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十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四 适用班级:高一学年 满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
2、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
3、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
4、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
5、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1. 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B. “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C. “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的文本辨识力也很敏锐,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D. “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2.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6、( )A. 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B. 文章第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C. 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段分别从二者的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D. 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为“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7、B. 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他们不关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C. 金庸的“粉丝”对金庸的作品具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金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全部被淘汰。D. 知音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答案】1. C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C项,“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错误,根据文中第段,“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
8、高雅文艺的欣赏者”得知表述过于绝对化。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叙述详细生动”错误,文章开篇仅是以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为引子,引出“知音”的内涵。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
9、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错误,结合原文第段,“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可知“知音”与创作者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是“生活中”的。B项,“他们不关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错误,根据原文第段,“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可知粉丝关注这些内容,选项曲解文意。D项,“知音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错误,原文第段,“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知
10、音只是没有更多地涉足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并非没有能力创作、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故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初的温暖邹扶澜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新衣服,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这时,他就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既嫉妒又眼馋。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感到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
11、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长大后还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第二年,女孩要搬家了,男孩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知道了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上学,而是早早地等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跟他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
12、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跟在后边拼命追,可车速太快,一溜烟就从眼前开过去了。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他的同桌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有用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刘兵。” 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因为嫉妒,他对同桌太不友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也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
13、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掩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他死而无憾了。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不是很好吗?”他摇了摇头。主持人说:“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
14、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也让我一直洁身自好。我经常想,如果她也给我冷眼,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也许我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写”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对观众说:“那好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忙,让刘总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越纯净越美好的记忆,越经不起现实的打搅。我很赞同主持人的那句话,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道就淡了。如果你对我心存感
