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新乡市第九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CuH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BCuH在化学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C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CuCl+HCl DCuH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成CuH时,铜由+2价降到+1价,化合价降低,被氧化,故“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A选项正确;CuH中的铜处于
2、0+2的中间价+1价,故在化学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B选项正确;氯气是强氧化剂,CuH在氯气中燃烧,反应产物应该是CuCl2,故C选项不正确;根据反应物及原子、化合价守恒可推断出生成气体为H2,D选项正确。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氧化还原是中学化学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应该牢牢掌握其本质。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Li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2层,分别是2和1,A不正确;Mg原子
3、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C不正确;K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4层,电子数分别是2、8、8、2,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然后灵活运用即可。3通常状况下,分别将10 g下列固体物质与90 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NaCl B.Na2O C.Na2O2 D.CaO【答案】D【解析】Na2O、Na2O2都与水作用生成溶质NaOH,CaO与水作用生成溶质Ca(OH)2,但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Ca(OH)2属微溶物质。4已知0.5L的Na
4、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答案】B【解析】5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ABCD物质的化学式浓H2SO4汽油乙醇KNO3危险警告标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乙醇是易燃液体,不是剧毒品,选项C不正确。考点:药品的性质与包装6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
5、液褪色C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可用D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该烃含有C=C键,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能加聚,但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应为,此外烃类都难溶于水。7下列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ACH2=CH2 B. CH2Cl2 C. CH3CH=CHCH3 D. CH3CH2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异构体,一般指烯烃的双键。顺反异构体产生的条件: 分子不能自由旋转; 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据此可知选项C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答案选C。考点:考查顺反异构体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6、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顺反异构体的原理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A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无K+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出现
7、黑色沉淀H2S的酸性比H2SO4强D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可知有Na+,但因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法排除K+,A错误;检验溶液里SO42-的正确操作是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当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42-,B正确;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CuS,可知CuS难溶于稀硫酸,不能证明H2S的酸性比H2SO4强,C错误;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
8、试管口,试纸不变蓝,不能证明溶液里无NH4+,原因应该滴加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行,否则可能生成的NH3H2O量少,加热无氨气逸出,D错误。考点:实验操作与现象的评价9有下列三个反应方程式:Cl2FeI2=FeCl2I22Fe2Br2=2Fe32Br 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氧化产物分别是FeCl2、Fe3、Cl2B根据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l2Co2O3Fe3C在反应中生成1 mol Cl2时,有2 mol HCl被氧化D根据反应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答案】C【解析】中的氧化产物为I2,A错;
9、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o2O3Cl2Fe3,B错;因为Fe2的还原性比Br的强,故与氯气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应该是Fe2,D错。10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既表现金属的性质也表现非金属的性质,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制作半导体的材料,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和催化剂在金属元素里面寻找,农药在非金属元素里面寻找,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1将a 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
10、,固体无剩余,测得参加反应的HCl为008 mol,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224 L。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n(Fe)n(Fe2O3)21B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C无法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D此时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答案】A【解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224 L为氢气其物质的量为0.01mol,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铁与HCL反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反应时要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于反应的HCL总物质的量为008 mol,所以可得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再由氧化性强弱关系为,所以由氧化铁与HCL
