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72.50KB ,
资源ID:129649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64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今天的家庭、学校与社会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重视教育,但不够重视读书;重视读书,但不够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但不够重视行为;重视行为,但不够重视结果。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够重视阅读,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建立起对阅读的信仰和敬重,没有把阅读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看待。 阅读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和塑造人。梁晓声先生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

2、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通过阅读,提升个人的修养,实现道德的自觉与精神的自由,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行为,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不能仅就阅读论阅读,而应将阅读上升到文化层面,使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人是靠文化传承的,人是有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当阅读变成每个人的信仰和全民族的追求时,阅读便成为一种文化,有文化的民族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要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文化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天无须提醒,大家自觉阅读,阅读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把阅读变成一种日常习惯,人们不用想,自然就这么做,阅读便成为一种文化。阅读文化怎么建设?首先要靠教育。阅读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教育。阅读教育必须

3、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阅读行动实现教育目标。学校的阅读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各种阅读方法,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信仰。阅读信仰是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希望之所在。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提高靠什么?阅读。阅读不仅是个人行为,它对我们强化文化认同、凝聚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净化社会风气、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将国民阅读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

4、战略工程。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使命,更需要通过阅读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阅读恰恰是形成我们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而言,阅读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使阅读上升为文化,形成阅读社会,才能真正建设文化强国。(选自任翔阅读的力量,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化可以教化人和塑造人,阅读作为一种文化,能提升个人修养,使人变得完美无缺。B. 阅读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这对学校的阅读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C. 阅读意义重大,是强化文化认同,净化社会风气,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唯一途径。D. 世

5、界发达国家无不将国民阅读作为重大战略工程,因此,我们也必须重视阅读文化建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首先指出当下没有把阅读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的问题,这是全文论述的前提。B. 第二段引用梁晓声先生的经典语言,是为了证明“阅读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这一观点。C. 文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后先阐述了阅读的文化属性,再谈文化建设的方法。D. 文章结尾一段联系现实,将阅读在今天的意义阐释得非常清楚,思路清晰,有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从根本上重视阅读,信仰和敬重阅读,就能成为文化强国。B. 当

6、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一种习惯时,阅读便成为一种文化,民族就有可能强大。C.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家、民族的未来寄托在阅读以及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上。D. 当下要建设文化强国更需要阅读,因为阅读可以形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92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5-2016年度“终身成就奖”。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

7、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

8、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

9、,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是

10、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有删改)【相关链接】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

11、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节选自叶嘉莹: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有删改)【注】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4.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学贯中西。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B. 诗词研究自成一派。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C. 注重人才培养。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D. 个性鲜明。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5

1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B. 叶嘉莹诗书满腹,与她书香门第的出身,和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的经历是分不开的。C. 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D. 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不断积淀。6.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逍遥游聂鑫森江南大学

13、是一所老资格的大学,中文系又是江南大学的名系。中文系之所以声名赫赫,是因为有一批久负盛名的老教授,在许多专业上可以说是一言九鼎,领风气之先。贺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专长是古籍校勘与论证,最为人所钦服的是庄子研究,写过许多振聋发聩的专著。他字“散木”,也是取自庄子书中,自谦为无用之材,但“不材”即可免遭斤斧之苦而尽天年。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

14、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陶淘说:“是,是。”“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地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

15、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贺先生说:“好吧。”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

16、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推开门,陶淘在矮屋的梁上上吊了。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贺先生,您不该救我!”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陶淘哭了,说:“我愿受教于先生。”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地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

17、,一篇一篇讲过去。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世道终于清明了。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18、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向人们讲述主人公贺先生的故事,却先写一所大学,然后再引出人物、名字、专长等,在情节安排上略显拖沓。B.文中有多处文言的表达,这不但使文章在短小的篇幅内具有很大的容量,而且使得文章语言典雅,充溢着传统文化的魅力。C.陶淘贯穿文章始终,是贺先生故事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他在生活、工作中都和贺先生形成了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贺先生的品质。D.作者把贺先生放到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文化大革命”,通过特定的历史情境和残酷的生活条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大革

19、命”的强烈批判和对现实生活态度的思考。8.请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5分)9.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20、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节选自庄子逍遥游)乙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

