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20徐州质检,20)1949年5月,刘少奇在天津与资本家座谈中指出:“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我们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不是消灭”“今天在我国资本主义的剥削是有功劳的,是进步的”“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今天是功大于过”。刘少奇的“天津讲话”()A体现出右倾错误倾向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C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D严重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答案B解析天津讲话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正确规划,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故选B项;天津讲话是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的正确探索,排除A项;天津讲话有利于推动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设,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
2、到社会主义社会,排除C项;天津讲话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秩序的稳定,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2(2019无锡调研)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答案C解析当时中国积极建设“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
3、”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3(2019苏州检测)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向。推动了“两个转变”初步实现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改革开放的实行 D“一五”计划的完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的方针;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4、因此,推动了“两个转变”初步实现的历史事件为“一五”计划的完成,故D项正确。4在统筹兼顾方针下,逐步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A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B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C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答案A解析该措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而使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故A正确;该措施只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并未改变其性质,故B错误;该措施是关于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与调动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无关,故
5、C错误;该措施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调整,与建立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无关,故D错误。5(2020无锡模考)“它实现了(现代中国)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据此判断,“它”()A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B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难推断这里讲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为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原料,故A正确;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错误;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错误;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的是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非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D错误。6(2020连云港模拟,19)19471952年全国土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的贯彻()A推动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B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C扭转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D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答案B解析土地由私有到集体所有,为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农业的合作化不是农民的土地私有,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农轻重比例,排除C项;总路线的精神还包括工业化,排
7、除D项。7(2019常州模考)下表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计算单位计划最终完成比计划增长%拖拉机标准台5 14612 00012机耕面积万亩7582 754263.3据表可以推知()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答案B解析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在“一五”计划期间,拖拉机产量和机耕面积都比计划要增长若干倍,再结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合作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选B项;题干提及了拖拉机的产量,这不是工业布局问题,排除A项;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
8、工作已经完成,排除C项;在“大跃进”时期,生产领域出现了冒进现象,排除D项。81956 年,安徽芜湖有的农业合作社实行了“生产队向管委会包工包产”的办法。河北邢台县将主要农作物的夏季管理包到户的社占全县总社数的一半, 这些措施意在()A对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探索B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C强化人民公社的经营体制D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生产队向管委会包工包产”“主要农作物的夏季管理包到户”,说明在1956年农业合作化的总体环境下,不断探索承包的模式,当然主流还是合作社,这种承包只是对农业合作社的进一步探索, 故选A。9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商业广告。据此推断,当时()A经济困难,政府实
9、行物资限量供应B国有企业重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C物全价廉,国营百货公司统购统销D企业经营与宣传国家政策相结合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图中广告反映了当时百货公司既宣传了产品的种类齐全、价格低廉,又响应了国家“增产节约”“抗美援朝”的口号,故D项符合题意。10195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的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 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 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以上现象表明()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C苏联技术援助的成效巨大
10、D生产关系调整意义重大答案D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生产力得到解放,材料中的现象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变化,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结构,排除B项;农业发展的成果与苏联技术援助无关,排除C项。11(2020扬州质检)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立即展开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用食品运动。中央根据科学院的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叶蛋白等。这反映了当时()A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B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国民生活C“大跃进”运动遇到了严重挫折D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
11、客观规律答案A解析由材料“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立即展开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用食品运动”可知面对经济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希望通过代用食品解决温饱问题,故选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生活才有所改善,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是导致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排除D项。12到1959年6月中旬,开封专区已将2 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 554个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20 648个生产队分为40 990个生产队(承包单位)。这表明当时我国()A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弊端得到了克服B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
12、的弊端C农业集体化的生产方式得到了扩大D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芽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部分地区的做法,A项中“克服”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承包单位变小了,反映集体化的规模缩小了,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承包单位是生产队,并非家庭,故D项错误。13下面是19591962年我国经济统计表(部分),其中1960年至1962年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单位:亿元年份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986761649719601 09054745719616114515591962486434584A.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B纠正“左”倾错误取得成效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
13、答案B解析由材料重工业产值大幅缩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所提高可知从1960年至1962年进行了国民经济的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取得成效,故选B项;“显著增加”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减少了对重工业的投资,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大跃进”运动的调整和纠正,排除D项。14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经济管理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重要物资由中央统一管理、分配;所有生产、基本建设等各项任务,都必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其意在()A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B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扭转国内经济困难局面答案D解析“1961年1月,中
14、共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经济管理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困境,故选D项;“国民经济恢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排除A项;“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排除B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主要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的,排除C项。15下面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B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C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D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
15、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答案D解析“大跃进”运动出现在1958年,故A项表述错误;中共八大召开是在1956年,故B项错误;19581961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导致国民经济的下滑,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带来的经济下滑,中共确定“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取得了19611964年经济上升的成果,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
16、出的三个方案)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方案一(1955年夏)4 600亿斤4 300万担1 100万吨方案二(1956年1月)6 400亿斤7 000万担1 500万吨方案三(1956年8月)5 000亿斤4 800万担1 050万1 200万吨材料二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材料三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
17、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2)材料二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5分)(3)材料三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答案(1)变化:材料一中的第二个方案反映了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第三个方案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2)材料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中的错误: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之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并向共产主义过渡。(3)实质是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严重困难的局面。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认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