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Al 27,S 32,Cl 35.5,Fe 56,Zn 65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113号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与强碱反应;砹(At2)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硫酸锶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固体;H2S比水的还原性弱,但H2S比水的稳定性强;周期表中钠在钾的上方,因此非金属性钠比钾弱,单质的熔点钠也比钾低;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除
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A B C D2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 )ACaCO3BNa2CO3 CBaCO3 DNaHCO3 3下列对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黄铜的硬度比铜大C18K金常用来制作饰品,其熔点比纯金高 D钢是纯铁的俗称4有下列物质: NaOH固体; 浓硫酸; NH4NO3晶体; 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B. C. D. 5下列
3、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A、放热反应 B、熵增加的反应 C、熵增加的吸热反应D、熵增加的放热反应6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和1.5mol/L,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B反应后产生13.44L H2(标准状况)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7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HNO2和NaCl不
4、能发生反应;0.1 mol/L HNO2溶液的pH=2.1;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0.1 mol/L 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1A B C D全部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生成了NO2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D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
5、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第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9(15分)为了探究H2O2、H2SO3和Br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其作用是_。(2)用仪器B滴加液体并不需要打开玻璃塞c,原因是_。(3)实验记录如下(请补全空白):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H2SO3溶液至过量_向步骤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H2O2溶液刚开始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橙黄色 _(4)步骤中,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_,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步骤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0绿
6、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问题1】绿矾晶体(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长久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为探究绿矾样品的变质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取少量绿矾样品,用蒸馏水在烧杯中配成溶液。(1)方案1: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 试剂(写化学式),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血红色;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已被氧化。(2)方案2: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完全被氧化。(3)使用FeSO4时,如要防止Fe3+的干扰,可以加入适量铁粉进行除杂,写出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要从FeSO4溶液
7、中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此空填序号)A蒸发皿 B石棉网 C烧杯 D玻璃棒【问题2】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FeSO4的方法制备Fe2O3,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SO2和SO3,进行如下实验: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I中氯化钡溶液中可观察到现象 。若氯化钡溶液足量,将最后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重为233克,则灼烧绿矾的过程中转移了_mol的电子。(2)装置I
8、I中试剂为品红溶液,其作用是 (3)装置III中试剂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 。11(10分)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 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设计】甲、 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 (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实验步骤】A 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
9、入3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B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C 在试管中加入5 mL X试剂;D 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E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1)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试管2中加入的X试剂为 。(3)步骤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常用 方法分离获得实验中的乙酸乙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B【解析】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的,所以硫化氢的稳定性弱于水的,不正确。金属钠没有非金属性,不正确。不正确,例如甲烷不溶于水,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离子
10、方程式可知,该碳酸盐一定是易溶、易电离的,所以选项B正确,A和C是难溶的,D是碳酸氢盐,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判断点评: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牢记常见易溶和易电离的物质,因为只有同时满足易溶和易电离的物质,才能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余物质都是用化学式表示的。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低于它的纯金属成分。钢是合金,主要成分为铁和碳。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考点:合金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常见合金。点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合金的基础知识,注意知识细节和特殊性,还
11、需要结合生活实际。4、【答案】B【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右侧液面高,这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因此物质溶于水是放热的过程,所以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5、【答案】D【解析】只要G0,反应就是自发进行的。又因为GHTS,所以选项D一定是自发进行的,答案选D。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1L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和1.5mol/L的溶液中含有n(H2SO4)=1.5mol/L1L=1.5mol,n(Fe(NO3)3)=0.2mol/L1L=0.2mol,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是n(H+)=3mol;n(NO3-)=0.6mo
12、l;n(SO42-)=1.5mol,n(Fe3+)=0.2mol,39.2g铁粉的物质的量是n(Fe)= 39.2g56g/mol=0.7mol,开始发生反应:Fe+4H+NO3-=Fe3+NO+2H2O ,根据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应该按照不足量的NO3-计算,反应消耗Fe的物质的量是0.6mol,消耗H+的物质的量是2.4mol,还剩余H+的物质的量是0.6mol,反应产生NO的物质的量是0.6mol,这时溶液中含有Fe3+0.8mol,剩余Fe粉0.1mol,二者会继续发生反应:2Fe3+Fe=3Fe2+,Fe3+过量,反应产生的Fe2+以Fe粉为标准计算,得n(Fe2+)=30.
