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00KB ,
资源ID:13006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00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卷:必修1 第1章 第1节地球与地图人教新课标版人教新课标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卷:必修1 第1章 第1节地球与地图人教新课标版人教新课标版.doc

1、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12题。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Ab BcCd De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解析第1题,“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结合图中b、c、d、e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2、第2题,由“陆半球”的极点位于0经线,可推断出“陆半球”在赤道上的范围为90W090E,结合西半球的经度范围,可确定出该题的选项为B。答案1.B2.B (2012石家庄模拟)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4从X地到P地经过()A东、西两半球 B西半球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答案3.D4.A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6题。5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130 000 B12 000 C140 000 D120 0006如果将该图的比例

3、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A1倍 B2倍 C3倍 D4倍解析第5题,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为1米,实地距离为30千米,则应选用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第6题,比例尺扩大1倍即为原来的2倍,则在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图幅面积要变为原来的4倍,即比原来增大3倍。答案5.A6.C7下列几种特殊的地形所对应的等高线,正确的是 ()A尖顶甲图 B圆顶乙图C平顶丙图 D凹地丁图解析山地的尖顶表现在等高线图上有较为鲜明的棱角,如丁图所示;圆顶的等高线基本呈同心圆分布,如乙图所示;丙图所示的等高线,内有示坡线,表示越往中间海拔越低,为凹地。答案B8下列

4、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甲乙两图中的小树,在等高线图上的位置是 ()AP处 BK处 CR处 DS处解析甲图实景中有山脊,对应的等高线图为丁图;乙图中有山谷,对应于丙图。甲图中的小树位于山脊处,对应于丁图中的R处。答案C (2012厦门模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9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A200米 B239米C250米 D300米10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断崖处有4条等高线相交,所以最大高差不超过5个等高距,即最大高差应该小于

5、250米。第10题,依据等高线可判断出AB间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答案9.C10.C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1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出30纬线和106.5经线的交点的海拔低于500米,可排除B、D两项;在30纬线上从106.5至107经线的距离111cos

6、30约为50千米,因而C正确。第12题,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答案11.C12.B (2012山东日照质检)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315题。13ab段河流流向是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14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处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15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甲 B乙 C丙

7、 D丁解析第13题,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第14题,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第15题,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致,甲公路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比较合理。答案13.B14.D15.A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右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20分)(1)甲在乙的_方向,丙在丁的_方向。(2)丙地位于_(东、西)半球,_(高、低、中)纬度,_(热量带)。(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解析第(1

8、)题,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判断。第(2)题,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N;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第(3)题,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其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第(4)题,对跖的两点(赤道上的点除外),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丙点的对趾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距离约为5 000千米。答案(1)东南东北(2)东中北温带(3)是。甲、乙都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中的劣

9、弧段,距离最短。(4)(45S,30W);5 000千米。17(探究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

10、图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请在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由于该小河上、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水流慢。第(2)题,根据等高线可知,C、D之间有山脊,会影响通视;而D、E之间是低谷,不影响通视。第(3)题,位于鞍部,该点是GH方向的最高点,是DE方向的最低点。第(4)题,A、B两地的高度相差500米,故两地的气温相差3 。答案(1)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3)图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