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时物态变化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四川成都中考)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后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如图所示,这样读数会使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2.(2021青海中考)“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答案:C3.(2021山东临沂中考)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
2、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为水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答案:A4.(2021湖北武汉中考)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 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该物质在1520 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该物质熔点为80 ,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 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答案:C5.(2020天津中考)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A.熔化吸热B.汽化放热C
3、.液化吸热D.凝固放热答案:D解析:冬天,菜窖内温度较低,放几桶水,水凝固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A、B、C错误,D正确。6.(2020四川成都中考)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眼镜“起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液化形成的。故选A。7.(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要完成图中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2)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和缩短实验时间,应选用适量40 左
4、右的水。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3)熄灭酒精灯时,不能吹灭,最好盖(选填“1”或“2”)次灯帽,否则下次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打不开灯帽的情况。答案:(1)停表(2)液化(3)2解析:(1)此实验中需要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停表。(2)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第1次盖灭火焰,灯帽内有剩余的热空气,如果不再盖1次的话,灯帽内的热空气冷却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下次再使用时不容易拔下来。模拟预测1.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
5、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答案:D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选项说法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选项说法错误;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故正确的选项是D。2.下图所表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答案:D解析: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冰棍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
6、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答案:B解析: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4.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
7、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答案:B解析: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正确的选项是B。5.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答案:C解析:污水中的水首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外罩液化为小水珠,水珠越聚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
8、水收集杯里。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0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解析: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
9、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7.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 min时物质温度是48 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初温是40,BC段表示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这是一种晶体,选项A、C说法正确;CD段是液体吸热升温的过程,选项B说法错误;加热5min时,该物质还没有熔化完毕,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物质的温度是48,故选项D说法正确。8.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
10、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答案:A解析:冰的熔点是0,加入盐后,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直接凝华而成的。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0,A选项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选项正确;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储
11、存在钢罐里的,C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舞台上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D选项错误。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答案:B解析: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灯丝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形成的,故选项A正确;大雾逐渐散去是液态小水滴吸热汽化,选项B错误;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时,由于水银凝固而无法测温度,选项C正确;夏天从水中上岸的人由于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人会感到冷,选项D正确。1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
12、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答案:C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12.(多选)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4 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4 min到t=6 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t=6 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答案:ACD解析:如题图所示,水的初温是90,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13、,在第4min和第6min之间,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在第6min之后继续给水加热,水还是处于沸腾阶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100不变。13.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答案:热胀冷缩内能32解析:(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物体的质
14、量,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mV可知密度变小;(3)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2,数值自下而上变大为零上,由题图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为32。14.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固体甲第6 min的状态是,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答案: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解析:由题中图像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48;从第4min到第8min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15.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其做法是将
15、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汽(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答案:放热液化解析:汤汁是蒸汽液化形成的,在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1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也不会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答案: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解析:干冰升华吸热,
16、使铝罐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铝罐时,会凝华成小冰晶(霜)。寒冬,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车窗时,会放出热量,从而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车窗的内侧。17.右图为节目演出时利用干冰营造出来的舞台效果,使表演者如同身处仙境,“烟雾”缭绕。请利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使舞台产生“烟雾”缭绕现象的原理。答案:“烟雾”缭绕现象的原理: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解析:舞台上要出现白烟雾,就要喷洒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地升华,升华要吸收热量,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18.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
17、验装置。(1)图乙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冰在熔化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min。(3)加热到第3 min时,物质的状态为(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4)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答案:(1)晶体减少(2)吸收3(3)固液共存(4)慢19.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8、:(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的测温物质为温度计。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3)如图乙所示,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答案:(1)热胀冷缩水银(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3)9698(4)如图所示解析:(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由题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