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B. 杂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C. 前者基因组成相同;后者基因组成不同D. 前者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后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1、纯合子是指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2、杂合子是指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详解】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正确;B、杂合子之间杂交
2、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AaAA、Aa、aa,B错误;C、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C正确;D、纯合子如AA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杂合子如Aa能产生两种配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B。2.玉米的高甜对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袋高甜玉米种子(编号为甲、乙),已知其中有一袋是纯种,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并保留纯种高甜玉米种子A. 甲乙B. 甲乙,得到的F1反复自交,筛选出高甜玉米C. 甲、乙分别与隐性个体测交D. 甲甲;乙乙【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个体的常用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
3、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由于玉米的高甜对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知道两袋高甜玉米种子中有一袋是纯种,另一袋可能是杂合体,所以最简便且又能保留高甜玉米种子的方法鉴别让其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故选D。3.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如果让甲自交,则它的后代性状表现之比应为A. 111
4、1B. 3311C. 9331D. 3111【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由题意知,甲豌豆的表现型是黄色圆粒,乙豌豆的表现型是黄色皱粒,杂交后代含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因此甲的基因型是YyRr,乙的基因型是Yyrr,因此甲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_R_(黄色圆粒):Y_rr(黄色皱粒):yyR_(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9:3:3:1。故选C。【点睛】先用逆推法根据亲本和子
5、代的表现型推出亲代的基因型,然后用正推法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写出自交和测交的遗传图解,判断自交和测交的表现型及比例。4.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属于有丝分裂过程B. 图属于减数分裂过程C. 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D. 图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是分裂完成的生殖细胞,为精细胞(或者卵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细胞中进行的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
6、体,为正常的体细胞;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进行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进行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由分析可知,属于有丝分裂的只有,A错误;B、图属于有丝分裂过程,B错误;C、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正确;D、由分析可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无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睛】识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及二者区别为解答该题的关键。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A. 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 中期染色体
7、排列在赤道板上C.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 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有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分裂,D错误故选:C6.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从优生角度考虑,甲家庭应选择生育,妻子的基因型为( )A. 男孩 杂合子B. 女孩 杂合子C. 男孩 纯合子D.
8、女孩 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详解】考虑抗维生素佝偻病,设该遗传病由等位基因控制,则甲家丈夫基因型为,妻子为是纯合子,所生女孩的基因型为,患病;所生男孩的基因型为,不患病,应该生男孩。故选C。【点睛】识记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A. 一组用14C标记DNA,另一组用3H标记蛋白质外壳B. 一组用3H标记DNA,另一组用14C标记蛋
9、白质外壳C. 一组用35S标记DNA,另一组用32P标记蛋白质外壳D. 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答案】D【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DNA的特征元素是P,蛋白质外壳的特征元素是S,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确定是何种物质进入细菌内,因此,实验过程中,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10、D正确。故选D。8.一个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则其中G有多少个A. 10B. 40C. 50D. 60【答案】D【解析】【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解】据分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40个,则鸟嘌呤有100-40=60个。故选D。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 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C. 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
11、色体一般成对存在D.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真核生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一般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但细胞分裂过程中,从染色体复制后到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可见,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解:A、细胞中的DNA不都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DNA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B错误;C、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
12、形成配子时是自由组合的,D错误故选:C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10.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为转录B. 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为DNA复制C. 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D. 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答案】C【解析】【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甲是DNA,乙为RNA,则图示表示转录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
13、为RNA聚合酶,A正确;B、甲是DNA,乙为DNA,则图示表示DNA复制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B正确;C、甲是RNA,乙为DNA,则图示表示逆转录过程,原料为脱氧核苷酸,C错误;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则图示表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D正确。故选C。11.已知一个蛋白质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翻译该蛋白质的mRNA中有A和G共250个,则转录该mRNA的基因中C和T不少于A. 200个B. 400个C. 600个D. 800个【答案】C【解析】【分析】信使RNA分子上的三个碱基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科学家把信使RNA链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详解】(或
14、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由于基因的非编码区或者内含子不决定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也不翻译为任何氨基酸,故DNA中含有碱基数至少为个,而C和T含量占整个DNA中碱基含量的一半,即个。故选C。12.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成熟的蛋白质D.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详解】A、转录的产物是m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A正确;B、酶具有专一性,
15、因此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故B正确;C、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故C错误;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即密码子的简并性,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应从转录和翻译过程着手。做此类题型时,逐一分析每个选型,从中找出错误的选项,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13.对于下列图解,正确的说法有表示DNA复制过程表示DNA转录过程共有5种碱基共有8种核苷酸共有5种核苷酸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含有DNA和RNA两条链,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若以DNA链为模板,则图示表示转录过程,若以R
16、NA链为模板,则图示表示逆转录过程。【详解】图示可以表示转录或逆转录过程,但不能表示DNA复制过程,错误;图示可表示DNA转录过程或逆转录过程,正确;图中共有5种碱基,即A、C、G、T和U,正确;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正确;共有8种核苷酸,错误;A表示两种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错误。故选C。14.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1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中,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B. 图2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核糖体中,其原料为核苷酸C. 图2中是rRNAD. 图2所示的过程为翻译【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
17、可知,图1所示过程表示DNA复制,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是解旋酶,是DNA聚合酶;图2所示过程表示翻译,发生于核糖体中,其原料为氨基酸,是核糖体,是tRNA,是mRNA。【详解】A、图1所示过程表示DNA复制,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A错误;B、图2所示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其原料为氨基酸,B错误;C、图2中是tRNA, C错误;D、图2所示的过程为翻译,D正确。故选D。15.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和用来转录该信使RNA的基因分别至少有碱基A. 3 000个和3 000个B. 1 000个和3 000个C.
