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923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图”及“不同区域农业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造成图示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B. 土壤C. 气候D. 市场2.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 “高”和“寒”B. 伏旱C. 高温多雨D. 炎热干燥【答案】1. C 2. A【解析】本题组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题详解】图中显示,两地农业景观分别为旱作农业和

2、水稻种植业。图中显示,两地地形都是平原,不会导致农业景观差异,排除选项A。两地都有肥沃的土壤(耕作土壤)和不肥沃的土壤(如盐碱地、红壤),对两地农业景观差异影响不大,排除选项B。两地属不同气候类型,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较少,形成旱作农业景观,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形成水田农业景观,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两地人口都很密集,市场需求量都很大,市场差异不是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2题详解】图中表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具有“高”和“寒”的特征,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图中表示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但没有伏旱天气,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选项B错误

3、。图中表示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或低温少雨(南方地区),“高温多雨”不是整个区域整体的自然特征,选项C错误。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的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土楼是我国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A. 黄土高原B. 东北地区C. 东南沿海D. 青藏高原4. 关于土楼的建设特点及其目的叙述正确的是依山就势:取材、取水方便 坐北朝南:防风人字形双坡屋顶:排水 墙体厚实:防风A. B. C. D. 5. 土楼的居民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

4、物有A. 水稻、油菜、茶树B. 春小麦、亚麻、甜菜C. 青稞、玉米、甘蔗D. 冬小麦、棉花、花生【答案】3. C 4. D 5. A【解析】【3题详解】东南沿海多低山丘陵,石木资源丰富,就地取材,掺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说明当地盛产大米、糖、竹等,是我国东南沿海特征;黄土高原土层厚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建设窑洞;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当地房屋低矮、防寒、墙厚;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放牧为主,房屋多木屋和毡棚。选C正确。【4题详解】土楼建在山间小盆地,不是依山而建,没有沿河而建,不是为了取水方便,错;坐北朝南,是为了采光,错;东南沿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人字形双

5、坡屋顶利于排水,正确;东南沿海多台风,墙体厚实利于防风,正确。选D正确。【5题详解】土楼在福建,亚热带季风气候,宜种植水稻、油菜、茶树;春小麦、亚麻、甜菜适宜在亚寒带地区,我国东北适宜;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主要在华北地区。选A正确。【点睛】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

6、畜、有水井。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福建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位置见下图)自 2018年5月3日开始持续喷发了数月,产生了大量火山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能够精确测量基拉韦厄火山区地壳移动距离的是A. 遥感技术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7. 可以监测火山灰覆盖区域的是A. 遥感技术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答案】6. B 7. A【解析】本题考查“3S”技术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可精确测量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可精确测量地壳移动距离。

7、遥感技术可通过电磁波信息监测大范围地理事物分布,从而获得火山灰覆盖的地区范围。【6题详解】全球定位系统可精确测量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可精确测量地壳移动距离;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没有获地区经纬度和高程的功能,不能测量地壳移动距离。选B正确。【7题详解】遥感技术可通过电磁波信息监测大范围地理事物分布,从而获得火山灰覆盖的地区范围;全球定位系统,能获得火山的地理位置信息,不能监测火山灰的覆盖区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对信息的管理,不能监测。选A正确。2017年9月25日下午5点开始,微信的欢迎界面换了。原先微信启动页中选用的照片素材,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

8、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BlueMarble),证明人类能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了。替换原图片的,是由中国“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中国风云四号的关键装置是A. 航空器B. 传感器C. 胶片质量D. 磁带质量9. 中国风云四号观测的优点有探测范围大获得信息快成本低,效益高不受地面条件限制A. B. C. D. 【答案】8. B 9. C【解析】【8题详解】风云四号获取的是卫星影像图照片是遥感卫星,其关键装置是传感器;航天器是飞行器与卫星无关;胶片质量和磁带质量影响遥感记录质量的,不是关键装置。选B正确。【9题详解】遥感卫星可全天候遥测

