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035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5题,70分)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到:“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这种“层级结构”A. 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B. 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志C. 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D. 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层级结构”指的是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的西周宗法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

2、项错误,宗法制是贵族政治的体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C选项错误,分封制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不是长江流域,也不是宗法制的影响;D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A.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C. 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D. 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

3、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3.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

4、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 “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 “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从隋唐开始科举制成为了主要选官制度,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录取,为身份低微的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此后为历朝历代所沿用,而材料所反映的制度正是科举制度,所以也就出现了“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的社会现象,

5、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等 【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例如,本题就是要回归到教材上的科举制度。4.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汉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丞相职能的扩大B. 外朝权力的扩大C. 中央官制

6、的调整D. 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汉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可知材料说明汉武帝时期宰相的权力缩小,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推行中外朝制度,削弱宰相的权力,故选C项;据材料“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表明丞相职能缩小,排除A项;中朝决策,外朝执行,外朝权力缩小,排除B项;材料表明皇权与相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汉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联系所学西汉的中外朝制度及其影响分析解答。5.有学者评论认为

7、,“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评论意在说明唐朝A.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 政府拥有了政务的最终决策权C. 专制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D.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D项正确;材料中“皇帝实际上仅是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说明最终决策权实质上还掌握在皇帝手中,没有实现权力的制衡,故A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故C项排除。【点睛】“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

8、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是关键信息。6.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 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B. 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行省制“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来看,A项说法错误,排除;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材料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C项。

9、7.“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 与皇帝“共治国事”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大臣职责的形象评述,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可以判断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即“跪受笔录”。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共治国政,其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与材料中“军机大臣”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10、是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省的职能,与材料中“军机处”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的职能,与材料中“军机处”不符,排除。8.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B.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D.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起居注由不允许皇帝观看到皇帝可以命令停止编纂,反映出皇权越来越强大,君主专制

11、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故B正确;材料未体现皇帝轻视文化修养和关注自身形象,故AC错误;材料是起居注变迁的过程,不能证明其史料价值越来越小,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加强。由材料可知起居注由不允许皇帝观看到皇帝可以命令停止编纂,说明皇权不断加强。9.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A. 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B. 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C. 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 普

12、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说明当时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国人民族意识淡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当时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是材料内容体现的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反映问题,故B选项错误;

13、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问题,没有体现民族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问题,故D选项错误。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说:“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这说明李鸿章A. 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B. 认为外国人进入中国意在刺探情报C. 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D. 互市对经济发展有利不能轻易偏废【答案】A【解析】“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京议办更为得力”的信息说明李鸿章对于外国公使进入北京持接受态度,故项正确;B与材料意思相反,是中国人窥探敌情;材料中是

14、战争之后,故C错误;材料中主要是从经济角度阐述公使进京作用,故D错误。11.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 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统一体C. 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D. 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体现了小农经

15、济思想,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空想性和落后性的一面;“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体现了实行婚姻自由,具有进步性,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题意。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

16、民者。12.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A. 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B. 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C. 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D. 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爱国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材料观点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重点揭露八国联军的侵略性,故A项错误;材料一定程度上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17、故C项错误。故选D。13.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虽然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成军队的西式改革。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他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中日战争14.民国时期一法律人士指出:“

18、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A.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B. 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C. 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D. 结束了封建专制独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孙中山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用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来维护民主共和,答案为C,排除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没有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B错误;D是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与材料内容不符,错误。15.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

19、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

20、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和周年问题,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今年考查也是意料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鲜亮底色”,突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政治性。本题切入了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16.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

21、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信息是()A. 党纲的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B. 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C.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答案】B【解析】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共二大提出,B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是中共一大正确表述。排除。17. 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

22、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B. 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C. 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 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说明材料文字强调的重心所在是该句子的后半部分,即作者认为北伐战争具有像法国大革命试图建立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功能的特征,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只是强调了北伐战争某一方面的影响而与题意

23、主旨不符。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18.八七会议通过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B. 主张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D. 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模式【答案】D【解析】材料“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反映了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革命的方针,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中共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故C错误。故选D。点睛:

24、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工人阶级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中心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9.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很大的损失”A. 源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B. 宣告城市革命道路失败C. 促使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 导致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答案】D【解析】【详解】1927年的八七会议已经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排除A;1927年秋收起义等失败表明城市革命道

25、路失败,排除B;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促使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战略转移,故选D。20.“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 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 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 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 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

26、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可知,材料反映这一决定出现于1935年的遵义会议后,会议取消了王明、博古的领导权,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战略的指挥下,红军长征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战胜敌人。故答案为D项。A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发生在红军长征开始之前,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是在1934年,材料中的时间红军长征已经到达云贵川地区,排除;C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发生在长征之前,而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排除。21.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虽然作战失败了,但它改变了中日战略轴线中国决心以更广