13、1mol=0.3mol,n(Fe3+)=0.8mol-0.2mol=0.6mol,因此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3mol+0.6mol= 0.9mol,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反应产生NO的物质的量是0.6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6mol22.4L/mol=13.44L,因此选项C错误,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始终有气体产生,因此选项D错误。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的知识。7、【答案】C【解析】略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则会发生离子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生成N
14、O2呈现红色,而不是HNO3分解产生NO2,错误; B、应加入碱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调节成碱性,才可以产生红色沉淀,错误;C、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产生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故会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正确;D、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SO2产生,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操作及结论的判断。9、【答案】(1)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回流溴(或以免溴挥发等) (2)滴液漏斗和三颈瓶气压相通(3):橙黄色褪去 Br2的氧化性大于H2SO3 :H2O2的氧化性大于Br2 (4)步骤
15、1的H2SO3有过量,H2O2先和H2SO3反应(H2O2浓度小或Br与H2O2反应慢等都可)H2SO3+Br2+H2O=4H+SO42-+2Br- H2O2+2Br-2H+Br22H2O 【解析】试题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你管,其作用是使溴蒸汽冷凝回流。(2)用仪器B滴加液体并不需要打开玻璃塞c,原因是该仪器与三颈瓶相同,气压相等,液体能顺利流出。(3):打开活塞a,逐滴加入H2SO3溶液至过量,H2SO3被溴水氧化,溶液的橙黄色褪去,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亚硫酸;:向步骤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H2O2溶液,溶液又变为橙黄色,说明过氧化氢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则H2O2的氧化性大于Br
16、2;(4)步骤中,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步骤1的H2SO3有过量,H2O2先和H2SO3反应,或H2O2浓度小或Br与H2O2反应慢等;步骤中,亚硫酸与溴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SO3+Br2+H2O=4H+SO42-+2Br-;步骤中主要发生过氧化氢和溴离子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H2O2+2Br-2H+Br22H2O。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10、【答案】【问题1】 (1)KSCN(2)溶液不褪色 (3)Fe+ 2Fe 3+=3Fe2+ (4)蒸发浓缩;B【问题2】 (1)有白色沉淀产生 002(2)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SO2, (3)除去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解析】试
17、题分析:【问题1】(1)绿矾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遇KSCN变红色,因此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被氧化(2)酸性KMnO4可氧化亚铁离子,但不与铁离子反应,若溶液的紫色不退去,证明已完全被氧化(3)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 2Fe3+=3Fe2+ (4)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第一步是蒸发浓缩;这一系列的操作中A、蒸发皿中进行蒸发,C、烧杯中配成溶液,D、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没有用的的是B石棉网【问题2】(1)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装置I中氯化钡溶液中可观察到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233g为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001mol,即三氧化硫的物质
18、的量为001mol,根据绿矾分解是化学方程式可计算该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2)品红溶液用来验证气体产物中是否含二氧化硫(3)试剂为NaOH溶液用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考点:考查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及其化学性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检验及尾气处理,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操作11、【答案】【实验原理】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分)【装置设计】乙 (1分) 防止倒吸(1分)(1)催化、吸水(2分) (2)饱和碳酸钠溶液(1分)(3)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 (2分) (4)分液(1分)【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原理】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
19、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装置设计】酸和乙醇易溶于水,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所以选乙装置;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1)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所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吸水。(2)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试管2中加入的X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3)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步骤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4)因为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的方法是分液,所以常用分液分离获得实验中的乙酸乙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