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990年9月,美国批准了世界上首个基因治疗方案。从此,世界各国掀起了研究基因
2、治疗的热潮。值得提出的是,无论哪一种基因治疗目前都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均没有稳定的疗效和完全的安全性。可以说,在没有完全解开人类基因组的运转机制、充分了解基因机制和疾病的分子机理之前,进行基因治疗是相当危险的。1999年9月,一位18岁的美国青年在接受基因治疗时不幸死亡,成为被报道的首例死于基因治疗的患者。2002年,法国包括一名3岁男孩在内的11名儿童同时接受了基因治疗,4月,这次试验性的基因治疗获得成功,所有患儿状况良好,而且表现出具有正常免疫力的迹象。但没过多久,医疗专家查出这名3岁儿童突然在基因治疗宣告成功后患上了某种类似白血病的癌症,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由基因治疗引起的。这立刻引起各
3、国的广泛关注。在这次医疗试验中,用于治疗疾病的基因被包裹进经修饰的逆转录酶病毒载体,然后再进入患者细胞中与DNA结合。虽这些病毒载体经过处理,可以防止感染,但科学家还无法控制病毒载体在DNA上的插入位置。所以,长久以来就有人担心,病毒载体会破坏重要的基因,导致“插入型突变”。如果被破坏的基因是负责调控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就会产生癌症。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用逆转录酶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都是在近几年进行的,所以并不能排除有些病人今后发生癌症的可能。此前进行的多次基因治疗中,也使用了逆转录酶病毒载体,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发生类似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因插入变异会不断带来治疗风险,基因治疗专家必须考虑是否应
4、该放弃现有的逆转录酶病毒载体,而使用其他非插入型载体,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但是,也可以通过改造逆转酶病毒以减少插入变异的风险。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给载体安上“自杀”基因。例如,在载体中加入一种对那些抗病毒药物比较敏感的基因,当医生发现在逆转录酶病毒的作用下正常细胞可能转化为癌细胞时,就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那些“自杀”基因在这些药物的作用下让病毒“自杀”,这样就可将癌症消灭在萌芽阶段。尽管科学家在不断尝试更成熟的基因治疗方法,但是目前的基因治疗还必须使用一些不够完善的技术。专家们指出,法国的这个医疗事件只是一个特例。在这次试验治疗中使用的逆转录酶病毒载体已经使用了十几年,只是最近才出现了不
5、良反应。因此医疗专家们指出,不要因为个别的悲剧而排斥基因治疗,其实基因治疗的好处远远大于其弊端,它让那些用传统的医疗手段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看到了希望。与其远离基因治疗,不如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更加深入地认识风险,从而帮助医生们在未来更好地预测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1下列对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的基因治疗是在不了解基因内部机制和疾病分子机理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B人类目前对自身基因和有关疾病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保证目前的基因治疗能达到人们所预想的疗效和安全性。C基因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现有的技术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它目前还停留在临床试验
6、阶段,手术风险相当高。D人类对自身基因和相关疾病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达到很理想的水平,所进行的基因治疗也就难免存在较高危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画线句的意思是基因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人类目前对自身基因和有关疾病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很理想的水平,还不足以保证目前的基因治疗能达到人们所预想的疗效和安全性。而A项中说“目前的基因治疗是在不了解基因内部机制和疾病分子机理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法过于绝对,因而不正确。故选A。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
7、项是(3分)( )A尽管存有争论,但有关的专家还是坚持认为,正是治疗过程中的人为技术操作不当,最终导致了法国基因试验的失败。B由于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将用于治疗疾病的基因准确地插入逆转录酶病毒载体中,所以这起试验并未取得成功。C虽然还不能确定那位3岁男童的死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利用逆转录酶病毒载体插入DNA的基因治疗办法是行不通的。D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控制经过处理的病毒载体插入DNA的位置的有效方法,现阶段基因治疗的风险是很高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
8、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正是治疗过程中的人为技术操作不当,最终导致了法国基因试验的失败”,在原文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B项,“还不能将用于治疗疾病的基因准确地插入逆转录酶病毒载体中”,说法不对。原文是说“无法控制病毒载体在DNA上的插入位置”。C项,“利用逆转录酶病毒载体插入DNA的基因治疗办法是行不通的”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二段中说:“也可以通过改造逆转录酶病毒以减少插入变异的风险”。故选D。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基因治
