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风村”孩子的台湾妈妈这是一条人来人往的步行街,街边一个女人时不时举起手中的牌子让过往行人看,上面写着“请抱抱这些麻风病人的孩子,他们需要你们的爱”。站在她周围的,是一群脏乱不堪、衣服单薄、楚楚可怜的孩子。可是,不断有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可一看到“麻风病”这三个字,便一改好奇为恐惧绕道而去。 那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令她不寒而栗。但她没有退却,一如既往地举着手中的牌子不说话,因为她要的不是人们的同情,而是发自心底的真正的爱。 终于有人展开双臂拥抱了孩子们,这个无声的拥抱让孩子们哭了出来。也许是这一幕感动了路人,陆陆续续有人围了过来和孩子们拥抱在一起。因为这一场景,人们才开始知道一个叫做大营盘的地方,
2、那是一个被世人遗忘和舍弃了的“麻风村”。 有人问她和这些孩子是什么关系,她笑着说:“以前,我和孩子们素不相识;以后,我便是他们的母亲。而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爱心使者。”一席话赢得阵阵掌声。 她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过着高雅惬意的小资生活,可因一次去四川大营盘村做一个“麻风病人”的专题报道。让她的人生与孩子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她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初见“麻风村”的那一幕:肢体残缺的老人坐在墙根边晒太阳,一脸的麻木与彷徨,有些麻风病患者残缺处还滞留着明显的血痕。孩子们就在老人的旁边玩耍,破旧的衣服、脏脏的小脸。身上除了那一双童真的眼睛外,似乎是漆黑一片。周边几乎都是毛坯房,漏风漏雨。
3、随时可能倒塌。 这样的环境,让她开始为孩子们的未来担忧,她提出要去看看村上的小学一幢白色的低矮建筑,在海拔1800米的大营盘上,醒目地立在土墙黑瓦之中。教室是两间破土房子,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七十多个学生全挤在里面上课,而且是站着。而学校唯一有价值的财产校牌,早已被盗。 一直衣食无忧的她,从未想到过“麻风村”如此贫苦。眼前不忍诉说的一幕幕,让她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击过,硬生生地疼。内心最朴素的母性被唤起,她决定以自己的能力和方式来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为他们建造一所新的小学。 回到台湾后,她借助报社的力量,开始四处为“麻风村”筹款。白天在外宣传、介绍、演讲,和朋友一起卖爱心蜡烛、爱心香包;
4、晚上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动身边每一个朋友伸手援助。她自己省吃俭用,有的只是忙碌,一心系着“麻风村”孩子的疾苦。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她的努力,2002年,一座崭新的学校终于在大营盘村落地生根。为了不分散自己的精力,后来她毅然辞去了薪酬丰厚的工作,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为“麻风村”提供医疗和教育服务。这个不会算账、不会做生意、不会做家务、不会买衣服、也不会照顾孩子,只会做记者的中年女人,如今一切都要硬起头皮从头做起。 虽然新的学校已经筹建起来,但是学校的住宿、伙食、师资力量等等问题依然摆在眼前。更为严重的是大营盘村缺水,周围没有水源,而她手上的资金又特别紧张。所以,她珍惜每一次筹款机会,几
5、度低声下气地去求别人,从一个优雅太太转为过着窘迫生活的女人。 有时候她的善行也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和误解,甚至是嘲讽。这让她觉得委屈,但她从不去解释什么,更没有因此改变爱心之路。 一次,台湾地区举办了一个专门资助别人完成梦想的活动,她第一个上台说出自己的梦想。她说,要让那些痛苦难忍的麻风病人得到很好的医治,得到人们的关注与温暖;让天真无邪的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不能让他们因贫穷失去翱翔的机会;建一所希望学校,让希望之花处处绽放。她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了评委,得到了170万新台币资助。她把其中的一部分钱投进了台湾麻风病老人大病医疗基金,带着另一部分来到大营盘小学,请了水利专家,在荒山上建成了一个个水窖,然后一如既往地筹款、宣传,直至让曾经“快要撑不下去的小学”拥有了一百多名毕业生、13个公办教师、整洁的教室和食堂,还在村里建成了第一座公厕。 这个让海峡两岸人民都感动不已的女子,不惜放弃自己的事业,一路坎坷却一路坚持,真心诚意奉献自己,用心中执著的最母性、最柔软的爱,抚去了“麻风村”孩子们心灵上的创伤,改善了他们贫苦的生活环境。 她的名字叫张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