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330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测评练习: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中国共产党某会议公报指出,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答案C解析根据“明年”“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可知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二十九周年时,即1978年。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1978年,国务院召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会

2、上,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要求利用市场活跃流通。如平反的孙治方重提了“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观点。该会议()A.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结束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从理论上阐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D.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经济学家的观点并非国家政策,但是,国务院务虚会是听取学术界观点的场所,会上许多学者要求尊重价值规律,实际上是要求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说明该会议已经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A项正确。3.1979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

3、.推行包产到户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公私合营D.开展国企改革答案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首先是在安徽,故A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故B项正确;实行公私合营是在19531956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故D项错误。4.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这一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答案D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依然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与材料中

4、“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不符,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祖国统一大业”无关,B项错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并非“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C项错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D项正确。5.1984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A.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C.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D.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5、,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A项正确。6.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达1.4万多项,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累计引进技术4 200项,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A.对内改革的领域不断深入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答案D解析对外开放政策使沿海地区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排除。7.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

6、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1971年的30年后是2001年,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C项正确。8.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中国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

7、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答案B解析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加是经济水平提高的表现,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9.阅读“九五”时期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比较图,图中数据说明“九五”时期我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B.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C.加入WTO促进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呈现出高质量增长态势答案D解析分析“九五”时期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比较图可知,机电产品的增长速度由1996年9.8%到2000年的36.9%,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速度由1996年的25.5%到2000年的50%,虽有曲折,但总体态势良好。所以在“九五”期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速度的增

8、加,反映了我国工业呈现高质量的增长态势,故选D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与“九五”期间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与国民经济结构无关,排除B项;2001年我国加入WTO,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0.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粮票正式被宣告停止使用。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C.所有制形式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答案B解析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选B项。11.(202

9、1山东威海期末)以下素材可以成为 21 世纪以来民族复兴表现的是()A.抗美援朝雷锋精神中美建交B.“九二共识”澳门回归加入 WTOC.亚丁湾护航港珠澳大桥通车“一带一路”的提出D.南方谈话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答案C解析亚丁湾护航始于2008年,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通车,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于2013年,故选C项;抗美援朝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雷锋精神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美于20世纪70年代建交,排除A项;“九二共识”达成于1992年,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排除B项;南方谈话是邓小平于1992年发表的,排除D项。12.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

10、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的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的成效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队的常规装备不断升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武器装备中科技含量迅速提升,故A项正确;工业化的发展不能体现出本次阅兵新式武器的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改革开放后军事力量的变化,与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军事封锁

11、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军事科技,没有涉及教育,故D项错误。13.2018年10月23日,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港珠澳大桥顺利完工并通车。这从根本上()A.反映了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B.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C.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D.反映了“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答案D解析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排除;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属于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的影响,B项排除;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属于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的影响,C项排除;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D项正确。14.印尼媒体称“一带一路”

12、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媒体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对沿线人民产生积极影响;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与支持,主要是因为()A.“一带一路”适应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B.“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C.“一带一路”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D.“一带一路”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的联系和发展,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发展中国家之外,还有一些发达国家,故B项错误;“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是“一带一路”的影响,而不是其得到肯定与支持的

13、原因,故C项错误;“一带一路”不仅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发展,故D项错误。15.(2020山东泰安期末)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两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两者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相同B.两者的目的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C.前者侧重于发展生产力,后者侧重于调整生产关系D.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答案D解析在发展

14、的目的和内涵方面,中共十九大不仅包括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提出均衡发展的目标,可见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信息革命所催生的模块化生产在几乎所有产业都导致了国际分工的关键性变化:生产和服务功能在地理上的分散推动了产业价值链分工的新发展,从而催生了跨国公司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迅速扩张。在新自由主义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采取外包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把大量生产活动转移到我国,从而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激增。当时国际贸易中分工的基础已经以生产要素为主,我国通过廉价劳动力来参

15、加全球化的生产体系,只负担劳动力密集部分的任务。中国的新发展模式在适应全球化这一新环境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它依靠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迅速地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材料二正像历史上欠发达国家从没有沿着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垂直分工链条实现产业升级一样,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实现从加工制造到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而要达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我国需要控制并保护高端产业链并孜孜以求其独立发展。出口创汇和以出口为目的的外国直接投资所积累的巨额美元储备,不仅一直在虹吸国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使内地或内需产业一直在补贴沿海地区和出口导向型部门,并加重了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严重

16、不平衡,使西部大开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有的民族企业因此也被压制在低端,本土制造业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积累起来的资金不得不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等投机活动中。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背景及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建议。(15分)参考答案(1)背景: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变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我国人口众多,在密集劳动型产业上有优势。意义: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17、;有利于我国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我国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消极影响:阻碍本土产业发展;加剧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资金涌入房地产等产业,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端产业;注重保护本土产业发展;政府应合理引导资金进入高端发展领域,给予政策支持。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政策年份政策依据主要内容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续表年份政策依据主要内容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1958年中

18、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需持有城市劳动部门、学校的录用、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2002年中共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12年中共十八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靠城市带动乡村,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

19、来,实现共同发展摘编自颜昌武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一个非对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就现代中国城乡发展或工农业发展关系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要求:结论明确,论证完整有据,表述清晰)(15分)参考答案示例:城乡发展由二元壁垒逐步走向一体化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目标,农村虽然也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但战略布局是以城市为中心。为配合城市的发展,国家实施了限制农村土地和人口流动的合作化运动和户口登记制度,建立了城乡二元体制,城乡在户籍、住宅、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实行不同的政策。牢固的城乡壁垒阻碍了资源的流动,不利于现代化在城乡的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率先得到发展。为改变城乡发展的隔绝状态,国家逐步放开了户籍制度,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二元体制开始松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城乡进入一体化共同发展的轨道,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总之,现代中国的城乡关系,由初期的明显分立逐步走向一体化融合,经历了曲折艰难的过程。消除城乡差异,谋求共同发展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