9、疗的研究和试验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尽管其好处远大于其弊端,但近年基因治疗中出现的死亡个案,还是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和反思。B一旦插入DNA的逆转录酶病毒载体破坏了负责调控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因,就很有可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导致基因治疗的失败。C专家们通过给逆转录酶病毒载体植入对抗病毒药物比较敏感的基因,找到了避免因逆转录酶病毒载体插入变异而导致癌症的比较可行的方法。D目前的基因治疗全都处于临床试验期,还必须使用一些有待完善的技术,若想取得稳定的疗效和完全的安全性,仍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10、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找到了避免因逆转录酶病毒载体插入变异而导致癌症的比较可行的方法”错误,原文是说“也可以通过改造逆转酶病毒以减少插入变异的风险。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给载体安上自杀基因。例如,在载体中加入一种对那些抗病毒药物比较敏感的基因,当医生发现在逆转录酶病毒的作用下正常细胞可能转化为癌细胞时,就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那些自杀基因在这些药物的作用下让病毒自杀,这样就可将癌症消灭在萌芽阶段”,说的内容只是专家们的设想,还没有试验成功,所以这个说法不正确。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
11、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全彩印刷,做大做强报网端微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7.86亿人次;新华社发布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推出“AI合成新闻主播”,创建“媒体创意工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整合优势资源,集聚350多家媒体机构形成矩阵,打造全国广电“联合舰队”观察今日之传播场域,媒体融合方兴未艾,人们眼中曾经“很传统”的主流媒体,正以加速变革不断赢得更多注意力资源。只有在物理变化的基础上,努力激发化学反应,创造更多可能性,推进“融合+”,主流媒体才能真正赢得受众。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
12、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手笔正等待我们去创造。(摘编自李浩燃勇立潮头,推进全媒体时代“融合+”,人民日报2019年01月28日)材料二:2018年4月2日,人民网发布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报告对全国296份中央、省级、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主要报纸、301个中央及省级广播频率、37家拥有上星卫视的电视台的融合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了2017年媒体融合传播的总体水平和特点。表1 报纸、广播频率、电视融合/网络传播力TOP10报纸广播频率电视台1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央电视台2环球时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浙江电视台3参考消息中央
13、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湖南电视台4光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劲曲调频江苏电视台5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北京电视台6中国青年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上海电视台7华商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广东电视台8经济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湖北电视台9浙江日报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之声山东电视台10广州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河北电视台表2 传统媒体渠道拓展情况微博微信入驻聚合新闻APP入驻音频/视频APP自建APP(含集团)报纸(N=296)979894-87.5广播频率(N=296)9477479996.7电视台(N=296)97959510097(摘编自2017媒体融合传播指数
14、报告发布2018年4月2日人民网)材料三:媒体融合发展与融合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数字技术与不同媒体融合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融合成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被运用到全媒体采编平台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VR(虛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这些技术进步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技术也为融合发展的传播效果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融合发展的效果如何,包括内容传播效果和项目建设效果是否达到了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都要进行准确的反馈与评估。应以传播效果评估为重要环节,倒逼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尽管同国外媒体相比,我
