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
2、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
3、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
4、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
5、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
6、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静夜品瓷程应峰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种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
7、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但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稚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入心扉。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的。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无须外在的叩
8、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的。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荷花碗”“旋纹搏”“荷叶口瓶”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
9、离去。是啊,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最精致的瓷器如少女,就算在幽幽暗暗里,明明灭灭中,也能感受其晶莹剔透的质地,滑润如玉的釉面,以及迷离状态下所具有的神秘温润的气息。这聚集着东方女性纯洁、温柔、细腻、内敛品性的瓷器啊,究竟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美丽?透过眼前的瓷器,所能体验的,除了窑变的神奇,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无论读瓷还是听瓷,都需要慢慢慢慢地品。用心品了,就能品出它的源远,品出人类卓越的智慧,品出属于它的春花秋月,品出它所承载的历史蕴含。用心品瓷,可以让人沉入或清新或愉悦或凝重的人生境界里,继而在思想的枝丫上,长出簇新的可以自由飞翔的芽叶来。(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
10、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薄胎青花瓷瓶”与“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诗句开头,既呼应题目,又增添文化气息。B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滑润如玉的釉面”等,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C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到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的经历,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D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强调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5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6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品”出了哪些韵味?(6分)
11、(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的92.6%下降1.6个百分点。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8%,较2014届的2.0%略有下降;“正在读研”的16.8%及“准备考研”的3.3%较2014届分别增长3.2个、1.4个百分点。由于深造的分流,毕业生待就业压力没有明显增加。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较2014届的4.5%略有下降。(摘编自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
12、业报告)材料二:材料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表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这种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塞于推迟就业而表现出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更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的动力,进而虚度光阴。这种动机是把学历的衍生功能作为读研的动力,缺少对学术本身的兴趣,因而也缺少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影响读研的收获和成效。“仅就改善就业的功利目标而言,这样的读研方式,其实已经很难保证3年后他们就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动机状态下,他们的求学体验
13、也很难幸福,因为如果不具备学术热情,研究生阶段所必需的大量的阅读、研讨、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可能让他们痛苦不堪。”河南某高校教师焦翔宇表示,确实有一些同学以考研为名逃避就业,这些同学报名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压力、从众心理或侥幸心理等。但她同时也认为,考研是一件好事:“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还是鼓励去考,毕竟进一步的学习会对学生个人非常有益。”“考研的内驱力应该是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如果抱着其他目的考研、读研,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是连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综合自己的能力、资源,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焦翔宇说。(摘编自逃避式考研渐热:留恋
14、校园?恐惧社会?)材料四:在高考之后的研究生考试,再次赋予了受教育者一次竞争机会。在任何时候,机会公平的价值都不应该被低估。也许在顺利考上名校研究生以后,本科来自非名校的学生发现自己与“土著”学生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是,只要研究生阶段的学校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差距就有机会缩小以至消弭。确实有不少非名校的学生冲着就业优势而考研,当他们在求职时,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不如“土著”学生,难免产生心理落差,旁人更会讥俏他们“考上研究生也找不到出路”。然而,只要认真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就会养成区别于本科生的思维方式,自然会在职场上获得优势。必须明白的是,考研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下一轮竞争的起点。读研