18、 1 000个和4 000个D. 3 000个和6 000个【答案】D【解析】【分析】信使RNA分子上的三个碱基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科学家把信使RNA链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详解】信使RNA是合成多肽的模板。已知该多肽有1000个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成任何氨基酸,可推断信使RNA至少有1000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含3个碱基,所以信使RNA至少有3000个碱基。基因的非编码区或者内含子不能转录翻译成任何氨基酸,故转录该信使RNA的基因模板链上至少应有3000个碱基,由于基因有两条链,所以基因分子至少有6000个碱基。故选D。16.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
19、中,错误的是A. 过程a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B. 过程b和c为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C. 过程a、b、c、d、e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过程d、e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中【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分子复制过程。其中逆转录过程和RNA分子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详解】A、过程a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B、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且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正确;C、中心法则所包括的全部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逆
20、转录过程和RNA的复制过程都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D正确。故选A。17.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特点。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变异)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如果遗传物质改变发生在体细胞,不能遗传,则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若是
21、一种隐性遗传病,则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是因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不是因为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18.单倍体(可含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一定是二倍体一定是多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一定是杂合子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单倍体是指具有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2、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
22、。【详解】、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得到二倍体或多倍体,错误;正确;、单倍体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纯合子,如单倍体AB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BB,纯合子,错误;、单倍体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如单倍体AB经一次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BB,为纯合子,正确。所以,正确故选C。19.如图甲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则乙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A. 倒位B. 缺失C. 易位D. 重复【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失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增添(染色体增
23、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后重新结合到原部位引起的变异)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详解】据图分析,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含有片段1、2、3、4、5,而图乙中下面一条染色体上只有片段1、2、5,缺少片段3、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故选B。20.下列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 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答案】D【解析】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只
24、是原有基因数目增多,基因种类没变,A错误;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不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产生新基因的方法是基因突变,B错误;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数目的变化,基因的种类没变,C错误;D.倒位和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两种变异的结果是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故D正确;答案选D21.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 四个物种没有任何亲缘关系B.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非洲猴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
25、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黑猩猩与人类DNA相似度最高,非洲猴与人类的DNA相似度最低,说明人与它们的亲缘关系不一样。【详解】A、四个物种起源相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存在亲缘关系,A错误;B、据分析可知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B错误;C、人类与黑猩猩碱基相关0.99%,而进化速率是1%/百万年,则算出来是99万年,C正确;D、图示数据无法比较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D错误。故选C。22.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
26、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 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C. 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D. 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答案】A【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诱变育种涉及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涉及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
27、种涉及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B、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B错误;C、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D、基因工程是在基因即分子水平上操作,D错误。故选A。23. 下列育种方法中能改变基因分子结构的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只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A项错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也就是基因的增添,缺失,替换,使得基因上碱基对的变化,能够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产生新的基因,B项正确;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只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C项错误;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只能改
28、变生物的基因型,D项错误。考点: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轻松作答。24. 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接种在平板培养基上,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是( )A. 染色体变异B. 自然突变C. 人工诱变D. 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1、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3、生物因素,如肝炎病毒等。【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不进
29、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所以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种变异是人工诱变,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还要掌握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25.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棉花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 诱变育种B. 单倍体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杂交育种【答案】B【解析】分析】常见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
30、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比较如下: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方法(1)杂交自交选优(2)杂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优点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详解】A、诱变育种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使水稻产生抗病基因,A正确;B、单倍体育种过程:先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而其本身缺少抗病基因,因此不适宜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B错误;C、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其它生物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水稻细