9、,探测范围大、获得信息快、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卫星是高科技,成本高。选C正确。【点睛】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范围广)2、时效性、周期性3、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4、可以全天候的工作5、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2017年7月5日,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化治理打成共识。其中,中国库布齐

10、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 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 滥砍滥伐,植被稀少C. 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 深居内陆,气候干燥11. “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生态光伏”治沙项目。下列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 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B. 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加剧地表水分蒸发C. 多种植耐早植物D. 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12. 治理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措施有 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 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

11、 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A. B. C. D. 【答案】10. D 11. B 12. D【解析】【10题详解】库布齐沙漠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是其主要成因;周边没有高山环绕,不是盆地地形;滥砍滥伐是人为原因。选D正确。【11题详解】库布齐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太阳能板阻挡了太阳对地面辐射,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气候干旱,适宜多种植耐早植物;“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选B正确。【12题详解】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利于荒漠化的防治,正确;该地气候干旱,扩大耕地,会加大水资源

12、的消耗,加剧荒漠化进程,不利于荒漠化防治,错;建设草方格沙障,可增加地面粗糙度,减低风速,利于固定沙丘防治荒漠化,正确;流动沙丘缺少水,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只会造成水浪费,不利于荒漠化防治,错。选D正确。【点睛】荒漠化治理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关系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 控制人口增长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

13、因分别是( )A. 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B. 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C. 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D. 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14.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 彻底退耕还林【答案】13. C 14. B【解析】试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13题详解】由材料“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可知,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亚热带湿润山区的植被为森林,“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C正确。【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红色荒漠”主要出现在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山区,降水集中

14、在夏季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不适宜大力开荒种田,A错;该地区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应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加强农业综合发展,B正确,C错;彻底退耕还林不现实,D错,所以选B。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5.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A.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 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16. 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地()A. 光照更强B. 土壤的水分更好C. 坡度更缓D. 植被覆盖率更高【答案】15. A 16. B【解析】【15题详解】根据经纬度,该地位

15、于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A对。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B错。断层发育,是内力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侵蚀作用,C错。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错。【16题详解】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是地位于河谷南侧,是阴坡,蒸发较弱,土壤的水分更好,B对。阴坡光照较差,A错。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坡度差异,C错。植被覆盖率更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D错。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地

16、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 降水丰沛 灌溉水源充足A. B. C. D. 18. 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A. B. C. D. 【答案】17. C 18. 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宁夏平原号称“塞上江南”,地形平坦,是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条件好,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宁夏重要的农业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宁夏自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少,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降水由400毫米向200毫米减少,体现了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因气候和降水的差异,农业由农耕区向游牧

17、区过渡。【17题详解】宁夏平原号称“塞上江南”,地形平坦,是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条件好,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宁夏重要的农业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选C正确。【18题详解】宁夏自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少,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降水由400毫米向200毫米减少,体现了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因气候和降水的差异,农业由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这里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无关。选C正确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9. 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 B. C. D. 20. 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 涵养水源B. 调蓄洪水C. 美化环境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19. A 20. D【解析】【19题详解】扎龙湿地形成条件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湿地,对。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对。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对。湿地的地下水位高,错。A对,B、C、D错。【20题详解】湿地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

19、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对。涵养水源、调蓄洪水是湿地的功能,不是保护扎龙湿地的主要目的,A、B错。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C对。21.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信风携带海洋水汽深入 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平原面积广阔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且地处赤道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全年多雨;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信风携带海洋水汽深入,增加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增湿明显;秘鲁寒流在南美洲西岸,不影响亚马孙平原。正确,选B。2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

20、正确的是A. 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 水能、风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C. 电能是一次能源D.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我们可无尽地开发利用【答案】B【解析】【详解】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是非可再生能源,A错;水能、风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B正确;电能是二次能源,C错;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它是非可再生能源,我们不可能无尽地开发利用,D错。选B。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 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C. 距离冬季风源地

