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13KB ,
资源ID:12970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70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48分)01.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02.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 B. C. D.0

2、3.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C.“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D.“学者须先立志”04.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

3、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05.下图是1906-1915年中国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了自保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06.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牧垦殖企业19121919年,中国的农垦公司达100家,总额为1245万元。这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 B平均地权在农村得到普遍实施 C农村封建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D外国资本主义加紧对农村掠夺07.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4、%),无法从图表中得出的信息是年份类别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C.我国的自然经济更进一步解体D.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08.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

5、发展09.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A B C D10.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道: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商企业、开矿、办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而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直接联结起来。

6、“某人”是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李鸿章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12.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 B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C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因素不断成长1

7、3.以下所示摘选自危机应对: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的目录。它反映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外交对策第1节开展对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第2节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第四章 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节国民政府政治上的变动第2节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A七七事变后政府开始调整与中共政策 B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继续妥协C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全面应对危机 D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倡导全面抗战14.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

8、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梁启超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C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D对革命统一战线的否定1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6.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

9、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17.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A和平建国问题 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C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D与各民主党派合作18.有学者评价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位学者评价的是A魏源 B曾国藩 C康

10、有为 D郑观应19.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20.近代某学者指出:“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A.“欲自强,必先致富”B.“中体西用”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科学与人权并重”21.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

11、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22.20世纪早期,有人评论某事件:“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该事件没有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2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

12、、“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 B C D24.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

13、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二、非选择题(共37分)25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

14、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据环球时报整理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

15、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予以说明。(3分)26.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材料二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许纪

16、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材料三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三、选做题(共15分,任选一题,在答

17、题卡上将选作的题号涂黑)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 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

18、,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9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观点转变的原因。(6分)2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赴殿试,中进士,授翰林

19、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三十三年(1907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

20、教育和讲学。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吕雅范一代宗师蔡元培(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6分)(2)根据材料,概述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重大贡献。(9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BBACCAA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BBBCBDB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AAACACBD二、非选择题:25(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1、希腊与罗马各2分,每个角度只要写出一点即给2分,如果列举具体史实,给1分,如写希腊的民主具体内容。)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4分,英国与美国各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符合史实,同等给分)(2)法德和解(2分)。欧洲走向联合(2分)。冲击了两极格局(2分)。(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4分,写出两点给4分)赞同:明朝初年制定“祖宗法度”,后来社会矛盾尖锐,始终也没有革新,主张革新的也都受到压制,例如张居正改革失败,最终被李自成推翻。不赞同

22、:清初入关时,试图复制满洲的制度和风俗,在受到汉族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后,逐渐汉化融合;汉族知识分子也逐渐接受满洲统治集团,双方相互妥协,逐渐融合。26(1)思想:道教(玄学)、佛教盛行,三教合流。(2分)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2分)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2分)(答到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画兴起等都可酌情给分)(2)抗争:1641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主导的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提出限制王权;(法律1分,内容1分,共2分,内容意思相近即可)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或宫廷政变);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议会主权。(1点1分,共2分,

23、指出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即可)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1点1分,共2分)(3)政治:民国建立,临时约法的影响,君主专制的结束;(任意1点2分,共2分,其它答案可酌给分)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3分,民族资本黄金时期也可给3分,其它可酌情给分)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的深入(或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近代教育的发展;(任意一点可得3分,其它可酌情给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西化。(2分)(学生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入手答题。若答社会生活的西化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可超过本问的总分9分)27(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

24、,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2分)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1分);盲目的汉化的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2分)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人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3分)(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4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

25、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3分)28(1)少年时博览群书并中进士,国学功底深厚。接触西学,同情维新。提倡新学,先后组织、管理和领导新式教育机构。先后赴欧洲留学、考察教育和讲学。(8分。意思接近即可赋分)(2)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教育论著丰富。(7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