15、,意味着迈入学术研究的大门。虽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毕业之后都要从事科研工作,但至少在选择考研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对学术有所向往和追求。外界会赋予学历各种各样的附加值,这或许是“有用”“无用”引发争论的基点。不过.如果不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锻炼思维能力、掌握专业技能、培养研究能力,那所有的附加值就无所依托。(摘编自非名校生考研不在于熬一锅浓浓的“鸡汤”)注“土著”学生:这里指本科在名校就读的学生。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4届到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自主创业”两项的比例都持续下降。B.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压力并未因就业率下降而上升,这和
16、考研热有关系。C.大多数人选择考研与就业问题有关,提高就业竞争力更是考研的最主要动机。D.某些本科毕业生考研目的茫然,可能与家庭压力、从众心理或侥幸心理等有关。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何芳教授认为,基于推迟就业而考研的学生可能会在读研期间产生诸多问题,导致他们的最终目的难以实现。B.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考虑,焦翔宇老师认为考研对学生个人非常有益,毕竟进一步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值得鼓励。C.研究生考试赋予受教育者第二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体现了机会公平的价值观,更是考研的最高价值所在。D.应该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社会所赋予高学历的各种附加值才
17、有意义,才能体现“有用”。9.请结合材料,试给准备参加考研的本科生提出一些建议。(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欣,字元盛,小名真奴,范阳人也。父崇。延和初,车驾至和龙,崇率十余郡归降。世祖甚礼之,呼曰“李公,欣母贱,为诸兄所轻。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察,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儿终效用于朕之子孙矣。”因识眄之。世祖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责戚。世祖闻之,谓超曰:“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貴也。”遂劝成婚。南人李哲尝言欣必当贵达。欣聪敏
18、机辩,强记明察。初,李灵为高宗博士,诏崔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世祖意在于欣,曰:“云何不取幽州刺史李崇老翁儿也?”浩对曰:“前亦言欣合选,但以其先行在外,故不取之。”世祖曰:“可待欣还。”欣为世祖所识如此。遂除中书助教博士,稍见任用,入授高宗经,高宗即位,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赐爵扶风公加安东将军,赠其母孙氏为容城君。高宗顾谓群臣可:“朕始学之岁,情未能专。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岂惟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所以爵赏仍隆者,盖不遗旧也。”欣免冠拜谢。出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相州刺史。为政清简,明于折狱,奸盗止息,百姓称之。欣上疏求立学校曰:“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
19、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书奏,显祖从之。以欣治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乃受纳民财及商胡珍宝。兵民告言,尚书李敷与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显祖闻欣罪状,槛车征欣,拷劾抵罪。诏列欣贪冒,罪应死。时敷兄弟将见疏斥,以纠李敷兄弟,故得降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选自魏书李欣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冑/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B.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
20、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C.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胃/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D.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秦灭六国后始成皇帝自称。B.公为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后代大多沿袭此制。C.兔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有时也可表示敬意。此处为前一
21、种意思。D.髡刑是上古时代五刑之一,即把人的头发、眉毛全部或部分剃掉,以示耻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欣从小就引人注目。出生时就有人说他有贵相,世祖临幸中书学时说他日后会为朝廷力,南方人李哲也说他将来必定会显贵通达。B.李欣深受世祖器重。在世祖的关照下,他娶了阳平王杜超的女儿为妻,担任中书助教博士教授高宗经书,甚至在世祖去世后仍受荫庇C.李欣曾经善于治政,政绩优异。他擅长断案,令奸人盗贼绝迹,深受百姓好评;他重视教育,曾上疏请求兴建学校,得到显祖的认同。D.李欣在取得成绩后,开始变得骄傲。他收受百姓财物,接受商人珍宝,因此触怒皇帝,被判处死罪,后因尚书
22、李敷的努力才得以免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2)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作者登高临远,看到高楼与荒野相接,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B.本诗用词生动,“楼”前之“高”,突出城楼之雄伟,也有力地烘托
23、了诗人品格的高尚。C.颔联有深意:惊风、密雨影射敌对势力,芙蓉、薜荔比喻自己,两句感慨仕途风波险恶D.末句“犹自”意为“仍旧”,强调了虽然相距很近,但朋友间互通音讯的希望依然难以实现。15.本诗中间两联的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三) 16.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8题,11分)1.故曰:_,_,圣人无名。(逍遥游)2._,一夫当关,_。( 蜀道难)3.元嘉草草,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此情可待成追忆?_。(锦瑟)5._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6.不吾知其亦已兮,_。(离骚)7.舞幽壑之潜蛟,_。(赤壁赋)8._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