15、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并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写。刘兵所要寻找的王丽晨是她的妹妹,已经于3年前因病去世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男孩拒绝女孩给他本子和替他交钱看电影,而女孩却没有记恨他,临走时还留下很多学习用品,说明女孩是一个乐于帮困救弱的好学生。B. 小说中有关女孩头上扎着的鲜艳的蝴蝶结的描写前后出现了两次,说明男孩几十年来都没有忘记他的同桌主要因为女孩给了他最初的温暖,这成了他生命的动力。C.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16、、细节描写等手法;在交代同桌的女孩最后的结局时还运用了插叙的手法。D. 男孩希望他的同桌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而女孩却死了,这给男孩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5. 小说中的刘兵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自尊心强:少年时拒绝接受同桌给予的帮助。 学业、事业有成:不仅学业有成,而且经过打拼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重感情,知恩图报:看重和同桌之间的情意,对同桌的离开感到伤心;对少年时同桌给他的温暖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寻找过去的同桌,并希望如有需要的话对同桌能有所报答。【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
17、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拒绝女孩替他交钱看电影的说法与原文情节不符,原文中男孩先是拒绝,后来勉强答应了她;选项说女孩“帮困救弱”,概括也不大准确,男孩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不弱者,男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上进的学生。C项,“运用了插叙的手法”错。在小说最后交代女孩的最后结局运用的是补叙手法。D项,“这给男孩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分析错误,从小说的情
18、节上看,男孩并不知道女孩已经去世。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筛选出与刘兵这一人物相关的描写性、评价性的语句,并梳理相关的故事情节,从“自尊心强”、“事业有成”、“重感情,知恩图报”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如:
19、文中“男孩自尊心很强”句是对刘兵的直接评价性的语句。还有,女孩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男孩,但是男孩拒绝了,女孩替男孩交电影票钱了时,男孩气恼地说他不去,用不着女孩给他交,虽然男孩后来勉强答应去看电影,这些都表现了男孩的自尊心很强。下文对成年后的刘兵的介绍,“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可概括为:他不仅学业有成,而且在事业上也取得了成就。根据“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他把掩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和第13段中对刘兵的语言描写,可概括为他是一个重感情,知恩图报的人。【点睛】分
20、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
21、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
22、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
23、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
24、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
25、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
26、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
27、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28、6.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B.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C.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引发了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 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7.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答案】6. A 7. 积极影响:带领人们重温经典
29、诗词,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选择的题目都很“接地气”,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消极影响:中国诗词大会加深了“应试思维”的传播,有的选手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
30、“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可见看法有所保留。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本题“影响”可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来答。积极影响:据材料一“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生活需要诗
31、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可总结出“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据材料二“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可总结出“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题目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据材料三“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
32、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可总结出“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消极影响:据材料三“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可总结出“中国诗词大会加深了应试思维的传播,有的选手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
33、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
34、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曩者:从前,之前。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嘿:同“默”。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
35、而相泣/旁若无人者B.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C.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D.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B. 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句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C. 荆轲与屠
36、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D. 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2)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答案】8. A 9. C 10. (1)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2)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
37、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首先浏览句意,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较多,如“荆轲”“狗屠”“高渐离”“燕市”“筑”“市中”,先根据句末语气词“也”断开一处,然后借助语法知识进行排除,“荆轲嗜酒”中的“荆轲”作主语,“嗜”的宾语是“酒”,故在“酒”后断开,且“日”是名词作状语,应在“日”前停顿,这样就排除B、D两项。“饮于燕市”是介宾短语后置,“于燕市”是介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且“歌于市中”也是介宾短语后