27、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据此,说明A. 蒋介石准备拉开战场的反攻序幕B. 正面战场的溃败促使蒋介石改变抗战路线C. 蒋介石认识到了本国的战略优势D. 蒋介石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精神支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分析选项,A与史实题意均不符,当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B说法错误,蒋介石始终坚持片面的抗战路线;C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蒋介石只是名义上的领袖而已,片面抗战也不为民众所认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国民党抗战22.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

28、,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B. 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C. 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D. 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重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是基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重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A选项无法解释为何抗战期间突然比重上升,故错误;B选项,根据史实国民政府并没有借鉴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更多参考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模式;C选项,根据材料这个变化主要发生在抗战期间,此时国民政府采取战时体制,所以此时的工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抗战需要,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遭

29、到巨大的冲击,且根据材料展示只是重工业的比例的变化,而并未涉及工业总量的提升,为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23.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相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这段材料A. 说明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转折点B. 凸显了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全局中的意义C. 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D. 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3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相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可以判断出是百团大战的重要性,故本题选择B项;A中转折点夸大作用;没有体现主战场作用;中正面战场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4. 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

31、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A. 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 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C. 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D. 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使中国近代化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故C正确。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本影响在于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故A排除。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仍然在于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故B排

32、除。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同样不是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25.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它”A. 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B. 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C. 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 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答案】A【解析】根据“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可知“它”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使解放战争进入战略

33、反攻阶段,整个战争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故A项正确;延安保卫战、淮海战役不符合“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排除B、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展战略反攻与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关系不大,排除D。2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 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 争取解放战争尽快取得胜利C.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

34、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之一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因此材料中的决议的目的是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准备,故A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局势已定,故B项排除;CD项是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掌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解题时需要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分析即可。27.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A. 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5、的施政纲领B.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C.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既继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可知,材料指的是新中国的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A选项正确;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54年宪法,B选项错误;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1982年宪法,不选C选项;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1954年宪法,不选D选项。28.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千多名代表

36、,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人大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 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C.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 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一届人大的主要功绩是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正确。我国一些地方的村民委员会通过“海选”产生,A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B项错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

37、项错误。29.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B. 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C.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D. 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从鼓掌表决到法律明确规范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故D项正确;鼓掌表决是一种倒退,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曲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投票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B错误;人大完善了投票表决方式并不代表政治体制改革

38、都注重完善民主程序,故C项错误。30.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在1949年后的30年里,海峡两岸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双方发生了重要变化。”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元旦,不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的变化,项不符合题意;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是在1987年,符合题意;中华人

39、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通过于1994年,符合题意;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在1992年,符合题意。因此项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B. 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C. 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D. 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60年来,和

40、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故C正确。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故B错误。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没有突出和平共处的实质,故D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2.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

41、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A.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 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有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结合时间“20世纪50年代”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亚非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C正确;1953年中国在处理中印边界问题,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A;日内瓦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不符合参加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埃及、印度,排除B;上海合作组

42、织开创了以不结盟为基础的、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33.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考点:现代

43、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4.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9国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A. 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B. 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C. 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D. 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提及的9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壮大了新中国的外交实力,有助于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正确;A是1972年,不符合材料时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20世纪60年代,故B错误;当时中国处于文革时期,生产力并不是快速发展,故C错误。【详解】35.1990年11月,联

44、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 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 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 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

45、预解决争端,故投了弃权票,故A正确。中国政府并不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故B排除。弃权票不等于反对票,故没有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故C排除。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与材料无关,故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表现二、材料阅读(两道大题共30分,其中36题16分,37题14分)36.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其中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解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学习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十四年抗战示意图

46、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三版)材料四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

47、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时空观念分析中小学生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2)比较材料二、三的不同之处,并对其不同之处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为实现未来中华民族更伟大的复兴提出建议。【答案】(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2)不同: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因素:叙述者的立场和价

48、值观。(3)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解析】【详解】(1)结合中小学生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热点,让学生明确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分析其意义可从抗日战争本身、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今天的精神引导等角度作答即可。(2)不同:中日两国的教科书均反映了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等历史事件,但对其前因、后果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

49、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因素:材料表明双方均是站在各自的国家立场和意志之上得出结论的,反映了国家立场直接影响历史结论。(3)根本原因:根据“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并结合所学得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建议:可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和平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37.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

50、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

51、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外”的原因,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答案】(1)原因: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2)特征:中美

52、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3)因素: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环境的变化。【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得出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政策;第二小问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 (2)第一小问表

53、现,据材料二“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出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有国家环境的变化,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影响。【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