11、生成的氯化铁会先与铁反应生成,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A正确;B错,反应后溶液中无;C错,由铁与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原混合物的质量;D错,溶液中无12某CH4燃料电池,工作环境是熔融的金属氧化物(MO),它能传导O2,有关CH4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B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8e + 10OHCO32-+ 7H2O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 + 4e2O2D每消耗22.4 L CH4,外线路中将通过8 mol电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
1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A不正确;B不正确,由于是熔融的盐作为电解质,则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H48e +4O2CO2+ 2H2O;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氧离子,C正确;选项D中不能确定甲烷的状态,则22.4L甲烷不一定是1mol,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甲烷燃料电池的有关判断和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另外该题还要注意电解质是熔融盐,而不是水溶液。13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
13、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 c(NH4+) c(H+) c(OH)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g/cm3,溶液的质量为Vg,溶质的质量为17g/mol =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故错误;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体积为VmL,则c=mol/L,故正确;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大于氨水
14、的密度,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故错误;VmL氨水,再加入1.5V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铵,还有剩余的盐酸,溶液显酸性,则c(Cl-)c(NH4+)c(H+)c(OH-),故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相关知识。14(12分)储氢纳米碳管的研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电弧法合成的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KCr2O7、Cr2(SO4)2、H2O七种物质。(1)若将碳纳米颗粒分散到一定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分散系,所具的性质有 丁达尔效应;加入饱和(NH4)2
15、SO4溶液产生聚沉;可通过半透膜。(2)请用上述物质填空,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 + H2SO4 K2SO4+ + Cr2(SO4)3+ H2O(3)将标准状况下4.48 L产生的气体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生成盐的质量为19.0g。(I)若要使生成的盐的质量变为25.2 g,则应继续向溶液中通入该气体 g。()向生成的19.0 g的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某物质,充分反应后,减压低温蒸发得到纯净的212 g Na2CO3固体。则:若只能加入0.05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或 。若只能加入0.10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或 。【答
16、案】(1) (2)3;2K2Cr2O7;8;2;3CO2;2;8 (3)()4.4()Na2O;Na2O2Na;NaOH(或NaH)【解析】试题分析:(1)若将碳纳米颗粒分散到一定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分散系,该体系的分散质颗粒达到胶体颗粒的大小,所以属于胶体,所具的性质有丁达尔效应;(2)根据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和质量守恒规律的知识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3C+2 K2Cr2O7 +8H2SO4= 2K2SO4+3CO2+2 Cr2(SO4) 3+ 8 H2O;(3)将标准状况下4.48 L产生的气体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生成盐的质量为19.0g。(I)若要使生成的盐的质量变
17、为25.2 g,则应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若通入CO2有1mol的反应,则固态的质量增加62g.现在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5.2 g19.0g=6.2g,所以还应该继续向溶液中通入该气体的质量是4.4g。()假设在生成的19.0 g的盐溶液中含有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0.2;106x+84y=19.0解得x=y=0.1.则含有的Na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1mol2+0.1mol=0.3mol,加入一定量某物质,充分反应后,减压低温蒸发得到纯净的21.2 g Na2CO3固体。n(Na2CO3)= 21.2 g106g/mol=0.2
18、mol,含有Na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22=0.4mol.应该加入0.1mol的Na+离子。由于只加入0.05 mol某物质,则每个微粒中含有2个Na+。加入的物质可以是Na2O;Na2O2;若只能加入0.10 mol某物质,则每个微粒中应该含1个Na+。加入的物质可以是Na;NaOH(或NaH)。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Na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转化及计算的知识。15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是A1.4 g B2.2 g C4.4 g D在2.2 g和4.4 g之间【答案
19、】A【解析】试题分析:无论是否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C2H5OH燃烧最终得到的水的质量是一定的,也就是1molC2H5OH燃烧得到3molH2O。现在得到10.8gH2O,所以燃烧的C2H5OH一共就是0.2mol。所以有n(CO2)+n(CO)=0.4mol又最后得到混合物质量为27.6g,所以m(CO2)+m(CO)=16.8g设CO2 xmol,CO ymol则x+y=0.444x+28y=16.8x=0.35,y=0.05所以CO的质量为0.05*28=1.4g。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有机物燃烧计算,涉及原子守恒。16(15分)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
20、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 。aH2SO4 bBaSO4cN2SO4 dNaOHeCH3CH2OH(2)电解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分别是 ;。(3)电极反应和的生成物反应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4)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
21、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 。(5)实验过程中,若在阴极产生了448 L(标准状况)气体,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标准状况) L。【答案】 (1)c 2分 (2)Fe-2e-=Fe2+ 2分 (3)4Fe2+10H2O+O2=4Fe(OH)3+8H+ 3分 (4)O2+2CO2+4e-=2CO32- (2O2+4CO2+8e-=4CO32-) 3分CO2 2分 (5)11.2 3分【解析】17(14分)()如图所示:
22、(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腐蚀。请写出正极反应式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时,两极均有气体产生,则N端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1)X极与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相连,氢气从_(填“A、B、C或D”)口导出。(2)已知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则M为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3)若制得标准状况下5.6 L氧气,则生成氢氧化钾的质量是_。【答案】(1)吸氧(2分) O2 + 4e- +2H2O =4OH-(2分)(2)负(2分) 2Cl- + 2H2
