 洛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分权学说:行政权归国王,立法权归议会 伏尔泰: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抨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孟德斯鸠: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卢梭:抨击专制;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解析】由材料中所给的时间和事件,可以定位所涉及的基本史实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对于表格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从纵向上可以分析时间的演变、国家变化的因素,也可以对各个时期的

32、代表人物主张进行对比分析。如可以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重点不同,从人文主义不断发展到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答案:示例1 看法:欧洲人文主义内涵不断深化。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者把矛头直指罗马教廷,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让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为未来社会做了政治构想,丰富并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看法: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说明: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他们对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的重视,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要求打破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束缚,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出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为阅读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