38、置,“于市中”是介宾短语,与前面的动词“歌”不能分开。故排除C项。短句后,疏通这句话的意思是:“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C项,“酒后在街上
39、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错误;从上文来看,人们对荆轲的行为不理解,认为他胆小,故此处“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的应是他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好”,喜爱;“以”,介词,凭借;“说”,游说;“用”,任用。第二句关键点:“居”,过了;“顷之”,不久;“会”,适逢;“亡”,逃回;“质秦”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点
40、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题的方法: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屠狗者、高渐离”快速找到设题的区域,结合上文荆轲的表现以及下
41、文的行为即可得知荆轲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的是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参考译文: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
42、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上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以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在游历过的诸侯各国,他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
43、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 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领教。”(二)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44、【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1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B. 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C. 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D. “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E. “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
45、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12. 百年歌自苦,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苦中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案】11. CD 12. 羁旅漂泊之苦:“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的悲愁。 年老体病之愁。“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衡湘之苦。无人赏识之悲。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理解赏识之苦。渴望报效之情。“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得重用之情。【解析】【11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
46、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错,登高没有以乐景写哀情,而是哀景写哀情。D项,“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错,抒发的是老病孤独,颠沛漂泊的悲哀。故选C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情感的能力。读懂全诗,结合注释,从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来帮助推断诗人情感,从诗句中含有情感倾向的关键词分析作者情感。本题,首先要知人论世,由注释可知,此诗是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
47、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诗中的苦,主要表现在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此时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触景伤情,让诗人泣下沾襟。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颔联,表达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又远离家乡的羁旅悲愁之苦诗中的苦,主要表现在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所以,即使眼前的春景美妙、迷人,但是对于光景无多,前途渺茫的诗人来说,触景伤情,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反衬诗人旅程中的忧郁情怀,诗人不由泣下沾襟。颈联,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
48、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即使这样,诗人仍一片忠心,还想着报效朝廷。“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尾联,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却不被人理解,无人赏识之苦。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没人理解。一心报国,无人重用,这怎能不使诗人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啊?综上分析,本题这样回答:“偷生”、“长避地”表达羁旅漂泊之苦,“老病”表明年老体病之苦,“自苦”、“未见有知音”表达无人赏识之苦。“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得重用之情。【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49、。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三)名篇名句默写13.补写出
50、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夜深忽梦少年事,_。(白居易琵琶行)(3)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4)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5)积善成德,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答案】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 梦啼妆泪红阑干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只是当时已惘然 (5). 而神明自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
51、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常作”“妆”“阑”“涯”“沦”“惘”,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党十九大后,国家各行各业兴旺发达。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必将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有些人盲目清高,不认真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目无全牛,认为古不如今,经典不如现代。中考后,告别了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来到高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感到眼界宽阔,前途更光明。乘着时代春风,人民生活跃上新台阶。我们孝感城每当夜幕降临时,酒店农家乐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努力学习,就能增加才干。有了知识功底,还要多思,才能形成思想。多练,
