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家庄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D(理解错误,“鼓励人多做好事,制止不该做的事”有误)2 C(“中庸”“中和”不是相同的概念,“中庸”是“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3 A(绝对化)4 C(除:授予官职)5 B(表现文章的内容 表现有才 表现直言)6 A(强加因果)7(1)(欧阳修)每次入朝拜见(皇上), 仁宗都延请他,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咨询他哪些是应该做的。 (省略句1分,延、咨、所字结构各1分,句意1分。共5分)(2)等到任青州太守时, 又因为请求停止发放青苗钱, 而被王安石诋毁, 所以乞求退休更加迫切。 (守、以、散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共5
2、分)8 首联写重阳到来,诗人独酌杯酒、抱病登台、欣赏佳秋的生活情趣。(3分) 颔联写因抱病登台而无分饮酒、无心赏菊;这发号施令般的“不须开” 恰好证明了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的情趣。(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9 (1) 颈联触景生情。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鸣,霜天秋晚看到归来的白雁,触发诗人的乡愁,以至于无心饮酒,无心赏花。(3分)(2)尾联思亲伤时。遥怜弟妹,思念亲人,万千愁绪;战争接连,衰老多病,感时伤怀,心绪全无。(3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10(略)(6分) 11给一粒米下跪(1)答D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1分。答、不得分。(二爷下跪的是一粒米,而不是日本人。“我是事情的
3、见证者”错误,形象上起衬托作用不当。我采访二爷并不单纯是为编写县志。)(2)讲人格,重自尊。(1分)认为男子不应该轻易下跪,而且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多年来,他始终不愿意向任何人说起当年唯一一次下跪的往事,一旦提及就情绪激动。(2分)忍辱负重,顾全大局。(1分)二爷为了村民能活下去,放弃尊严,按照日本人的要求虔诚地下跪,吃下了藏着米粒的牛粪。(2分)朴实、不居功。(1分)虽然二爷名声在外,村子叫“粒米村”,但他仍旧过着普通的生活,从不主动向人讲起此事。(2分) (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 组织情节的线索。小时候的几件事,以及参加工作后“我”对二爷的采访都是围绕“一粒米”展开的
4、,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形象与主题。二爷的高大形象是通过一粒米逐渐展现的,以此赞美了二爷的高贵品质。构思巧妙。以小见大,借小小一粒米的故事表现个人人格和民族存亡的大主题。(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一:尊严是一种高贵的美德,保持个人尊严需要无畏的勇气。(2分) 在二爷眼中,个人尊严高于一切。面对孩子们的询问,二爷始终不愿讲述那件事,对那次下跪始终耿耿于怀。(2分)为了救活全村人,二爷表面上丢掉了自己的尊严。他忍受日本军官的羞辱,而他自己多年来也不愿再提起这件事。(2分)二爷赢得了人们的敬重。父母们为我们误解二爷而生气;因我们糟蹋粮食而动手,大人们在意的不仅仅是粮食,更是对
5、二爷尊严的维护。(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观点二:生命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失去生命就失去了一切。(2分)在乡亲的生命和个人的尊严面前二爷选择了前者。面临生死存亡,二爷下跪,吃掉牛粪,是想换来米,救乡亲们的命。(2分)二爷虽牺牲了个人尊严,但他同村民一样仍然顽强地活着。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变为佝偻的老人,二爷自己一个人内心忍受着为一粒米下跪的折磨。(2分)生命诚可贵,在特殊时期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二爷的选择保全了全村人的生命,这种做法值得称赞。(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12梨园国宝裴艳玲(1)答E 3分,答C 2分,答A 1分,答B、D不给分。(A“这一性格从她生活习惯上可略见一斑。”
6、错。传主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体现这种英雄气概。 B曲解原意,原文为“如果借鉴不好”D“现代剧只有吸收传统剧技法才能取得更大成就”错“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传统剧技法”)(2)“艺术标杆”:她是梨园界敬业乐业的楷模。功底深厚,技艺高超。唱功、做功、武功(唱、念、做、舞),样样出众;热爱艺术,专注执着。时常沉浸于自己的角色;勇于挑战,艺无止境。在花甲之年,仍致力于戏曲的革新。(3分) “人生风标”:她是演艺界人士做人处世的榜样。不讲吃穿,生活简朴;不畏权贵,正直高贵。(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追求更高的艺术层次,给观众带来多样的审美享受。突破局限,挑战自我,把没有尝试的旦角、现代戏,都一一
7、演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为河北、为戏剧界留下传世之作。(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一:继承传统是裴艳玲成功的关键。(2分)裴先生早年的巨大成功依靠的正是对传统剧目的传承。(2分)裴先生认为传统是戏曲的根,继承传统是演员成大器的基础。(2分)裴先生排演响九霄时,融入传统剧中武生的飒爽之气使剧作大为增色。(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观点二:大胆创新是裴艳玲成功的秘诀。(2分)剧目哪吒、钟馗等的成功演出,正是因为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启发。(2分)在响九霄这出戏里,将传统剧中武生的飒爽之气融入剧情,获得很高赞誉。(2分)角色饰演的创新,潇潇洒洒地演了一回女人和现代剧中的男角。(2分)
8、(共8分。意思对即可)观点三:裴艳玲成功在于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2分)传统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裴先生在对待传统上,敬重而虔诚,这是她在戏曲行当立足发展的根基。(3分)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生活体验,对角色大胆突破,这是她超越同行广受赞誉的关键。(3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13 C 望文生义。“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时勇于献出生命。14 B(A主客颠倒。C成分残缺。D重复“多达左右”。)15 C(本段内容围绕“教育顺应人的天性”,谈及了三个教育家的观点。句中的“就”字与给出的开头衔接最为自然顺畅,句中“更”字与句构成递进关系,句“也”字说明它应该在句之后,句都是在解释夸美纽斯的观点,句是