21、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1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B.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C.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D.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

22、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B. 仲秋,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一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C.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朔”,表示迎接新月。D.“十旬休假”,即旬休,古代官吏,每十天休息一天,此处为第十个旬休日。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甲文首段用夸

23、张的手法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B. 甲文第三段以浅水不能浮起大舟,杯水只能浮起芥草而不能浮起水杯为喻,说明巨大的鹏鸟必须凭借大风才能高飞。C. 大鹏高飞南行,是虚构的寓言,但甲文引述齐谐的记载来表示言出有据,具有一种相互印证、交相辉映的效果。D. 乙文写庄子为了避开政治的灾祸,不受重利尊位的诱惑,拒绝楚王的聘请,这表明庄子已经达到了“逍遥”的境界。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2)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满江红

24、豫章滕王阁吴潜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木末:树梢。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万里”三句将目前的登临与王勃登临的典故连接起来,写得既有气势又不失飘逸,其中“吹”字极为生动传神,显出了作者登临高阁时的兴致。 B。“正槛外”三句

25、与“近帘钩”三句显现了作者心潮的激荡,在他游目骋怀、欣赏壮景时,雨雾扑帘而来,真有王勃当年所见情景“珠帘暮卷西山雨”之感,不禁临风嗟叹。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望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秋渐紧”中“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秋意凄凉之感,而城头号角声的融入,又使得这种萧条悲凉的色彩更加浓郁。 E。“愁难着”一词,化抽象为具体,以固态体积状愁,既给人以形之大,又给人以质之重的感觉,可谓想象奇特。“岁月”两句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15.请给合全词,具体分析词人的形象特征。(6分)(三)、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6.补写出下列句

26、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用“_,_。”两句对历史和现状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2)陈情表中作者写自己形单影只,孤苦无依,独自生活的句子是: _,_。 (3)滕王阁序中激励我们虽处境艰难,仍然要有远大崇高志向的句子:_,_。(4)杜甫客至中表现迎接客人到来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刘兰芳6岁开始学艺,在曲坛耕耘已逾半个世纪,其表演独具一格,热情奔放、神采飞扬、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形神兼备、潇洒大方,她的声音早已成为_的“中国好声音”,深受百姓喜爱。尤其是她的代表作长篇评书岳飞传,曾先后在百余家

27、电台播出,轰动全国,享誉海内外。评书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有千年历史。说到如何应对来自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介的冲击,这些年刘兰芳_,对此看得很清楚,也有了应对的方法。让传统评书艺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这方面,刘兰芳一直是个“赶潮人”。面对这样一个时髦的刘兰芳,好多书家也只能_。从早年用广播搭建“空中舞台”,把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到后来录制电视评书节目,用画面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刘兰芳都收获了成功的经验。如何适应今天的信息时代,如何做好“网络评书”,刘兰芳和她的学生们早已着手在做:首先是技术上的改进,用网络搭建评书新舞台,将播出后的评书节目及时传到网上,方便听众在手机、电脑上随时点播;其次是内

28、容上的创新,运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都有“精神上的故乡”。对此,有些人_,刘兰芳却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评书艺术要宣传正能量,得有感人至深的好作品,还需要我们的表演者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只要好的表演加上好的作品,年轻的听众就能被吸引,他们才能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名噪一时耳濡目染望尘莫及不以为然B. 家喻户晓耳闻目睹望其项背不以为然C. 家喻户晓耳闻目睹望尘莫及不以为意D. 名噪一时耳濡目染望其项背不以为意18.下列在文中括

29、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评书艺术更加趣味化、生活化,跟上时代的脉搏B. 使评书艺术更加生活化、趣味化,跟上时代的脉搏C. 评书艺术跟上时代的脉搏,更加生活化、趣味化D. 使评书艺术跟上时代的脉搏,更加趣味化、生活化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只要好的作品加上好的表演,年轻的听众就能被吸引,就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B. 只有好的表演加上好的作品,年轻的听众才能被吸引,才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C. 只要好的表演加上好的作品,就能吸引年轻的听众,就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D.