31、胞内,C正确;D、杂交育种能将不同植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因此该方法也能用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D正确。故选B。26.在体育竞技比赛中,都要对运动员进行包括基因兴奋剂在内的各类兴奋剂的严格检测。基因兴奋剂是注入运动员体内新的基因,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变异角度分析,此方式属于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细胞癌变D. 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详解】由题干可知,基因兴奋剂是一小段DNA序列
32、,注入运动员体内,插入到运动员自身的基因上,结合分析,该技术属于基因工程范畴,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B。【点睛】理解基因工程的内涵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7.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用于A.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 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和导入D.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运载体切割【答案】D【解析】【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主要来源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详解】A、
33、目的基因的提取需要限制酶,而导入需要载体,A错误;B、目的基因的导入需要载体,目的基因的检测不需要限制酶,B错误;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即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限制酶,而导入不需要,C错误;D、获取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此时需要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使它们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之后用DNA连接酶连接成基因表达载体(重组DNA分子),D正确。故选D。28.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A.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 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
34、争来实现的C.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以个体为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故A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是认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进行选择的,故B错误。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弄清楚,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实质和遗传变异的原因故C.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29.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别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个体B. 个体、种群C. 种
35、群、种群D. 种群、个体【答案】B【解析】30.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A.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B. 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 产生了生殖隔离D. 改变了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具有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故C正确。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二、非选择题31.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进化的实质是_。(2)
36、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3)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基因型的频率为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答案】 (1). 遗传变异 (2).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已形成生殖隔离 (4). 1% (5). 逐渐下降【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岛和和乙岛存在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达到生殖隔离后出现不同的物种;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能与B物种自由交配,故B会形成新物
37、种。【详解】(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当两个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时,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3)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的基因型频率是0.10.1=0.01,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下降。【点睛】识记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根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32.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
38、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其原理是_。(2)过程常采用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_。(3)过程的育种方式是_。【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基因重组 (3). 花药离体培养 (4).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 诱变育种【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是单倍体育种,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都诱变育种,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详解】(1)由品种AABB、aabb经过杂交、和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
39、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过程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Ab个体。过程为杂交育种,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与该育种方法相比,过程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过程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点睛】识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33.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相应的字母并回答问题:DNA双链a链CAb链G信使RNA c链AG转运RNA d链GAG合成氨基酸丙氨酸?(1)DNA双链中,_链为转录模板链,遗传密码存在于_链上。(2)丙氨酸的密码
40、子是_,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上的碱基是_。(3)第二个氨基酸(?)应是_选填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C)、精氨酸(AGG)。【答案】 (1). a (2). c (3). GCA (4). CGT (5). 半胱氨酸【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且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根据D链中第四个碱基A可以知道,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a链为转录的模板链;遗传密码存在于mRNA上,即c链。(2)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合成该氨
41、基酸的DNA上的碱基是CGT。(3)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第二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UGC,编码的是半胱氨酸。【点睛】识记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能够根据表格内容判断出DNA转录模板链,知道密码子位于mRNA上是解答该题的关键。34.南瓜果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据此判断,_为隐性。(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
42、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AaBbaabb。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答案】 (1). 长圆形 (2). 扁盘形长圆形31 (3). 两 (4). 自由组合 (5).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解析】【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详解】
43、(1)根据“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则扁盘形对长圆形为显性。(2)由(1)小题可知,亲本均为纯合子。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亲本为AA(扁盘形)aa(长圆形),子一代为Aa(扁盘形),子二代为1/4AA(扁盘形):2/4Aa(扁盘形):1/4aa(长圆形),即扁盘形:长圆形=3:1。(3)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9(A_B_):6(A_bb、aaB_):1aabb,是9:3:3:1变形,故南瓜果形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测交法需要选择隐性纯合子(aabb)对F1(AaBb)进行检测测交子代为1AaBb(扁盘形):1Aabb(圆球形):1aaBb(圆球形):1aabb(长圆形),所以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9:3:3:1的理解与应用,同时答题还要明白9:3:3:1的推导过程,才能准确知道相关基因型与表现型,从而计算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