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1209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ATP供能的是( )A. 在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过程中细胞膜形状改变B. 运动员在长跑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收缩C. 载体蛋白协助二氧化碳进入植物叶肉细胞的过程D. 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详解】A、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为胞吐,需要消耗ATP,A正确;B、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由ATP直接供能,B正确;C、载体蛋白协助二氧化碳进入植物叶肉细胞的过程为自由扩散,不需要

2、消耗ATP,C错误;D、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是由于细胞主动运输K+和N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水分子进入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与耗能的关系。2.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1234567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3135110950650330A. 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B.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C. 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

3、汰D. 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此消彼长【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前三年甲种群数量与乙种群数量比值大于1,三年后该比值小于1,且越来越低,说明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前三年两个种群数量都增加,但甲增加的更快,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种群数量先增加,最后被淘汰,所以不能呈“S”型增长,A错误;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的话,乙为捕食者,到第7年时被捕食者数量为0,那么捕食者数量也会为0,B错误;C、由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后乙种群处于优势,甲种群处于劣势,在第7年甲种群被淘汰,C正确;D、如果该地区

4、为草原,甲如果是兔子,乙不可能是牛,因为这二者的竞争关系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应该不会有某一物种被淘汰的现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分析能力和对种间关系的掌握。3.将小鼠的癌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融合,所获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就可表现为正常的表现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选取的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一般为同一品系B. 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细胞癌变的基因C. 成纤维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含量存在差异D. 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其细胞周期一般会变长【答案】D【解析】【分析】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就可表现为正常表

5、型,可见杂种细胞的后代保留的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上有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基因。【详解】A、不同品系的细胞的表面白细胞抗原不同,对结果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选取的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一般为同一品系,A正确;B、由题干“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就可表现为正常的表现型”可推测,成纤维细胞的染色染上可能存在抑制细胞癌变的基因,B正确;C、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C正确;D、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其细胞周期一般会变短,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知识,要求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4.世界首

6、例戊型肝炎疫苗由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并获准上市。关于该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接种该疫苗,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戊型肝炎疫苗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发挥免疫作用C. 戊型肝炎病毒入侵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 注射戊型肝炎疫苗能够得到持久免疫的原因是机体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详解】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特异型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B、戊型肝炎疫苗是经过处理、减少毒性或失去了毒性的病原体,不是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7、;C、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C错误;D、注射戊型乙肝疫苗能够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使机体保持对相应抗原的持久免疫,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注射抗原后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应牢记掌握。5.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及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温特通过实验证明并提取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B. 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 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D. 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探索条件,也可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答案】A【解析】【分析】预实验

8、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详解】A、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提取生长素,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出DNA的规则双螺旋结构,B正确;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C正确;D、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D正确。故选A

9、。【点睛】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需要牢记基础,结合选项灵活分析。6.某高秆玉米(基因型Hh)3号染色体如图所示。该高秆玉米自交后代中高秆:矮秆=1:1,出现该结果原因可能是( )A. H位于3号正常染色体上,3号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B. h位于3号正常染色体上,含3号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C. H、h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3号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D. H、h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含3号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图示分析,如果H、h不在3号染色体上,该高秆玉米自交后代高秆:矮秆=3:1;而题干中高秆玉米自交后代高秆:矮秆=1:1,说明H、h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详解】A、由分析可

10、知H、h位于3号染色体上,当H位于正常染色体上,h位于缺失染色体上,且3号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即基因型为hh的个体致死,则该高秆玉米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HH:Hh=1:2,全为高秆,A错误;B、当h位于正常染色体上,H位于缺失染色体上,含3号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则该高秆玉米产生的花粉只有h一种,自交后代基因型为Hh:hh=1:1,即高秆:矮秆=1:1,B正确;C、若H、h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3号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对H、h的比例不产生影响,该高秆玉米自交后代高秆:矮秆=3:1,C错误;D、若H、h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含3号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对H、h的比例不产生影响,该高秆玉米自交后代高

11、秆:矮秆=3:1,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分离定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各部分分工合作,相互联系,协调共同完成物质运输、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其上的_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2)物质代谢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化、释放和利用等一系列变化。真核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结构有_。(3)细胞降解自身异常蛋白或受损细胞器的过程称为细胞自噬过程,真核细胞中,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错误折叠,可