23、O电解=Cl22OH-H2(2分) (3)正 C (2分)(4)阴离子 (2分) (5)56g (2分)【解析】试题分析:()(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由于是氯化钠溶液,因此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其中正极反应式为O2 + 4e- +2H2O =4OH-。(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时,两极均有气体产生,这说明此时是电解池,铁是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而石墨是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实验N端是电源的负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 2H2O电解=Cl22OH-H2。()(1)题图中左边加入含硫酸的水,右侧加入含KOH的水,说明左边制硫酸,
24、右边制备KOH溶液,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同时电解后溶液呈酸性,氢离子在阴极放电,同时电解后溶液呈碱性,则X为阳极,Y为阴极,所以X连接电源正极;Y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氢气从C口导出。(2)OH-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使左边溶液中H+增多,为了使溶液呈电中性,硫酸钾溶液中的SO42-通过M交换膜向左边迁移,即M为阴离子交换膜。(3)标准状况下5.6L氧气的物质的量是5.6L22.4L/mol0.25mol,则根据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可知消耗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根据2H+2e-H2可知同时消耗氢离子是1mol,实验产生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是1mol,质量是56
25、g。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18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稀释 转移 洗涤 定容 摇匀(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 。(2)第步实验的操作是 。(3)第步实验的操作是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字母填写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上的刻度取用浓硫酸E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F定容
26、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5)本实验最浪费时间的地方是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至室温,为了节约时间,简单易行的加快稀硫酸冷却的方法是_。【答案】(1)163mL;(2)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3)定容,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4)b;c;b;a;b;b;(5)把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中【解析】试题分析:(1)浓硫酸的体积=30*01*98/(184*98%)=163mL ;(2)浓硫酸的稀释要注意是将酸入水,方法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3)定容时的操作为:沿玻璃
27、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4)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放置,吸收水蒸汽,使其浓度减小,结果偏低,选b;容量瓶用水后无影响,选c;烧杯和玻璃棒上有溶质,造成溶质损失,浓度偏小,选b;仰视量筒,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大,选a;吸出少量水会造成溶质损失,浓度偏小,选b;定容后不能加水,加水会使浓度偏小,选b;(5)浓硫酸稀释后需要冷却,可以把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中。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名师点睛】溶液配制过程中常考的四个数据:1、药品的质量或体积:实验室中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而托盘天平只能称量到01g,量取液体体积一般使用量
28、筒,也要注意量筒的读数也为01ml,不能写成1460g或1460ml等。2、容量瓶的规格: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应该与所配制的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且回答容量瓶时必须说明容量瓶的规格。3、洗涤烧杯和玻璃棒:转移液体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是为了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入容量瓶,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4、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厘米: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否则容易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当体积超过刻度线,只能重新配制。19(12分)(1)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硫酸、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
29、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1kJ、Q2kJ、Q3kJ。则三者的由小到大关系是_(用Q1、Q2、Q3表示)。(2)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目的是_; 若实验中不加盖泡沫塑料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室用50mL 0.50molL1盐酸、50mL 0.55molL1NaOH溶液利用上图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序号)_。A反应前盐酸的温度 B
30、反应前盐酸的质量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4220.220.423.6320.520.623.8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Q1Q3Q2 (2)减少热量损失 偏小 (3)ACE (4)55.2 kJmol1【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三者的由小到大关系是)Q1Q3Q2。(2)如果两个小孔
31、过大,会导致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开得过大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损失;若实验中不加盖泡沫塑料板,会导致热量损失,从而导致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mc(t2t1,溶液的质量可以通过密度和体积计算,所以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反应前盐酸的温度、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答案选ACE。(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的温度差为、,即三次温差的平均值是3.3。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所以中和热。考点:考查中和热计算及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20(14分).实验室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氯气(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高锰酸钾与