52、能提高写作水平。出口成章,文不加点,靠的是多学,多思,多练。班主任虽然日理万机,但多次找我谈心,解开我的思想疙瘩。我再不努力学习,对得起班主任吗?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繁荣昌盛: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用来形容国家或事业欣欣向荣。目中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庖丁初宰牛时,所见的是整个牛的身体,几年以后,熟知牛的结构,眼力专注于骨骼间隙,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以比喻技艺纯熟高超。不合语境,望文生义。青梅竹马:青梅,青色的梅子。竹马,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杆。形容男女儿
53、童天真无邪亲昵玩耍。对象用错。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形容夜欢聚会,娱乐场所的情景及繁华景象。本句取意。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政务。形容当政者处理事务繁忙。词句大词小用。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千年小镇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8日圆满闭幕,与去年相比,本届大会规格更高,规模更大,代表性更强,社会影响更深远。B. 许多事实表明,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是由学者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C.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之所以感人至深,
54、让听讲者终生难忘,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演讲时倾注了饱满真挚的情感造成的。D. 近年来,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句式杂糅,或删去“造成的”。D项,成分残缺,“形成”后面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风气”。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李杜”,世称“李杜文章在,光万丈长”,而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B.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55、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D. 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种题型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和阅读时要了解和准确掌握在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的名字、称号、籍贯、时代、经历、作品及主要成就等。A项“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表述错误,李商隐和杜牧为晚唐诗人。故选A。【点睛】文学常识题的解题方法:首先,我
56、们要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从近几年的文学常识命题设置上来看,其干扰项往往有以下几种类型。如: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不合逻辑等。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既要考虑到立足于课本内容,又要在难度设置上恰到好处,总会在以上几个方面出题。因此,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应对方法。1.识记课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典故。按照时代、国别、从古至今、由中而外的顺序,将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包括作家的生活时代、国别、代表作品、风格流派、地位影响以及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等等)一一加以梳理。或者按照模块顺序,一一加以牢记。比如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冰山一角”理论等。2. 熟悉课文内容、名著内容。主要识记课文基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
57、性格特征、生活命运、审美意义等。可以按照“谁,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性格品质,反映了什么主题”的方式来记忆主要内容。名著部分还可参照“名著导读”部分的内容来记忆。如识记老人与海的文学常识。主人公是桑地亚哥,其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主要记述了桑地亚哥经过两天两夜跟鲨鱼的搏斗,最终拖回一副鱼骨头的故事,赞扬了跟大自然相斗,虽然失败却仍能不屈抗争的硬汉精神。如2012江苏卷中“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二十七年后”应为“三十年后”,刚出生三天的婴儿是她自
58、己抱走的,不是被赶走的。这些知识只有通过熟记才可。3.根据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推断。像上面在“不合逻辑型”中所提到的2013湖北卷B项,由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可做出推断,其绝对不会喜欢专门琢磨人情世故的对联的。再如2012福建卷“E. 聂赫留朵夫认识了许多 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是鄙视他们。他为玛丝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聂赫留朵夫从一开始就用赎罪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以前的言行,并以慈悲的同情心对待那些迫不得已犯罪的人。因而可以判定他不会“鄙视他们”,反而为玛丝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高兴。这是从聂赫留朵夫的性格和心理做出的推断,自然也是不会有误的。4.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断。利用一定的生活常
59、识和生活经验,可以对命题者故意设置的不合逻辑型题目加以判断。例如对2012北京卷5. C项的判断。古代诗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变化,以某个阶段出现的特点“骈散相间”来概括全部文学体裁的特点,显然是以偏概全,不足为信,从而选定C项。又如2013江西卷中给大卫挂纸板牌的行为,作为性格暴虐的继父,固然可能让孩子挂上这样的牌子,但他还要顾及自己的颜面,不让周围的人说自己的不是,再者,只有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抬不起头来,才真正达到羞辱他的目的,也报了自己的被咬之仇。所以他是不会在家中这样做的,而是指使校长行这样羞辱之事,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5.根据作家写作风格进行推断。不同作家的写作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这就
60、好比是人的手指印,任何人都替代不得。如李清照南宋词人婉约派醉花阴声声慢;苏轼北宋词人豪放派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再如2012天津卷中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冰心,心中就要打上一个问号。冰心是女作家,其文往往亲切温婉,而小狗包弟的内容是对“文革”的忏悔,有着对历史现实的深刻认识,因而不记得作者巴金,也应判断其并非冰心之作。利用平常所记风格,可以对题中选项做出相应的判断。以上答题时可做出的某些推断,仍然是建立在熟悉课本和名著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的。完全依靠一些技巧,未必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判断。故而希望同学们还是在平时扎扎实实学好课文和阅读文学名著。17.下列四副对联须分别呈送至朋友乔迁新居、书店开张、博
61、物馆及校庆现场,搭配恰当的一项是上联:列圣精华宵射斗 下联:诸儒冠盖画盈门上联:竹笋破土傲霜雪 下联:松木参天作栋梁上联:莺声到此鸣金谷 下联:麟趾于今步玉堂上联:汉瓦秦砖世之所宝 下联:汤盘孔鼎识者宜珍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能力。题干是“下列四副对联须分别呈送至朋友乔迁新居、书店开张、博物馆及校庆现场,搭配恰当的一项是”,是题干给出四副对联,已经指出四副对联的应用场合,要求根据场合搭配合适的对联。答题时要全面理解对联的内容,进而得出其适用的场合。中“列圣精华”“诸儒”等内容分析,是书店开张;中“竹笋破土”“栋梁”等内容分析,是校庆
