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诏安一中2005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期末综合练习卷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48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二者的根本分歧是:A、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 B、意识能否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 D、世界观能否决定方法论2、“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上述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B、事物的运动有其自身规律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3、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
2、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非典”的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这一事实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4、2003年4月2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助长了传染病的流行。这一事实说明了: A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们创造的 C事物都是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中 D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5 、2003年4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谁的创造性强,谁化挑战为机遇的本领大,谁把机遇同本部门、本地区的实质结合得好,谁就能把机遇用得好,
3、乘势而上。反之,则有可能错失良机,陷入被动,领先也可能变为落后。强调把本部门、本地区的实质结合好得唯物论证依据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6、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题材料中“错失良机,陷入被动,领先也可能变为落后”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条件下转化 B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D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目前,有些地方似乎走进了这样的怪圈:为了生存而想方设法发展。但许多发展却反过来影响着生存本身;一部分地区发展了,另一部分地区却因这种发展而难以生存。要防止肆意破坏
4、、污染环境的行为,就必须不断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的环保责任感。培养国民的环保习惯。据此回答78题:7、上述材料中的“怪圈”说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C、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D、原因与结果是随时可以相互转化的8、之所以要强化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环保责任感,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的反作用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东北某市花费420万元巨资,从深山引进4200多株大树,因“水土不服”已有400多株死掉,其余的要靠麻绳捆绑、支架支撑才能勉强活命。进城的这些大树因多
5、年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无论其外形、内部发育均为适应深山生活而形成。进城之后空气、土壤等生存环境全部改变了。因此导致部分大树死亡。据此回答910题:9、在深山能很好成活的大树因不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导致死亡,这一事实说明 A、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B、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0、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活动的科学性 B、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 C、必须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D、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1、2003年2月21日经济日报载文
6、指出:“苏东社会主义的挫折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综合利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其中最关键的是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出了问题。上述材料中“最关键的是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出了问题”表明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2、江泽民在吉林视察时为吉林雾松题诗一首:“寒江雪抑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D、严寒的冬天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13、读漫画,
7、假如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14、假如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15、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十六大提出了发展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这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 抓矛盾主要方面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8、 C、 D、16、2003年10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指出,深化10+3合作,需要遵循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循序渐进、开放包容四项原则。这四项原则主要体现了 A、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 B、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C、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统一是矛盾存在的根本特征17、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想着地里的。”
9、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人的贪婪,但现在也被一些企业用来概括经营策略。据此回答1819题18、在联想集团的三年战略规划里,“碗里的、锅里的、地里的”被用来形象地比喻为“核心业务、成长业务和种子业务”。然而,如何处理好核心业务、成长业务和种子业务的关系,对新业务科学定位,既不贪功冒进,又不坐失良机,同时还要确保主业发展,却是一件让企业经营者头痛的事。这就要求我们 既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又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发展 必须看到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适当安排,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只要把握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问题也就解决了 A、 B、 C、 D、19、联想根据
10、各块业务的特点及成长规律,根据对市场前景的清晰的判断,制定不同的业务目标及发展策略,配置相应的资源投入,确保核心业务有干劲,成长业务有冲劲,种子业务有后劲。联想的做法符合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空中课堂”是在广大学生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关专家指出,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浪费时间和精力。据此回答2021题20、从哲学上看,“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在
11、于 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没有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没有正确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坚持联系的观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抓关键 D、分清主流与支流22、2003年6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害羞性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后天环境因素和个人成长的经历对性格的塑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害羞性格的遗传性表明:A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23、上题材料中“后天环境因素和个人的成长经历对
12、性格的塑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表明:A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发展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24、2003年4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离开既定条件的创新,是盲目而没有根基的;离开创新讲条件,一味以“条件限制”为由安慰自己,则会捆住自己的手脚,迈开发展的步子。“离开既定条件的创新,是盲目而没有根基的”表明:A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客观条件是永恒不变的 D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25、“离开创新讲条件,一味以条件限制为由安慰自己”是错误的。这是因为: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13、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出新的规律和条件26、厉以宁教授曾经讲过一个“龟兔双赢”的故事。其大意是:龟兔赛跑,第一次兔子在路上睡着了,乌龟赢了;第二次,兔子没有睡觉,一下跑到终点,兔子赢了;第三次,乌龟说要按照它指定的路线跑,兔子同意了,这条路中间有一条河,兔子停下了,乌龟游过去了,乌龟赢了;第四次,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最能说明“龟兔双赢”故事的哲学观点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14、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并相互对立C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并相互依存27、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中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一论断: 说明客观条件决定着人的发展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否定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 B. C. D.28下列选项符合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是A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能够推动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进步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C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29在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10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15、建设中做出突出业绩和重要贡献的杰出青年在鲜花和掌声中捧起了奖杯。虽然他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但都共同体现了忘我的奉献精神,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说明 A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同一本质一定是相同现象的表现 D同一现象的本质是多变的本质30体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是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感性认识必然会发展到理性认识诏安一中2005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期末综合练习卷班级 姓名 座号 第I卷(选择题 共60
1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道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分)(2)坚持与时俱进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10分)32、辨析题(11分)实现下岗失业再就业,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和
17、保障。33、龙港镇,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只有6000多人的小乡。改革开放以来,该乡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想,大力调整农村结构,根据“北高南低、北旱南涝”的地理特征,确立了“南渔北牧”的发展思路,2002年仅水产一项农民人均就增收550元。同时引领农民向企业进军,许多农民纷纷办起乡镇企业,农村的劳动力相对集中,便形成城镇。如今的龙港已发展成为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新城。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人30亿元,人均收入7600元。(13分)(1)运用哲学知识说明龙港人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9分) (2)运用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当前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4分)
18、【以下题目为选做题】34、材料一: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材料二: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材料三:江泽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相结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什么是党在新历史
19、条件下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先进性等问题。(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党坚持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这一思想路线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道理的? 35、2002年春节刚过,著名老字号食品加工企业南京冠生园就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南冠”从1993年就有了用陈陷做“黑心月饼”的问题,2001年媒体对“陈陷月饼”事件报道后,南冠遭到了市场经济的无情淘汰。“南冠”的破产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诏安一中高二政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BCCACBBACACAD题号16171819202122232
20、4252627282930答案CCBCBCADBCDDBB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有促进作用。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怎么样建设党,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的问题。所以,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分)(2)坚持与时俱进的哲学依据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到深的过程。(4分)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
21、须做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6分)32、(1)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但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关键是下岗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保障基本生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7分)(2)政府部门提供优惠政策和其他一些措施,对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进行跟踪服务,有利于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但这只是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条件,是外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再就业问题,关键是下岗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
22、自身的素质,在于内因。(4分)【参考类型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上述材料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1) 主要矛盾。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抓主要矛盾。(2)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把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点。(3)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转变就业观念就说明了这一点。(4)发挥主观能动性。党和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就业问题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33、(1)从实际出发。龙港人从本地地理特
23、征出发,发展水产业和养殖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3分) 解放思想,注重创新。龙港人跳出“就家业抓农业”的传统思路,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3分) 坚持联系的观点。龙港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联系起来,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3分) (2)应注意的问题是: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盲目发展。(2分) 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些地方为推动城镇化建设,不按规律办事,凭主观意志办事,只能适得其反。(2分)34、(1)材料体现
24、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材料中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都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都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体现。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实事求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之所以能分别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因为他们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做到了实事求是。(4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
25、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相结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做到了与时俱进。 35、 (1)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是由于“南冠”做“陈年月饼”,才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 (2)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南冠”做“陈馅月饼”坑害消费者是其破产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媒体的监督对其破产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