32、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粉,并进行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测定。(1)装置中的x试剂为_;(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_;(3)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000 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3ClO+ I= 3Cl+ IO3 IO3+
33、 5I+ 3H2O = 6OH+ 3I2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123KI溶液体积/mL19.9820.0220.00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共14分) .(1)MnO2+4H+2Cl-Mn2+Cl2+2H2O(2分)(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2分)(3)51(2分);(1)NaOH溶液(2分)(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2分);将装置放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1分
34、)(3)21.45 (2分);偏低(1分)【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制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Mn2+Cl2+2H2O;(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的方程式是:KClO3+6HCl(浓)=KCl+3Cl2+3H2O;该反应中氧化剂KClO3得到电子变为还原产物Cl2,还原剂HCl失去电子变为氧化产物Cl2.根据方程式中物质的关系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在装置中制取氯气,由
35、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在氯气中含有杂质HCl及H2O; 在装置中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杂质HCl,在装置氯气与石灰浆发生反应制取漂白粉;由于氯气是大气污染物,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该用溶解度大的NaOH溶液进行吸收,并且为了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用一个带有球形的U型管装置。(1)装置中的x试剂为NaOH溶液;(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将装置放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3)将两个反应方程式叠加可得:ClO+2I+H2O = Cl+2OH-+I
36、2。这三次一共消耗的KI溶液的体积是:V(KI)= (19.98+20.02+20.00)ml=60.00ml。n(KI)= 0.1000 mol/L0.06L=0.006mol,则n(ClO)=0.003mol,故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的质量是m(Ca(ClO)2)=(0.003mol2)143g/mol=0.2145g,所以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2145g1.000g)100=21.45; 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滴加的KI溶液的体积偏少,使测定结果将偏低。考点: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的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与作用、氧化产物与还原产
37、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计算、误差分析的知识。21将15.6 g Na2O2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回答:(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2)该反应中所消耗的水的质量为 g。(3)将反应后的溶液配成10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答案】(1)2.24L (2分)(2)3.6g (2分) (3)0.4molL-1 (2分)【解析】试题分析:15.6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5.6g78g/mol0.2mol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Na2O2 2H2O4NaOH O22mol 36g 4mol 22.4L0.2mol 3.6g 0.4mo
38、l 2.24L即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反应中所消耗的水的质量为3.6g将反应后的溶液配成10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1L0.4mol/L考点:考查过氧化钠溶于水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就是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该题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22(12分)A、B、C、D、E、F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的同周期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
39、外层少4个,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试回答:(1)写出元素符号:A_,D_,E_。(2)用电子式表示B与F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3)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D的固态氧化物为_。【答案】(1)Na;Si;P(2)(3)Al(OH)3OHAlO2-2H2O(4)SiO2【解析】试题分析: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C为铝;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都是同周期的元素:A为钠、B为镁;A、C、F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F为氯;D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 8 4,所以D为硅;E的核外电
40、子排布为:2 8 5,所以E为磷。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23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部分产物可能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E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若将沉淀C加热至恒重,最终得到的物质是 。(2)A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振荡,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若在酸性的A溶液中通入氧气,也能得到棕黄色溶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Fe2(SO4)3; Fe2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SO4 + 2NaOH = Fe(OH)2 + Na2SO4,4Fe(OH)2 +
41、 O2 + 2H2O =4Fe(OH)3(3)4Fe2+ O2 + 4H+=4Fe3+2H2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中的溶质为FeSO4,B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Fe3+,C是Fe(OH)3,E中是Fe2(SO4)3;(1)E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Fe2(SO4)3;若将沉淀C加热至恒重,最终得到的物质是Fe2O3;(2)A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振荡,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FeSO4 + 2NaOH = Fe(OH)2 + Na2SO4,4Fe(OH)2 + O2 + 2H2O =4Fe(OH)3;(3)若在酸性的A溶液中通入氧气,也能得到棕黄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2+ O2 + 4H+=4Fe3+2H2O。考点:无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