62、现场;中“步玉堂”分析可知,是朋友乔迁新居;中“汉瓦秦砖”“汤盘孔鼎”等内容分析,是博物馆。四、写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可人们都习惯性地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一只很烂的老虎呢?”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文体特征鲜明。【答案】例文:种好你的豆子在参加一个重要职位的竞选中,我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毕业生。那个新分来的毕
63、业生各方面并不十分出众,她之所以能够击败我,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她的父亲是副县长。这种理由显然难以让人服气。回到家后,我气呼呼地把这件事情说给老父亲听。八十有五的父亲一声不吭,静静地听着,默默地吸着烟。我讲完了,他才站起身,抄起门后的锄头,对我说:“走,跟我铲豆子去!”父亲在村南的岗子上垦出了一片荒地,种上了豆子。由于岗子地势较高,水分容易流失,所以豆子长得稀疏泛黄,一如先天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岗下也有片地,是村东张伯家开垦出来的,种的是花生。由于岗下地势低洼,花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夏日午后,暑热逼人,岗上岗下,弥漫着植物特有的浓烈气息。浑浊而闷热的风令人烦躁地在岗上岗下滚来滚去,蒸得人浑
64、身上下汗涔涔,特不自在。我跟在父亲身后挥舞着锄头。豆子杂草不太多,很快就铲到了地头。父亲站在垄头的树阴下,指着岗下问我:“那是什么?”“花生地。”“这是什么?”又一指岗上。“豆子地。”我惑然不解地看着父亲。“哪个长得好?”我看看岗上,又望望岗下:“当然是花生长得好!”父亲把锄头柄猛地往地上一戳:“无所谓长得好与坏!豆子就是豆子,花生就是花生,比不出好坏来!”见我不解,父亲又说:“咱家的豆子能长出花生来吗?”“不能。”“你张伯家的花生能结出豆子来吗?”“不能。”“对嘛!种地不能胡乱和别人攀比。甭管别人的花生长得咋样,你只要种好你的豆子就行了。”望着父亲脸上褶皱里流淌的汗珠,我陷入了沉思。大千世界
65、,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位置和角色上都做得出类拔萃、声名显赫,盲目地同别人攀比,会使我们失去了自我和特色,到头来只能是徒增烦恼罢了。“种好你的豆子,甭管别人的花生!”品味着父亲的话,那一刻我觉得岗上岗下所有的暑热都变成了天地间浩荡的清风,吹拂着我的心。多年以后,我看到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朱德庸的肺腑心声,与父亲当年说的“种好你的豆子”异曲同工。此后,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每当我遇到挑战或“刺激”时,诸如“某某同事荣升高就”、“某某同学一夜暴富”等等,我的耳畔就会响起父亲当年洪钟
66、般的声音:“种好你的豆子,甭管别人的花生!”于是,我便滤除杂念,心海波澜不惊,专心致志朝一个方向奔去!【解析】【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要点: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提示语和写作要求者两个部分组成。要想写好这篇作文,要抓住关键句、主旨,全面地挖掘话语的含义进行立意。审题过程:材料提供的名人名言中的关键语句是“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一只很烂的老虎呢”,通过老虎和兔子的对比,主张做一只优秀的兔子,不要做一只很烂的老虎,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的人和事最好。这是最佳立意,还可以从以
67、下几个方面来立意。参考立意:与其攀比别人徒增烦恼,不如做好自己的人和自己的事;不要妄自菲薄,而要看到自己优点和长处;充满自信,自己不比别人差;每个人都有天赋,发挥天赋是成功的秘诀;行文结构:写成记叙文,叙事时不能平铺直叙,要曲折回旋,跌宕起伏,就能扣人心弦。一篇好的作文,除了需要具备深刻的主题、新颖的题材、创新的结构,还有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特别是开头结尾,重点段中的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本文可以“种好你的豆子”为题,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开头首先交代从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自己在重要职位的竞选中输给一个有背景的毕业生。文章
68、中间部分写父亲知道这件事情后,就带着“我”去锄豆子,锄完豆子后,父亲问豆子和花生哪种庄稼长势好,当“我”说花生长得好时,父亲说“所谓长得好与坏!豆子就是豆子,花生就是花生,比不出好坏来!”最后用自己对父亲说的“种好你的豆子,甭管别人的花生”的感悟来收尾。参考素材:1、社会就是很奇怪,本来兔子有兔子的本能,狮子有狮子的本能,但是社会强迫所有的人都去做狮子,结果出来一批烂狮子。我还好,天赋或者说本能,没有被掐死。”朱德庸2、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部;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莎士比亚3、古代卞和献玉的故事大家也许很熟悉。卞和为让美玉光耀人间,先失去左脚,又失去右脚,却始终不悔初哀,终于遇到慧眼识
69、宝的人,使和氏璧这一稀世珍宝得以面世。试想,倘若卞和献宝被砍左足后,对宝玉真伪产生怀疑和动摇,将其抛在深山峡谷拉倒,纵然宝玉再好,也只能与乱石为伍。但令人们敬佩的正是卞和的自信,是这份自信造就了他的成功!一旦有了坚定的自信心,人也许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如果周公瑾没有自信,怎么会有赤壁大捷?如果罗斯福没有自信,怎能连任两届总统?如果保罗?盖茨没有自信,怎能达到事业的顶峰?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说过:“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奇的发源地。”4、当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凭的不仅是他独到的眼光,还有他那超乎常人的自信。他深深的相信自己
70、选择的路不会错,他相信未来互联网将走进人们的生活。所以,尽管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还说他是骗子时,他还能毫不犹豫的继续将自己的事业进行下去,这无疑需要很大的自信和勇气。试想一下,如果马云是一个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别人打击他几下就放弃了的话,今天也就不会有强大的阿里帝国了。5、什么是“天赋”?天赋是指上天赋予我们的才能,这种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还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即使是智商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并发挥自己的天赋,是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诀。6、朱德庸对文字反应迟钝,他的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动不动就被老师训话。幸运的是,朱德庸的父母从不给他施加压力,一直任他
71、自由发展。他的爸爸会经常裁好白纸,整整齐齐订起来,给他做画本。朱德庸后来回忆说:“如果我的父母也像学校老师一样逼我学习,那我肯定要死每个人都有天赋,但是有些人的天赋被他们的家长或者被社会的习惯意识遮盖了,进而就丧失了。”在他小时候非常想画画又总拿着笔画个不停的时候,他的父亲没有阻止他,相反支持了他。后来,朱德庸成为台湾著名漫画家,25岁就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台湾经久不衰,他的作品在内地也非常畅销。7、在电影闪光少女之中,女主陈惊是在音乐学院学习民乐的一名学生,她所学习的是有上百年历史的民乐器扬琴,她也是因为扬琴爱上了民乐,并且她在民乐上也有颇高的天赋,但是在学校里,学习民乐
72、的学生就要被学习西洋乐的学生给瞧不起,而女主陈惊一开始也是受到了很多的影响的,于是想要放弃民乐而要转行去学习西洋乐,可是到了最后她发现她其实并不适合学习西洋乐,因为在她过去学习民乐的岁月里,自己是深受民乐文化熏陶的,而自己天生便是属于民乐的,只有在民乐的道路上才能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她的目标便是想要在民乐道路上坚持下去,要让自己在民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着更高的造诣,也想让愈加多的人了解民乐文化。【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