15、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处于“第一方阵”,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但在内容生产上还要进一步努力,补齐短板,进一步赢得融合发展优势。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技术与渠道都是为了方便内容到达受众。(摘编自崔士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处于“第一方阵”)材料四:从多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媒体融合理念不断精进,业内对融合路径已有共识。不过,痛点显而易见。媒体内容生产折射出的仍是媒体中心主义思维,对用户思维的考量不足。对于用户而言,媒体融合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多维度的信息,把身边黑暗
16、的地方看得更清楚,而非谁提供的信息最多、谁玩出多少花样。当用户思维渗入媒体融合的每一根神经,产品意识就会自觉生成,媒体的信息生产与发布,将不再依靠惯例、感觉。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媒体形式的融合、生产流程的再塑才具有实质意义。(摘编自卞德明媒体融合别丢了用户思维,人民日报2017年3月16日)4下列对材料中“融媒体时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融媒体时代意味着对传统的全面突破,人工智能是打造有影响力平台的主要路径。B相对而言,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融媒体时代表现更突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优势。C我国已抢占融媒体时代的先机,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有力满足了受众交流的需求。D融媒体时代要采用多样
17、信息传输方式,丰富信息内容,准确把握用户的心理诉求。【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A项,“融媒体时代意味着对传统的全面突破”分析不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对传统的全面突破”,原文说的是“人们眼中曾经很传统的主流媒体,正以加速变革不断赢得更多注意力资源”。同时“人
18、工智能是打造有影响力平台的主要路径”于文无据。C项,“有力满足了受众交流的需求”分析错误,原文指出我国媒体在“内容生产上还存在短板”。D项,“融媒体时代要采用多样信息传输方式”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融媒体时代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发布要以用户思维为中心。故选B。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流媒体在做大做强报网端微十多种载体,应用人工智能平台,充分整合优势资源等下工夫,目的是赢取更多注意力资源。B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传播力上形成了极明显优势,这与其在媒体融合上的积极探索有关。C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能够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突
19、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带动了融合媒体技术的发展。D媒体融合的应有之义,绝不是现有媒体形式及信息生产流程的整合,更应是媒体的生产内容对用户需求和用户思维的融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绝不是更应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绝不是”改为“绝不仅是”。故选D。6结合上述材料,针对我国媒体融合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6分)【参考答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避免媒体间的简单相加。致力于不同媒体、不同
20、地区的均衡发展。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与渠道为辅,重视传播效果评价。以用户思维为中心,帮助用户获取全面和多维度信息。【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类题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针对我们媒体过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媒体融合未来发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媒体融合,绝不仅是现有媒体形式及信息生产流程的整合,需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避免媒体间的简单相加。我国媒体
21、融合发展走在前列,但发展不平衡,我们要致力于不同媒体、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与渠道为辅,重视传播效果评价。对于用户而言,媒体融合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多维度的信息。当用户思维渗入媒体融合的每一根神经,产品意识就会自觉生成。我们要以用户思维为中心,帮助用户获取全面和多维度信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
22、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
23、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的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
24、。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
