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优化提升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特点(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2.历史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
2、方面的;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极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经济有利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思想文化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专制统治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二
3、、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比较比较项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政体形式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权力中心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之一历史影响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客观公正看待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内涵阐释1.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
4、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典题例证(2019
5、课标)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建造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型工程建设,即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项。战国后期,公田制度逐渐瓦解,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普及”表述不当,排除;交通运输网络通畅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但并非支撑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素养分析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
6、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战国后期的秦国已初步建立了集权统治,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可以调动人力、物力来建设大型工程,因此才会出现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方法点拨1.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发展进程。如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间的自由竞争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罗斯福新政。利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人物)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孔子、道家没落的
7、奴隶主阶级;墨家小生产者、社会下层;孟子、荀子地主阶级。利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宋元明清时期经济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并逐渐壮大市民文学、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出现等。2.熟悉并掌握重要的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如主客观两方面、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与片面的观点等。3.注意防止出现看待历史问题的偏差:(1)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2)任意夸大阶级斗
8、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3)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片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1.(2020福建厦门质检)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律法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义男继承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1.答案B明初大明令规定“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到了明朝后期,“义男”可以“照例同子孙论”,这表明在明朝后期,宗法关系较以前有所松弛,故选B项;“义男”可以“照例
9、同子孙论”,说明“义男”没有冲击纲常伦理,排除A项;“义男”继承权是“嫡子”继承权的一种补充,不会取代嫡子继承,排除C项;“义男”的地位由不被国家承认到“照例同子孙论”,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会导致社会风俗的急剧转变,排除D项。2.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中央进行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为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2.答案C材料的关键信息“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突出的是官吏的任命到
10、行使职权都遵循严格的程序,故C项正确。3.(2018课标)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3.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减少,出自无官职记录家庭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说明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看,出身于高级官员家庭的宰相人数明显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宰
11、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许多寒门子弟是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担任高官的,因此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4.雍正曾告诫王公大臣和反对他的人说:“当以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画一,则奸党无自而起。”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思想控制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4.答案D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未涉及,故A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封建制度,故B项错误;思想控制加强是题干反映的内容,但非设问所指的本质上的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雍正要求王公大臣和反对他的人与他“是非画一”,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D项正确。一、选择题1.(202
12、0天津南开区质查)尚书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此处“百姓”是指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但在战国典籍中,却常用“百姓”称呼普通民众。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A.宗族观念形成B.平民获得政治特权C.官僚政治确立D.礼乐秩序渐趋崩溃1.答案D材料中“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反映了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礼乐秩序也渐趋崩溃,“百姓”称呼的变化反映了这个过程,故选D项;“宗族观念形成”与材料中“在战国”不符,排除A项;“称呼普通民众”不能反映政治特权,排除B项;“在战国”随着各国改革,官僚政治逐渐确立,但材料中只提到“称呼普通民众”,并未涉及官僚政治,排除C项。2.(2020山东潍坊诊断)秦国
13、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C.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2.答案C根据材料“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可知,这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吏,提升统治效能,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排除A项;根据材料“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可知这体现了法家
14、思想,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3.(2020山东聊城诊断)“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3.答案C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等级制度日趋固化,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在西汉才
15、出现,排除D项。4.(2020北京昌平诊断)汉初,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同姓王国保卫中央政权,于是分封同姓诸侯,以保卫中央。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把王国土地人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王的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汉武帝的做法()A.与刘邦一样扩大了王国势力B.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践C.体现出强化中央政权的理念D.为中外朝制度奠定思想基础4.答案C通过题干中“推恩令”的内容可知,地方上王国的势力有所下降,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体现出了强化中央集权的理念,故选C项。5.(2020福建漳州质检)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
16、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5.答案A据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对皇权形成制约,故选A项;材料只涉及太宗时期,没有其他时期对比,无法得出发展到顶峰的结论,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C项;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6.(2017课标)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
17、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6.答案A材料中分封的卫、鲁和燕都位于周的东部,原属于殷商文化的分布区。周将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推动了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故选A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早在夏商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故D项表述不当,排除。7.自殷周以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A.社
18、会功能逐渐减弱B.政治功能趋向增强C.主体呈平民化趋势D.始终坚持儒学主导7.答案C材料中没有提到宗族制度社会功能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族制度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故B项错误;“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主体呈平民化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儒学在宗族制度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8.(2019安徽“江南十校”3月考试)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
19、决定集权的发展8.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汉代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后,强化了郡县制,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汉代,社会并未转型,故C项错误;D项中“决定”的表述错误,排除。9.(2019河北唐山一模)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是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9
20、.答案B从材料信息可知,三省官员最初是皇帝身边的秘书、宦者和侍从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故选B项。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时期成为定制,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皇权的强化,无法体现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10.(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时期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至唐懿宗时期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
21、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至唐哀帝时期67强藩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10.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使相数量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藩镇势力扩大,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故选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使相在安史之乱以前就已经出现,而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故A项错误;使相的权力主要在地方,并非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唐朝后期战争不断,这是藩镇割据的结果,并非使相致使战争不断,故D项错误。11.公元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考试,将朱熹
22、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还确立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A.体现人才选拔的公平性B.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C.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D.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11.答案B材料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的措施,有利于蒙古人、色目人学习儒家文化,加速了元政权封建化进程,故选B项。蒙古人、色目人人数较少,汉人、南人人数较多,材料中“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无法体现人才选拔的公平性,故A项错误;该措施并不能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故C项错误;分卷考试与文化学术繁荣无必然关系,故D项错误。12.(2019江西名校联盟二检)洪武九年(137
23、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B.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C.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D.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12.答案D元朝时期,地方上行省权力较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废除行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司法。据此可知,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故选D项。设置布政使,并非主要针对地方藩王,故A项错误;地方上三司分权,相互牵制,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方权力的调整,无法体现削弱丞
24、相行政管理职权,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山东青岛二模)中国边防、海防建设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益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割台时,光绪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
25、天下主!”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益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13.答案(1)措施: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推广中原地区的赋税、军事制度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积极作用: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西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速了民族交融;等。(2)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先进中国
26、人的探索与觉醒(或先进中国人的忧患意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转变。14.(2019四川绵阳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4.答案示例论题: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阐述: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开通西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交融。明清时期,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