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1618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2016-2017年度(骄子之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课时强化作业7 文言文分析综合(二)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强化作业七文言文分析综合(二)一、(2016届广东雷州市白沙中学摸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贞观四年,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其部落多来归降。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太宗从之。秘书监魏徵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破败,此是上天剿绝。陛下以其为降,不之诛,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弃而不纳,非天子之道,臣愚亦谓不可,宜处之河南。”魏徵曰

2、:“晋代有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听其言,数年之后,遂倾漉、洛,前车之鉴也。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

3、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有也。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且万家。(贞观政要安边,有删改)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B且今降者几至十万其人居长安者且万家C陛下以内地居之突厥余魂,以命归我D天子之于万物也何患之有解析:本题中,A项,助词,与“所”构成“为所”,表被动/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B项,连词,并且/副词,将要。C项,均为介词,把。D项,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答案:C

4、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B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C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D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如何安置受降的突厥部落,朝中大臣温彦博和魏徵针锋相对,各抒己见,莫衷一是。B魏徵认为匈奴能够主动投降是因为匈奴自古以来从未这样惨败过,把匈奴安置在内地,不如把他们发配到黄河以北地区,让

5、他们原地居住以绝后患。C温彦博认为把突厥人安置在内地,传授给他们礼教法令,选拔他们的首领,派遣他们守卫京师,他们就会畏惧大唐的威严,感激大唐的恩德。D隋炀帝被困雁门关,杜楚客认为不仅因为突厥背信弃义,隋炀帝昏庸无道也是重要的原因。解析:本题中C项,“派遣他们守卫京师”错,原文为(朝廷)派兵驻守那里。答案:C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破败,此是上天剿绝。译文:_(2)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虎自遗患也。译文:_(3)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有也。译文:_解析:本题中,(1)句关键点为:斯,这样;此是上天剿绝,判断句,省略句。(2)句关键点为:必,如果

6、;遗,留下。(3)句关键点为:嘉,赞赏;务,致力于,采取政策(措施);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答案:(1)匈奴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惨败过,这是上天要灭亡(他们)。(2)陛下如果采纳温彦博的意见,让他们在黄河以南地区居住,就是所说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3)唐太宗赞同他的意见,(于是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参考译文:贞观四年,突厥颉利(可汗)被李靖打败,颉利统属的部落很多都归顺了大唐。于是,唐太宗下诏讨论安定边境的政策。中书令温彦博建议说:“请在黄河以南地区安置突厥人,(这样做),既能够把他们当作中原的屏障,同时又不让他们远离本土、不改变他们的习俗,(以便)趁机安抚他

7、们。一来可充实空虚的边塞,二来可体现朝廷对他们没有猜疑之心。”太宗对温彦博的建议很是赞同。秘书监魏徵却坚决反对说:“匈奴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惨败过,这是上天要灭亡(他们)。陛下鉴于他们乃主动受降,因此没有将他们处死。依臣之见,应当把他们发配到黄河以北地区,让他们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陛下如今让他们在中原内地居住,并且降兵达几万,乃至十万之众,几年以后,他们的人数还会成倍增长,让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将来可能会成为心腹之患,所以千万不可把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温彦博反驳说:“天子对于万事万物,只要归顺,都应该收养。如今突厥兵败,余部前来归降,陛下将他们弃置一边不接纳他们,这不是天子的做法。我虽愚钝

8、也认为陛下不应采取抑制少数民族的政策,而应把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地区。”魏徵据理力争地说:“晋朝取代魏国的时候,胡部落常常在周边地区活动,江统劝说晋武帝把他们逐出塞外,晋武帝不听,几年之后,胡人部落势力大增,将很多地方据为己有,前车之鉴不远。陛下如果采纳温彦博的意见,让他们在黄河以南地区居住,就是所说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温彦博又说:“我听说,圣人之道无不通达。突厥的残余部落,把性命交付给我们(归顺我们)。(我们)把他们安置在中原内地,并传授给他们礼教法令,选拔他们的首领,派兵驻守那里,让他们畏惧大唐的威严,感激大唐的恩德,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呢?稍停片刻,他继续说道:“隋文帝兴师动众,耗尽了国库

