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587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高效精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效作业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见学生用书P121)A级新教材落实与巩固一、选择题1观察下面的朝代更替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B)A东汉B西晋C北魏D前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灭亡后,历史进入三国鼎立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B项符合题意;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前秦在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D项不符合题意。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D)A发展经济 B争权夺利C打败孙权 D统一中国【解析】依据题干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的理想在于辅佐刘禅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曹操也想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中国。故选D项。3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B)A奠定了南北方对峙局面B导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C使东晋迅速强大统一北方D鲜卑族自此之后由盛转衰【解析】淝水之战之后,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故选B项。4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

3、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A)A拓跋宏 B苻坚C司马炎 D曹丕【解析】根据材料中“汉化政策”“新都洛阳”“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可知,这一人物是拓跋弘,选项A正确;选项B、C、D在都城或民族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B)A东晋越前秦北汉B东晋梁北魏北齐C前秦越北魏北齐D东汉梁北魏北汉【解析】与十六国对应的是东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与北周对应的是北齐,综

4、合分析选B。6晋书食货志记载:“(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结合所学可知,形成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A)中原地区社会动乱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少数民族内迁汉族统治阶级内乱A BC D【解析】由材料“(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可知,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社会动乱、少数民族内迁,导致中原人口南迁。由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汉族统治阶级内乱,也是中原人南迁的原因之一。7南北朝时,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5、B)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 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 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解析】材料“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说明保证贵族的政治权力,“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体现保证贵族的血缘纯正,二者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士族的政治地位,故选B项;材料“有司选举”是选官制度不是士族血统,排除A项;防止士族门第混乱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家族世系不是家风,排除D项。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D)A政权更替频繁 B封建国家分裂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汉人的

6、饮食融入了外域胡人的饮食,体现了民族间交流交融的加强,故选D项;政权更替频繁与汉胡饮食文化交融无关,排除A项;西晋曾短暂统一,并且封建国家分裂也不是汉胡饮食文化交融的主要因素,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初步开发,经济重心还在北方,排除C项。9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族人当时(C)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解析】据材料“(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可知,氐族人能织布,善于种田,畜养豕牛马驴

7、骡,这表明了氐族人当时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C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氐族人的生活习俗,没有涉及“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B项错误,D项与题干“三国时期”不符,排除。10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A)A认同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解析】材料信息“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说明孝文帝精通、认同汉族文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孝文帝学以致用,故B错误;材料和锐意改革旧俗、潜心文学创作无

8、关,故C、D错误。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 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而隋唐五代时期,战事亦不少,共1 411次;至宋辽金夏,战争只有620次;而元明时期,战争次数亦达千次以上。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材料二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1)

9、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时期战争最为频繁?说明这一时期战乱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人口南渡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9分)【答案】(1)时期:魏晋南北朝。(3分)原因:少数民族内迁,互相争夺统治权。(5分)(2)原因:北方战乱。(3分)作用: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6分)B级素养养成与评价一、选择题1据晋书等记载: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扈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据此可知十六国政权相同点是(A)都宣示自己政权的正统性都是为了加强统

10、治都是为了缓和民族关系都是为了改变社会习俗A BC D【解析】由材料中“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等信息可知,几个少数民族政权都宣称自己政权的正统性,以此来缓和与中原的矛盾,加强统治,故选A。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A先进生产技术传入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解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故选A项;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中有政府重农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1、也是江南农业水平提高的因素,但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水利工程兴建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符合“主要原因”,排除D项。3陈寅恪先生评论,北魏孝文帝“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进入了汉化的实质问题,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通了”。该评论认为孝文帝改革(A)A有利于提高鲜卑贵族的文化地位B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C改变了鲜卑族落后的游牧生活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解析】“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通了”说明有利于鲜卑族的汉化,有利于促进鲜卑贵族的文化进步,故选A项;鲜卑族的汉化政策与打破鲜卑族的等级制度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12、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下表是部分北魏皇帝列表。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公元)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太武帝拓跋焘424452献文帝拓跋弘466471孝文帝拓跋(元)宏471499宣武帝元恪500515孝明帝元诩516528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孝武帝元脩532534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指出材料一内容变化,这些变化分别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 【答案】(1)变化:谥号多采用孝字;拓跋氏改姓为元氏。(4分) 措施:尊儒崇礼(改行汉制);改汉姓。(4分)(2)特点:方式多样;内容上以汉化为主;各民族相互学习影响。(4分) 作用: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