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1974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评估检测(三)(专题三) (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连云港模拟)许倬云在评价某一运动时说,一方面是汉人的反满运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底层与边陲反抗上层它采撷了中国民间的朴素社会主义和西方的救世主观念。这场运动( )A.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B.沉重打击清王朝和帝国主义力量C.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解析】选A。太平天国运动创立的拜上帝教符合“中国民间的朴素社会主义和西方的救世主观念”的信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A正确;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力量与史实不符,B错误;C是

2、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排除。2.有人说,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材料表明中国的近代化运动()A.促成实业救国思潮B.与救亡图存相结合C.地区发展不平衡D.完全是西方侵略所致【解析】选B。A、C材料本身没有反映出来,应属于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影响;中国近代化运动源于西方侵略,但主要依靠中国有识之士的努力,排除D;由于西方国家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主题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故B正确。3.(2

3、021年江苏适应性测试)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 表1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表1出处观点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城外起义总指挥李鹏升指挥罗金玉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时间是10月10日晚上6时零5分孙中山建国方略为自存计,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史学家章开沅等主编辛亥革命史届时,罗金玉首发一枪,辎重队的革命者即将马草房点燃,举火起义A.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B.革命家的观点具有权威性C.史学家的著作更为可信D.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解析】选D。从表格中的材料可以看出,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与建国方略辛亥革命史中的论述都有出入,由此反映出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而不能听信片面之词,

4、故D正确;当事人的回忆并不一定更接近史实,故A错误;革命家的观点也不一定更具有权威性,故B错误;史学家的著作并不一定更为可信,故C错误。4.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决议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过程表明()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解析】选C。根据材料“孙对此表示异议据理力争”,并不能体现共识,故A错误;根据所学,中华民国奉行三权分立,故B错误;

5、材料体现了民主共和制下,三权分立原则得到初步的实践,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主观念对民间的影响,故D错误。5.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C.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但并不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故排除A;人民民主专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起来,故

6、排除B;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向近代转变的过程,故排除D。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故选C。【拓展延伸】中国近代前期外交近代化1.外交近代化历程(1)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是清政府专门办理外交和通商事务的钦差大臣。(2)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是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是近代外交机构的雏形。(3)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迈出了创建使领馆制度的第一步。(4)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构

7、,中国外交走向正规。(5)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专门化的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2.近代外交特征及原因(1)主要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对外交涉的过程中,大多未能摆脱始争终让的结局;在对外交涉时,很难摆脱内外双重困境外部强敌入侵与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在外交活动情感上,在饱含屈辱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的外交策略而渐次成熟。(2)形成原因:上层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致使富有远见卓识之精英人士无法施展拯救衰落国势的抱负;农业文明衰落,不能适应近代化发展诸

8、多方面尤其是外交方面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儒家文化在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保守落后、因循守旧的气息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官僚行政系统的设置臃肿庞杂,其官吏大都人浮于事,缺乏锐意进取的改革或创新精神,外交近代化的步伐势必相当缓慢;怀旧意识与文明古国的思想包袱,在学习并借鉴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带来异常强大的阻力。6.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定期发行关于农民运动的刊物。农民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基本上以“三民主义”“自由平等”“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为话题。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时期()A.发生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B.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历史条件C.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取得反帝成果D.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

9、道路【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广东、广西”“农民运动”“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等信息可知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农民运动,根据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C正确;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A排除;国民革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B排除;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显然这不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D排除。7.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 )A.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B.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忽视了对民主革命领

10、导权的争取D.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解析】选C。材料表明陈独秀要求共产党做在野党,而不是执政党。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做官,不能掌握领导权,这是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忽视了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争取,故C正确;陈独秀主张放弃领导权,而不是独立领导工人运动。主张共产党要依附于国民党,而丧失了独立性,故A、D错误;材料表明陈独秀没有认清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故C错误。8.(2021苏州模拟)如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 )A.革命统一战线局部破裂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推翻C.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解析】

11、选A。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表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完全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重大失败,故A正确;北洋军阀统治基本推翻是北伐战争的成果,排除B;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故选A。9.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895年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1919年巴黎和

12、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年6月“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表中材料表明()A.中国朝贡体系彻底崩溃B.中国逐步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主权意识有所增强C.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D.历代政府为收回国家权益做出了努力【解析】选B。表中材料信息涉及1842年到1928年中国外交的变化,A朝贡体系彻底崩溃是甲午战争后,故排除;材料中从签订不平等条约到拒绝、修改不平等条约体现了中国逐步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主权意识有所增强,B正确;C只能符合1919年和1928年的材料信息,故

13、排除;D不符合材料1842、1895年的描述,故排除。10.(2021苏州模拟)“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这一论述旨在( )A.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B.阐述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C.指导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D.指出军阀割据混战的恶果【解析】选A。根据题干可知,在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下的军阀混战局面为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及壮大提供了机遇,使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农村包

14、围城市的革命方针,故A正确;题干只强调封建军阀的斗争,未能全面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排除B;题干信息反映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并非抗战时期,排除C;题干并未指出军阀混战的后果,排除D。故选A。11.民国大公报曾发表通讯,为东北流亡学生呼吁:“十七年前父母逃亡,十七年后子女又流浪,东北两代人交的都是厄运。因军事关系,东北师生心理上大感不安,学生成群结队入关,想找到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通讯中的“军事关系”最有可能是指( )A.日军侵占东北三省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C.国民政府扩大内战D.国共进行淮海决战【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军事关系”,东北学生要找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 逃亡关内

15、,十七年前是因为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十七年后即1948年,是因为国民政府扩大内战,C符合题意;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变,与“十七年后”不符,A错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在1937年,距离九一八事变过去只有六年的时间,B错误; 1948年国共进行的淮海决战,是以徐州为中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的,与东北学生流入关内无关,D不符合题意。12.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A.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B.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

16、进攻【解析】选C。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对明清之际天崩地陷式的巨变实在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王朝的覆灭便等同于文明的灭绝。在这种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华夷之分”提炼出来的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士人群体中颇具号召力,可当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当清朝皇权依靠文化的普世主义确立自己合法性的时候,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

17、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之际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6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从二者的民

18、族主义的内涵、主张、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第(2)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得出受传统文化与西学共同影响,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内涵不断丰富。第二问积极作用,对民主革命,可以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旗帜,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有助于全民族抗战等角度回答;对经济建设,实业救国思潮有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1)主要区别:前者侧重文化认同,后者强调国家观念;前者主张尊华贱夷,后者主张民族平等;前者受儒学影响,后者受西学影响;前者影响有限,后者影响深远。(6分)(2)特点:受传统文化与西学共同影响;与救亡图

19、存相结合;内涵不断丰富。(2分)积极作用: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旗帜;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有助于全民族抗战。对经济建设实业救国思潮有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认为,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大问题。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国共两党活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自行拟定一个具体

20、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再结合近代中国国共两党的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这一主题可以确立的主题是政治实践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然后再结合国共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论述时一定围绕着所立的主题进行阐述。答案:论题:政治实践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2分)阐述:(1)孙中山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建立了专制独裁统治,最终丧失民心,导致政权垮台。(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足国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致力于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先后与国民党进行两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探索并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不断加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通过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8分)总之,任何政党的政治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积极探索,否则必然会失败。(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