12、能成为细胞自噬的对象,这种蛋白质的错误折叠过程可能发生在_(填细胞器)中,自噬过程主要依赖于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水解酶的最适pH为5,若少量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溢出一般不会损伤细胞器,其原因是_。通过细胞自噬除去机体内某些物质和结构,有利于维持机体的_。【答案】 (1). 脂质和蛋白质 (2). 糖蛋白 (3). 细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4). 内质网 (5). pH改变,水解酶活性降低 (6). 稳态【解析】【分析】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有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系统内各组分的分工合作,有细胞核作为控制中心起调控作用。【详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

13、质中主要是磷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信息交流、免疫等功能,即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2)合成ATP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真核细胞中与合成ATP密切相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和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3)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可以对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故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错误折叠,可能发生在内质网中。水解酶的最适pH为5,细胞质的pH为中性,若少量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溢出,由于pH改变,水解酶活性降低,故一般不会损伤细胞结构。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

14、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自噬产生的某些物质可以为细胞自我更新提供原料。【点睛】明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结合题干信息解题。8.研究发现,细胞中分解糖原的糖原磷酸化酶有两种结构形式:活化型的酶a和活化型的酶b,两者能够相互转化(如图1),酶a能够催化糖原分解,酶b不能催化糖原分解,科学家用肝组织匀浆和肝组织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沉淀物(细胞质基质在上清液中,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在沉淀物中)进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肝脏作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中富含_。(2)实验一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增加肝匀浆中_的相对含量;实验二进一步表明,

15、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_来实现的。(3)据实验三和实验四可推测,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最可能存在于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的某种结构上,这种结构最可能是_(填“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4)在实验一,二、四中均检测到一种小分子活性物质c,若要证明物质c能够激活上清液中的酶K,则实验组的处理方法为_。【答案】 (1). 肝糖原(或糖原磷酸化酶) (2). 酶a (3). 激活酶K,促使酶b转化为酶a,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 (4). 沉淀物 (5). 细胞膜 (6). 在上清液中加入物质c,再检测酶a的含量【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题中提出“酶a能够催化糖原分解

16、,酶b不能催化糖原分解”,并且酶a和酶b能够相互转化,因此在分析图一实验时应围绕本考点。分析图2实验:实验一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两种激素,实验结果看出,实验组的酶a含量高于对照组,因此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增加酶a的含量。实验一的实验组和实验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酶b,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酶b转化为酶a或“提高酶K的活性”。实验三和实验四的实验组对比,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沉淀”,图中看出,加入沉淀的酶a含量高,从结果可推测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最可能存在于沉淀物中的某种结构上。【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酶a能够催化糖原分解,糖原包括肝糖原

17、和肌糖原,只有肝糖原能够分解成葡萄糖,因此选择肝脏作为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细胞中富含肝糖原。(2)实验一,E+G组与对照组比较,可知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增加肝匀浆中酶a的相对含量。实验一的实验组和实验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酶b,由此可知,在激活酶K后,促使酶b转化为酶a,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3)实验三和实验四对比,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沉淀”,图中看出,加入沉淀的酶a含量高,从结果可推测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最可能存在于沉淀物中的某种结构上,这种结构最可能是细胞膜。(4)在实验一、二、四中均检测到一种小分子活性物质c,而实验三中不含,说明上清液中可能不含该物质。因此若

18、要证明物质c能够激活上清液中的酶K,则实验组应选择上清液,并加入物质c,最后检测酶a含量。如果数量增加,证明物质c能够激活上清液中的酶K,否则不能。【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糖平衡的调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分析图解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根据图一中各实验设置和结果,推测相应结论,在分析时利用单一变量和对照实验的原则。9.某生态系统中,有一种蜘蛛交配后,雌蜘蛛往杀死并吃掉雄蜘蛛。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蜘蛛通常生活在热带地区,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这是由于_结果。(2)该种雌、蜘蛛之间_(填“能”或“不能”)称为捕食关系,理由是_。(3)当猎物缠在蜘蛛网上,该种蜘蛛

19、能迅速从栖所出击,该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种类属于_。(4)下图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代表的含义依次是_、_。【答案】 (1). (长期)自然选择 (2). 不能 (3). 雌雄蜘蛛属于同一物种,而捕食是种间关系 (4). 物理信息 (5).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6). 用于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解析】【分析】1、群落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四种。2、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详解】(1)生物的进化过程即不断适

20、应环境的过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该种蜘蛛通常生活在热带地区,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雌、雄蜘蛛属于同一物种,而捕食是种间关系,所以雌、雄蜘蛛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3)当猎物缠在网上,会引起蛛网振动,蜘蛛得到网振动这个信息后,会迅速从栖所出击,用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故上述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类型主要是物理信息。(4)图中A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为初级消费者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种间关系、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内容比较基础。10.家鸡属于鸟纲,是由原鸡长期驯化而来。回答下列问

