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 分;试题页数:8页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 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B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 D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2.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诸侯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
2、一步交融 B.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平衡 C.青铜礼器被赋予宗教色彩 D.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3.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 B. C. D.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C.掌控军权,统
3、领全国 D.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5. 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 )A. 表明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C. 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D.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社会动荡不安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丝绸之路开辟7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
4、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8.唐时所取进士,不过二三十人,仍需吏部铨选,或被人举荐,方得入官;授官亦不过丞尉。这说明唐朝科举制( )A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B改善了文官队伍的结构C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9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下列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唐代佛教影响政治生活 B. 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C.唐代市民文
5、化繁荣 D. 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10.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11、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性突破 B.古代世界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C.古代最早出口创汇的货物是瓷器 D.在对外
6、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12、如图为朱熹所著小学集注童蒙须知等读本的书影。这种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读本自元朝起成为蒙学教材,一直延续到近代。这表明朱熹( ) A.开始以儒家伦常为教育内容 B.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 C.注重“知行合一”开启民智 D.顺应了儒学复兴的发展趋势13、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宋朝(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商
7、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放弃重农抑商政策14元代行省的设置具有犬牙相错的特点,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A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B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C以打破地域隔绝来划分行政区域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15史载“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 B. 唐代建筑技术高超
8、,后代难以超越 C. 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 D. 宋代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16、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17、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解决
9、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18.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是自然经济性质所决定的 B.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C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D.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19.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B. 提倡无征不信的科学方法C. 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D.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20、文学作品虽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0、但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必须准确适度。图1所示资料卡片里的内容( )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官员纷纷弃官经商的信息证明了明清时西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某些乡宦价值取向的变动可用于研究当时四川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A B C D 卷二、材料题(40分)21(共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960-1280年间宋王朝的集约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在此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1/3,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
11、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1) 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3世纪中国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近代化的因素,(6分
12、)22(12分)、民生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原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这些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因此,江南地区的人民为了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一方面不断围垦湖田,另一方面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这种棉布生产相对独立的行业,因为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而吸引了大量的雇佣人员种桑养蚕产丝是江南农民的另一主要副业,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盛泽就是因丝织业而繁盛壮大的巨镇,到康熙中期发展到“居民万有余家”。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二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
13、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贸易中心,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种种迹象表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开始出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当然,封建官僚体制都延缓了这种转变。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面临哪一严重的社会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化解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所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有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23.(12分)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武则天7311唐朝唐玄宗347举荐、行伍、门荫唐肃宗164五代4624吏职、幕僚、行伍、 举荐、门荫等宋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 名、纳粟、从军、举荐等朝南宋6348摘编自王翠 从贵族到廉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材料二 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
15、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誉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誉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1) 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选拔官员的特点。(4分)历史半期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ADCDCBBABCADBADCD二、材料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21(1)特点: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及西亚、东北非沿海地区;沿海港口多,海
16、外贸易发达;设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政府鼓励和支持海外贸易。(任意两点4分)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三点6分)(2)宋代已出现汇票形式的纸币、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公司、佣金等近代经济现象,说明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因素。(任答3点经济现象6分)22(1)问题:人多地少,百姓生计困难。(2分)影响:围垦湖田,生态被破坏;从事副业生产,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6分)(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重农抑商、闭关自守政策。(4分)23(1)趋势:宰相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入仕途径更多样化。(4分)原因: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4分)(2)特点:严格控制考试过程;严密考试操作程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