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湖南六校联考)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议会成了许多人升官发财的捷径,所以议员席位的价格也不断增长。在一个地方,1689年8磅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但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这个席位却花了900磅。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君主立宪有名无实B议会为贵族所控制C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D议会权力得到增强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中议员席位价格上涨,人们乐于出高价购买议员席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议会权力得到增强,故选D项
2、。答案:D2(2017广东湛江一模)1713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 ()A英王权力仍在强化B内阁与国王共进退C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安妮女王对英国枢密院的动作不满,并且枢密院院长为此丢掉官职,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故选D项。1713年时的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故A项错误;B、C两项明显错误。答案:D3(2017福建质检)“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而
3、言,自由是一个活生生的真理,但对其他美国人而言,它又是一个充满残酷意味的戏弄。”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C1787年宪法 D全国工业复兴法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一部分“美国人”能够拥有自由,但自由对于“其他美国人”来说则遥不可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能印证这一观点。1787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故选C项。答案:C4(2017河南郑州二模)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
4、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该由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制定,而不应该由政府制定,政府不能任意制定和改变宪法,也就是说,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反复无常,故A项排除;材料主旨强调制定宪法的程序而非宪法的内容,故C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故D项排除。答案:B5(2017湖北武汉四调)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于1875年
5、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而明智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戴高乐认为,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而明智的,因此需要通过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这既体现民主,又体现理性精神,故选C项。答案:C6(2017安徽皖南八校三联)下
6、表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规定的部分内容的比较。下列对其说明正确的是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A.法国最早实践了分权政治B德国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C都是民主政治影响的产物D都体现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解析:材料中的两国宪法都提到“议会”,说明两国都确立了代议制,这是民主政治影响的产物,故C项正确。最早实践分权政治的是英国,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
7、。答案:C7(2017山西太原一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一票共和”,材料信息反映了总统对议会众议院不信任时想解散众议院需经过参议院的同意,但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说明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反映了共和制是各派力量妥协的产物,故选C项。根据材料“总统解散众议院”,可知行政权能够制约立法权,故A项错误;B、D两项明显错误。答案:C8(
8、2017山东菏泽3月)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C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故选A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改变它,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具体的斗争手段,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故D项排除。答案:A9(2017江
9、西百校联考)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 ()A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正确方向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解析:根据材料中“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国家制度由人民来制定,人民当家做主,故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故C项排除;材料未体现D项。答案:A10(2017山东烟台期中)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
10、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随时可以撤换”。这表明巴黎公社()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B实行直接民主制度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D赢得社会广泛支持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公社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监督,对选民负责且选民可以随时撤换委员,这些均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选A项。B项明显错误;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并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并未获得广大农民阶级的支持,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
11、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B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C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布尔什维克党做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时,尽管起义武装人数少,但他们有条不紊地、以较少的伤亡取得了最终胜利,夺取了政权,这反映出布尔什维克党做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故选D项。彼得格勒以武装起义的方式获得解放,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而十月革命以武装起义的
12、方式取得成功,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12(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解析:从材料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信息可知,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可以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这有利于俄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故选A项。列宁旨在强调二月革命对十月革命的影响,故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C项中的“随时”表述不当,排除;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但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二月革命没有列宁的领导,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7赣州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朱棣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奏章,规定除田土、诉讼之
14、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录取的名额。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材料二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重申王国贵族的封建权利和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大宪章宣布国王不可擅自征税的原则,强调除传统捐税贡赋外,任何赋税的征收都必须得到以大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国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大会议有权成立一个由25名男爵组成的常设委员会监督国王和大臣的行为。1238年,大会议的全体会议改称议会。13世纪中叶,平民代表(乡村骑士和城市平民)先后进入议会。议会成为制定法律的重要机构,各阶层同国王斗争、争取
15、权利的合法工具。国王定期召开议会逐渐制度化。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在中世纪,议会的立法权实际上是不完备的。因为,法律的创制主要来自国王;1688年确立议会主权后,法律的创制权转为议会控制。但是,国王仍然拥有法律的审批权。1703年,安妮女王最后一次动用否决权。此后,英国国王再也没有行使过否决权,议会完全确立了最高立法权威的地位。在中世纪,上院地位高于下院。但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打击,特别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下院的地位更加重要,所有重要的法案几乎都来自下院。1911年,一项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即下院通过的议案被上院否决后,只要在两年内连续通过三次便可以直接呈国王批准。这样,上院的否决权
16、实际上只剩下两年延搁权。到1949年,两年延搁权改为一年,议案在下院重新通过的次数由三次改为两次,上院权限的下降使下院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到确定。摘编自洪波世界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社会晚期中英合法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立法权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14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四句话,从参与方式的范围、途径、结果等几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合法政治参与,从中概括即可。材料二从限制国王权力、法律制订、议会政治的制度化等几个方面阐释了英国的合法政治参与,从中归纳即可。第(2)问,议会立
17、法权的趋势是从不完备到完备,其原因要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不断改革完善、民众参政能力增强等方面的相关史实总结归纳。答案:(1)不同:中国:参与方式有限,主要有上书言事、纳赀捐官、科举入仕等;无力制约皇权,参与方式、内容取决于皇帝的旨意(或:君主专制,皇权至上)。英国:国王权力受议会、法律制约;国民通过议会、法律同国王进行斗争,争取自身权利;国民参与政治无须取决于国王的旨意;政治参与逐渐法制化、制度化。(2)趋势:由不完备到完备,议会逐渐取得立法主导权;下院地位上升,逐步确立了在议会中的主导地位。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责任内阁制形成(或:君主立宪制确立);延续议会传统,
18、代议制确立;社会经济发展,议会不断改革;民众民主意识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提升;议会同国王,下院同上院的长期斗争和努力。14(2017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妥协”一词在中国近代政治语境中常以贬义的形式出现,意为无原则地让步、退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26分)(要求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解析:先回答观点,根据材料“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
19、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归纳出观点,即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可以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1787年宪法或法国1875宪法的制定中相互妥协的例子来说明。答案: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才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和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例三:法国1875宪法的制定。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是君主派的妥协,而赋予总统以大权,这又体现了共和派的妥协。正是双方的妥协才使得宪法得以制定,共和体制确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