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八中高2023级高三下期强化训练一 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崇尚声音的殷人却不用气味来歆神”错。材料二第四段“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故殷人是先演奏音乐,最终还是出庙迎牲,用气味祭祀。且殷人崇尚声音来祭祀,不等同于殷人崇尚声音。2A【解析】“味道”错。材料一 “味觉的感知对象是风味而非味道。丰富的味道,必须借助触觉和嗅觉”,故能够被舌头识别感知到的是“风味”。3C【解析】材料二画横线句观点是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嗅觉表达。C项不是对具体气味的表达,而是以花果和气味的关系抽象设喻,用于政治外交场合。4【审题】(1)题干句子是材料一第三段首句,总领下文,应就下文内容概括两次“祛
2、魅”的过程。(2)关键概念解读:“现代系统”:材料一第三段,“一切事物用统一、标准的方式加以衡量计算”;“祛魅”:材料一第三段,“味道至今仍是可疑之魅”。故应围绕“味道”被两次祛魅的过程来答,且第二次祛魅与“嗅觉失灵”有关。(3)“对此你如何理解”,应答到全文主题。【答案】在现代系统中,一切事物用统一、标准的方式衡量计算(解释现代系统1分)。本是可疑之“魅”的味道被“换算”成营养成分数值(分析第一次“祛魅”1分)。新冠病毒直捣人的嗅觉味觉系统,导致味道无法被感知,味道之“魅”不复存在。这是味道第二次被“祛魅”。(结合嗅觉失灵分析第二次“祛魅”1分)文章通过分析味道“祛魅”,提醒读者反思将一切事
3、物以统一、标准的方式加以衡量计算的现代系统/反思当下世界缺乏“味道”,呼吁人们保留味道之“魅”。(主题1分)5.【审题】答案应覆盖两则材料,且表述为“价值”,如“能”【答案】能与味觉触觉等其他感知体验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味道体验。能帮助人躲避危险、调节情绪和唤醒记忆。能用于宗教祭祀、日常生活等丰富的场合,表达丰富的情感。能帮助人在现实中趋利避害,能提供强烈的价值取向。(每点1分)6. A【解析】“项书记鲜明形象在我面前依次呈现”错误。其中“农村干部打扮”是项副社长,并不是项书记;“知识分子干部”是“我”前几天前想象的,并非呈现在我面前的书记形象,而且也非“依次”。7.A【解析】A项小说的开头写
4、“我”上任报到,公社办公室冷冷清清,只有秘书一人,指公社干部都深入农村一线了,主人公不在办公室里。目的是塑造公社干部的勤下基层、融入社员的形象,而非反衬社员们劳动的热火朝天。请同学们关注题目公社干部,题目也提醒我们本文的核心人物是公社干部。8.【审题】(1)找到小说延宕手法的具体体现之处;延宕: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使剧情冲突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延缓,拉长故事的前奏,公众号高三联考资料将故事的高潮故意拖。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2) 分析突出人物怎样的形象。(3)回顾石门阵第8题。【答案】“我”到公社报到,项书记下乡,“我”
5、未能与他相见,从秘书口中感知项书记的勤于政务、热爱劳动;在寻找项书记途中,把项副社长误认成项书记,与副社长交流中得知项书记勤于劳动、重视生产管理;在黄土岗,帮助老乡拉车却不知他的真实身份,在相处中写出了项书记的农民本色生活朴素俭朴;进入方庄后,把项支书误认成项书记,在项支书的叙说中凸显了项书记“多面手”能力全面的高大形象。9.【审题】(1)乡土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2)乡土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紧扣小说的乡土特色从不同方面阐释;(3)答案造型:提炼方面词+扣文本具体阐释。【答案】内容方面:呈现了典型的农村生活场景,
6、如叙写了“锄地”“研究棉花生长”“收工”“劳动间隙聊天”等乡土生活场景。人物方面: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农村百姓群像,如塑造了“快嘴姑娘”“王大娘”“村支书”等农民形象;凸显农村基层干部形象,如质朴、勤劳的公社书记。主题方面:表达了对勤政爱民的农村干部的赞美,表现了农村和谐的干群关系。语言特色方面: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闹个满载”“不带劲”“傍晌”等充满了浓郁的农村地方特色。10. C11. B【解析】更换,变动;仍然,还是。12. A【解析】欧阳修并未上疏皇帝,而是给高若讷写信。13. (1)仁宗说:“你只管说,不要让在朝还是在地方有所差别/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于是那些奸邪之人更
7、加忌恨欧阳修,一起陷害他。 (第,只管,只;中外,朝廷内外/朝廷与地方;间,差别,不同;忌,忌恨;谮,说人坏话,诬陷别人。各1分,共5分) (2)按照旧例,编写书籍时,只有官位最高的一个人写上职位和姓名。(故事,按照旧例;修,编写,撰写;书,写。每句1分,共3分。) 14.替范仲淹鸣不平,不为私利;对皇上直言进谏,论事切直;尊重前辈,不改宋景文之文;尊重他人成果,不掩宋景文之名。坚守原则,皇帝让他随时进言,他以属于“越职”进言而拒绝。(每点1分,任答3点满分) 15.C【解析】“揭示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对立面”错误,两者不构成对立关系,因“故人少”才会“祭文多”。16. 尾联的意思是“这种遗憾千百
