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时光现象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四川成都中考)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做出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答案:A2.(2021四川自贡中考)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答案:A3.(2020天津中考)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
2、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解析:“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一叶障目”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4.(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自然界有许多奇妙的景观。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会形成月食现象。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月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答案:A解析:月食的形成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符合题意;自行车尾灯格外亮,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不符
3、合题意;水中筷子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5.(2021四川广安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答案:如图所示6.(2021青海中考)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时针方向转动。(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
4、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现象中。(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答案:(1)竖直(垂直)顺(2)60(3)光路可逆(4)漫7.(2020青海中考)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1)我们选用(选填“平面镜”“5 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 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实验时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当蜡烛A远
5、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2)10(3)A(4)不变解析:(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选2mm厚的透明玻璃板。(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也是10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A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应在蜡烛A所在这一侧观察。(4)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
6、蜡烛A的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不变。模拟预测1.日晷仪是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D.色散答案:C解析:由于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在其后形成影子,古人利用影子所在的位置反映时间,制造了日晷仪。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
7、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答案:C解析: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故正确的选项是C。3.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的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错误;由
8、题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B错误;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正确;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
9、重合答案:A解析:在较暗的环境里可以减少其他光线对烛焰像的干扰,使像更清晰,故选项A正确;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选项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故选项C错误;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当改变玻璃板位置时,B不能与A的像重合,故选项D错误。5.把一个高0.8 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 m的人以2 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高度为0.8 m,以2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高度变大,以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1.6 m,以2 m
10、/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高度变大,以4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本题用到了对称法,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等大,因此像的高度为1.6m;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此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他在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6.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光的传播发生了两次折射,第一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第二次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紫外
11、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答案:C解析: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只有红外线才能制成红外线夜视仪,选项A错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选项B错误;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选项C正确;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选项D错误。8.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
12、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答案:B解析: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且在白光透过左侧表面时各种色光发生了色散,故正确的选项是B。9.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答案:C解析: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说明树梢的反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路面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反射后射
13、向了上面,因此需将反光镜向下旋转。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的实质是光的直线传播,选项A正确;岸边景物通过水面所成的倒影实际上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选项B错误;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的水中部分反射的光射出水面后远离法线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水中部分会向上偏折,属于光的折射,选项C错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才会使人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选项D错误。11.(多选)下列
14、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答案:ABC解析:日食、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人眼看不见红外线,故B选项正确;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看到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玻璃底面的像,而由于折射所形成的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所以看到的厚玻璃板变薄了,故C选项正确;红色的牡丹花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因此它是红色的,故D选项错误。12.丽丽在湖边树
15、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现象。答案:直线传播反射解析: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湖水中树的倒影是树经湖面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3.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 m处,若人以0.5 m/s的速度向镜移动6 s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m,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4不变解析:人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6s,即移动了3m,则此时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5m-3m=2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
16、等,故人与镜中的像相距22m=4m。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即镜中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其他因素无关,故此人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不变。1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答案:6037解析: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60,即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是60,则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180-60-83=37,即折射角为37。1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
17、到O点的(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直线左不变解析: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斑移动到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不变,因此折射角也不变。16.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作出点S相对镜面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17.
1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2)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解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画反射光线时首先画出与水面垂直的法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大小,再画出与入射角等大的反射角,从而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18.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M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
19、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答案:(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2)不发生解析:(1)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19.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过程结论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用刻度尺测量
20、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的像。方法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运用了法。问题讨论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的实像。答案:相等不能等效替代放大20.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
21、.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折射反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小于(2)是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回答合理均对)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由于该同学仅仅探究了空气射入水的折射实验,实验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其他多种透明介质的折射实验,所以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