9、,扶持突厥可汗,让他回到旧地,后来可汗背信弃义,把隋炀帝围困在雁门。现在,陛下仁慈宽厚,听凭他们的意愿,无论是河南、河北,任由他们选择居住的地方,突厥部落众多,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长,他们内部不统一,力量分散,怎么会对我们中原政府危害呢?”给事中杜楚客进言说:“北方异族人面兽心,难以感化,用武力容易使他们臣服。”现在让他们的部落散居在黄河以南,靠近中原政府,长此以往,必有祸患。至于隋炀帝在雁门关被困一事,虽是因为突厥背信弃义所致,隋炀帝昏庸无道也是重要的原因。中原因为这件事衰败灭亡,怎能归咎于中原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少数民族不会扰乱华夏民族,这是先哲们总结的经验。让快要死亡的人活下去,让

10、行将灭绝的东西延续下去,这是古代圣贤通行的原则。臣恐怕如果不遵照古训,大唐将难以长久啊!”唐太宗赞同他的意见。(于是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后来唐太宗采纳温彦博的政策,从幽州至灵州,设置了顺、佑、化、长四州安置归顺的突厥部落,从这以后,到长安定居的突厥人达万家之多。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留 侯 论苏 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

11、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

12、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以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

13、为子房欤!(选自古文观止卷之十)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表现B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轻:轻率C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敝:通“弊”,弊端D不称其志气 称:符合解析:本题中,C项,“敝”应为“疲惫”“困乏”。答案:C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其势未可乘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而归臣妾于吴者多于市人之言语C而命以仆妾之役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解析:本题中,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到/介词,比。C项,介词,用/介词,凭借的身份。D项,均为代词,他的。答

14、案: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亮出中心论点,即“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点明人的高尚节操对成大事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有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之分。B张良一生可写可论者甚多,作者只选取圯上受书和辅佐高祖两桩,前者说明张良之“忍”的难能可贵,后者强调张良之“忍”的巨大作用,选材紧扣题旨,行文不蔓不枝。C对张良“圯上受书”之说,作者大胆“翻案”:一是除去“圯上老人”身上的神奇诡异之气,一是指出老人“其意不在书”,而在折其刚锐之气,使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D这篇散文言简意赅,分析透彻,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用项羽等

15、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解析:A项错,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重点在后半句,点明成大事者必有一般人无法达到的忍辱负重的品质。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译文:_(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译文:_解析:本题中,(1)句关键点为:且夫,再说;下,居于之下;是,这;是匹夫之刚也,判断句。(2)句关键点为:由,从;非,不是;其,表反诘,难道;全,成全。答案:(1)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居于人之下,这是普通人的刚强罢了。(2)从这里可以看出,

16、(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如果)不是张良,难道还有谁能够成全他的大业?参考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过他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张良在桥上老人那里接受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

17、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即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

18、、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凭借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轻的人可以教育了。”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

19、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不能惊惧他和项羽不能激怒他的原因。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疲惫,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如果)不是张良

20、,难道还有谁能够成全他的大业?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不符合他的志气和度量。啊!这就是张良成为张良的原因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王征南墓志铭黄宗羲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王征南即其传人也。征南名来成,姓王氏,征南其字也。自奉化来鄞。祖宗周,父宰元,母陈氏,世居城东之车桥,至征南而徙同岙。少时谒卢海道若腾,海道较艺给粮,征南尝兼数人。直诣行部,征南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钱忠介公建城,以中军统营事,屡立战功,授都督佥事副总兵官。事败,犹与华兵部

21、勾致岛人,药书往复,兵部受祸。仇首未悬,征南终身菜食以明其志,识者哀之。征南罢事家居,慕其才艺者,以为贫必易致,营将皆通殷勤,而征南漠然不顾。锄地挑粪,若不知其长有易于求食者在也。一日遇故人,故人与营将同居,方延松江教师,讲习武艺。教师倨坐弹三弦,视征南麻巾缊袍若无有。故人为言征南善拳法,教师斜盼之曰:“若亦能此乎?”征南谢不敏。教师轩衣张眉曰:“亦可小试乎?”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以其畏己也,强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应。教师被跌,请复之,再跌,而血流被面。教师乃下拜,贽以二缣。征南未尝读书,然与士大夫谈论,则蕴藉可喜,不见其为粗人也。予尝与之入天童,僧山焰有膂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征南,则蹶然

22、负痛。征南曰:“今人以内家无可眩耀,于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因许叙其源流。忽忽九载,征南以哭子死。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生于某年丁巳三月五日,卒于某年己酉二月九日,年五十有三。娶孙氏,子二人。梦得,前一月殇;次,祖德。以某月日葬于同岙之阳。铭曰:“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终不鬻技,其志可悲。水浅山老,孤坟孰保。视此铭章,庶几有考。”(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道较艺给粮 较:比试B以为贫必易致 致:招致C方延松江教师 延:延请D高辰四状其行 状:状写解析:本题中,A项,“较”应为“衡量”。答案:A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征南本领高强、品格高尚

