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A“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B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C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D“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2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
2、徭役和赋税。韩非子意在A发展继承荀子的人性论B要求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加强和维护君主专制集权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4“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当时A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B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C国家统一是历史发
3、展趋势D诸子百家的思想走向趋同5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7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
4、,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8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A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9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
5、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C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D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10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更加发展 B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C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 D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1据统计,15
6、16- -1546 年期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就达到310万册,还不包括路德所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在内。再加上其他新教改革家出版的书籍,30年间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 万册以上。这些出版物的发行A利于恢复圣经权威B扫除了封建专制的障碍C丰富了基督教的教义D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12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7、1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14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慕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欧洲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民族意识逐步形成C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D宗教改革纵深发展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
8、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16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1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别人的嘴巴,而是要尽力向善。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告诫”。这段话体现了苏格拉底A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 D捍卫言
9、论自由原则18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按照他的看法,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A否定真正权威 B注重回归古典 C顺应世俗要求 D精于哲学思辨19“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20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
10、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21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A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22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
11、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A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B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D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23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朝印刷业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太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私印日历)。”旧唐书“准敕禁断印历
12、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全唐文“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术数小学字书。”国史志A政府禁止传播封建迷信B印刷术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C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唐朝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5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D量子论26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
13、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27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28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
14、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29严复指出,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旦有“外种闯入,新竞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思想A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 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30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
15、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31 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32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像钱先生这种用石
16、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A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 B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C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 D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33逄先知、金冲及的毛泽东传中讲到:“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四日结束,(毛泽东)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毛泽东通过这一调查A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B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C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D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34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
17、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35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36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
18、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A适应两弹一星的战略目标 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37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文章,并增加了由毛泽东拟定的新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还加了一段按语:“我们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错误的思想和措施都应批判干净),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来。”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需要A 坚持百家争鸣 B强调阶级斗争 C坚持百花齐放 D提倡兼容并包38“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
19、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39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A摒弃了以想象为其特征 B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C更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 D逐渐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401940年,德国
20、将入侵波兰的残酷情景拍成故事片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其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改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丘吉尔还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苏联和美国。这段材料说明A电影技术最早诞生于二战时期 B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严重对立C历史影片能客观还原事实真相 D立场差异影响电影的使用意图二、材料分析题(60分。共三大题,41题33分,42题12分,43题1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3分)材料一 清儒则近似明代人,生活多半都市化,一得进士,在政治上即成骄子,根柢不能像汉人之淳朴笃厚清政权不断高压,书院讲学精神再难复兴。清代知识分子校勘、训话、考订,说是实事求是,但此实事,已不是现实人生
21、中事,而是转向故纸堆中做蠹鱼生活。换言之,则是脱离了人文中心,仅限在故纸堆中书本上,为学术而学术了。他们不想做相与做师,不在现世活人身上打主意,不关切人群大共体,他们只把兴趣集中在几本遥远陈古的书籍上,他们遂真成为一些书生与学者。他们不注意人人可为圣人的活教训,他们只想教人能读圣人书。而其读圣人书,亦不重在通大义,辨真理,而重在其版本字句,声音训话,事物考证。总之是避免了以人文作中心。近人又说清代学术相似于西方之文艺复兴,此语绝不得清儒之真相。这一风气,到道咸后,清政权将次崩溃时才变。摘编自钱穆中国知识分子材料二 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的他们带有深
22、深的传统的烙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忧患意识又促使他们自觉入世,进行人生体验。一代学子从学术理论到个体人格的参与,从治经到探讨治国之术的递变,都反映了他们忧时匡世之心。我们把包世臣、曾国藩和康有为作为近代不同阶段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知识分子们也找到了方向。大批知识分子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从欧美、日本等异国他乡纷纷回到祖国来。截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总共有250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回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成了科研、教育、国
23、防等事业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们放弃了在外国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洗刷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屈辱与失败。摘编自李楠等梦想与责任(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22分)(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促成知识分子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因素。(11分)42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民间创办为主,是相对独立于官学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唐代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唐
24、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较著名的有衡阳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两宋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宋代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元朝官学化是元代书院的一大特点,将书院山长列为名地管学提举司下属官员的编制,由行省任免,书院财权也由官方掌管。学生通过考核也可以进入仕途。这样,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朝明初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至成化后,书院逐渐恢复,到嘉靖年间兴盛。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的学派讲学,
25、百家争鸣;明中叶后政治日趋腐败,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政治性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清朝清代初年,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等上表为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4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
26、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客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
27、度的主要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9分)鹤壁市高中高二年级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参考答案1A 2D 3C 4C 5A 6C 7C 8A 9C 10B11A 12A 13A 14B 15B 16C 17D 18B 19B 20A21C 22C 23C 24B 25B 26C 27D 28A 29B 30A31C 32B 33B 34A 35B 36B 37A 38A 39D 40D41(1)主要特点:清儒:单纯注重学术,缺少人文关怀,不关注社会现实。(3分)近代知识分子:既注重学术与治经,又探讨治国之术,积极投身救亡图存。(3分)原因:清
28、:都市化生活的影响;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思想控制加强;官方哲学束缚了思想;八股取士继续推行,知识分子思想僵化。近代:清政府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外来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分)(2)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大为提升;新中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知识分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政府政策的支持(4点,11分)42(12分)示例1:论题:专制主义的强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民办向官办发展)。论述:唐宋以来,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日益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唐代时期,
29、民间书院尚能得到朝廷鼓励;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宣杨儒家忠孝节义。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场所;元朝时期,书院负责人由官府任免、财权也受到官府节制。民间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禁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院建设,书院日渐衰落。小结: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影响,民间书院发展由盛转衰,日益被官办书院所取代。示例2论题: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论述:在培养目标上,书院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日标;在教学方式上,帅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在学术氛围
30、上,书院倡导并推行“讲会“制度,注重学术研讨,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与交流。小结:综上所述,书院的教育实践,与汉代以来太学所形成的官办教育风格迥然不同,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43(1)变化:家庭形态由集体大家庭为主变为个体小家庭为主;家庭内部人数由多变少,人员关系由复杂变得简单;宗法制度对家庭的影响由强变弱。(3点6分)(2)可行性: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击了宗法势力和贵族特权。(2点4分)意义:推动了秦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秦实行编户,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易于秦推行什伍连坐制度,保证兵源,加强对百姓的控制。(3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