25、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
26、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
27、记取七十五年【注】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釆,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注】七十五年:指1926年。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B第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C第段主要运用呼告的方法
28、,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D文末“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答案】AC【解析】B项,“眼前所见的”没有荷花;D项,“深表遗憾”表达错误;E项,没有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8根据对全文的理解,分条概括“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的内容。(6分)【参考答案】(1)朱自清以自己
29、的生命实践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2)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应该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3)融入现代文明社会还需要坚持操守和气节。【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出自第段,这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正是因想到朱自清而生感慨,这些感慨正是作者不能释怀的原因,以此为据作答即可。9作者在第段中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4分)【参考答案】(1)自觉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2)旧时代的人要面对这一问题,新时代的人同样要面对并回答这一问题。【解析】解答本题第一问要抓住第段文字中“我们必须
30、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中“这”的指代内容;解答第二问,则要解释其中“陈旧”和“永恒”的意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子瞻,智慧夙成。喜读书,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辄变一体,书法遂工。髫年,便有论著,父明允,大以为佳。年二十,侍明允,偕弟子由至成都,谒张安道。安道倾注甚,致书欧阳永叔。永叔见明允及子瞻、子由文,甚喜,极力推挽,声名大起。明允卒后,子瞻判官告院,与王介甫议论不合,出为杭停。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仕杭三年不调。改知彭城,约子由会于澶濮之间,相携至彭城,宿逍遥堂。时
31、兄弟一别,遂已七年。子由念风雨联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然而乡思益深矣。子由留百余日而去。移知湖州,是年,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回“诗帐”。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哲宗立,子瞻以礼部郎召还,子由相继为侍从,弟兄聚首,友朋凑集,文酒赏适,雅道大振。而元丰诸臣章惇辈亦会于朝。子由疏其奸恶,惇大怒。于是子瞻贬岭外,子由贬筠,苏门四学士亦相继尽去。当事者犹谓罪大罚轻,复谪子瞻至儋州,子由至雷州
32、,了不相闻。元符三年,子瞻北还中原,子由亦由雷还许。初,子瞻已定居阳羡,子由有书来促归许。念老境庶几,不欲做两处,遂决计从江溯汴,于陈留陆行至许。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遂复归阳羡,还旧寓。未几,疾甚,数日而终。子由闻之,伤悼不欲生。(摘编自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B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C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
33、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D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结合文本理解意思,这段话是说“
34、子瞻知道自己灾祸难免,于是自我感叹说:命途多舛,遭受这样的痛苦,我死容易,就是最终不能够见我子由一面啊!于是就写了两首诗,托狱卒交给子由,狱卒不敢隐瞒,就把诗交给了皇上。”,本题“遭”是动词,“此”是代词,“荼苦”的意思是苦楚、痛苦,是“遭”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子瞻”是人名,“知不免”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灾祸难免,作谓语动词,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A项。故选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髫年,幼年儿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垂髫”含义不同。B出,由京城调任地方,与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中的“出官”同义。C谢表,臣下
35、感谢君主的奏章,宋朝凡官员升迁除授、封爵追赠等,均有谢表。D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同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A项,“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垂髫含义不同”错误,“黄发垂髫”中的“垂髫”是幼年儿童的意思,这样“髫年”与“垂髫”含义相同。故选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子瞻普遍通晓自己亲手抄写的经史
