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52.50KB ,
资源ID:129615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615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综合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综合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x

1、第一单元综合训练一、快乐点击(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冰雪融化C.大米酿酒D.铁铸成锅2.我们在打开某种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3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酒精灯: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D.玻璃棒:可用于搅拌液体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

2、法中正确的是()5.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之一是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温度达到450 ,即可燃烧C.沸点为-42.1 ,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6.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本质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

3、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竖直的试管中C.用100 mL量筒量取9.5 mL NaCl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0 g8.当你在复印室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与臭氧性质完全相同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给水加热时,水沸腾,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有小水滴生成B.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黄色碘化银沉淀生成C.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雾D.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烟

4、10.如图所示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二、积累运用11.(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一般用。(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视线与量筒内相切。若俯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若仰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3)在量取液体时,当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接近时,应停止倾倒,然后用滴加到刻度线。(4)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作,也不能。12.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描述如下: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铁矿石冶炼成钢铁;钢铁可生成铁锈;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

5、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三、情景分析13.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儿,都熄灭了。原因是。(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3)某工程项目在电焊施工时,焊渣不慎溅落,引燃室外堆放的防水卷材,产生较大烟雾。由甲同学的猜想得出启示,要迅速逃离火灾现场,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填字母)。

6、A.用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根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14.化学就在你身边。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的爸爸下班回到家中,你可以为他沏上一杯热茶。你认为取下的茶杯盖、暖瓶塞应如何放在桌上比较卫生?洗刷茶杯后,怎样判断茶杯是否洗干净了?四、实验探究15.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填字母)。(2)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不正确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任举两例,上面的图示错误示例除外)。16.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王芳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

7、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验证过程】(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分析:蜡烛燃烧生成其他物质的名称是,蜡烛燃烧为变化。(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断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灯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变化。【结论】猜想(填“一”或“二”)正确。答案:1.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

8、成,如果有其他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瓷碗破碎、冰雪融化、铁铸成锅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大米酿酒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2.B3.D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液体沸腾时易喷出伤人,A错;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B错;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会造成酒精挥发,C错;溶解物质时可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物质的溶解,D正确。4.D胶头滴管使用后不能横放在桌面上,否则造成残液倒流至橡胶胶帽,使橡胶胶帽被腐蚀及沾污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应及时盖上试剂瓶瓶塞,防止试剂变质;砝码用完后应及时放回砝码盒。5.B化学性质是指物

9、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所以可燃烧属于化学性质。6.B7.A少量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既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所以可以灭火,A正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B错误;量取溶液时,选取量筒规格应该等于或稍微大于量取溶液体积,应该用10mL量筒量取9.5mLNaCl溶液,C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出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0g,D错误。8.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而臭氧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因此C、D两项错误。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

10、,B项正确。9.B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生成物的状态以及是否使用生成物名称等。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描述。10.B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A错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错误;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D错误。11.解析量筒是一种计量仪器,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实际液体量偏多,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实际液体量偏少。答案(1)量筒(2)平稳凹液面最低处偏少偏多(3)所需刻度胶头滴管(4)反应器加热12.解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白云,都是描述物

11、质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变化的过程;白云变成了雨雪描述了一种变化,且无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矿石炼成钢铁,煤燃烧,这两种变化中都产生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钢铁可生成铁锈描述的是钢铁的化学性质。答案13.解析(1)通过对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段时间都熄灭这一事实的分析,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杯内支持燃烧的氧气逐渐减少,所以两支燃着的蜡烛均熄灭。(2)从二氧化碳的密度、不助燃性及其受温度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可得出答案。(3)由于本实验中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此着火燃烧的房间内下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较少,故逃离时应沿墙根迅速弯腰爬向门外;另外,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消防知识可知

12、,用毛巾捂住口鼻也可。答案(1)玻璃杯内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2)二氧化碳受热体积膨胀,自上而下充满整个烧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3)AC14.解析此题将日常生活与化学实验联系起来,考查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化学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茶杯盖、暖瓶塞的放置方法可参照试剂瓶塞的放置方法;茶杯洗干净的标准可参照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答案倒放在桌上;茶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5.答案(1)C(2)A,酒精溢出引发火灾B,会使人中毒D,会损坏试管(3)给烧杯加热时不垫陶土网,会使烧杯炸裂;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使试管炸裂。(除上述示例外,实验中还有多种因不正确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只要符合题意均可)16.解析(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蜡烛燃烧是发光、放热的,手触摸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会感觉热或发烫;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表明生成了水。(2)钨丝通电前后没有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将实验结果与猜想对照,就能做出正确判断。答案【验证过程】(1)发烫水化学(2)发烫物理【结论】二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