9、句“教育应该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的原因,应紧随其后,句中“他们”指的是句中的“这些人”所以应在句之后,句是前面内容的补充,应放在最后。)16示例: 君子之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君子之志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执着,君子之志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顽强。(6分)17题目:新“拾金不昧”、向“钱”看(2分,言之成理即可)寓意:现今社会中,拾金不昧的意识已经日趋淡漠,取而代之的是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作者借这幅漫画对社会上的这种道德淡漠的现象给予了讽刺和批判。(3分)18参考立意: 行动的力量 成功源于行动 放弃抱怨,抓紧行动 行动才能成功附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 庐陵人。幼
10、年时, 欧阳修就聪敏过人, 读书过目不忘。参加科举考试, 欧阳修列为第一名。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 一起作古文, 议论时事;又结交梅尧臣, 吟诗作歌, 相互唱和, 从此凭借文章名声居天下第一。后欧阳修入朝, 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 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 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 因此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聘请欧阳修为书记官。欧阳修笑而谢绝说:“我昔日的举措岂是为了一己之利? 我们虽然同时被斥退,但不能同时升迁。”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
11、事更动, 任用天下有名之士, 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入朝拜见(皇上), 仁宗都邀请他,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咨询他哪些是可以做的。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 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 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 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 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 到哪里去找啊?”做同修起居注后, 进任知制诰。按惯例, 对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 仁宗了解欧阳修, 诏令特意授予他。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 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个天然险要之地, 不可以放弃, 如果
12、放弃它, 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 这样, 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 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 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出使(河东)回京以后, 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 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 仁宗对他说: “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 想要说什么, 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 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 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叛乱被平定以后, 大将李昭亮和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 欧阳修因此将冯博文逮捕下狱,
13、 李昭亮于是恐惧起来, 立刻放回所纳妇女。兵变发生的当初, 对搞叛乱的人以不杀头来招抚, 但他们归顺后又都被杀了, 对被迫参加的二千人,分别交给各郡去管。这时富弼做宣抚使, 他恐怕这些人以后另生变故, 准备下令在同一天杀死他们, 他与欧阳修在内黄会见, 夜半时, 屏退左右的人, 告诉了他这个打算。欧阳修听后说: “祸莫大于杀死已经投降的人, 何况他们是胁从者呢? 你的主意既然不是朝廷的命令, 倘若有一个郡不愿服从, 又造成事件, 那问题就不小了。”富弼听后豁然醒悟, 立即停止了错误的决定。 欧阳修平生与别人谈论事情, 从来都是尽其所言, 没有什么隐瞒。待到他治理政事时士大夫有什么请求, 则当面
14、说明行还是不行, 即使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论事, 他也必定问明是非, 由此怨恨诽谤他的人越来越多。英宗想要崇奉生父濮王, 于是诏令有关官员讨论该当如何, 都说应当称濮王为皇伯, 并改封大国的爵位。欧阳修援引丧服记的有关规定认为:“如果将亲生父亲改称皇伯, 这样做, 考查以前历朝各代, 都是无典可依的。进封大国爵位, 则又于礼不合。所以中书的意见与大家不一样。”于是御史吕诲等人就此事诋毁欧阳修, 争论不已, 都被贬逐。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而多次遭到污蔑。 六十岁时, 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 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 不让他退休。及任青州太守时, 又因为请求停止发放青苗钱, 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 所以乞求退休更加迫切。熙宁五年去世, 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