30、 只有好的作品加上好的表演,才能吸引年轻的听众,才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0. 下面的示例是一学生学习课文兰亭集序后写的一副对联。请你从下面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幅对联。要求:每幅对联至少表现课文(景物、情感、主旨等)中的一项内容,字数不得少于14字,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 (4分)示例兰亭集序:流觞曲水咏兰亭盛事 俯首幽思叹人生兴怀课文:滕王阁序赤壁赋逍遥游归去来兮辞(1)_ _21.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大学拟于2019年10月12日举办“共筑中国梦: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下面是本次研讨会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表述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 (5分)邀请函亲爱

31、的女士/先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我校打算在2019年10月12日举办“共筑中国梦: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诚邀学界同仁济济一堂,商量中国七十年来改革开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特此邀请,请您一定光临。 某大学2019年10月1日(1) _改为_(2) _改为_(3) _改为_(4) _改为_(5) _改为_四、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是轻视我们自己。(法国)蒙田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地你也越变得伟大而又真实。(德国)费尔巴哈如果真的要写墓志铭,我会选择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一句话:建立

32、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我”,是每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乃至考虑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对自我的强化和淡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有我”和“无我”的拷问。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宜春市第九中学(宜春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中语文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 BA.“使人变得完美无缺”说法夸大,原文意思是“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行为”。故A错误。B.正确。C.“唯一途径”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具有重要作用”。故C错误。D.强加因果。故D错误。故选B。2. B此题考查把

33、握文章论证方法等相关内容的能力。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的总称。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解答】B.引用梁晓声的话是为了证明“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和塑造人”这一观点,而不是证明“阅读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故B错误。ACD正确。故选B。3. A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A.

34、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BCD正确。故选A。4. A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把握对传主评价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A.叶嘉莹是否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文中并没有直言。故选A。5. C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错在“这是独一无二的”,原文中陈洪评价叶嘉莹,说的是“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

35、是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并不是“独一无二”的;6. 理论研究上,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在诗词研究上有所创新。培养人才上,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推动诗词研究。继承推广上,整理出版了恩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托人录下并推广戴静山教授的古典诗词吟诵。学术成果上,留下了丰富的讲课、讲演录音资料,正在整理成书。7. B解析A项“在情节安排上略显拖沓”错。C项“工作中”不当。D项“对文化大革命的强烈批判”错。8.答案学识渊博:写过许多振聋发聩的专著;他向陶淘讲述庄子,书和讲义全装在肚子里。从容镇定:中文系着火,他不慌不乱。洒脱随性:“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他毫无沮丧之色,从容自在。责任感强:他在困境中坚持写

36、完书,收陶淘为关门弟子,以传承文化为己任。9.“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10. C11. D12. D D说“庄子达到了逍遥的境界”有误,乙文中庄子的“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只是“避开政治的灾祸”,这不是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的“逍遥”。故D错误。ABC正确。故选D。13. (1)略(2)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附翻译: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庄子

37、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本源于老子的学说。所以他撰写的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非议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器重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让他出任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

38、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那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14. CE(1)C项“征帆木末”含有前途渺茫之感,但此句并未传达出词人“伫望之久”之意;E项,“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理解有误,本句显然是诗人在直接表达自己的愁之深之广,因此此处抒情是深厚直接的。15. 遭人攻击,仕途失意,沉痛悲郁;年华已老,国难深重,壮志难伸;漂泊未定,前途渺茫,羁旅愁思。(2)此词真实地抒写了一个失意政治家的人生悲感和忧愤,因

39、此词人的悲愤具体体现在诗词中,形成了自己的形象特征。“天正远,伤飘泊”“断送客魂消”道途茫茫,任所遥远,是羁旅之人。“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往事不堪回首,仕途不顺,是失意之人。“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流年似水,有志难伸,社稷颠危,国难深重。译文:万里西风助我登上滕王阁,楚江波涛惊起,云层翻腾。远远望去好像船从树梢上驶过去,有时水鸟雀沙边飞落。晚上阴雨遮天,与唐时无异。秋天来临、气蓑悲伤,自叹十年官场浮沉,多次落职乡居。唉,算了算了,不去说它了。天地之大,却没有我落脚之地。鉴赏:上片重在写景。“万里”用得极有气势,“吹”极为生动,写出了登临高阁时的兴致。这里引用了王勃的故事。传说他往南

