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导与练第10课 鸦片战争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一、第一次鸦片战争:2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 1860年,列强攻入北京城并洗劫烧毁圆明园。3抗争: 1859年,直隶提督史荣椿在大沽炮台壮烈牺牲。4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4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
2、勾结,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 )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取得
3、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4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中国某宫殿受损情形:“据估计,被劫掠破坏之财产,总值约超过六百万镑。在场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最后临走以前,还放一把火烧了它。”请问,上述报道所指事件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5如果你是清廷大员,从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路线和特点看,应向朝廷建议( )A加强海防力量 B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应向西方学习C应尽早开放通商口岸 C内地增设炮台,加强防御6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看。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中国又增
4、加了十处通商口岸 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清政府中部分有识之士掀起洋务运动 D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二、非选择题7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选自新全球史(美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2)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了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 (3)当时中英两国的“宪
5、典”是怎样制订的? 8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方式: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2评价: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四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
6、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3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失败过程: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2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六与以往
7、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为突出的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 B.担负起反对外来侵
8、略的任务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3.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 D.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4.太平天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5.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6、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新特点,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社会性
9、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国农民思想觉悟有巨大提高C.中国农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二、非选择题7.材料解析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天朝田亩制度8.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那些新的特点?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列举
10、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19世纪晚期,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要求对外资本输出。列强默许和纵容日本侵略(国际背景);(2)日本的以侵华征韩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3)清政府的腐败;(4)朝鲜农民起义(契机)。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起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评价:爱国性,落后性)。2.结果及影响: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
11、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北京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
12、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下列内容中,哪一项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马关条约中最能说明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 ) A割地赔款 B. 开埠通商 C. 开辟内河新航线 D.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4.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维新派B.
13、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5.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反映出 ( )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给予帝国主义沉重打击西方列强基于共同的侵华权益可以结盟清政府希望借助外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C、 D、二、非选择题7.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回答:(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
14、 (3)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 8.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第13课 辛亥革命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1.辛亥革命的酝酿(基础):(1)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3.辛亥革命的功绩:(1)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局限性:没
15、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7.材料解析题: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
16、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8.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共和的观念是怎样深入人心的?有什么历史意义?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一、五四运动: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 阶段时间中心主力主要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1919.5.4-6.5北京学生罢课、游行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第二阶段6.5以后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
17、课、商人罢市3历史意义:(1)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斗争精神)。(2)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领导者。(3)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的诞生奠定基础。(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共成立的条件:(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3)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4)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
18、共产党。(2)制定党的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3)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4)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共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反帝反封、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代表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大革命(1924-1927):5大革命的失败(1927):(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国共合作全面破裂。(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4)
19、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国民党右派蒋介石集团的背叛革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错误。教训: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建立革命武装。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二十一条”的签订2.五四运动中参加“三罢”斗争的不包括( )A.学生 B.工人 C.商人 D.农民4.五四运动中的直接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的是(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20、”、内惩国贼C.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415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主要是指(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C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D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
21、可以燎原5国民革命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革命的A指导思想 B领导阶级 C斗争对象 D最终结局6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二、非选择题: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
22、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迎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由)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之运动。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请回答:8简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背景: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间:1927.8.1 。领导人:周恩来 、贺
23、龙、 朱德、 叶挺 、刘伯承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1)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了发动秋收起义。(2)影响:给处于紊乱和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秋收起义:1927.9 毛泽东(由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二、土地革命:1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八七会议。2土地革命的准备:秋收起义。3土地革命实践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土地革命(基础)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4理论基础:“工农
24、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关键) 民主革命的斗争形式。 根据地的建设(保障)民主革命的基地和依托。5意义: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三、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发展:1武装力量:1万多10余万。2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一块 全国十几块根据地。3军事斗争: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围剿(1930、101931、冬)。4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与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四、红军长征: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左倾错误)2长征经过:(1)长征开始(1934.10) 和初期窘况 (2)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1)随堂简练 随堂练