21、近,风力强劲D.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24. 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 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B.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C.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 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答案】23. C 24. B【解析】【23题详解】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C正确【24题详解】注意生态意义,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5.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22、 流域内地形起伏小,水能资源不丰富B. 流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 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等26. 田纳西河“洪水为患”较多的时段是A. 初冬B. 初春C. 初夏D. 初秋27.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 丰富的矿产资源B.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 便利的航运条件D.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答案】25. D 26. B 27. D【解析】【25题详解】田纳西河主要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地,流域内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A错;流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B错;是密西西比河

23、的二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C错;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等,D正确。【26题详解】田纳西河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多雨,洪水为患较多的时段应是初春季。选B正确。【27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是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工业走廊的工业部门主要是耗能大的重化工工业;所以工业走廊不是因矿产丰富形成;旅游业是这里的第三产业,不是主导产业;便利的航运不是工业走廊形成的主导因素。选D正确。【点睛】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煤炭、铀矿丰富,大力发展水电、火电、核电,从而成为全美最大的能源工业基地,促进了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下图是两个不同区

24、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8. 甲区域河流航运价值较乙区域河流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 甲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无结冰期B. 乙区域河流流量较小C. 甲区域经济发达,航运量大D. 甲区域地形平坦,较乙区域有较大优势29. 目前甲乙两区域都在开发的能源是A. 太阳能B. 水能C. 地热能D. 石油30.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沙尘暴C. 土壤盐碱化D. 洪涝灾害【答案】28. D 29. D 30. C【解析】【28题详解】甲区域是西欧,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流量大,无冰期,区域内经济发达,航运量大,航运价值高;乙是中亚里海、咸海及周边地区,

25、地形平坦,气候干旱,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区域内经济落后,航运量小,航运价值低。选D正确。【29题详解】甲区域降水多,太阳能不足,地形平坦、水能不丰富,不在板块交界带,地热能不丰富;甲区域西部北海大陆架石油资源丰富,乙区域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两区域都在开发的是石油资源。选D正确。【30题详解】乙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易引发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的地方;沙尘暴与不合理灌溉关系不大;洪涝灾害不是灌溉不合理引发。选C正确。【点睛】欧洲西部河流的航运价值高第一、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第二、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区域内的河

26、流水量特别丰富且稳定,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大。第三、各河流间有运河相连,这些人工运河与自然河流形成了稠密发达的内河运输网。第四、无结冰期第五、西欧经济发达,区内货物流量大。二、综合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婆罗洲之心”是一个跨三方国界的、旨在保护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环境保护项目,它覆盖了赤道附近22万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带,并拥有众多野生物种。婆罗洲岛所属的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政府已在2006年3月27日巴西第八届生物多样性大会上正式启动该保护项目,并承诺支持项目的实施。材料二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婆罗洲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了惊人的破坏。一方面,人们砍伐森林,出口木材,

27、换取外汇收入;另一方面,人们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发展种植经济。伐木和开荒,成为原始森林的主要杀手。(1)与“婆罗洲之心”计划覆盖区的典型植被是_,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_、_。(2)“婆罗洲之心”计划覆盖区典型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据材料二分析,致该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婆罗洲之心”计划覆盖区的植被。【答案】(1)热带雨林、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2)影响: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地球之肺);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蓄水海绵);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医学宝库。(3)直接原因:伐木和开荒;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

28、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硬质木材和优质食用油的大量需求。(4)对雨林的保护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保护。“婆罗洲之心”地处赤道,主要是热带雨林;世界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全球效应表现在:维护全球大气的碳氧平衡、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和全球水循环、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医药资源丰富,有医学宝库之称。人们砍伐森林,出口

29、木材,换取外汇收入,雨林破坏的直接原因:伐木和开荒;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硬质木材和优质食用油的大量需求,加剧了雨林的开发和破坏。雨林的保护要从其全球的环境效益角度考虑,兼顾其经济效益,从公众环境教育、开发性保护、世界共同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面提措施。【详解】(1)“婆罗洲之心”覆盖了赤道附近的森林地带,赤道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世界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2)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量最高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护全球大气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大,雨林区降水丰富,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和全球