36、书籍,并在抄写过程中成就了高超的书法技艺,其著作得到父亲的高度赞赏。B苏子瞻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而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七年后才和子由再次相会,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的悲伤。C苏子瞻、苏子由及苏门四学士遭受严酷的政治迫害,直接原因是子由上奏揭发了元丰诸臣章惇等人的奸恶事实。D苏子由晚年在许州写信催促子瞻到许州养老,但因种种原因,苏子瞻最终没有成行,再次返居阳羡,不久不幸病逝。【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
37、题B项,“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別的悲伤”理解错误,原文是“时兄弟一别,遂已七年。子由念风雨联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想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由此可知是子由大为感伤,子瞻却安慰他不必悲伤。故选B。13把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5分)(2)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5分)【参考答案】(1)从这时起,兄弟在仕途中分散两地,分离、相聚的无常之感,从这时开始了。(2)正赶上一船人都中暑了,又想到子由近来又用度窘迫,不忍心连累他。【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
38、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于是”,古今意义,从这是;“散”,分散;“兄弟散于宦途”,是状语后置句,即“兄弟于宦途散”;“离合”,分离相聚;“始”,开始。(2)中的“会”,适逢、正赶上;“穷用”,用度窘迫;“累”,连累;“之”,代词,他,指子由。(3)中的“嘉其义”,称赞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其中“嘉”,嘉奖、赞美“其”,代词,他;“乃”,副词,于是,就;“以”,介词,后面跟上官职,译为凭借的身份;“中郎将”,官
39、名;“送”,护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者”,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参考译文】苏子瞻,有才智,聪明早熟。喜欢读书,亲手抄写过的经书和史书都普遍通晓。每抄完一本书就变换一种字体,因此书法功底特别深厚。幼年,就有议论著述,父亲苏明允认为他非常出色。二十岁那年,子瞻陪着父亲,带着子由来到成都,拜访张安道。安道非常倾慕器重他,写信给欧阳永叔。永叔看了明允和子瞻、子由的文章,非常高兴,极力推举引荐,于是名声大起。明允去世以后,子瞻做判官告院,与王介甫政见不合,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从这时起,兄弟在仕途中分散两地,分离聚首的无常之感,从此开始了。子瞻在杭州任职三年没有调动
40、。改任彭城知州后,与子由约定在澶州濮州之间相会,相伴到彭城,住在逍遥堂。到这时兄弟一别,已经过去七年。子由想到兄弟久别重逢,二人共处一室互相倾诉离别之苦,内心就有不尽的离合无常之感。子瞻却认为兄弟为做官在外漂泊分别的时间短,以后退隐歇息在一起的日子会很长,不必悲伤难过。但是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感情却在一天天地加强。子由住了一百多天就离开了。子瞻调任湖州知州,这年,议论朝政的人认为子瞻的到任谢表是毁谤皇帝的,同时摘录了子瞻往常写的诗词,认为他心怀不满。朝廷派遣中使追捕子瞻,把他押送到诏狱。主管官员发动各州收集子瞻留存的诗词,杭州呈上的几百首,名叫“诗词清单”。 子瞻知道自己灾祸难免,于是自我感叹说:
41、“命途多舛,遭受这样的痛苦,我死容易,就是最终不能够见我子由一面啊!”于是就写了两首诗,托狱卒交给子由,狱卒不敢隐瞒,就把诗交给了皇上。哲宗继位,子瞻以礼部郎的身份被召回京城,子由跟着升任侍从,兄弟聚会,朋友聚集,把酒言欢赏心适情,正道大振。但是恰逢元丰诸臣章惇等人也在朝。子由上书揭发他们所干的奸恶事实,章惇非常生气。从此子瞻被贬到五岭以南,子由贬到筠州,苏门四学士也相继全部离开(京城)。掌权的人还说罪过大处罚轻,又把子瞻贬到儋州,子由贬到雷州,兄弟二人从此没有来往。元符三年,子瞻北回中原,子由也从雷州回到许州。开始,子瞻已经在阳羡定居,子由来信催促他回许州。子瞻考虑到临近暮年的境况,不想兄弟
42、两人分隔两地生活,于是就决定从长江逆流而上到汴州,到陈留走陆路到许州。正赶上一船人都中暑了,又想到子由近来用度窘迫,不忍连累他。于是子瞻又返回阳羡,回到以前住的地方,不久,病情严重,几天以后就去世了,子由听说(哥哥)去世,悲伤悼念痛不欲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45岁时,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4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饥鼠”说
43、明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C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下文抒情作铺垫。D下片抒写词人无限感慨,“眼前万里江山”,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错,末两句是说平
44、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表现的是作者的凄苦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不是“赞美”。故选D。15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未老先衰,最终却落得罢官闲居,抒发了壮志未酬的辛酸;诗人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巨大,表现出他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
