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16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0-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效演练稳达标 【高考真题】1.(2016全国卷T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选A。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粮食产量增加,故A正确。1980年与1975年相比,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革命性改变,B不正确;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C不符合史实;D与材料无关,排除。2.(2016海南单科T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解析】选B。首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点是安徽和四川,故A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B符合题意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C错误;1984年开始开展国企改革,D不符合题意。 3.(2016天津文综T10)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加强对外开放的学习与交流,国家以立法的方式增加政策的可信度,故C正确。A应该是指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市场经济的

4、深刻认识应该在1992年后,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主要是外资和合资经济,故D不符合题意。4.(2012全国卷T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选A。纷纷下海经商说明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A符合题意;B说法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而不是1992年,故排除B;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不是1992年,故排除C;D说法计划经济

5、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不是1992年,故排除D。【模拟预测】1.(2017长春模拟)下列宣传画、宣传标语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B.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D.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析】选D。第一幅图,体现了农业合作化的热潮,不是思想解放,故A错误;第一、二幅图表达了高歌进入共产主义理想,但第三幅图却是抓紧发展生产力,逐渐抛弃了“左”倾错误,故B错误;三幅图中,第一、二幅图可以反映“左”倾错误,而第三幅图却是改革开放的开始,既没有犯“左”倾错误也没有犯“右”倾错误,故C错误;无论第一、二幅图的“左”倾冒进,还

6、是第三幅图的改革开放,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D正确。2.(2017金华模拟)小张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清单。下表空白处遗漏的知识点是()时间内容意义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年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A.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B.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

7、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D.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解析】选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B正确。3.(新题速递)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材料表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

8、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解析】选B。通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符合国情”,故A错误;“改为”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争议,故B正确;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错误;“改为”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是进步而非“反复”,故D错误。4.(新题速递)下图反映的是安徽省某一时期GDP增长速度(%)的变化,其增速出现最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左

9、”倾错误得到了全面纠正【解析】选A。据图,安徽省GDP增长速度出现最高点所对应的年份为1984年,故A为正确答案;B与时间点不符,错误;C早在1978年底就已开始,且GDP不只是农业产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但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故D不是主要原因。5.(新题速递)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这表明()A.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B.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0、遇到强大阻力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解析】选D。1980年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四个经济特区建立,说明这个活动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故A错误;此材料显示了经济特区创办初期人们的一些担心,并不能表明具有变相租界的危险,故B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而此题涉及开放,故C错误;材料中文章的发表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建立经济特区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故D正确。6.比较下表所显示的这一时期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走势,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年份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比重(%)比重(%)200142.550.17.4200331.554.

11、813.7200718.557.124.4A.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B.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C.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D.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主力军【解析】选D。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2001年不是“有待”,故A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各类企业产品出口”无法体现经济制度的改变,故B错误;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但“各类企业产品出口”无法体现该格局,故C错误;民营企业比重从2001年的7.4%上升到2007年的24.4%,可看出其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主力军,故D

12、正确。7.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B.开展“大跃进”运动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选D。由示意图可以看出增长最快时期为1989年至1997年,期间重大事件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正确;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为1953年至1956年,示意图未出现该年份,故A错误;“大跃进”运动为1958年,题目中未体现,故B错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主要出现于1956年至1978年,故C

13、错误。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进化论传入中国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上,激进主义一直占据主流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可以成(视)为中国的“激进年代”。吴丕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材料二1978年底,在邓的争取下党开始推行广泛的改革,旨在终止“文化大革命”的激进和乌托邦的做法对毛泽东遗留下来并受到苏联影响的集中化的经济计划、国有化的工业和集体化的农业进行变革。(1)试以中国20世纪前期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一观点的合理性(至少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末,“激进主义”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

14、后,中国如何逐步摆脱“激进主义”,变革“集中化的经济计划”“国有化的工业”和“集体化的农业”?【解析】第(1)题第一问,“激进”的史实应符合思想上或实践上反封建的特征;第二问,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激进年代”主要是指1958年的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不符合国情。第(2)题应从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在农村、城市的改革和改革目标方面作答。答案:(1)史实: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表现:“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说明:变革“集中化的经济计划”:1992年以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变革“国有化的工业”: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国企改革为核心。变革“集体化的农业”:1979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