40、昌途中,水神曾助以神风,使他一夕行四百余里,民谚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个故事更表现了作者的兴致,还自然地将目前的登临与王勃当年联结了起来。“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槛外”写出了当时居高临下凭栏四望的感觉。楚山,指西山。楚江,指赣江。“云涨”、“涛作”,景象当时壮观,可以想见词人心潮的激荡。“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这是写登高远望时所看到的景象,征帆像行驶在树梢上,野鸟有时落在沙边。“有时”,二字极为传神。“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暮雨”说明其伫望之久。正当游目骋怀、沉入遐思时,雨雾扑帘而来,真是“珠帘暮卷西山雨”,与王勃当年所见情景如此相象,也不禁临风嗟叹了。下片重

41、在抒情。“秋渐紧”四句均是由景人情。秋天是易使人感伤的季节,更何况词人此刻正处于官场失意、前途渺茫之际。看远方天水相接,渺渺茫茫,思及自己年过半百,依然漂泊未定,任谁能不伤感,故而“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现在,自己岁月无多,天下虽大,无奈奸臣当道,哪里是自己的容身之所。“乾坤虽大愁难着”。乾坤之大却安放不住、也安放不下他的“愁”。这里以固态体积状愁,既给人以形之大、又给人以质之重的感觉,想象奇特。上面都是登高临景惹起的对往事的回忆和无限慨叹,往事本不堪回首,但面对此景情不自禁,由此抒发出的郁闷不平之气,亦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临近黄昏,城头的号角又吹起来了,声

42、声入耳,又勾引起迁客无尽的羁旅愁思这正与上片“暮雨”照应,角声混合着秋风、雨意,是多么萧条悲凉的感觉。这是一个倒装句。把“城头角”放在最后,又使人觉得他的无尽愁思似乎像那声声号角一样,在广阔的秋空中,久久回荡。这又变成一个以景结情的好句。“乾坤虽大愁难着”痛愤无比,结句哀思绵绵,刚柔相济,益显其沉痛悲郁。 全文上片写登滕王阁览景,下片借景抒情,由近及远回首往事,十年来宦海沉浮,如流年似水,去日苦短,能有作为的岁月不多了。而社稷颠危,国难深重,有志难伸,内忧外患,充满胸间。临近黄昏,城头的号角更勾引起迁客无尽的羁旅愁思。(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

43、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诗歌形象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作品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

44、,诗人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具体生活背景-的了解对把握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2抓住诗歌关于物的描写。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物的形象,表现物的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物的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16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45、。17.C第一处,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此处是说刘兰芳的声音早已是人所共知,所以填“家喻户晓”。第二处,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根据语境“说到如何应对来自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介的冲击,这些年刘兰芳,对此看得很清楚,也有了应对的方法”,所以填“耳闻目睹”。第三处,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此处是说好多书家只能远远落在时髦的刘兰芳之后,应选“望尘莫及”。第四处,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

46、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是说有些人的态度,结合语境“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都有精神上的故乡。对此,有些人,刘兰芳却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应选“不以为意”。故 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B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连贯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解答】此题要求补写的是第三段的结尾句,要结合上文的语境来答题,这一段主要是叙述刘兰芳和她的学生们为适应今天的信息时代,从改进技术和创新内容两方面着手做好“网络评书”。

47、此处要求补写内容上的创新的效果,根据语境“其次是内容上的创新,运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因AC项缺少使令性动词,可排除AC;再从应该首先满足基本需求,然后才是更高需求,先生活,再趣味,又可排除D。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D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好的表演”与“好的作品”,“好的作品”应放在“好的表演”前;二是“年轻的听众就能被吸引”主被动混乱,应改为“才能吸

48、引年轻的听众”。三是混淆充分与必要条件关系,“他们才能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应改为“才能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就可排除ABC三项。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 苏子目遇山间明月成色 客人耳得江上青风为声游华山悔己行赞古人慎取 见仆碑谬其传劝学者深思曲径荷塘月色满最是幽僻 月夜彷徨心难平颇不宁静湘西边城上演唯美爱情 纯朴人性构筑精神家园桃源梦美溪旁见 东篱菊香南山明21. (1)“亲爱的”改为“尊敬的”;(2)“打算”改为“拟”;(3)“济一堂”改为“同聚一堂”;(4)“商量”改为“探讨”;(5)“请您一定光临”改为“期待您的参加”。22. 此题考查材

