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857.47KB ,
资源ID:131412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141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WORD版含解析.docx

1、高效作业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见学生用书P129)A级新教材落实与巩固一、选择题1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所说的“外忧”主要来自(C)A突厥B匈奴C契丹 D女真【解析】宋太祖时期“外忧”主要是北方的契丹,故选C项。当时不存在突厥和匈奴,故排除A、B两项。女真尚未崛起,故排除D项。2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A军政 B民政C行政 D财政【解析】宋代规定,军政归枢密院掌管,符合“率领八十万大军”,故选A项;民政、行政归宰相掌管,排除B、C两项;财政归

2、三司掌管,排除D项。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B)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解析】由“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等信息,可判断该诗描述了南宋统治者满足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在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之后。故选B项。4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司、安抚司、提点刑狱司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意在(B)A加强地方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丞相权力 D完善监察机构【解析】根据材料“同时设转运司、安抚司、提点刑

3、狱司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可知,宋朝在地方行政上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措施,地方权力的分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 5北宋时,出现了“一官三人共之”的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还包括(B)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队战斗力低下农民起义频繁战争的消耗和高额的赔款 A BC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一官三人共之”即冗官外,还包括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队战斗力低下以及战争的消耗和高额的赔款,农民起义频繁与积贫积弱局面形成无关,故选B。6宋神宗见王安石“适如所愿

4、,不觉如鱼得水,如胶投漆,而倾心纳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D)A提高军队战斗力 B增加财政收入C解决边患问题 D克服危机,维护统治【解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使北宋中期出现了社会危机,宋神宗为了克服危机、维护统治,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故选D。7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并把王安石的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这说明(A)A梁启超赞赏王安石的锐意改革及大胆创新B梁启超对变法的超前意识做了批评C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昙花一现D梁启超指出了王安石变法走向失败的原因【解析】根据题目中“把王安石的

5、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可得出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肯定,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中的“批评”是错误的;“昙花一现”与题意不相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故D项错误。8金大定五年,宋金隆兴和议签署,金世宗允许南宋对金国不称父,改为“世为侄国”,双方以淮水为界,分主南北。这说明当时(A)A南宋地位稍有上升B宋金从此停止战争C宋在对峙中占优势D宋金疆界发生变动【解析】由称臣到改为“世为侄国”说明南宋地位稍有上升,故选A项。这不是终止双方的战争,故排除B项。这说明双方至少暂时谁也不能灭亡谁,不能说明宋有优势,故排除C项。绍兴和议时

6、也是以淮水为界的,故排除D项。9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的边防压力主要来自(A)辽西夏金蒙古A BC 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北宋,除面临辽、西夏的压力,还有处于东北地区的女真政权,故符合题意,选A。10“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该观点认为宋朝政制(D)A造成沉重的财政困难B引发严重的边疆危机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解析】根据材料“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可知此时宋代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武将之弊实行文官体制,加强

7、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故选D项;根据材料“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可知此时宋代实行的文官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未涉及其对财政的影响,排除A项;宋代的文官制度带来了军事上积弱,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边疆危机,排除B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宋太祖)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

8、,深可惧也。”续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从财政角度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是什么?(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10分)【答案】(1)问题:藩镇割据。(2分)举措: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设三司专掌财政。(6分)(2)态度:认为内患比外忧更需要警惕,“外忧”是边事,可以预防。(6分)出发点:巩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等信息可知,这是藩镇割据问题,据此回答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宋初从财政角度

9、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第(2)题,根据材料二“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皆可预防”“内患,深可惧”等信息分析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从巩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角度分析出发点。B级素养养成与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 11 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C)【解析】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与辽宋两个政权并立,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西北方,故选C项。2北宋前期官、职分离,官称一般为虚衔,而职才是握有实权的官。但在特殊时期,有职也绝非有职务,而是授之以“差遣”,才算有具体的职务。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C)A抑制武将势力 B扩大官吏来源C加强君主专制 D完善中央官制【解析】北宋

10、前期官、职分离,是为了防止出现权臣威胁皇权,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C正确。官、职分离并非只针对武将,故A错误;宋代实行科举制扩大官吏来源,故B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3“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再度南扰,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据此可推知(A)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王安石变法有关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解析】材料表明金军不能有效南扰,同时宋军也不能打败金国,此后一年,绍兴和议签订,故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选A

11、项。二、非选择题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9分)【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8分)(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9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