30、水循环,有蓄水海绵之称;热带雨林为无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医药资源丰富,有医学宝库之称。(3)人们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另一方面,人们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发展种植经济,破坏雨林,所以雨林破坏的直接原因:伐木和开荒;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硬质木材和优质食用油的大量需求,加剧了雨林的开发和破坏。(4)雨林的保护要从其全球的环境效益角度考虑,兼顾其经济效益: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对雨林环境意义的认识;设立国际基金,国际援助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以减少对雨林的开发和破坏;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31、,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减少对雨林的破坏;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使雨林在发展中得到保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兼顾经济发展;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等。32.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左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右图是山西省在全国位置图。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2)为了减缓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修建的三条运

32、煤干线从北向南依次是 线 线、 线。(3)根据材料二,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4)为了加快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请你为山西省出谋划策。【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2)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3)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节约土地资源;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环境效益:减轻环境污染等。(4)巩固发展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3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发展交通;改善环境等。一方面,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地理位置方面考虑的市场距离: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华北、华中等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市场方面考虑的需求大小: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考虑的煤炭的输出条件:山西省有众多公路、铁路,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2)提高晋煤外运的能

34、力,修建的三条运煤干线从北向南依次大秦线(大同-秦皇岛),神黄线(神府-黄骅),焦日线(焦作-日照),便于煤炭外运到沿海的港口。(3)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用于建筑材料、发电、蒸汽、化工原料等方面;经济效益主要是产业结构和附加值的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社会效益主要是对公众的就业生活的影响:产业链的延长,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公众的收入和社会稳定;环境效益主要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废物回收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等。(4)山西是以煤炭为主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要从巩固发展传统

35、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发展交通;改善环境等方面提建议。一方面,立足优势自身的资源优势,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点睛】1、山西煤炭的资源条件:(1)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山西煤炭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6、: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扩大开采规模;增加产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33.下图是“长江、黄河、尼罗河和亚马孙河的干流剖面图”及流域内水能蕴藏量表。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四条河流中,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是_,河流航运最繁忙的是_,干流中下游沿岸人口稀少的是_,河口三角洲成长最快的是_。(填代号)(2)河的干流总落差远小于两河,但流域内水能蕴藏量却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_。(3)河与河中下游地区夏季洪灾多发,主要原因

37、是_。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对长江的综合开发有借鉴意义。完成下列问题。(4)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长江径流量大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大A B C D(5)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 )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B水能资源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D都可以进行梯级开发,对流域统一开发与管理【答案】 (1). (2). (3). (4). (5). 该河支流众多,水量远大于河,干支流也多发源于高原、山地,落差大 (6). 暴雨洪涝 (7). A (8). D【解析】【详解】(1)四条河流中,尼罗河源于东

38、非高原,海拔2000-3000米,流经区域落差小,水能蕴藏较小,流域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 是尼罗河;长江源于唐古拉山海拔超过6000米,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是四条河中航运最繁忙的,是长江;亚马孙河源于安第斯山,流域内水量最丰富,水能蕴藏丰富,流经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利于人居,干流中下游沿岸人口稀少,是亚马孙河;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海拔超过5000米,落差大,流域多在半干旱、半湿润区,水量较小,水能蕴藏较小,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河口三角洲成长最快,是黄河。(2)河亚马孙河,虽干流总落差远小于两河,但流域内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流域内支流众多,水量远大于河,干支流也多发源于高原、山地,落差大,所以流域内水能蕴藏量却是最大的。(3)河长江与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多发。(4)长江三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径流量大是说的整个长江流域,不代表三峡水量丰富;地形平坦不利于水能资源形成。选A正确。(5)长江和田纳西河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长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田纳西河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A错;长江水能资源丰富,但没有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B错;长江流域内有色金属丰富,煤炭不丰,田纳西河流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错;长江和田纳西河落差大,都可以进行梯级开发,对流域统一开发与管理,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