25、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2. 这四幅标语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 ) A B C D3.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 ( )A.根据地建设 B.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革命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
26、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5.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6右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贵州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为这幅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D.抗战胜利
27、举国欢庆二、非选择题7材料解析题:材料一 2005年10月,将是红军长征出发整整70周年,全国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等材料二 歌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回答:长征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一个里程碑,长征已经成为历史,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请问:你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它有什么现实意义?8试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第16课 抗日战争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全民族的抗战:1全
28、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原因: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的史实:1931:九一八事变;1932:一二八事变;1932:建立伪满洲国;1935:华北事变;1937: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2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的建立。3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共联合抗日:战术抗战路线战绩作用地位关系国民党正面战场正规战片面抗战:单纯 依靠政府军队四次会战大片国土沦陷,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主战场相互配合共产党敌后战场游击战全面抗战:即人民战争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抗战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
29、线配合 战场4全民族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2)中国军队远征缅甸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伟大胜利。5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原因:(1)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根本保证;(3)中共在统一战线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5)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配合和积极支持。2“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
30、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作品的创作时间最可能是在( )A1931年B1936年C1938年D1945年3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4.下列对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 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C.两战场的作战方式截然不同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有对立,但互为依存5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
31、。右图是该剧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相同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 B.C.D.6.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盟军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制定 D.全民族抗战二、非选择题7材料解析题:下面是20世纪三十年代日军的宣传漫画:图一 慈爱的日本兵 图二 奋战救中国 图三 “皇军”铁蹄 图四 非沦陷区成踏出乐土 “地狱”(1)从以上四幅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以上四张漫画最能反映日军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是( )A.图一B.图二C
32、.图三D.图四(3)这四张日军宣传漫画具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8试简述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原因。第17课 解放战争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33、,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和谈。2渡江战役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国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思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五、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历
34、史思考:1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2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分子反共反人民的结果,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有机可乘;3事实说明,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之不幸;4希望在历史新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重庆政协会议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停止内战 军队国家化 军民分治 政治民主化A B C D2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
35、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3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辽沈、淮海、平津 B辽沈、平津、淮海 C淮海、平津、辽沈 D平津、淮海、辽沈4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
36、首都南京5.右边漫画所反映的蒋介石的哪一个政策 ( )A“攘外必先安内” B“不抵抗政策” C“和平建国” D“假和平、真备战” 6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二、非选择题7材料解析题: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
37、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39年 图二:1919年 图三:19371945年 图四:1949年(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图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A 6A二、非选择题7、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
38、的愿望。这些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涉及到土地分配、劳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因为它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状况和实际差别,企图一律拉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8、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 1C 2A 3D 4D 5C 6C二、非选择题7、(1)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中国半
39、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失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北京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3课 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B 2C 3D 4A 5A 6B二、非选择题7、(1)不矛盾。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而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
40、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革命打下了基础。(2)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看,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由人民群众参加,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而进行的革命运动,因此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3)打乱了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统治下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民主觉醒,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8、(1)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兴中会、同盟会等团体、政党革命主张、纲领的影响。以章炳麟、陈天华、邹容
41、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思想家的传播。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措施的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2)维护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和复辟帝制,在人民反对下都迅速垮台。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B 2D 3C 4B 5A 6D二、非选择题7、(1)“伪说 ”指社会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远因”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先进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启发了青年学生的觉悟,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材料一诬蔑学生行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3)不正确。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
42、争行列,推进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8、中共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反帝反封、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代表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 1B 2B 3A 4C 5B 6B二、非选择题7.长征精神主要包括:红军指战员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等。现实含义:
43、发扬长征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广大人民的理想信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自觉地珍惜、维护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等。8、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16课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C 6D二、非选择题7.(1)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但从宣传画中,可以见到日本侵略者却竭力歪曲
44、事实、美化侵略、粉饰太平、瓦解中国人的斗志。日军在实行政治压迫、军事进攻和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实施文化奴役政策,极力宣传殖民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文化,灌输奴化思想。(2)A(3)这些漫画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对中国人民实施殖民教育的罪证,充分证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通过殖民教育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以达到永远霸占中国的企图,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8.(1)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根本保证;(3)中共在统一战线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5)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配合和积极支持。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