45、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要注意诗歌是有多种情感还是相对比较单一。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划是十分成功的,在稼轩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作者一个平生为
46、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辛酸。“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表现出他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
47、。(2) 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3) 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的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蜉蝣”“嫠”,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学生要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第
48、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家婆退休在家,_,度日如年。其同学赵君,知其意绪,广邀同学,在坊间相聚,为她解愁。也邀我,以增其兴致。无非是家常小菜,而且都是熟人,忆起同窗岁月,便话语稠密,一切如昨,兴高采烈。因为都是男同学,她居其间,就如_,都夸其容颜永驻,年轻貌美,不似退休模样。她居然找到了青春感觉,倾杯痛饮,让我_。怕其醉,阻其少喝,她佯怒,笑着对我说,我的青春我做主,你不要嫉妒。虽是老女人,只要被人夸年轻,立刻就心情荡漾,恭维也当真,疑如无知。就极尽酒兴,酒量竟不输于我,逸兴遄飞,满脸幸福。她醉酒而归,大叫痛快,和衣而睡,鼾声如雷,如猛男进家,
49、_。因横卧床上,脂粉脱落,披头散发,尽呈真实模样。皮色红黑,满脸皱褶,老而丑。我不禁心惊,( )。 以为她浑然不知,却看到两滴浊泪从她的眼角落下。俗话说,人不争岁月。不是不争,是无奈。这种无奈是天赐禅机,令人少生嫌隙,彼此珍惜。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百无聊赖 众星捧月 瞠目结舌 恣肆无拘B如坐针毡 众星捧月 目不暇接 恣肆无拘C百无聊赖 鹤立鸡群 目不暇接 放荡不羁D如坐针毡 鹤立鸡群 瞠目结舌 放荡不羁D顿感时光无情,便心生悲悯,忧伤地抚摸,揽其头入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
50、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处,“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语境是说她闲得无所事事,因而觉时间漫长难熬,而“如坐针毡”表现的是焦急、惶恐的心理状态,不合适,应使用“百无聊赖”,排除BD两项;处,“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语境中“众星捧月”是大家对她的态度,适合;“鹤立鸡群”是写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状态,不合适,排除CD两项;处,“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51、,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语境中“瞠目结舌”有表惊异的意义,适合;目不暇接,只表现事件发生快,频繁,没有惊异的意思,排除BC两项;处,“恣肆无拘”,潇洒、纵情的意思;“放荡不羁”,放荡任性或行为不检点,不受约束;语境是“她醉酒而归,大叫痛快,和衣而睡,鼾声如雷,如猛男进家”,这是形容她的潇洒之态,应使用“恣肆无拘”,排除CD两项。故选A。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何况都是熟人,便话语稠密,一如昨日,兴高采烈,忆起同窗岁月。B竟然都是熟人,忆起同窗,岁月一如昨日,兴高采烈,便话语稠密。C但都是熟人,忆起同窗岁月,一切如昨
52、,便话语稠密,兴高采烈。D而且都是熟人,忆起一切如昨的同窗岁月,便话语稠密,兴高采烈。D顿感时光无情,便心生悲悯,忧伤地抚摸,揽其头入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而且
53、都是熟人,忆起同窗岁月,便话语稠密,一切如昨,兴高采烈”,第一个问题,不合逻辑,前文说“无非是家常小菜”,这是说相聚时菜式的简单,而后面是相聚情景的热烈,前后应是转折关系,“而且”是表递进关系,应把“而且”改为“但”;第二个问题,“便话语稠密,一切如昨”语序不当,应“一切如昨”,才能“话语稠密”,二者应颠倒;A项,“何况”衔接不当;“忆起同窗岁月”应提前,它是“话语稠密兴高采烈”的基础;B项,“竟然”衔接不当,“竟然”表出乎意料,而前后没有出乎意料之意;“同窗”后断句,语气不顺;“兴高采烈”应置句末收束;D项,“而且”衔接不当;“一切如昨的同窗岁月”,修饰不当。故选C。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
54、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便心生悲悯,顿感时光无情,忧伤地抚摸,揽其头入怀B顿感时间无情,便心生悲悯,揽其头入怀,忧伤地抚摸C揽其头入怀,忧伤地抚摸,便心生悲悯,顿感时光无情D顿感时光无情,便心生悲悯,忧伤地抚摸,揽其头入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上文“不禁心惊”,接着表紧密承接的应该是“顿”或“便”,排除C项;就选项中两个分句来看,先应是“感”,
55、接着便“生”悲悯之情,排除A项;选项中这两句写思想情感,接着写行动,应是先“揽入怀”再“抚摸”,排除D项。故选B。20某校园文学社编辑的诗集小荷初稿完成,想请张教授审阅,下面是一位同学代表文学社发给张教授的信件,信件在用词和得体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五处修改。(5分)尊敬的张教授:您好!我社的大作小荷初稿已经完成,现请您对稿件进行审阅,对整个诗集提出拙见,也请您将诗集中存在的错误务必改正,因为时间较紧,请您一定在五月一日前反馈意见。另外,我社将在五月五日举行诗歌研讨会,届时请您抽时间来看看。(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参考答案】(1)大作改为新作;