8、年来都是一样的,想起故去的友人,我们泪水流干,想怎么样呢?”友人逝去,除了流泪我们什么也做不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逝去亡友的深切悼念与内心的无奈。生老病死是自古以来的规律,我们无法改变,眼泪流干也无用,诗人以此劝慰白居易节哀顺变,接受现实。 (每点2分)17.(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江娥啼竹素女愁 芙蓉泣露香兰笑(3)【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示例二】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示例三】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示例四】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朝川庄作)【示例五】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
9、心随白鸥(李白江上吟)【示例六】鸥鸟忘机翻浃洽 交亲得路昧平生(李商隐赠田叟)(6分。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均不给分。其中第三小题,如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18.A【解析】A项“笠翁对韵”在这里代指书籍的题目,用书名号;B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冒号和后面的“是”不能连用;D项,第一处问号应该改逗号,第二处问号可改逗号,也可改句号。19.D【解析】D项更合“沁芳”的景致和意境。20. 【审题】:结合题干,分析的两个角度应是“行业特点”“意味隽永”。【示例一】酒馆联“酒管”和“酒馆”、“喝罢”和“喝吧”谐音双关,切合酒馆的行业特点;体现了面对人生失意、社会兴衰,只管喝酒消解,体现一种豪
10、放超脱的人生态度,体现意味隽永。(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示例二】药店联选用“疾苦”和“药”等字,切合药馆的行业特点;“药生尘”与药店的盈利目标形成反差,强化了世间无疾苦的美好愿望,体现出高尚的行业品德。(4分。任选一联,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21.【审题】:这一表达效果包含两个要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找到对应的句子,分别作答。比喻,把蜘蛛网比作八卦图,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蜘蛛网的图形具有复杂而美丽的特点。将蜘蛛结网与生活中常见的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现象作对比,突出了蜘蛛网的匀称,将蜘蛛网的特点表现得通俗易懂。(每点2分)22.发明了直
11、角坐标系;对数螺线匀称/均匀地绕(均匀的依据是定角相同,都为80度);蛛丝的韧性也极高。(6分。每写对一句给2分)文言参考译文:(一)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荣选为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欧阳修进入朝廷,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奏章解救他,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因为这件事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后来范仲淹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聘请欧阳修为书记官。欧阳修笑而谢绝说:“我昔日的举措,岂是为了一
12、己之利?我们虽然同时被斥退,但也不必同时升迁。”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朋党的议论产生,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其中概要是:“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我以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只有君子才有。小人所喜好的是利禄,所贪求的是金钱财物,当他们的利害关系相同时,就暂时互相援引,结为私党,这是伪朋党;当他们见到利益时,就会争先抢夺,或者利益抢完后就互相伤害,即使是血肉兄弟,亲朋好友,也不能共存,所以说小人没有朋党。君子则不然,他们所恪守的是道义,
13、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节操。将这些道德品质用于修身,则能志同道合而相互得益,将这些道德品质用于效力国家,则会大家携手同心,互相扶持,始终如一,所以说只有君子才有朋党。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只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朝廷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
14、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那些奸邪之人更加忌恨欧阳修,陷害他。出欧阳修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二)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欧阳修撰写了纪、表、志,宋祁撰写了列传。当时,宋祁所撰写的是过渡性文字,而且同一本史书却出自两个人之手,于是让欧阳修详细审看,好改成同样的风格。欧阳修说:“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何况宋公是前辈。”于是改书这件事就停止了。按照旧例,编写书籍时,只有官位最高的一个人写上职位名称。当时宋景文公做郑州知州,职位在欧阳修之下。欧阳修说:“宋公在修撰史书上出力很久,功夫很深,怎么能掩盖他的名声呢?”于是就在他们所撰写的文章上各自署名。古代的君子,存心极其公道,无欲无求的上人就像这样啊!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