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独立自主登上国际外交舞台,彰显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成为东方巨龙腾飞的新起点。品主题纵横深化认知一、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1政治上新政权刚刚诞生,各种反动势力还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美国在国际上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2经济上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3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等地负隅顽抗。
2、美国不仅在军事上企图包围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过渡时期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1)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有许多就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等,都具有肃清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的性质,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3、。(2)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任务是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1)新中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外交奠定基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重大外交活动: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3)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4)科技、教育与文化成就科技方面: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1956年国务院编制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教育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工农与工农子女的识字教育,1957年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面: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5)经济上的成就:1956
5、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特征1政治上(1)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制化。(2)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经济上(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
6、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到全面科学发展的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外交上(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7、、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教育全面发展。四、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60多年后,中国与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
8、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60多年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3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60多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4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
9、、60年代“两面出击”、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韬光养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国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悟新关注点话题集训p72关注点一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史学新论“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10、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命题思考材料叙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有利和不利的国际因素,受此影响,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2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史学新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确实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例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灵活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
11、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命题思考结合作者指出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考查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例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结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结合;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不平衡。并指出这些特点的产生是基于中国国情: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史学新论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起伏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与共识是决定两岸关系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两岸固有的深刻矛盾再度凸显出来,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正因如
12、此,大陆不断呼吁和推动两岸进行政治对话,通过对话,增进双方互信,了解彼此想法,积累和形成共识,最终找到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李逸舟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历史方位,积极推进两岸政治对话命题思考 材料主要是指明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作者认为相对于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和平发展而言,两岸政治互信与政治共识明显不足,基础还不够扎实牢靠,明显滞后于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的水平。两岸政治难题是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有着种种内外复杂原因,不可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采取务实做法,共同探寻双方都可接受的可行办法。4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史学新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
13、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命题思考材料从对新中国外交研究的角度,以不同时期的
14、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不同表现,探究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关注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史学新论到1957年的时候,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分裂后已经建立。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命题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史学新论在1956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
15、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从1957年起,“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命题思考作者概述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一是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
16、主要的。二是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3中国经济的转型史学新论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命题思考“双重转型”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维度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视角。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学新论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
17、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命题思考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基层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是新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革命。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史学新论1978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经济成分1978年1987年全民所有制经济77.60%59.70%集体经济22.40%34.70%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为05.60%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命题思考根据材料分析,与50年代相比,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史学新论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命题思考 邓小平使人们最终明确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经济组织模式,而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