56、(2)拙见改为卓见或宝贵意见;(3)务必改正改为指出并改正或改正;(4)一定改为尽量;(5)抽时间来看看改为拨冗参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某校园文学社编辑的诗集小荷初稿完成,想请张教授审阅稿件,下面是一位同学代表文学社发给张教授的信件,信件在用词和得体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修改。”,可知文体是“信件”,然后依据文体的风格、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我社的大作小荷初稿已经完成”中的“大作”使用错误,“大作”是敬辞,用来称别人的作品,此处可改成“新作”;“对整个诗集提出拙见”中的“拙见”
57、使用错误,“拙见”是谦辞,是对自己的见解的谦称,此处可改成“宝贵意见”;“也请您将诗集中存在的错误务必改正”中的“务必”使用错误,“务必”,一定,必须的意思,用在此处语气太强硬,不够谦逊、礼貌,此处可将“务必”删除;“请您一定在五月一日前反馈意见”中的“一定”语气太强硬,此处可改为“尽量”;“届时请您抽时间来看看”中的“抽时间来看看”太口语化,语体风格不符,可将其改成“拨冗参加”。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应该看到,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意蕴是深广的。在这个命题里,他既汇聚了西方尼采的化现实苦难以求在“美的外
58、貌中得到补偿”的静观理论,同时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道两家的精神。 ,是因为在陶渊明身上把儒道释的精神圆融贯通一气,达到“打破了现在界限,也打破了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以及人与我的分别都已化除,只是一团和气,普运周流,人我物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忘于江湖。他 ,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展自己的胸襟气韵。 ,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参考答案】朱光潜推崇陶渊明;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解析】本题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
59、生要先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结合横线前后句的内容和句式进行拟写。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意蕴”。第一处,后面说“是因为在陶渊明身上把儒道释的精神圆融贯通一气”,“是因为”是解释前面这种做法的原因,从后面对陶渊明的介绍可知,应是解释“朱光潜推崇陶渊明”的原因;第二处,后面的分号说明前后句子的内容和句式应相关,由“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展自己的胸襟气韵”可知,前面应是说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第三处,这一处应是对前面“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展自己的胸襟气韵”两个内容的小结,应为“物我的回响交流”,因是指代前面的内容,
60、故应使用指示代词“这种”。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作为青年的你如何理解这个比喻,你认为培土、浇水、施肥、打药、整枝这五个方面中哪一个最重要?请根据你认为最重要的这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对青年成长成才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行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一)审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
61、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关于青年教育的问题,他说:“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这是用比喻的方式形象的表述了精心培育青年一代的有效方法。题干“作为青年的你如何理解这个比喻,你认为培土、浇水、施肥、打药、整枝这五个方面中哪一个最重要?请根据你认为最重要的这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对青年成长成才的认识。”中的“哪一个最重要?”和“结合自己的实际”是作文试题的关键信息,考生必须按照这个要求来写,这是考生必须遵循的写作依据。(二)立意:依据试题作文材料中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和题干要求,
62、可从五个方面确定立意方向。“培土”最重要,“培土”就是要帮助青年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以应对现实挑战和时代难题;“浇水”最重要,“浇水”就是要给予青年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将自身发展、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以化解他们成长路上的困惑与烦恼;“施肥”最重要,“施肥”就是要帮助青年强身健体,练就坚强的毅力和培养必胜的信心,此立意可围绕培养青年强健体魄的重要性以及坚强自信的重要性来展开;“打药”最重要,“打药”就是加强法纪教育,以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倾向甚至有损健康的病毒侵害青年群体,针对个别问题青年,我们要帮助他们寻找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对应的有效措施,使其转变成合格的社会主义青年建设者和接班人;“整枝”最重要,“整枝”就是帮助青年发现自身问题,并不断纠正自身问题,从而使青年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每个考生只能从“培土、浇水、施肥、打药、整枝”五个方面中选择一个方面来写,不能贪大求全。当然,考生在确定立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写作的可操作性,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也是题干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