25、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
26、用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
27、的创新之路来。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旅游中对文化认知程度的不断变化,使得旅游购物街区、旅游购物店与居民购物街区、居民购物店的特点不同。旅游购物街区和旅游购物店一是要吸引旅游者。最佳吸引方式是文化, ,旅游购物店景点化。 ,毕竟旅游者不熟悉当地的商品,当地商品最好可尝或可试,还要提供运输。三是要善待旅游者。对旅游者的最大善意体现在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上,境外购物之所以火爆,_。四写作(6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
28、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A2D3B4.B【解析】“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不是比喻。5.结构上:点题(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内容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芽叶”“枝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
29、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自由;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6.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品出了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7.A (“自主创业”的比例只是较2014届略有下降,原文未表明“持续下降”)8.C (无中生有。“更是考研的最高价值所在”于文无据)9. 考研前:做好读研的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为考研的动力,幸福求学。读研后:正视心理落差.摆正心态,以考研为起点,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10C(在整体把握句意基础上,结合关键词及句式判断。
30、断句如下: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11. D(“头发、眉毛”错误,应是“头发”。)12D(“后因尚书李敷的努力才得以免死”不正确。李欣是因为检举揭发李敷兄弟有功而被免死,另,“触怒皇帝”也不准确。)13. (1)李欣日后必定仕途通达,为家庭增光,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不要许配给其他贵族。(关键词“宦达”、“益”、“妻”各1分,句意通顺2分。)(2)统领各种事务(或:即位)之后,没有空闲温习,因此对于儒家思想实在有所欠缺。(关键词“总万机”、“靡暇”、“阙”各1分,句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李欣,字
31、元盛,小名真奴,是范阳人。父亲李崇。延和初年,皇帝驾临和龙,李崇率领十几个郡归降。世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非常礼遇他,称他为“李公”。李欣的母亲地位低下,因此被各位兄长轻视。李崇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看相的人说他尊贵,我常常观察他,也许还不好说呢。”于是让他进京,成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临中书学,见到了他,认为他很奇异,指着他对随从的人说:“这个小孩终将效力于我的子孙啊。”于是很赏识他。世祖的舅舅阳平王杜超有个女儿,将要许配给贵族。世祖听说这件事,对杜超说:“李欣日后必定仕途通达,为家庭增光,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不要许配给其他贵族。”于是说成了这门婚事。南方人李哲曾经说李欣一定会富贵显达。李欣聪
32、明敏捷,能言善辩,记忆力强,观察细致。当初,李灵担任高宗的博士,诏令崔浩选拔品质、学业优秀的中书学生担任助教。世祖有意于李欣,说:“为什么不录取幽州刺史李崇老人的儿子呢?”崔浩答道:“以前也说李欣应当入选,只是因为他先就在外地,所以没有录取他。”世祖说:“可以等到李欣回来。”李欣就像这样被世祖赏识。于是授予他中书助教博士,渐渐被重用,入宫教授高宗经书。高宗(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李欣凭借过去的恩宠,升为仪曹尚书,兼任中秘书,赐爵扶风公,加封安东将军,追赠他的母亲孙氏为容城君。高宗环顾群臣,对他们说:“我开始学习的时候,情志不能专一,即位之后,没有空闲温习,因此对于儒家思想实在有所欠缺。这难道
33、只是我的过失,或许也是老师不勤勉。我之所以封爵赏赐仍然厚重,是因为不抛弃旧臣。”李欣脱掉帽子跪拜谢罪。出任使持节、安南将军、相州刺史。他为官清廉简朴,善于断案,奸盗绝迹,百姓称颂他。李欣上疏请求建立学校,说:“我的愚意想要遵照前代的典制,在各州郡的治所修建学校,使士大夫、贵族子弟就学受业,必定会学有所成。那些通晓明白经书的把他们举荐到王府。那么丰富多彩的礼仪制度,从此就不会衰落。”奏章呈上,显祖(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听从了他的意见。由于李欣政绩为各州最优,皇上加赐给他衣服。从此,他就有了骄傲自负之心。于是接受百姓财物以及经商的胡人的珍宝。士兵和百姓告发他,尚书李敷与李欣从小到大都很要好,每次都袒
34、护他。有人劝说李敷把这事上奏给皇帝知道,李敷不答应。显祖听说了李欣的罪状,用囚车召回李欣,通过拷问审讯定罪并给以相应处罚。皇帝下诏列举李欣贪图财利,其罪应该处死。当时李敷兄弟将被疏远排斥,李欣因为他检举了李敷兄弟,因此得以赦免罪行,鞭打一百下,剃去头发,发配为奴。14. B 题中B项,错在“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品格的高尚”,写楼高,无非是写所见之远,与品格无关。故选B。15. 远近结合。颔联所写风打芙蓉、雨侵薜荔的景象是近景,颈联所写岭树重重、江流曲折是远景。动静结合。风打芙蓉、雨侵薜荔,是动景;而岭树重重、江流曲折则是静景。比喻。把江流比作九回肠,把江流的曲折蜿蜒表现得生动形象。【解析】本题考查
35、艺术手法。由题干可知“中间两联写景所用的手法”,选取突出的、明显的手法分析。首先指出描绘出了什么景,对照诗句,抓住意象描绘诗句中的景象;然后结合意象和画面特点,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16、 1.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2.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万夫莫开 3.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苟余情其信芳 7.泣孤舟之嫠妇 8.万里悲秋常作客17C18C19B20.(1)让旅游购物街区景区化 (2)二是要服务旅游者 (3)高质量、低价格是撒手锏(或“是因为质量高、价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