23、的一组是()征南七矢破的仇首未悬,征南终身菜食以明其志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乃下拜,贽以二缣四五人不能掣其手此学行当衰矣A BC D解析:本题中,是他人的行为,属间接表现;说的是僧人;是写王征南担心内家拳衰败。含此三句的项排除。答案:A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家以静制动,不同于以打人为主的少林拳,但有些人认为内家拳法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炫耀的,便将外家功夫混入其中,致使内家拳法将要衰败了。B王征南年轻时因武艺出众曾领用过几个人的口粮,钱忠介公起兵时,他以中军统领军务,屡立战功,被授予都督佥事副总兵。C王征南后来不问世事,闲居家中,以种田为生,营将羡慕他的技艺,向他通殷勤

24、,他却漠然不顾,像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一样。D王征南不曾读过书,但是与士大夫谈论,却含蓄有物,令人欣喜,他一点也不喜欢与粗人交往,后来他因为儿子夭亡悲痛而死。解析:本题中D项,“他一点也不喜欢与粗人交往”错,原文意思为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粗人。答案:D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事败,犹与华兵部勾致岛人,药书往复,兵部受祸。译文:_(2)故人为言征南善拳法,教师斜盼之曰:“若亦能此乎?”征南谢不敏。译文:_解析:本题中,(1)句关键点为:勾致,连络;药书,用药写信;受祸,被害。(2)句关键点为:盼,看;若,你;谢不敏,即敬谢不敏,表推辞的谦辞。答案:(1)失败后,他仍同华兵

25、部联络海岛上的人,用药写密信往来,后来华兵部被害。(2)那位老熟人向他说王征南擅长拳法,教师斜视着他说:“这个你也会吗?”征南推辞说不会。参考译文:少林拳以拳勇闻名天下,然而以打人为主,别人也可以乘机反击。有所谓内家的,以静制动,来犯的人应手就跌倒,因此区别于少林,被别称为内家。内家大概起源于宋代的张三丰,王征南就是内家的传人。征南名来成,姓王,征南是他的字。他家是从奉化迁来鄞县的。祖父名宗周,父亲名宰元,母亲陈氏,世代居住在城东的车桥,到征南时迁到同岙。年轻时他进见海道卢若腾,海道衡量个人的武艺给予口粮,他曾领用过几个人的口粮。巡按御史巡视部属,征南七箭中的,补授临山把总。钱忠介公起兵,他以

26、中军统领军务,多次立战功,被授予都督佥事副总兵。失败后,他仍同华兵部联络海岛上的人,用药写密信往来,后来华兵部被害。而仇人的头还未被悬挂(杀掉报仇),他终身素食,以表明自己的志愿,知道的人都为他感到悲伤。王征南不问世事闲居家中,羡慕他技艺的人,认为他贫穷必定容易招致,营将也都向他通殷勤,他却漠然不顾。耕田挑粪,像不知道自己擅长的技艺有易于求食一样。一天,他去看一个老熟人,老熟人与营将住在一起,刚请了一位松江教师讲习武艺。教师傲慢地坐着弹三弦,不把身穿布衣的王征南放在眼里。那位老熟人向他说王征南擅长拳法,教师斜视着他说:“这个你也会吗?”征南推辞说不会。教师敞衣扬眉说:“可以试一试吗?”征南坚持

27、推辞说自己不会。教师认为征南惧怕自己,更加强邀他,征南不得已便答应了。教师被征南跌了一跤,要求重来,第二次更跌得流血满面。教师于是向他下拜,并将两匹细绢送给他。征南不曾读过书,但与士大夫谈论,却含蓄有物,令人欣喜,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粗人。我曾经同他一起去天童寺,有个和尚叫作山焰的很有力气,四五个人也不能抓住他的手,但他稍稍靠近王征南,就负痛跌倒。王征南说:“现在的人认为内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炫耀,于是将外家功夫混入里面,这个学问很快就要衰败了。”因而同意述说内家的源流。转眼间又过了九年,王征南因为悲痛儿子夭亡而死。高辰四把王征南的一生写了出来,要我记述。征南生于丁巳年三月五日,卒于己酉年二月九日,享年五十三。娶妻孙氏,有两个儿子。(长子)梦得,前一个月夭折;次子叫祖德。于某月某日葬于同岙之南。墓志铭为:“有这样的技艺,却不施展出来,终究不肯将技艺出卖,志气让人悲悯。一旦水浅山老,孤坟难保。看了这段铭文,就大概可以考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