21、题。(1)鸡的眼色有红色和褐色两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且均为红眼甲()乙()F1雌雄均为褐色眼(自交)F2褐色眼:红色眼=9:7,共12种基因型,在该种鸡中,基因A、和基B、b的遗传遵循_定律,当受精卵中_时,个体眼色表现为褐眼;F1雌雄鸡产生含AZB配子的比例_(填“相同”或“不相同”),推测F2褐眼鸡中纯合体占_。(2)控制家鸡腿长度的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且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即为长腿。现有一只杂合体长腿雄鸡,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将该雄鸡与多只短腿的雌鸡测交,预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22、:若测交后代中_,说明控制长腿的基因有一对杂合;若测交后代中_,说明控制长腿基因有两对杂合;若测交后代中_,说明控制长腿的基因有三对杂合。【答案】 (1). 基因自由组合 (2). 同时含有两种显性基因 (3). 相同 (4). 2/9 (5). 长腿:短腿=1:1 (6). 长腿:短腿=3:1 (7). 长腿:短腿=7:1【解析】【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果蝇正好相反。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详解】(1)根据F2共12种基因型,可推知B、b位于性染色体上,故基因A、a和基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F2褐色眼

23、:红色眼=9:7可推知,同时含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褐眼,其余基因型个体全为红眼。结合题干分析得出亲本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则F1个体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F1雌雄鸡产生含AZB配子的比例都为1/4。F2褐眼鸡中纯合体为AAZBZB、AAZBW占2/9。(2)如果控制长腿的基因有一对杂合,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则该雄鸡与多只短腿的雌鸡测交,子代长腿鸡:短腿鸡=1:1。如果控制长腿基因有两对杂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1:1,则该雄鸡与多只短腿的雌鸡测交,子代长腿鸡:短腿鸡=3:1。如果控制长腿的基因有三对杂合,产生8种类型的配

24、子,比例是1:1:1:1:1:1:1:1,则该雄鸡与多只短腿的雌鸡测交,子代长腿鸡:短腿鸡=7:1。【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根据题干信息结合遗传规律解答问题及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回答下列问题。(1)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素中,最主要的是_(填“胡萝卜素”或“胡萝素或“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

25、控制好温度和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蒸汽蒸馏法_(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3)鉴定萃取物中胡萝卜素的纯度时,通常可采用_法,并与_样品作为对照。【答案】 (1). 胡萝卜素 (2). 维生素A (3). 夜盲症 (4). 时间 (5). 不适合 (6). 水蒸气蒸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7). 纸层析 (8). 标准的胡萝卜素【解析】【分析】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常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

26、起的疾病。【详解】(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维生素A,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夜盲症。(2)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由于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较强的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所以水蒸气蒸馏法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3)鉴定萃取物中胡萝卜素的纯度时,通常可采用纸层析法鉴定,实验时需要用标准的胡萝卜素样品作为对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过程。生物

27、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植物细胞工程在马铃薯的脱毒及育种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_(填“茎尖”或“叶片”),不选另外一个部位的理由是_。(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_。从脱分化到再分化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_。(3)马铃薯栽培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野生马铃薯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利用好野生马铃薯种,通过细胞工程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种质的思路是_。(4)避免微生物污染、优化培养条件可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率,在植物组织培养时

28、,应从_(至少答出2点)等方面制定措施,减少污染;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_(至少答出3点)等培养条件。【答案】 (1). 茎尖 (2). 叶细胞带病毒(或病毒载量大),细胞的全能性低 (3). 具有分生能力(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4).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5). 将野生马铃薯种细胞与马铃薯栽培种细胞融合,经植物组织培养培养育成植株 (6). 外植体消毒、培养基及器械灭菌、实验人员无操作 (7). 温度,光照,温度、气体环境(O2、CO2)【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新植株。2、植

29、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3、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茎尖,不选叶片,理由是茎尖细胞全能性高,且其中几乎不含病毒,而叶肉细胞带病毒(病毒载量大)、细胞的全能性低。(2)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分生能力(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由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根和芽的再分化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特定浓度比例,与之前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不同,故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3)由于传统杂交存在不亲和性,因此需要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将马铃薯野生种细胞与马铃薯栽培种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然后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4)避免微生物污染、优化培养条件可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应从外植体消毒、培养基及器械灭菌、实验人员无菌操作等方面制定措施,减少污染;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环境(O2、CO2)等培养条件。【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需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