49、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指应考者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材料主旨,确定作答文章的主题,及其所要表达的观点。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本题属于名言型多则材料任务驱动作文题目。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考生立意前,需要厘清“自我”“有我”和“无我”三个概念(或者“有我”与“无我”两个概念)。结合材料中的三句话,在本题的语境中,“有我”是指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有为;不是指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计较

50、个人得失,一切行动为自己。“无我”是指淡化个人利益,超脱世俗追求,懂得功成隐退,活出高尚的人生境界;“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更不等于佛系态度,而是在利益和荣誉面前,要淡泊名利,淡化自己,不居功自傲,不占为己有。“有我”和“无我”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和表达的显与隐来区分的,二者具有一定的辩证关系: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我”,“有我”才能干事创业,为社会多做贡献,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又要舍身忘我,甘于奉献,如果时时想着自己的利益,很可能将一无所成;功成之后更要“无我”,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活得伟大而真实,被人认可,受人尊敬。深层的“无我”之中还是“有我”的,“有我”又是通往“无我”的必

51、经之路。是选择“有我”,还是选择“无我”?题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涉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关系,引导考生思考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在为人处世和谋划人生中正确把握对“自我”的定位,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既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又考查考生的做人准则、处世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非常契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参考立意】做人不可迷失自我,要审视自我;在利益面“无我”,方能成就大业;欲建立功业,先建立自我;建立自我,成就人生;建立自我是为了追求“无我”;无我之中有我外在无我,内在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创业要追求“有我”,功成要追求“无我”;等等

52、。范文: 审视自我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系列画作珍妮的画像中的画中人都只有一只眼睛,许多人对此不解,对此,莫迪里阿尼解释说:“我们除了用以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更应该用另一只眼睛来审视自我。” 对于这位近百年前的画家的艺术,我不禁感到一种由衷的赞叹。是的,审视自我,这是多么简单却又繁复的艺术,这短短四字,道尽了所有成功者的奥秘。 很少有人知道卢梭那个被18世纪全世界的人们背弃了,却仍旧坚守着自我良知的人在幼年也一度迷惘过,撒谎,怠惰,调戏妇女,偷窃,种种都是当时卢梭的恶习,卢梭用忏悔录不停地审视自我,或许没有了那彻底的自我审视,如今的我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那专制、暴政的18世纪曾有一个如此执

53、著而善良的声音。 正是因为审视自我,才造就了后来的卢梭。 审视自我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它需要抛开烦恼与顾虑,把心沉静。在一片炫目的色彩中寻觅一片洁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只有在心灵的安宁之中,我们才可以发现审视自我的价值,那就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全身心得到了舒展,渐渐绽开,呈现出最真实,最原本的面貌。 审视自我更是一个由打破自我到重塑自我的过程,多年的痼疾往往会使一个本就残破的身躯更显苍老,而心灵的上的痼疾更甚,它不但会一步步引诱人们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更会使其不断地在其中煎熬挣扎,永远不能脱离苦难。因而,我们需要常常审视自我,打破故旧,于其中重新创造一个崭新而完整的灵魂。 世上最集万千

54、宠爱的便是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灵永远是澄静而透明的,不含杂质,不似成人的世界中有着尔虞我诈,机巧万千。但当一个成人褪去了如日中天,就会又像孩子般向往着天真无知的时代。这实在是在告诉我们,金钱、权力、物欲或许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充满梦幻的色彩,值得如痴如醉,不知疲倦地追求,相反,只有当我们静心审视自我,才能发现我们所想要的。 千年前,荀子曾在劝学中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千年后,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孤独者一件小事中字字珠玑,由内而外不断地渗透出作者严审自我的光芒。这其中的种种都在为我们鸣起审视自我的警钟,我们不该再如此沉沦下去了,唯有审视自我,才是华夏民族崛起的良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